关于征收2010年度残疾人就业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征收2010年度残疾人就业(通用7篇)

关于征收2010年度残疾人就业 篇1

保障金的通告

根据《浙江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和《长兴县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规定,我县自6月 1日起在本县范围内开展2010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申报审核征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实施范围:本县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中央、省市属企业等各类用人单位(包括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工商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在各类开发区、各类专业市场用人单位)。

征收标准:单位应缴纳保障金数额为:全县职工年人均工资×(单位职工人数×1.5%-单位已安排残疾人职工数)。审核征收办法:

1、申报审核时间:2010年6月1 日至7月31日止。

2、职工人数计算依据:各用人单位按上年度在职职工平均人数向县地税务局申报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其中机关事业单位以上年度上报县统计局的在职职工平均人数为征收依据;企业单位以上年度单位计税工资人数为征收依据)。

3、已安排残疾人单位的审核:已安排残疾人的单位请携带残疾职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劳动用工合同、社会养老保险手册及上年度3个月职工工资发放单(即2009年1月、6月、11月份3 个月或2月、7月、12月3个月)和会计凭证(只

需原件)、《残疾人就业证》等资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同时各用人单位对残疾职工工资实行委托银行按月代发,用人单位须提供银行出具的《工资对帐单》。各用人单位带以上资料到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审核,经审核认可后领取《保障金抵扣情况表》。

4、凡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职工总数的1.5%比例的单位,均应依法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逾期不办申报审核手续的,视作应缴纳保障金单位。

5、已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凭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出具的《保障金抵扣情况表》到当地地税分局办理抵扣手续,抵扣数额不超过该单位应缴纳保障金总额。

长兴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地址:长兴县雉城解放西路春楼弄36号(原县劳动保障局大楼),咨询电话:6023972,6029703。

长兴县地方税务局长兴县残疾人联合会

关于征收2010年度残疾人就业 篇2

施办法的通知

《深圳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我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缴工作,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根据《广东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广东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的通知》(深府[2002]113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市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包括在本市登记的外地驻深单位和企业、私营企业、港澳台同胞和华侨投资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应按不低于上一平均在岗职工人数0.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第三条 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0.5%比例的用人单位,每少安排一名残疾人,每按本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宝安、龙岗两区分别按该区公布的统计数字)的80%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下简称保障金)。按比例计算不足一人的部分按实际比例数缴交。

缴纳保障金计算公式如下:

应缴保障金 =(应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在岗残疾职工人数)× 本市上一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宝安、龙岗两区分别按该区公布的统计数字)× 80%应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 = 上一在岗职工平均人数 × 0.5%在岗残疾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办理社会保险的深圳市户籍残疾人(安排一名盲人或一级肢体残疾人就业的按安排两名残疾人计算)。

第四条 保障金由市社会保险机构代为征收。市社会保险机构按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属地征收管理办法,与社会保险费同时征收保障金。

第五条 保障金按征收,当年征收上一保障金;每征收一次,征收时间为7月至9月。

(一)市残疾人联合会与市社会保险机构在每年开始征收保障金之前向全市用人单位发出征收公告。

(二)用人单位根据公告和上述公式计算出应缴纳的保障金数额,足额存入本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银行帐户。

(三)市社会保险机构根据用人单位上一参加社会保险(按参保人数最多的险种)的平均参保人数计算出该用人单位的平均在岗职工人数,减去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该用人单位在岗残疾职工人数,按比例计算出应缴的保障金,生成征收台帐。

(四)市社会保险机构统一从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银行帐户中扣征应缴纳的保障金。

第六条 市社会保险机构代征保障金后,统一向缴纳保障金的用人单位开具广东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广东省政府性基金(资金)通用票据》,并加盖社保机构印章。

票据由社会保险机构到同级财政部门申领使用,并按将使用票据的情况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办理核销手续。

第七条 已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须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属地的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申报,由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审核并开具已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的证明给用人单位备查。

(一)由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于每年2月份向社会发出审核公告。

(二)用人单位应于每年3月至6月到所属地的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申报办理已安排残疾人就业证明手续。逾期不办的,按无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情况处理。

(三)用人单位办理已安排残疾人就业证明手续须提供如下资料:

1.本市户籍残疾职工的残疾人证或残疾军人证;2.残疾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凭证;3.上一1月份、6月份、12月份单位残疾职工工资表;4.残疾职工劳动合同书或其他就业证明。

第八条 劳动保障部门对用人单位缴交保障金情况纳入劳动监察范围。市残疾人联合会委托市社会保险稽核部门对未按规定缴纳保障金的用人单位发出催缴通知书,用人单位应当自收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缴纳保障金,逾期不缴纳的,从逾期之日起按日加收5‰滞纳金。

