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教学大纲(推荐8篇)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学 时 数:2大纲执笔人:赵薇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课程定位:本课程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程,属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二级学科理论教学课程之一。其内容包括比较文学的理论、比较文学的性质意义、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比较文学的学派、比较文学主要的研究方法、比较文学研究在国外的发展史、比较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史、比较文学在新世纪的发展前景等有关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的知识。
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旨在使学生了解比较文学学科的性质、特点与发展历史,并懂得从宏观角度认识和把握文学在世界范围发展的共通规律,从而加深对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化及文学关系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习开阔视野,具有一定的比较思维,最终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绪论(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比较文学的特质、研究对象以及可比性问题。教学难点:比较文学的可比性问题。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比较文学历史概念、研究对象。
2、理解比较文学的性质、研究方法和“可比性”问题。
3、掌握比较文学学科中的基本概念。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比较文学的历史概念;跨越性特质;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可比性问题;对象和方法;民族文学、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比较文学的定义。
(二)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举例说明各个学派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各个学派主要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及对整个比较文学历史的影响。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的大概历史。
2、理解各个学派产生发展的不同历史原因。
3、掌握各个学派主要的研究方法。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前比较文学时期重要的代表人物,代表性作品;法国学派的历史;影响研究的重要类型;美国学派的历史;平行研究;俄苏比较文学的历史;俄苏历史比较文艺学的特色;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中国学派的建立;阐发研究;比较文学的现状。
(三)文类学(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比较文学文类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举例说明比较文学文类学的一种研究方法。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比较文学文类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2、理解文类学研究的特征对象和范畴。
3、掌握比较文学文类学研究方法。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何为文类;文类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中外神话比较;缺类研究。
(四)主题学(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主题学研究方法。教学难点:主题与母题的关系。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比较文学主题学的历史境遇变迁。
2、理解主题与母题的关系。
3、掌握比较文学主题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和要达到的效果。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何为主题;何为主题学;主题学发展的历史,特别是与民间文学研究的关系;主题学受到的质疑比较文学主题的确认;主题学历史上的代表人物;何为母题;主题与母题的关系;举例说明主题学研究。
(五)形象学(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从哪三个方面可以进行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研究。
教学难点:在形象与社会总体想象物的关系中如何进行形象学研究。如何进行文本分析。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形象学的历史。
2、理解形象学研究的两个方向和三个层面。
3、掌握如何较有深度地进行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何为形象;何为形象学;形象学研究的历史;历史上形象学研究代表人物的理论;研究形象的两个方向;形象研究的三个层面;异国形象与他者视域;形象学研究实例;形象学研究需注意的问题。
(六)比较诗学(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比较诗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教学难点:比较诗学与可比性的关系。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比较诗学的历史。
2、理解诗学的三种范畴及比较诗学的理论。
3、掌握比较诗学的方法论。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三种“诗学”范畴;比较诗学的诗学主要指“文学理论”;何为“文学理论”;比较诗学的目的;比较诗学的兴起与发展;比较诗学是比较文学发展的必然;中西文论的异同;比较诗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比较诗学研究实例。
(七)思潮流派比较研究(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之关系。教学难点:思潮比较研究对文学研究的意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思潮与流派的关系。
2、理解思潮流派的比较研究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3、掌握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系。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思潮;流派;思潮与流派的区别与联系;西方主要文学思潮历史;西方文学思潮比较研究;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流派比较研究对文学研究的意义;思潮流派比较研究实例。
(八)跨学科研究(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进行正确的跨学科研究。教学难点:跨学科研究存在的误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跨学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2、理解跨学科研究的合理性与危机和质疑。
3、掌握如何进行正确的跨学科研究。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何为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的历史;跨学科研究与美国学派;跨学科研究的合理性;跨学科研究的危机和质疑;跨学科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跨学科研究实例。
三、本课程教学建议
(一)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以学生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及作业为辅。
(二)强调理论学习与研究案例相结合。
(三)正确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形成比较思维,用国际化的视野看待当前的文学问题。
四、本课程学业评价(一)考核目的
本门课程为考查课,通过考核旨在使学生了解比较文学学科的性质、特点与发展历史,并懂得从宏观角度认识和把握文学在世界范围发展的共通规律,为认清文学本质,扩大学术视野,并加深对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化及文学关系的认识,打下牢固的基础。要求对中外文学史有基本了解和把握,并对学术发展前沿问题有基本的认知。
(二)考核方式及考核用时
最后成绩评定由平时评价与期末评价构成。平时评价包括三部分:课堂表现、考勤、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评价主要是通过结课论文的形式进行,成绩占总成绩的50%。
(三)命题要求
1、对所选课题当前研究成果有相对深入的了解和把握,需要写出研究综述。
2、选题应具有问题意识,需针对比较文学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3、选题或具有前沿性或反应当前研究的最新成果(如综述)。
4、论文要件(摘要、关键词、注释、参考文献等)齐全。
5、结课论文应不少于三千字。
6、打印美观,合乎规范。
五、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一)建议教材
陈惇等主编.《比较文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二)参考书目
英美文学课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重要的专业知识课程。根据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1]《大纲》明确指出了开设文学课的主体、目的和实现目标的途径,即: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文论)达到“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而历来英语专业开设的英美文学课要么是文学史课,要么是文学作品欣赏课,又或者是文学史与文学作品选读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哪一类型的课都忽略了文论教学。这可从历年来英语专业所采用的英美文学教材窥其一斑,如下表:[2]
由上表可见,现有的文学教材普遍忽视文论的介绍。而英美文学课的目的之一就是教授学生阅读分析作品的方法,文论就是为读者提供适当的切入点和批判作品价值的尺度。介绍一些文论,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其敏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很有帮助。
2 20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为文学教学提供新的理念
20世纪文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极大地推动了文学自身的发展。[3]20世纪西方文论在研究重点上发生了两次转移:“第一次是从研究作家转移到研究文本,其标志是二三十年代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的崛起。第二次是从研究文本转移到研究读者和接受,标志是现象学、存在主义文论和结构主义文论的兴起,特别是六七十年代的阐释学,接受理论和读者反应批评的崛起,把这次转移逐步推向高峰。”[4]文学研究以作者为中心过渡到以作品为中心,发展为以读者为中心,突出强调读者的地位和作用。然而,以作者为中心的阅读模式一直潜存于广大教师的头脑中,直到现在,英美文学教学仍然是围绕着作者展开的。这无疑将作品置于次要地位,同时也是剥夺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发挥其创造力的权利。而文论的运用为读者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不同的认知方式,读者可以利用如读者接受理论、女性主义等当代文论解读作品。对文论的了解和掌握既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空间,使我们对文学的掌握和讲授获得更多的张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因此,教师通过借鉴不同的文论,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阅读视角,培养新的思维。
3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文论引入课堂
传统教学主导是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兼顾板书、进度、内容等方方面面,使得很多知识因为时间所限不能讲解,因此传统教学被冠以“填鸭式”。[5]由于本科阶段没有“文论”教材,如果以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灌输“文论”的知识,学生会更加糊涂,觉得文学课内容枯燥、深奥。这样就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欣赏和思考,从而文学作品中固有的智慧、感情、经验、想象力、生命思想以及审美意识都在这刻板、僵化的教学模式中渐渐丧失,学生的自主性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损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文论介绍”部分制作成课件,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条理性地将某部文学作品所牵涉到的文论介绍给学生。这样不仅解决了“文论”的教材问题,而且将枯燥、空洞的介绍文论的语言变得具体形象起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就接触到了大量新的知识和信息,提高了教学的容量和密度。
4 小结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英美文学中加强文论教学,可以教会学生新的认知方式和鉴赏方法,启发学生利用文论知识感受文学美、欣赏文学美、创造文学美,感受文学的魅力,提高理解能力、欣赏能力、评论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以期达到既学到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的目标。
摘要:英美文学课的教学与文学批评理论(下称文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文学课教学中,文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起着指导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文学教学忽视了文论教学的存在。失去了文论的指导,文学教学失去了它应有的活力,因此,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文论教学。
关键词:文学批评理论,英美文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崔少元.全球化与文学教学[J].外语教学,2000(3).