对无正当理由逾期拒不缴纳保障金的用人单位,残疾人联合会可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第九条 企业交纳的保障金在管理费中列支,滞纳金从税后利润中列支。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交纳的保障金从单位预算中列支。

第十条 市社会保险机构代征的保障金全部缴入市财政局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专用帐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市社会保险机构于每年11月份编制保障金征收情况表,报市财政局和市残疾人联合会。

第十一条 保障金使用管理按照《广东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和深圳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我市以往关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简报 篇3

11月24日,经自治区政府同意,全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地税部门代收转为全职能负责征收管理。截至12月20日,共有124800户用人单位申报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入库残疾人就业保障金4.6亿元,比地税部门全年代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增加2亿元,增长76.9%,有力地支持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据悉,全区各级地税部门加强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目标明确,工作措施到位,将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作作为12月份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完成。12月8日,自治区地税局、财政厅、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利用视频会议形式举办全区地税机关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启动仪式,并对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相关业务知识进行培训。

全区各级地税部门加强与各级财政、残联的沟通与合作,做好征收前后的衔接工作。此外,还加强与银行、国税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形成部门合力,共同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各级地税部门还加强与各级财政、残联的信息沟通反馈工作,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历史征管资料的交接工作,确保档案资料齐全,保持征收工作的连续性。同时,注意收集了解征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意总结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了全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于征收2010年度残疾人就业 篇4

关于转发天水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

实施办法的通知

天政办发〔2012〕11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市属及驻市各单位: 市残联、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人社局、市工商局、市统计局、人行天水中心支行制定的《天水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天水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实施办法(市残联 市财政局 市地税局 市人社局市工商局 市统计局 人行天水中心支行)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工作,根据《残疾人就业条例》(国务院令第488号)、《甘肃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甘政办发〔2011〕213号)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指本市所有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应以不低于本单 —1—

位在职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应按依法缴纳的保障金。

本办法所称单位在职职工,是指在单位工作并取得报酬的各类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和其他从业人员。因季节性用工难以确定职工人数的,按单位年平均职工人数确定。

本办法所称在职残疾职工,是指符合法定劳动年龄,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含1年)以上劳动合同,依法享有平等工资待遇和基本社会保险的职工。用人单位的离休、退休、离职或不在岗的残疾人员,不计入在职残疾职工人数。

第四条 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应按实际差额人数,以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全额为基数,计算应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计算公式为:单位应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单位上在职职工总数×1.5%-单位在职残疾职工数)×本市上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

第五条 市、县区残联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其职责:

(一)负责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以及本办法的实施和协调工作;

(二)发布年审通告或通知,核定用人单位职工人数(含残疾职工),下达《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核定通知书》(以下简称《核定通知书》);

(三)向市、县区财政、地税部门报送《核定通知书》等相关资料;对逾期未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用人单位进行催缴和行政处罚等。

第六条 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做好下列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管理工作:

(一)市、县区财政部门负责本级机关和财政拨款事业单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代扣工作。

(二)各县、区地税部门负责各类企业、团体、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等涉税用人单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代收工

作;协助残联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做好代收政策、法规的宣传和代收资金的统计、信息反馈等。

(三)人民银行负责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分级入库、管理及相关政策宣传、工作统计、信息反馈等。

(四)市、县区财政、地税、工商、人社、统计部门负责向同级残联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用人单位名称及职工总数等基本情况。

第七条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年征收,每年征收一次。

(一)企业、团体、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下列程序征收:

1.3月15日前,市、县区残联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通过公共媒体和有关场所,发布年审通告或通知;

2.4月1日前,用人单位填报《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手册》(以下简称《年审手册》),独立核算、独立纳税的用人单位,一律单独填报《年审手册》,不得在系统内合并填报。用人单位申报审核资料时,应当提供其安排残疾职工的身份证、残疾人证、劳动合同、参加社会基本保险等证件的原件,以及用人单位上的年报报表、工资领取单等;

3.5月31日前,县区残联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审核认定用人单位申报的《年审手册》,出具《核定通知书》。用人单位对县区残联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年审认定结果有异议的,可在收到《核定通知书》15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县区残联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提出复核申请(逾期未提出复核申请,即视为同意)。残联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在10日内予以复核或书面答复;

4.6月10日前,县区残联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将汇总的用人单位名册和《核定通知书》等征缴资料报送市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市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审核后于6月25日前报送省就业中心;

5.7月1日至9月30日,各类企业、团体、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等持残联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下达的《核定通知

书》,向其所在地地税部门申报办理缴款登记,一次性缴纳上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二)机关、财政全额、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下列程序征收:

1.机关、财政全额、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填报《年审手册》、残联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审核程序与本条第(一)项2、3目规定程序相同;

2.5月31日前,市残联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将核定的上应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单位名单及金额报送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在下达各机关、财政全额、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下预算时一次性扣除上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并开具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甘肃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专用票据》。

第八条 市、县区财政、地税、人民银行等部门和单位对征收到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规定做好分级入库工作。

(一)财政部门代扣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采取“本级所有,直接入库”的方式,按照政府性基金管理办法,直接进入本级财政国库。

(二)地税部门按残联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核定通知书》核定的征缴数额,代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并统一开具由省地税局监制的《甘肃省综合费金专用缴款书》。

地税部门代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采取“比例分成,就地入库”的方式,按政府收支预算科目编码(1030142),分两类直接缴入当地国库。一类为市辖区行政区,按省级20%、市级20%、区级60%的比例缴入省、市、区国库;二类为县,按省级15%、市级15%、县级70%的比例缴入省、市、县国库。

(三)人民银行应加强商业银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库管理,督促商业银行比照经收税款业务,准确办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的收纳,完整、及时地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划转到指定国库。

(四)市、县区地税部门、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应定期与财政国库核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入库、到账情况,确保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收入准确无误。

(五)用人单位因客观原因多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需经单位所在地残联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审核认定后,在下应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扣减。

第九条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原则上不能缓缴或减免。用人单位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缴纳确有困难的,可向单位所在地残联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提出申请,经同级残联和财政部门审核,报请省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批准后,方可缓缴或减免。缓缴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

第十条 用人单位逾期未向残联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年审的,视为未安排残疾人就业,一律全额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对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逾期拒缴或少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由单位所在地同级残联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并应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5‰的滞纳金并直接进入所属县区指定国库。

第十一条 市残联会同市财政、地税、人民银行等部门和单位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和入库工作定期进行检查指导。对违规操作、弄虚作假、截留挪用等违纪违法行为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关于征收2010年度残疾人就业 篇5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的开展。其中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为残疾人就业保障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指在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地区,凡安排残疾人达不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地方有关法规的规定,按照年度差额人数和上年度本地区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交纳用于残疾人就业的专项资金。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在征收、使用和管理等方面逐步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也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亟需解决。

一、征收范围存在较大真空

自1995年起,杭州市根据省政府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开始征收保障金,总的来说征收工作比较困难。根据统计局和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处提供的资料反映,2002年度全市机关及企事业法人单位共计71540家,其中已缴纳保障金的单位为20907家,实际缴纳保障金的单位仅占应缴纳单位数的29.22%。除部分县(市)、区的企业、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由各地地税局或当地税务师事务所代征的收缴率较高外,其余各县(市)、区和杭州市本级的征收率都明显偏低。以2002年为例,上述未由地方地税部门代征的地区年末在职人数为63.64万人(其中市本级在职51.28万人),以2002年杭州市本级已缴纳保障金的在职人员平均数68.476元测算,共可征收保障金4357.8万元,实际征收了1749.9万元,征收率仅为40.16%。某区2002年度机关事业团体为250家,各类企业6453家,企业从业人员51882名,但只有39家单位缴纳了保障金,实际收缴的比例为0.58%,数量相差悬殊。

二、保障金的使用情况尚不乐观

(一).保障金沉淀量过大,受益的残疾人范围较小,未充分发挥保障残疾人就业的应有作用。2000年至2002年全市征收保障金共计9871万元,支用保障金共计3985.4万元,结余5885.6万元,支用比例仅为40.37%,其中使用率最低的地区,支出仅占总收入的13.87%。另一方面,2000年至2002年,全市扶持就业、培训、助学、扶贫、慰问残疾人合计66118人次,平均每年受益22039人次,而全市持证残疾人数约为21.7万人,平均每年的受益人次占残疾人总数的10.16%。这也意味着,约有90%的残疾人还没有从保障金中受益,而与此同时全市却有5000余万元的保障金尚沉淀在银行,未能发挥作用。

(二).实际扶持残疾人就业的支出比例较低。根据中残联有关规定,保障金的使用结构比例原则掌握为:培训费大于50%,奖励费小于20%,扶持费小于20%,劳动服务机构工作经费10%左右。但是事实却不尽如此,2000年至2002年,全市实际支出残疾人职业培训费用1065万元,占26.73%;企业奖励154万元,占3.86%;扶持残疾人就业318.3万元,占7.99%;补助机构经费1156.3万元,占29.01%;用于就业的其他开支1115.7万元,占27.99%;其他上缴上级机构等开支176万元,占4.42%。以保障金的实际支出比例和规定比例比较,其真正直接用于残疾人就业安置的培训费和扶持费两项相加也只占总支出的34.72%,还大大低于培训费支出应大于50%这一项比例要求,与此同时,补助机构经费却占了总支出的29.01%,大大超出了文件要求10%左右的比例。