[3]孙敏.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7).
[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5.
关键词:比较文学;英美文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10-02
前言:
文学作为一类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地位重要的社会学科,自然会有相当多的研究方式和研究要素。作为文学研究的重要一支,比较文学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性和研究价值。因产生于法国浪漫主义时期,比较文学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浪漫主义”标签,研究基础也是以文学评论和文学史研究为主的。学生借助比较文学的分析方法,能够扩充文学视野、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因此比较文学也成为流行于当前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
一、中西比较文学应用于英美文学教学的必要性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出很多内容丰富、风格明显的文明文化。而同时期的各种文化并不是隔绝和孤立的,它们一方面呈现出的是融合性和共性,即不同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和渗透;另一方面则出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性和特性。正是由于文化有这两点特性,才使得文化、文学作用能够跨越地域和语言局限,呈辐射状迅速传播,而传播的动力源泉正是人的比较意识。比较意识是人的一种认识活动,是人认知区别事物的最基本认知过程。[1]比在中西比较意识的影响下,中国学者在接触、学习和研究西方文学时,更会触发对本土文学的反思和审视,并在此基础上对原有文学知识体系进行扬弃和更新。
当前,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越发密切,外来文学特别是西方文学给我国的文化建设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发展空间,因此英美文学在我国高校教学中的地位也与日俱增。由于学生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无论我国的英美文学教学发展到何种程度,都摆脱不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就是说,我国高校的英美文学教学实质上就是一种中国本土化的英美教学。在英美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自觉地就会在思维里产生中西文学的比较意识。如果忽视这种比较意识,只进行单纯地、纯粹地英美文学教学,容易让学生轻视本国的文化价值,甚至出现“崇洋媚外”的现象。遵循外国的行为准则,变成文化虚无主义者,这不仅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对于我国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灾难。[2]而假如对这种比较意识进行科学恰当的引导,不但可以更好地实现英美文学的“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学目的,还能让学生接受和包容不同文学特质所具有的魅力和品格,培养学生世界性的胸怀眼界以及人文主义素质。
二、中西比较文学下英美文学教学的方法探索
德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汉斯曾指出:一部作品被读者首次接受,包括同已经阅读过的作品进行比较,比较中就包含着对作品审美价值的一种体验。[3]文学作品被接受,绝不单单是内容对读者的单方面吸引,更多地是实现文学作品与读者的互动与交流,读者对该作品或表示赞同或显示反对的审美活动。在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中,学生往往是带着原有的知识体系和评价观念去阅读品鉴,而将自己所熟知的中国文学作品相比较也是自然而然的。当学生读到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里的“亲爱的,我会永远爱你,一直到四海枯竭。到太阳把岩石烧裂!”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诗经》里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会想到《上邪》中的“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当学生读到《罗密欧与朱丽叶》,会立马想起《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故事,接着就会出现“为什么这两篇作品会如此相似”的疑问。英美文学教学中必须要对这种潜在的疑问加以科学地引导,让学生了解比较文学的含义和方法,从而培养自觉的比较意识。
首先,学生需要对“比较文学”的认识从“潜在的”、“无意识的”上升至学科高度。这就要求在日常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要系统地讲解比较文学的学科知识、重要概念以及研究方法。目前,曹顺庆的《比较文学概论》和杨慧林、高旭东的《比较文学使用教程》是现行常用的比较文学教材。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并利用有限的上课时间提问和解惑。这种学习方式不但能让学生对比较文学有相对准确的认识,还不至于丧失对比较文学的兴趣,而这对于学生全面了解比较文学有相对重要的意义。
其次,要求相关教师在对我国文学全面把握的基础上,研究具体西方文学作品与我国相关文学作用的异同,制定出适应于英美教学的中西文学比较课程内容。让学生对比较文学的内涵外延作简要学习,并不是致力于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而是着眼于学生不但能通过中西文学比较,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学,还能更加深刻地发现我国文学的独特性,通过对英美文学的扬弃来更好地丰富自身的文学素养。
再次,比较文学作为英美文学教学的辅助,切不可盲目地进行,而是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则,才能使比較文学教学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其一,要选择中英文学中内容题材类似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其二,要平等地看待来自不同文化的文学作品,对异源性文学作用要从其文化传统处挖掘其独特价值。其三,比较文学是英美文学教学的辅助手段,目的就是更好地完成英美文学教学活动,因此比较中西文学时不可占用过多课上时间。其四,为更好地融入英美文学教学,插入中西文学比较的时机要适合,内容也要贴合。
三、结语
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随着国家间交流的频繁而越发重要。目前,英语不但是我国高校学生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重点。英美文学的教学由于英语系国家的文化、生活及思维方式的差异等原因,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更应该注重方式方法。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比较文学,既要适度,又要适时;选择类似文学作品又要一视同仁。这样,在中西比较文学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才能让学生提高认识、理解水平,深入地剖析英美文学作品,在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扬长避短,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1] 闫瑞娟.中西比较文学视域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J].临沂大学学报,2014,(1):130-133
[2] 闫瑞娟.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 (2): 109
课程名称:《幼儿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 课时数:64 编写单位:五年高职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幼儿文学》是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内容为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幼儿文学概说,幼儿文学的特征、功能及中外幼儿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幼儿文学的体裁分类一(包括文体介绍、欣赏及创作)。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首先应熟悉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及语言特征,从而为后续的文学体裁及其代表作品的欣赏,创作的学习提供理论指导;其次是明确各章学习重点,拟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再次是结合各章后的“思考与练习”反顾学习,巩固学习的成果。与本课程相关联的课程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美术)》及《艺术欣赏》等。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幼儿文学》的课堂教学材料是《学前儿童文学》该书以幼儿文学和幼儿心理学理论知识为指导,以作品鉴赏为基础,突出专业基础课程特色。