(三).保障金的支用中尚存在违规现象。市就业服务处下拨给各县、区残联,再由各残联发放给残疾人个人的就业补助金,某些县、区残联存在滞留、克扣现象。如2002年底,下拨给各县、区残联,再由各残联发放给个人的就业补助金,至2003年5月,某些县、区残联未能及时发放给有关的残疾人,仍滞留在区残联的有关账目上;某残联58000元,用作安置40人,平均每人1450元,而实际发放给有关残疾人每人只有300元,其余款46000元也未能在账上单独反映。

(四).保障金的使用范围被扩大。在保障金中列支地税(财政)部门代征手续费,支付县残联办公楼基建工程款。支付残疾人服务社贴息,其他赞助性质的费用等。不符合《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暂行规定》中的保障金开支的有关规定。

笔者认为,造成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缴纳保障金的随意性较大。按照机构职能,残联尚不属执法主体,对于那些不缴或少缴保障金的单位,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对那些既不安置残疾人又不愿意缴纳保障金的单位,残联往往无计可施。缴纳保障金的随意性较大造成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

二是征收方法已不适应要求。目前除少数地区的企业依靠地税代征外,征收保障金的工作主要依靠主管局来完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了脱钩改制,脱离了原来的主管局;同时各主管部门也往往因各种原因少报漏报单位数和人员,因此,单纯依靠主管局的征收方法已不适应当前征收保障金的要求。而那些依靠地税部门代征的县区,虽然从收缴的数量上得到了一定的保证,但因地税部门往往不能及时掌握企业的职工人数变化及实际安置残疾人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准确地计算出应征收的保障金,只能采用定额征收的方法。但这样又与现行的征收规定不符,失去了征收保障金的法律依据。

三是保障金的计缴标准不尽合理和科学。目前,各地残联均以上年度年末职工总人数和上年度年末已安置残疾人数计算缴纳保障金。如一单位年末职工人数骤减,或残疾人数骤增,相应就少缴或不用缴保障金。有的企业年末时大量裁减员工,对保障金影响较大。

四是对征收保障金的认识普遍不足。部分单位对开征保障金认识尚不足。部分地区对征收保障金工作不够重视,各级残联对征收保障金的宣传力度也不够。有的企业尚不知道要缴保障金,也不知道怎么上缴,更不清楚缴纳保障金的作用和意义。此外,少数政府部门未按规定缴纳保障金,没有起到表率作用。如1995年至2002年应收市政府大楼保障金 903945.51元,实收保障金403900元,少收500045.51元,占应收数的55.32%。政府部门都如此,又何况其他私营企业呢?同时也存在着担心宣传缴纳保障金会影响本地区投资环境的思想。

五是部分企业经济效益差,无力缴纳保障金。部分企业效益差,有的企业还面临关停,缴纳保障金给企业增加了负担。存在着大量提出要求减缴或免缴保障金的企业。

六是部分残联机构日常经费得不到全部落实,机构其它内容支出较多。如残疾人综合设施配套经费、残疾人体育运动会所需经费等应由财政预算解决,而没有相应作安排;部分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办公场地和办公经费也完全要依靠保障金来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保障金的支出比例。

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享有法律赋予公民的平等就业的权利。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提高社会地位、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关键。做好保障金的收缴工作,并使其充分发挥效用,不仅关系到残疾人劳动权利的实现,而且对解除残疾人亲属的后顾之忧,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残联在保障残疾人就业的服务工作中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面临的工作仍相当艰巨。

为进一步管好用好保障金,充分发挥好这项保障金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体现党和政府对残疾人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关心,笔者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征收制度。要认真研究和改进保障金的征收方法和计征标准。同时残联应切实加强与劳动、统计等相关部门的联系,以取得支持和配合,完善征收保障金的“基础资料库”建设,做好企业数、职工人数、安置人数、企业经营状况、应征保障金等动态资料的收集工作。为体现保障金征收的刚性和公平性,要进一步规范由地税代征的方式或考虑与各项社会保险一并缴纳,以使保障金能足额及时的归集。

二是要努力提高保障金的使用率。各地应充分发挥已收取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作用,掌握以收定支、留有余地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对残疾人的各项扶持政策,增加残疾人的受益人数,充分发挥保障金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金应按照结构比例和用途进行使用。同时残联应加强对下拨给各地区残联保障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其专款专用,及时拨付。各地财政部门应适当保证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日常办公经费,以使这部分有限的保障金能更多更好地为残疾人就业服务。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要提高社会各界对保障金的认识,增强自觉缴纳保障金的意识。利用媒体等各种宣传工具,加强对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和征收保障金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宣传,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和支持残疾人事业。

关于征收2010年度残疾人就业 篇6

201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完成十一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年初以来,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在省残联的科学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按照一年一重点、一县一特色的思路和布局,以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为重点,挖掘残疾人创业项目,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解决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实际困难,形成了每县一特色,各有侧重,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把就业创业做为最重要工作连续三年长抓不懈 2010年是全省创业服务年,各地经济已从应对金融危机向危机后的振兴转型。上饶市残联根据省残联的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残疾人就业创业作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点工作,在连续三年(2007-2009)抓组织打基础后,确定了2009-2011连续三年重点抓就业创业的思路,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取得实效,推进了全市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一是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在年初工作会议上,市残联就提出,各县(市、区)残联凡是残疾人就业工作没有做好、做出特色的,年底评选先进实行一票否决。各县(市、区)残联相继表态,通过会议动员,全市残联系统提高了认识,为做好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统一了思想。二是早计划、三年不变。年初市残联和各县(市、区)残联都制定了2010年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周密部署,责任到人,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每一件实事都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员,并制定出月工作进度表,月月上报就业创业工作完成情况。人人都参与就业创业工作,每县都要出一个就业创业工作的新点子(列入目标管理考评),各县(市、区)至少抓了一至二个有特色、有影响的残疾人就业创业项目,并且在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大氛围中,出现了残疾人就业创业特色,形成了残疾人就业创业浓厚氛围。如:有残疾人就业创业一条街;残疾人就业创业一个园区;有以集中安置残疾人为主的,有以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为主的;有以残疾人就业创业专门合作社为主的;有残疾人就业服务为主的;有残疾人就业书报亭为主的;有残疾人分散就业创业为主的;还有由残联主要帮扶的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等等。三是狠抓落实,定期督查。为确保实施方案落到实处,市残联除了布置一系列的上报任务以外,还一年2次定期进行集中督查,督查的内容是市残联年初布置就业工作任务(含一个方案、1-2个帮扶残疾人就业新点子,1个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落实情况。年底各县(市、区)残联还必须总结就业工作特色、经验,并制作成光盘统一报送市残联,为考核提供依据。

二、狠抓特色,开创我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新路子 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不光光是简单的抓几个救助项目,搞几次培训,而是要在就业的日常工作基础上,想别人所不能想,做别人不能做的,要做出特色。

1、打造“三个一工程”。2009年,市残联制定“三个一工程”,即“残疾人就业创业一条街、一个园区、一个夜市”。2009年同信州区一起完成了第一个“一”,2010年同上饶县残联一起完成了第二个“一”,即打造了“残疾人就业创业一个园区”。创建“残疾人就业创业一个园区”是将上饶经济开发区、上饶县工业园区及周边的福利企业捆绑整合,形成集中连片布局,优势互补联动,通过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打造出规模化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示范基地、带动残疾人创业的孵化基地、集中培训残疾人的训练基地。“残疾人就业创业一个园区”于2010年9月21日举行了园区授牌仪式。目前已有江西锦裕机械有限公司、江西新金叶实业有限公司等11家产值几千万以上企业捆绑入园,初步建成了一个产业特色鲜明、服务功能齐全、无障碍设施完善,在全省示范作用显著的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业园区。目前,该园区已吸纳1800余名残疾人就业,培训残疾人300余名。