要求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要熟悉婴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及语言发展特点,有选择性地讲解一些符合不同年龄婴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思想性、艺术性结合较为完美的作品,同时应积极开展课堂研讨活动,从互动中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理论及内容的理解。文字主教材内容含量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建议引导学生认真、反复地研读教材,弄懂教材中的主要内容。注意利用相关媒体教材,注意利用教学网络加强教与学的沟通。做好规定的练习题,及时复习巩固已学到的知识。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幼儿文学基本理论 教学要求:了解幼儿文学的概念。认识幼儿的生理、心理及语言特点。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文学概说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幼儿文学的概念。幼儿文学与幼儿读物的关系。第二节 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性 幼儿的心理发展 特征。文学的特殊方式。幼儿文学的本体特征 浅语的艺术。启蒙的文学。诗性的文学。快乐的文学。第三节 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稚拙美。纯真美。质朴美。第四节 幼儿文学的功能 教育功能。文化功能。
第二章 儿歌 教学要求:了解儿歌的起源与发展,掌握儿歌的分类及传统儿歌的功能与特点。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歌概说 儿歌的概念。儿歌的发展概况。儿歌的功能。第二节 儿歌的特征 节奏。音韵。语言。内容。情趣。主题。第三节 儿歌的分类及传统艺术形式 摇篮曲。问答歌。连锁调。数数歌。游戏歌。颠倒歌。谜语歌。字头歌。时序歌。绕口令。第四节 儿歌的创作 积累素材。立意。语言。节奏和韵律。情趣。表现角度。艺术形式。表现手法。
第三章 幼儿诗 教学要求:了解幼儿诗的概念及发展情况,掌握幼儿诗的语言特征与艺术表现形式。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诗概说 幼儿诗的概念。幼儿诗的发展概况。幼儿诗与儿歌的区别。第二节 幼儿诗的特征 情感。节奏韵律。意境。想象。构思。语言。第三节 幼儿诗的分类 幼儿抒情诗。幼儿叙事诗。幼儿童话诗。幼儿讽刺诗。幼儿散文诗。幼儿题画诗。幼儿寓言诗。第四节 幼儿诗的创作
第四章 幼儿童话 教学要求:了解幼儿童话的概念、源流与发展,掌握童话的特点和分类。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童话概说 童话的概念。幼儿童话。童话的起源。童话的发展概况。第二节 幼儿童话的特征 艺术幻想。表现手法。类型化与拟人。叙事方式。
第五章 幼儿故事 教学要求:了解幼儿故事的概念,掌握幼儿故事的特征与创作原则。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故事概说 第二节 幼儿故事的特征 现实针对性。故事单纯。幼儿生活情趣。语言口语化。第三节 幼儿故事的分类 幼儿民间故事。图画故事。文字故事。生活故事。历史故事。人物故事。动物故事。第四节 幼儿故事的创作 幼儿故事的创作要求。创编幼儿故事的方法。第五节 儿童小说与幼儿故事的区别
第六章 幼儿图画故事 教学要求:了解幼儿图画书的概念及主要特征,了解幼儿图画书的分类以及创作原则。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图画书概说 幼儿图画书的概念。幼儿图画书发展概况。幼儿图画书的功能。第二节 幼儿图画书的特征 形象的直观性。整体的传达性。画面的趣味性。第三节 幼儿图画书的分类 第四节 幼儿图画书的创作和改编 绘画要求。文字要求。
第七章 幼儿散文 教学要求:了解幼儿散文的概念,掌握幼儿散文的特征与分类。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散文概说 幼儿散文的概念。幼儿散文的发展。第二节 幼儿 散文的特征 贴近幼儿生活。表现童心童趣。语言活泼流畅。第三节 幼儿散文的分类 幼儿叙事散文。幼儿抒情散文。幼儿写景散文。幼儿知识散文。幼儿童话散文。第四节 幼儿散文的创作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适用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原理,扩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儿童文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为儿童文学的体裁、欣赏、创作教学奠定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儿童文学各主要体裁的文体特点,了解儿童文学创作的一般原理及常见文体的创作要求,学会改编和创作儿童文学的几种主要体裁:儿歌、短小的故事、儿童小说和童话。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初步形成阅读欣赏、批评儿童文学的能力。重点培养分析和鉴赏现当代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独立分析中短篇作品(儿歌、儿童诗、故事、小说、童话、寓言、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本方法,能针对作品内容形式特点,撰写简析。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儿童文学史发展规律和中外儿童文学史发展的概况,扩大儿童文学视野,提高儿童文学修养。
要求学生掌握儿童文学的概念、美学特征,了解儿童文学的学习研究领域、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的关系。学习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方法进行教学,结合实例讨论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全面掌握儿童文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同时本课程还采取实训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到小学和幼儿园进行观摩学习,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儿童文学的知识。
三、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的相关课程包括:小语教、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小学语文教育当中对儿童文学的要求,以及各个时代文学作品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及相关的作家信息,文学背景和特点。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儿童文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40课时。其中理论教学课时为18课时,实践课时为16课时,复习考查6课时。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儿童文学的概念、美学特征,了解儿童文学的学习研究领域、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的关系。
教学重点: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教学难点: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念和范围 1 儿童文学的定义儿童文学的范围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1 概述 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 第三节 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 1 儿童文学与小学审美教育 2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
第二章 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类型、接受对象类型,儿童文学成人作家的分类,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的特点。
教学重点: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类型、接受对象类型。教学难点: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的特点。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童文学作家 1 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 2 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创作 3 儿童与儿童文学创作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读者 1 儿童读者与成人读者 2 儿童读者的特殊性 3 儿童读者的多样性 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与儿童文学 第三章 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儿童文学故事性的构成、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儿童文学的插图特征,了解儿童文学是故事文学、插图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插图的功能。教学重点:儿童文学故事性的构成、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儿童文学的插图特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故事性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插图 第四章 儿歌 儿童诗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儿歌的概念及艺术特征、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儿童诗的概念与艺术特征,以及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如何在小学实施童诗教育,了解儿童诗的分类。教学重点: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儿童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如何在小学实施童诗教育。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歌 儿歌的含义和特征 2 儿歌的一般艺术形式 3 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第二节 儿童诗 1 儿童诗的含义 2 儿童诗的艺术特征 3 儿童诗的类型
第五章 儿童故事 儿童小说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儿童故事、儿童小说的概念与艺术特征,以及儿童故事、儿童小说的区别,曹文轩儿童小说解读,了解儿童故事、儿童小说的分类,儿童小说的创作要求。教学重点:儿童故事、儿童小说概念与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儿童故事与儿童小说的区别、儿童小说的创作。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的含义和特征 2 儿童故事的类型 儿童故事与其他体裁的关系 第二节
儿童小说 儿童小说的含义和特征 2 儿童小说的构成元素 3 儿童小说的分类 第六章 童话 寓言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童话、寓言的概念与艺术特征,以及童话、寓言的区别,安徒生童话作品解读,了解童话的发展历史、创作要求和分类。教学重点:童话的概念与艺术特色、安徒生童话作品解读。教学难点:童话与寓言的异同、童话的创作。教学内容: 第一节 童话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 2 童话的文学特征 3 童话的主要表现手法 4 童话的形象类型 第二节 寓言 寓言的含义与历史形成 2 寓言的特征 寓言与童话的联系与区别 第七章 儿童散文 儿童报告文学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儿童散文、儿童报告文学的概念与艺术特征,了解儿童散文、儿童报告文学的分类、儿童报告文学的发展、儿童散文的创作要求。
教学重点:儿童散文的概念与艺术特色。儿童报告文学的概念与艺术特色、教学难点:儿童散文的创作。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童散文 1 儿童散文的特征 2 儿童散文的类型 第二节 儿童报告文学 儿童报告文学的含义和特点 2 儿童报告文学的类别
第八章
儿童科学文艺(自学,作业)第九章
图画文学(自学,作业)第十章 儿童戏剧文学 儿童影视文学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儿童戏剧文学、儿童影视文学的概念与艺术特征,了解儿童戏剧文学、儿童影视文学的分类、儿童戏剧文学的表演。
教学重点:儿童戏剧文学的概念与艺术特色、儿童影视文学的概念与艺术特色。教学难点:儿童戏剧文学的表演。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童戏剧文学 儿童戏剧文学的含义和特征 2 儿童戏剧文学的类别 第二节 儿童影视文学 儿童影视文学的含义和特点 2 儿童影视文学的荧屏呈现 3 儿童影视文学的分类
五、考核
本课程为考查课程,采用结业论文形式考核。考核内容重在考核学生儿童文学基本常识、基本理论、基本作品及其结合语文教育的运用能力。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方卫平、王昆建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选用的参考书主要有:
蒋风主编 《儿童文学教程》希望出版社,1998年6月版。蒋风主编《儿童文学史论》希望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中国现代文学(含作品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主干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位课程,也是汉语言文字、人文教育、文秘等专业的主干课程。
(二)课程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和美学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全面系统地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发展的基本概况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培养学生认识文学现象和分析鉴赏作品的能力。
(三)课程要求
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及时吸取当前学术界的前沿成果,使授课有重点、有针对性,并带有一定的学术前沿性。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为学生毕业论文和专业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新的文学史观、文学观系统梳理中国文学1917年至1949年的流变史,深入阐释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具体分为上编(1917-1927)、中编(1927-1937)和下编(1938-1949)两部分,重点评述分析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家作品,重新检视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重评三个年代的文学。注重从文学本体出发,注重反映不同学术观点的论争,吸收新的研究成果,有益于开拓视野,启迪思维。
(五)课程学时学分
教学总学时为60,学分为3,课程训练学时为10,观看录像片为10学时。(六)教学手段和方法
1.讲授法。这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 2.观摩录相。主要是观看名家名片;
3.讨论。可结合当代文坛发展的态势,组织有关作家作品问题的专题讨论。每期可举行3-4次。
4.部分内容进行研究性教学,对学生进行研究训练。5.进行多媒体教学,争取多媒体教学率达40%-50%。
6.改革单一的闭卷考试模式,实现考试的多样化,将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并重。
(六)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1.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谢昭新、吴尚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参考书目: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刘勇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刘增杰等著《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4.谢昭新著《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温儒敏编著《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二、教学大纲
绪论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介绍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概况、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注重整体把握,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并对该课程的性质、研究范围以及这门课的讲授计划,有大致的了解。
一、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分期
三、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性质——对现代性的追求
四、对现代文学现代性内涵的理解
五、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
六、中国现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
七、中国现代文学的缺陷及不足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共21学时)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背景与动因以及这场革新运动的意义,对于新文学如何受外来文学思潮的影响,各种文学社团的兴起如何推进了新文学创作和理论建设,也应有较系统的了解。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过程 第三节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四节 外国文艺思潮的影响 第五节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第六节 20年代的文学论争 第七节 五四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对鲁迅及其创作有系统的了解,掌握对《呐喊》与《彷徨》的总体评价,理解为什么说它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从思想、艺术、人物等方面把握对《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的评价;了解散文诗集《野草》的创作背景、思想意义与艺术成就;鲁迅前后期杂文思想内容的异同;鲁迅杂文政论性与诗化的结合;鲁迅杂文幽默讽刺的艺术风格。