2、创建和培育三类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为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残疾人就业创业,市残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导全市残联创建了341家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第一类是残疾人自主创业基地:主要通过残联扶持有资金、有技术、有创业愿望的残疾人创办的基地,全市共创办210家。广丰奇艺喷绘工场,是一名返乡残疾大学生创办的,通过残联的帮助,她筹措资金60余万元,购置了大型高精度急速数码喷绘机,聘请了设计和操作员工6人,其中残疾员工达4人,年收入可达30万元。第二类是残疾人种养殖示范基地:主要是通过残联扶持具备一定的种养殖技术和条件、有自强创业愿望的残疾人创建基地,全市共扶持52家。铅山县肢残人刘宝生,在残联的帮助下,在家乡创办了蓄栏达300余头猪的养猪场,今年已出栏500多头,尚存栏200余头。德兴市残疾人陈会金,通过残联的小额扶贫贷款5万元创办养猪场,当年就出栏生猪400头,销售仔猪560头,年收入过10万元。第三类是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基地:主要通过残联扶持已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又有回报社会爱心、乐意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和经济组织而创办的基地,全市共扶持79家。同时我们与国税一起参与监督,对其中的一些福利企业,帮助成立残协组织,实行自我管理,确保优惠残疾人的就业政策落到实处。广丰县残联通过招商引资,和台湾、新疆客商合作,在广丰县大南镇塘狮村建成1000亩的马家柚种植园,1000亩水面的各种鱼类养殖,还建有养猪场、养鸡场以及台湾农业观光园式的农庄,全方位的打造我市第一个集种植、养殖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残疾人就业基地。该项目总投资达5000万元以上,安置残疾人就业超过100人。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创建遍布全市城镇、乡村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全市直接安置了残疾人4000余名,为消除金融危机后续影响,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联合各部门,整合资源,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服务。为确保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顺利实施,市残联注重与各部门的协调,充分利用资源,开展残疾人就业工作。一是与地税部门协作,保质保量的完成全年保障金地税代征工作。市残联积极与地税部门沟通,在取得思想认识一致的基础上,确保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每年都按10%-20%的幅度逐年提升,今年地税代征保障金88.5万,比上年增收18.5万元,上升26%。为进一步扩大征收范围,市残联准备春节后与地税部门一起通过座谈,探讨对开发、建筑安装企业保障金征收的方法。广丰县残联大胆探索,2009年就率先出台《关于加强我县开发、建筑安装企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的通知》,对各开发、建筑安装企业一律按工程总造价的千分之一核定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仅2010年一年,广丰县就征收保障金500余万元。二是与国税部门共同抓好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文件的落实。2009年市残联、市国税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完善安置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管理的通知》。今年市、县(市、区)残联积极抓好文件的落实,每月派人员到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对残疾人安置比例、人数、上岗率、工资、缴纳基本社会保险等情况进行日常检查,按月出具书面审核认定意见并反馈主管税务机关,作为税务机关退税的依据。该文件的实施,防止了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虚报残疾人就业比例、刻扣残疾人工资和社会保险待遇、伪造使用残疾人证等骗税手段的发生,切实保障了残疾人合法权益。三是主动融入全市扶贫大局,多渠道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市残联主动与扶贫办联系,要求把残疾人企业加入到全市的扶贫行列里,并主动争取把残疾人职业培训融入市扶贫办项目里,包括选择具有初中文凭的残疾人输送到赣江技工学校、南昌职业女子学院免费进修三年,毕业将获得中专文凭。这为我市残疾人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提供了保障。2010年残疾人福利企业弋阳县昌阳颗粒股份公司、上饶县清水常埠种养殖基地获得了扶贫资金,解决了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扶贫办每年都为我单位扶贫点的残疾人就业实行扶助。四是七部门联合启动残疾人驾驶汽车工作。根据省残联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残疾人驾驶汽车相关工作的通知》,市残联认真结合我市实际,与市七部门进行协商,制定了我市残疾人驾驶汽车的有关文件,文件中详细的介绍了我市残疾人进行驾驶培训的流程,并确定了上饶市驾驶员培训学校为全市残疾人驾驶汽车定点培训学校,设立残疾人驾驶汽车专业培训班。配置加装辅助装置的教练车供大家练习。各县(市、区)残疾人已有30余人报名参训。目前已有20余名残疾人通过了理论考。

三、真抓实干,切实完成上级残联任务

市残联在狠抓特色的同时,对日常性的基础工作丝毫不松懈。

1、就业援助月效果明显。为继续做好就业困难的残疾人工作,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实施就业援助,根据省残联《2010年上饶市就业援助月残疾人就业援助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围绕“就业援助进家入户,帮您解决就业困难”的主题,结合我市实际,于2009年1月12日正式启动就业援助月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对就业困难残疾人的就业援助工作,对零就业残疾人家庭实行动态消零,努力促进就业困难残疾人实现相对提高就业质量和相对稳定就业。2010年1月19日,上饶市残联与市就业局在广场举办了招聘大会,其间各县(市、区)也分别举办了不同形式的招聘活动,近百家企业提供残疾人用工信息1645条。万年的索普信照明、伊尔枫服饰、真牛食品等园区工业企业还主动增加了企业适合残疾人的岗位,提供残疾人用工岗位100多个。全市有近2万多残疾朋友参加了招聘大会,在拥挤的人群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残疾人与企业洽谈,有1500余名残疾人与企业现场达成了用工意向。援助月活动期间,全市共走访登记失业残疾人家庭4361户,登记失业残疾人24308人,其中贫困残疾人15210人,一户多残家庭残疾人4521人;发放了政策宣传材料15900份;确定援助对象1878人;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次数13场,帮助就业困难残疾人实现就业1561人,其中,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人数150人。落实社保补贴人数6531人,走访慰问了返乡过年的外出务工贫困残疾朋友751名。就业援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加强残疾人培训工作。全市残联坚持“残联买单,残疾人免费”的方式,对适合就业的残疾人分期分批进行电脑、修理、缝纫、按摩、种养殖等培训,着力解决残疾人没有一技之长的问题。每年均举办残疾人就业培训班。仅盲人按摩培训班已连续举办了三年共三期。今年4月份开始,市残联用三个月时间举办了一期盲人按摩培训班,培训学员33名。这次培训班的授课内容十分丰富,除了聘请上饶资深盲人按摩师上课以外,市残联还邀请了省盲协主席、上饶市盲协主席前来讲课,传授手法。7月6日培训班结束,经考核全部合格,盲人按摩学员培训结业后100%实现了就业。各县(市、区)残联也根据当地情况和市场用人需求,聘请有关种植业、养殖业专家,免费为残疾人开办培训班。据统计,目前共培训残疾人达1450人。

3、继续做好国家专项彩票公益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今年4月-6月,因江西连降暴雨,各河堤告急,尤其是上饶的鄱、余、万等滨湖城市,部分农村房屋被冲毁,这其中大部分都是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待修缮的危房。经过省残联的集中调整,对受灾地区实行倾斜。目前我市300户危房改造正在进行,预计年底可以全部完工,确保灾后残疾人能在新年前入住。

4、组织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今年是实施“阳光家园”计划的第一年,该计划重点对部分重度智力、精神和多重残疾人居家实行补贴,以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康复条件。为确保项目落实到位,市、县残联都制定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方案。根据要求,863名重度贫困残疾人通过审核,并在网上登计造册。目前,40余万托养资金全部发放到受助对象的手中,30%的残疾人进入到托养机构进行托养。

5、开展走访贫访困活动。在春节和“助残日”期间,市残联共对250多户困难残疾人开展慰问活动,为他们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慰问金额达10万多元。同时,各级残疾人组织、各有关单位,以不同方式对全县2000余户贫困残疾人给予了资金、技术、物资等扶助。将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到困难残疾人家庭中。

6、康复扶贫贷款顺利到位,小额到户贷款惠及广泛。截止到9月底,我市顺利贷出康复扶贫贷款资金250万,贷款企业有上饶县远翔实业、上饶市龙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德兴市鑫立机械造有限公司、江西省瑞光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贴补利息8万余元,200余名残疾人直接受益。在小额到户贷款项目中,我市集中为德兴市、婺源县两地的残疾人实施了100万的小额到户贷款,此项目贴补利息5万元,惠及残疾人数50余人。

7、做好贫困残疾高中生、大学生工作进展顺救助工作。2010年救助贫困在校残疾高中生30名,救助资金3万元,救助贫困大学生20余名,救助资金2万余元。

8、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成绩突出。经过选拔,我市共选送9名残疾人选手参加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参加的竞赛项目有服装制作、盲人按摩、美发技术、计算机调试等7个项目。经过激烈的角逐,我市残疾人选手获得2金1银、团体得分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

9、依法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按照市残联、财政、地税、人民银行出台的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文件精神,我们完成了对市直财政拨款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审核工作,对未达到按比例安置的单位,依法下达了就业保障金征缴通知单。2010年保障金征收工作在全市残联干部的努力下成绩突出,比上年增加近20%,全市共计2500万。

关于下岗残疾人再就业问题的思考 篇7

桥镇、硖石街道、海洲街道,深入开展深化拓展“树创”主题实践活动上门征求意见和建议活动。期间:召开座谈会10个,其中:在镇召开1个,在村(社区)召开8个,在福利企业召开1个;参加座谈会人数72人,其中:镇(街道)、村(社区)残疾人工作者27名,残疾人及家属44名,其他人员1名;进村入户,上门走访残疾人家庭18户。

通过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汇总,主要涉及残疾人就业培训、组织建设、康复、宣传、社会保障等六个方面,结合起来看,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就是残疾人就业问题,特别是《残疾人就业条例》自2007年5月1日实施以来,残疾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一、目前的形势和原因

残疾人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平等参与社会的基础,也是真正让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关键,正所谓“就业一人,稳定一家,影响一片。”所以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是我们当前共奔小康、共享和谐,促进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2007年,温家宝总理签署发布了第488号国务院令《残疾人就业条例》,这对于促进残疾人工作的全面发展,乃至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的意义。《条例》第十一条规定: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中从事全日制工作的残疾人职工,应当占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25%以上。也是就说,福利企业对残疾人的安置比例由原来的40%降到了25%;配合条例出台的《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征管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7]67号)等有关文件中,对残疾人安置比例低于25%,但高于1.5%的企业和单位,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也作出了新的规定。所以只要对企业多引导,残疾人就业工作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但是目前正处于一个政策过渡阶段。比如在我们调研的斜桥镇,2007年一年里,从集中安置残疾职工的福利企业下岗的就有104名,在黄墩村召开座谈会时了解到该村就占了11名。原因在于:从福利企业中降下来的15%的比例的残疾人马上面临下岗失业,而且失业的残疾人当中绝大部分都是劳动能力较差,或者是年龄较大的残疾人,而其他企业对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的了解需要一定的过程,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二、主要表现