第一节 生平与前期思想
第二节《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第三节 说不尽的《阿Q正传》 第四节 《野草》和《朝花夕拾》 第五节 鲁迅后期的思想与活动
第六节 鲁迅的杂文
第七节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主要作品:《狂人日记》、《孔乙己》、《伤逝》、《祝福》、《药》、《示众》、《秋夜》、《死火》、《腊叶》、《阿长与山海经》、《灯下漫笔》、《春末闲谈》、《这个与那个》、《记念刘和珍君》、《二丑艺术》、《现代史》、《拿来主义》、《说“面子”》、《铸剑》、《补天》、《理水》
第三章 小说(一)(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介绍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小说创作的情况,除了掌握有关知识,要注意结合具体的作品分析,考察带时代特征的审美倾向与创作潮流。理解“问题小说”、为人生的小说、乡土小说、浪漫抒情小说的基本艺术特征,考察本时期小说发展的多样性。
第一节 “五四”小说文学正宗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冰心、王统照等人的问题小说创作 第三节 王鲁彦、废名等人的乡土小说创作 第四节 郁达夫等人的“自叙传”抒情小说 第五节 以蒋光慈为代表的普罗小说
第六节 “五四” 时期现代小说确立初期的特点
主要作品:《超人》、《菊英的出嫁》、《海滨故人》、《拜堂》、《潘先生在难中》、《赌徒吉顺》、《黄金》、《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
第四章 郭沫若(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重点掌握《女神》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认识郭沫若诗歌的文学史价值。第一节 生平思想和美学主张
第二节 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奠基作——《女神》 第三节 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 第四节 早期剧作与小说
主要作品:《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地球,我的母亲》、《天上的市街》、《夕暮》
第五章 新诗(一)(3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依照新诗诞生和发展的时序,了解白话新诗初创之后的变迁和新诗的多样形态及代表诗人。了解新月诗派和象征诗派出现的内在动因,把握它们的艺术原则和审美追求,并能评述代表诗人闻一多、徐志摩和李金发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五四”新诗运动
第二节 “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1921年前)第三节 “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1921年以后)第四节 闻一多、徐志摩与前期新月诗派(1921年以后)第五节 李金发与初期象征诗派 第六节 蒋光慈与早期无产阶级诗歌
主要作品:《蝴蝶》、《人力车夫》、《月夜》、《叫我如何不想她》、《伊底眼》、《繁星》、《春水》、《我是一条小河》、《蛇》、《十四行集》、《太阳吟》、《发现》、《洗衣歌》、《死水》、《相遇已成过去》、《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偶然》、《沪杭车中》、《采莲曲》、《弃妇》
第六章 散文(一)(3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现代五四时期各类散文风格特点,重点掌握语丝社、周作人和朱自清的散文创作风貌。
第一节 “五四”时期散文兴起概况及原因 第二节 鲁迅与《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第三节 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第四节 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 第五节 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 第六节 “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主要作品:《喝茶》、《乌篷船》、《故乡的野菜》、《碰伤》、《寄小读者》、《往事》(二之三)、《背影》、《荷塘月色》、《儿女》、《故都的秋》
第七章 戏剧(一)(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现代话剧移植、确立与发展的历史知识,重点掌握春柳社、文明新戏、爱美剧、南国社等在现代话剧史中的价值与位置,把握丁西林、田汉早期剧作的特色。
第一节 “五四”以前的话剧运动 第二节 “五四”时期的话剧运动 第三节 “五四”以后的话剧运动 第四节 “五四”前后的话剧创作
主要作品:《获虎之夜》、《名优之死》、《压迫》、《一只马蜂》
第二编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共27课时)
第八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介绍革命文学的倡导与论争,“左联”的成立及其左翼文艺运动;了解30年代的文学思潮、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时代特征及其得失,把握本时期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第一节 革命文学的倡导和左联的成立 第二节 尖锐复杂的文艺思想斗争
第三节 文艺大众化运动和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第四节 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第九章 小说
(二)(3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介绍三十年代小说创作概况,了解本时期小说风格特征的多样性,重点掌握东北作家群及其萧红、“革命的罗曼蒂克”现象与左翼小说、新感觉派小说等群体及代表者的艺术追求与风格。
第一节 30年代小说创作概述 第二节 左翼新人小说 第三节 丁玲的小说 第四节 东北作家群的崛起 第五节 坚实的现实主义作家群 第六节 “京派”与“新感觉派”小说
主要作品:《为了奴隶的母亲》、《丰收》、《莎菲女士的日记》、《山峡中》、《桃园》、《梅雨之夕》、《春阳》、《石秀》、《呼兰河传》
第十章 茅盾与现代长篇小说(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茅盾的文学活动和创作概况,重点掌握其创作特色,把握《蚀》三部曲及茅盾早期长篇小说创作与代表作《子夜》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吴荪甫人物形象的塑造;《子夜》的艺术成就;《春蚕》、《林家铺子》等短篇小说创作成就,掌握文学史对茅盾的评价。
第一节 生平及文学成就 第二节 《蚀》三部曲 第三节 长篇小说《虹》 第四节 长篇小说《子夜》 第五节 中、短篇小说创作
第六节 茅盾小说的艺术成就及其文学史意义 主要作品:《子夜》、《林家铺子》、《春蚕》
第十一章 老舍与现代市民小说(3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评介老舍以文化批判视野描写的“市民世界”,注重从人物形象类型的文化内涵考察,了解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解读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等小说。
第一节 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老舍与北京文化
第三节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第四节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第五节 老舍小说的总体风格及其影响
主要作品:《骆驼样子》、《月牙儿》、《断魂枪》 第十二章 巴金:永远的诗人和他的三部曲(3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巴金前后两个时期的创作概况,重点把握《激流三部曲》的主题思想;觉新、觉慧、高老太爷等人物形象;抗战时期长篇小说《寒夜》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巴金小说的情绪格调与艺术特色。
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
第二节 创作分期及创作思想的形成 第三节 《灭亡》等前期小说创作
第四节 《家》——对封建大家庭的控诉与批判
主要作品:《家》、《春》、《秋》、《憩园》、《寒夜》
第十三章 沈从文及其湘西世界(3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从现代文化转型的角度考察沈从文创作的立场及其文学世界的审美价值,重点理解作家创造的寄寓自然、健康、和谐人性的“湘西世界”的文学及文化意义,分析《边城》对“人性美”、人情美表现;体会沈从文式的田园抒情小说的风格和文体追求。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 独特的审美心理结构 第三节 中篇小说《边城》 第四节 长篇小说《长河》
第五节 沈从文湘西小说的艺术特色
主要作品:《边城》、《月下小景》、《萧萧》、《八骏图》、《丈夫》
第十四章 李劼人与大河小说(1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并掌握大河小说和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第一节 大河小说的探索者----李劼人 第二节 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 第三节 李劼人“大河小说”的艺术特色
主要作品:《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
第十五章 新诗(二)(3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把握本时期诗歌两种创作倾向:中国诗歌会面向现实、追求大众化、意识形态化;后期新月派与现代派,则追求“纯诗”与“现代性”。了解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征,注意其诗象征、意象及节奏处理等方面的特色。
第一节 殷夫及中国诗歌会诸诗人的政治抒情诗创作 第二节 臧克家、田间等新诗人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 第三节 戴望舒与现代诗派
主要作品:《别了,哥哥》、《老马》、《难民》、《一朵野花》、《雨巷》、《寻梦者》、《我用残损的手掌》、《断章》、《预言》、《十二月十九日夜》、《别丢掉》
第十六章 散文(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第三个十年(1937-1949年)的散文,可偏重知识性的了解。因为有些作家的创作贯通几个阶段,也可以和前两个十年的散文联结起来讨论,更能获得整体感。与前两个十年比,这一时期虽然历经战乱,散文创作的成绩依然丰硕,且报告文学、杂文与抒情文各式文体的创作都有较成熟的水准。
第一节 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 第二节 “论语派”及其小品文
第三节 抒情散文的创新和随笔、游记、报告文学
主要作品:《独语》、《鹰之歌》、《我的戒烟》、《秋天的况味》
第十七章 曹禺
——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高峰与成熟标志(3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深入探讨曹禺《雷雨》、《日出》等剧作所具有的丰富的多层次的内涵,以及每一部剧在现实人生、人性开掘与戏剧形式上的试验与创造。学习这一章,应放开思路,除了了解曹禺的成就,学会如何评析话剧艺术,还可以引发对经典性作品多角度阐释的尝试。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 命运悲剧——《雷雨》 第三节 《日出》《原野》及其他 第四节 中外戏剧艺术的融汇与超越 主要作品:《雷雨》、《日出》、《原野》
第十八章 戏剧
(二)(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戏剧运动的概貌,抓住创作潮流的演变,并尽可能与此前、此后不同阶段的戏剧运动联系起来考察,以获得整体的史的印象。
第一节 左翼戏剧运动与创作 第二节 田汉、洪深的新剧作 第三节 夏衍和李健吾的剧作
主要作品:《上海屋檐下》、《这不过是春天》
第三编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共15课时)第十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三)(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介绍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发展状况,注意其“分割并存”状态,除了掌握三种不同区域文学的异同概貌,也要了解本时期不同阶段文学主潮的变化,重点掌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学史地位,了解本时期文学论争概况。
第一节 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第二节 国统区抗战文艺的演变 第三节 解放区文艺思潮
第四节 上海孤岛及沦陷区文艺思潮 第五节 40年代的文艺论争
第二十章 小说
(三)(4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第三个十年的小说。一方面要注意到不同区域的小说各自都受到特定历史时期政治地域文化的制约,另一方面又看到彼此间的渗透与影响,了解其 创作的美学品格;还要关注本时期中长篇小说的成熟与繁荣,重点掌握钱钟书、张爱玲、路翎等人的创作风貌。重点落在钱钟书的《围城》上。应着重了解这部讽喻小说与现代文学史上其他讽刺类作品有何不同。
第一节 40年代小说创作概述
第二节 茅盾、巴金、路翎等人与40年代国统区小说创作 第三节 张爱玲、钱钟书及各沦陷区作家的创作 第四节 赵树理、丁玲及解放区的小说创作
主要作品:《华威先生》、《在其香居茶馆里》、《围城》、《倾城之恋》、《封锁》、《金锁记》、《芦花荡》、《荷花淀》、《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第二十一章 新诗
(三)(3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战争时期诗坛的时代特征与变化,把握几个主要的诗派与代表性诗人。了解九叶诗派的美学追求;重点掌握艾青诗歌的美学风貌,以便更好地理解艾青在诗歌史上的意义。
第一节 抗战时期诗歌的发展趋向 第二节 艾青的诗歌 第三节 胡风及七月派诗人
第四节 西南联大诗人群及以穆旦为代表的九叶诗派
主要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复活的土地》、《手推车》、《义勇军》、《假如我们不去打仗》、《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
第二十二章 散文
(三)(1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40年代散文各式文体创作的概况 第一节 报告文学的勃兴 第二节 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 第三节 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
主要作品: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冯至《一个消失了的山村》、张爱玲《公 寓生活记趣》、《爱》、沙汀《随军散记》、梁实秋《雅舍小品》
第二十三章 戏剧
(三)(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第三个十年的戏剧,内容庞杂,学习时偏重对戏剧运动史的知识性了解,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剧作的评析,也主要作为一种“现象”,纳入到对戏剧史的了解中。
第一节 “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
第二节 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的再度兴起 主要作品:《升官图》、《白毛女》
一、文本解读:柳暗花明又一村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也是语文教师的核心能力。可是以往我们对于文本解读往往是不得要领甚至是力不从心的, 只能是贴标签式的照本宣科。虽然后来不少人倡导细读、素读, 应该说作了有力的匡正和提升, 但还是就文论文、就事论事, 视野不够开阔, 思路不够新颖, 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比较文学研究的成功介入则给我们的文本解读带来诸多的启示和方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方法着重研究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跨国或跨民族的流传和演变, 以及它们在不同作家笔下所获得的不同处理。其具体方法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研究其同异, 一是在相互没有关联的作品中考察相似之处, 以期从中发现文学的共同规律;二是比较研究不同文学体现的不同特点, 从而使两者的特点相形突出。主要包括对作家、文体、主题、题材、情节、人物、风格、艺术手法、思潮流派的类比或对比研究, 求同析异, 经由对于精神契合的探寻和对于异质元素的离析, 总结出文学发展带规律性的东西, 把握住作家的创造个性, 为沟通寻找平台, 达到互证、互识[2]。如果教师从平行比较的角度来对相关的文本进行解读, 可能比单纯讲一个作品更好, 至少可以让学生从一种比较的视角对相关的作家与作品进行思考, 可以为他们接受中外古今的文学打开一个新天地, 让他们认识到在中外文学史上原来还有那么多的同类作品, 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可以让他们思考更多的问题、探讨更多的文学现象[3]。
比如在学习初中语文的《威尼斯商人》和高中语文的《守财奴》时, 就涉及到“贪婪”这一文学母题, 将中西文学史上的五大“吝啬鬼”形象进行比较, 可发现他们因金钱而扭曲人性的共同点。但又因时代、民族和作家创造个性的差异而各具特色:夏洛克的凶狠、阿巴贡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泼留希金的迂腐、严监生的薄情, 构成了他们各自最显著的气质与性格。同样是写“李杨爱情”故事, 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甫的《哀江头》、李商隐的《马嵬》 (其二) 、郑畋的《马嵬坡》、袁枚的《马嵬》 (其四) 等是不同的, 每个作家都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胸襟去审视与诠释李杨爱情, 从而别开生面, 各不相同, 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与旨趣[4]。