1、残疾人就业供需矛盾突出。从福利企业集中退下来的残疾人流入社会,造成社会就业压力加大,供需矛盾十分特出,当前一段时间仍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残疾人就业问题难度很大。如我们在丁桥镇残联调研时了解到,2007年只有一家企业主动联系镇残联要招收残疾人,而残疾人来镇残联要求解决就业的有几十人,目前企业用工实行双向选择,所以一时无法解决残疾人的就业要求。

2、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由于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推广时间不长,所以被辞退的残疾人参加社保年限较短,在斜桥镇对被福利企业辞退的52个残疾人职工进行的调查统计中,有40名交纳社保在5年以下,5年以上只有5人,根据这些人的自身条件,下岗回家后再就业的机会相对较少,社保终止的状况普遍,一方面离交足15年无指望,另一面下岗后无收入来源,无力承担交纳费用。在调查中,只有6人再就业,2人自己继续在交费参加社保,所以对于这部分没有继续交纳养老保险的残疾人将来的晚年生活如何保障又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3、残疾人医疗保障问题。残疾职工从企业下岗后,社保交费中断,随即也带来医疗保障的中断。从市合作医疗办公室了解到,退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后次年才能参加城乡合作医疗,因此在这段医保“真空”阶段,残疾人的就医问题也急需解决。

4、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热心不够。一些企业和单位对残疾人还存有歧视态度,对残疾人不了解,所以情愿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愿意安排残疾人工作;一些单位只愿意残疾人挂靠,而不愿意安排工作岗位,怕承担风险和责任。当然也有对分散按比例就业政策的了解不够,认为分散安比例就业就是挂靠的办法。同时,残疾职工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等。

5、残疾人自身原因

其一、残疾人自身素质偏低。当前残疾人普遍存在文化层次低、身体状况差、社会交往弱等现象,而且又无一技之长。

其二、残疾人自身创业精神薄弱。一些残疾人存在着眼高手低现象,企业安排的岗位不愿意做,没有吃苦精神,没有创业精神。被企业辞退了,自己也不愿搞种植业、养殖业,个体就业又无能力,“等、靠、要”思想严重,残疾人“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精神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

三、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首先是要进一步营造“扶残助残”的浓厚氛围,让全社会都来重视残疾人工作,关心残疾人就业问题,特别是对广大用人单位,要广泛开展针对残疾人就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大家懂得什么是

集中就业,什么是分散按比例就业。其二是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市残联要适时邀请人大、政协或者联合监察、民政、财政、劳动、税务等部门对福利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切实维护残疾职工在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2、着力解决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一是建议协调劳动保障部门、卫生部门等,对被企业辞退后脱保的残疾人参加城乡合作医疗,能否在当年度与城乡合作医疗衔接,参加合作医疗从次年能否缩短到三个月或者六个月,使残疾人就医难问题能得到缓解。二是扩大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补助范围,对于被企业辞退的残疾职工,积极鼓励其发展种养殖业和其他产业,凡养老保险自己在续保的,也可以享受目前我市个体就业残疾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给予25%补助的优惠政策,即对个体就业养老保险补助进行扩面,让更多的残疾人享受这一优惠补助政策。

3、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在每年镇(街道)残联开展各类残疾人技能培训班的基础上,能否再推出一些更有针对性的、适合目前企业就业的技能培训,以及适合残疾人创业的培训,如皮件加工、经编挡车、家电维修、电脑操作等,从而形成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的这样一种模式。

4、拓宽残疾人就业信息渠道。通过开设残疾人就业网上信息平台,利用网络资源,在市残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我市企业残疾人用工信息发布在网上,同时对残疾人的就职信息也可刊登在网站上,把残疾人个人信息介绍、联系电话等进行刊登,进行动态管理,扩大信息渠道,提高残疾人就业。

5、增强激励机制。一是积极发掘下岗残疾人创业的先进典型事迹并进行广泛宣传,每三年对先进典型进行评比、表彰,激励广大残疾人向先进学习,发扬自尊、自强精神,积极创业。二是对安置残疾人就业人数较多、社会效果反响好的企业进行评比、表彰,鼓励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帮扶残疾人就业的队伍中来。

上一篇:关于success的用法及解释下一篇:会议流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