其中, 对我们语文教学最具启示的是比较文学中的移植理论, 即运用其他学科理论或艺术理论来阐释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 以及运用西方文艺理论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阐释。像鲁迅的《祝福》、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我们就可以用结构主义和叙事学的方法去解读, 从而会有不同的新的认识。还有解释学、接受美学, 突出了解释者的主体地位, 要求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作品, 从而常读常新。如《项链》可能就不仅是对小资产阶级爱慕虚荣的讽刺, 还会发现马蒂尔德对自身审美的诉求。发现人生的超越, 实现一种生命价值的嬗变。发现偶然的一件小事的重要意义, 它可以败坏人, 也可以成全人。发现人性欲望发展的不同阶段, 人格三重结构在现实环境中的矛盾冲突, 同时也证实了道德在拯救人性危机时的力量。还有比如汪裕雄先生开创的审美意象学, 可以借此帮助我们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赏析, 特别是破解李商隐的无题诗, 像最有名的《锦瑟》, 无疑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甚至对我们理解《红楼梦》也有莫大的帮助。汪先生认为:“《红楼梦》作为曹雪芹虚构的瑰诡奇谲的艺术世界, 正由梦境的虚幻意象、现实情境的知觉意象和大量诗、词、曲、赋所提供的隐喻性诗歌意象三大序列所组成。幻觉意象以‘女娲遗石’‘绛草还泪’和‘太虚幻境’三大神话意象为主干;知觉意象则呈现为贵族世家世俗的人物活动、生活场景和生活细节。”并且认为由此写出了三重悲剧主题, 即贾宝玉的人生悲剧、宝黛的爱情悲剧与诸少女的青春悲剧。
二、课程建构:为有源头活水来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基于学生发展, 关注学生发展, 为了学生发展”。相应的, 我们的课程观应该是生成的课程观、整合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资源的课程观。而我们以前的课程仅仅局限于教科书, 多是文选式的, 显得单一而薄弱, 既无相关的资料背景, 又无相应的研究迁移, 这样的语文学习, 少慢差费大概是在所难免的。引进比较文学, 以比较文学的观念指导我们的课程建设, 这对于打破传统课程的局限, 对于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应该是有积极意义的。
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用联系的观点才能更好形成知识的谱系。比较文学强调联系、交叉和汇通, 寻求世界文学构成的基本规则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其影响研究就是考察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之间互相接触、渗透和影响的“事实联系”, 注重对它们之间渊源、模仿、改编关系的研究。注重材料、文献, 讲求考据、实证法是其核心操作手段。它综合运用流传学、渊源学和媒介学方法, 从影响的放送、接受、传播途径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就语文课程建构而言, 我们可以借鉴影响研究的思路, 有必要引进相关资料, 进行相关链接。可以有写作的背景资料, 以便于我们知人论世;可以有作家作品的渊源影响, 以便于我们准确地理解定位;可以有后世的流传影响, 以便于我们把握作家作品的历史地位;可以有后人的评论接受, 以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欣赏。如鲁迅的小说《药》, 受西方小说的叙述手法的影响, 采用了第三人称的限制叙事视角, 小说的思想内容、主题意义、行文安排则主要受俄国作家安特莱夫及其作品《谩》《默》《齿痛》的影响, 小说的结尾, 也分明留着安特莱夫似的阴冷。如果我们能够给予一些渊源学的提示, 或许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篇小说。虽然这些资料不一定都要进入教材, 但完全可以进入教参, 作为我们教师备课的有效资源。
与此同时, 我们的语文课程开发还可以引进一些比较材料, 引进一些理论知识, 使得我们的课程更加的开放和科学。比如《项羽之死》, 就可以链接后人咏项羽诗, 像杜牧《题乌江亭》、胡曾《乌江》、王安石《乌江亭》、李清照《咏项羽》、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这样的链接比较, 或许能够更好地引发我们的思考, 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样, 我们的注意力就不仅仅停留在某一时期某一作家甚至某一部作品上进行一种原子论式的研究, 而能有效地融会贯通。特别是作文这一块, 过去我们大体上是放弃了这半壁江山, 如果能引进一些写作知识和方法, 有个具体的抓手, 这必将有助于我们建立起作文训练的有效序列。
比较文学的开放性、综合性、跨越性也启示我们要做教科书的主人, 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进行改造整合, 从而合理组元、形成序列。除了我们熟知的主题组合、文体组合方式外, 还可以有题材组合、作家组合、流派组合、手法组合、人物组合等等方式。比如中唐诗歌, 我们就可以按两大坐标组元, 一是韩孟诗派, 一是元白诗派, 将众多的作家作品整合进去。这样不仅便于学习, 而且对纷乱的中唐诗坛有一个整体把握。同时, 在每个模块和单元, 我们可以适当梳理出一点头绪, 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序列, 便于学生建构起较为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如古代小说单元, 可以从魏晋六朝的志怪志人小说、唐宋的传奇话本小说、明清的文言小说、白话小说中, 各选出代表性的作品, 梳理出古代小说发展的规律。
三、语文学习:只缘身在此山中
语文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不是死记硬背一点条条框框, 或是机械训练一些习题作业就可以掌握的。而比较文学恰恰是最富有综合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学科, 和语文有着一种天然的契合度。它以研究不同文化中文学之间的互识、互证和互补来达到理解和沟通的目的, 这里有广阔的领域, 没有现成的知识, 需要我们树立主体意识, 自主地去开天辟地;这里需要对话与交流, 强调的是一种互通与宽容,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这就启示我们要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里并不给出现成的结论与规律, 需要我们自己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去探究, 在探究中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所以, 比较文学和我们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谓是不谋而合。随着比较文学的引入, 必将引导和要求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树立自主意识, 勇于探究, 同时加强合作交流, 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有利于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个独立自主的个体。
比较文学最根本的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而呈现的, 所以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一词可以被理解为方法的代名词, 它包括考证、演绎、统计、对比等多种方法。无论是传统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界研究, 还是比较文学在当代的新发展, 如形象学、译介学、阐发研究、变异研究等, 都教授我们切实而有效的学习研究方法。比较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介入, 一定要引导学生领会并掌握这样一些学习研究的方法, 这恰恰是让学生终身受用的。一是可以吸收其纵向的追本溯源和流传影响的方法, 一是可以学习其横向的平行比较、求同析异的方法, 还有就是借鉴跨界研究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方法, 用其他学科及文化中的知识理论来阐释我们自己的问题。杜甫诗曰:“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比较文学犹如为我们提供了一副望远镜, 掌握了这样的方法, 就能使我们看得更远、思考得更多。
比如学习保罗·戈埃尔《炼金术士》, 如果我们学习和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 就能激发我们关注不同文化的兴趣, 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了解小说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情形。我们可以联系中国的传奇小说《枕中记》《南柯太守传》来进行比较, 就可以发现同样是写梦, 西方的梦故事把笔墨放在梦外, 主要写在现实人生中寻求梦中所追求的东西, 宣扬为梦想而努力、永不放弃的精神。中国的梦故事把视角放在梦里, 也有类似寻宝的求富贵的欲望, 模拟现实人生, 但曲终人散, 梦醒幻灭, 最终表现的是人生如梦、短暂虚无, 指向一种人生的顿悟[5]。由此, 我们可以读出中西文化不同的特质, 加深我们对小说的理解。
由于比较文学学科自身的开放性特点、前卫性姿态、人文主义灵魂, 使之成为一门对人类思想和精神灵魂及人格塑造起重要作用的学科。在思想观念上, 具有开放的全球视野和超常规的思路;在思维方式上, 具有发散的多向思维;在知识结构上, 具有交叉的综合的跨界的特点。诚如乐黛云教授所说:“比较文学就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科, 而且是一种生活原则, 一种人生态度。”比较文学的介入, 必然有助于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特别是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 反过来, 也就给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要求, 学习和运用比较文学需要广阔、扎实、合理的知识结构, 需要缜密的思辨力、敏锐的感受力, 尤其是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比较文学能起到开拓思维、置换视角、扩展视野的积极作用, 破除自身思维习惯, 消解封闭保守意识, 要求学生具有一种批判精神, 能够从更高的高度, 从全新的视角去批判学习, 真正活学活用, 融会贯通, 得其精要。比较文学的前卫性、动态性、创造性的学科姿态, 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应的, 也只有我们的学生真正具有创造能力, 才能在比较文学的广阔天地里遨游驰骋, 游刃有余。在学习过程中, 比较文学将给学生传播创新的种子, 我们要让它在学生的心田中生根、开花、结果, 从而敢于探异求新, 走进新的学习领域, 尝试新的方法, 不断创造新的成果。这样的一种互为因果关系, 决定我们的教学必须于此着力[6]。
应该说, 比较文学给我们打开了广阔的天地, 对我们语文观念的现代化意义重大, 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比较文学的介入, 必将有力地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但就笔者个人而言, 对于比较文学的了解和研究还仅仅是皮毛, 而且以上所说的几个方面也可能是挂一漏万, 之所以不揣冒昧写作本文, 其重要目的在于引起我们大家的注意, 特别是专家的重视, 以期共同研究, 进而推动语文教学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刘献彪, 刘介民.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
[2]汪裕雄.审美意象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3.
[3]何颖.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 2011 (11) .
[4]章桂周.马嵬相似诗不同[J].中学语文 (读写新时空) , 2009 (10) .
[5]张华娟.中外“梦”故事原型及其反映的文化特质[J].语文学习, 2011 (11) .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 多维文化视域 文化反思
一、命题缘起
在我国英语教学这一领域,不少长期从事一线教学、有丰富教学经验以及过硬研究水平的专家、学者已经开始了将学科性质、教学目标、课程特色比较接近或有重合点的课程的一体化研究或融合研究。
具体说来,华北电力大学的吴云云、陈惠良在论文《英美文学与外语教学改革》中指出当前大学英语专业越来越注重实用性,忽视人文素质培养。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因其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弊端,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对其改革势在必行。英美文学和英语教学并不矛盾,可以相辅相成。英美文学的融入必将提高教学水平,助于改进我国英语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1]
贵州大学的高静在《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也探讨了英美文学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借鉴意义。她主要提出了英美文学作品在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写作课堂上的应用,并得出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学作品,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结论。[2]
然而,在目前国内众多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鲜见比较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体化研究。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是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研究,即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学与文学,或者文学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意识形态的关系的新型边缘学科。它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
从教学实际来看,目前的比较文学课程理论性很强,涉及到很多概念和范畴,比较抽象深奥,讲授和接受都存在较大难度。故此,将比较文学课程与大学英语教学融合或一体化难以开展。但是,探讨以比较文学“开放性”及“跨越性”观念改革大学英语教学,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逐渐培养比较文学的跨文化意识,则是更加实事求是且具有可行性的选择。本文从比较文学的跨文化观念出发,对比较文学的多维文化视域价值以及比较文学的中国文化反思价值进行了探讨。在借鉴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方法,更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内容等方面进行教学探索,可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论性,为进一步构建与完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二、比较文学的跨文化意识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比较文学的多维文化视域价值
英国英语专家D.格拉多(D. Graddol)在《英语的未来》一书卷首语中指出,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英语将继续强大,其通用功能不会被其他语言轻易取代;但它的垄断地位将受到挑战;英语不再是英美诸国的专利而是属于世界;它的发展和未来取决于把它作为第二语言或者外语使用和学习的人们。这一论述表明英语的全球化是以“一体化”和“多元化”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的。[3]目前的事实是,除了公认的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之外,越来越多的非英语国家,特别是原英殖民地国家,宣布自己的英语“独立”。世界英语 (World Englishes) 的家族成员越来越多。
英语成为世界“普通话”后与各国不同语言与文化相互交融,它所传载的就不仅仅是英美文化或基督教文明,而是一种全球文化;人们用英语对外交流也是全球性的,而不是只同以英语为母语的“内圈”国家的人交往。在这样一个语言通用而文化多元的时代,英语教学中,“他者”文化视域也因此而具有多维性。如同英语教学接纳了印度英语、阿拉伯语英语等各式英语一样,它也同样把各式英语背后的文化纳入到教学日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宏观文化意识。
这种大文化教育所传递的文化态度是:世界上的文化多种多样,千差万别。文化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只有在相对中才能理解。顺应这一文化教育模式,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引导学生学会以平等、客观的态度对待异文化,对不同文化群体成员的文化行为,根据其不同的认知方式和标准进行描写、解释与评价。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视角看世界,以克服本土文化视角的相对单一,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在与外来文化的接触、交往中,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既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又吸取他人先进成果,促进本土文化生态的改善。由于大学英语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建立多维文化视域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较文学课程最大的特色是能够将各相关学科一些最新的研究方法运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文本解读中。比如,传统比较文学范畴内的“西方文学批评方法”课程讨论各种不同的批评途径,如新批评、心理分析、文化研究、女性主义、读者反应理论,及其这些方法在具体文学作品分析中的运用。
二)比较文学的中国文化反思价值
现代语言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语言的思想本体性,认为语言即思想思维,语言即世界观,语言与民族精神具有内在联系。这种语言观反映在语言教学上就是对语言与文化间相互依存、互为载体的关系的注重。因此,英语教学对文化的关注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意识亦早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关键词。
在以本族语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时代,学生被动地学习、接受英美文化,他们要做的是遵循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习俗,以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误解。它所建立的实际上是一个不平等的双文化交际与交流。本族语中心消解后,英语教学的挑战不再是复制说本族语的人,而是将一门新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以参与到全球化的对话中。借助于强势语言、主要是英语的传播优势,众多非霸权文化,如印度次大陆文化、加勒比文化、非洲文化的民族特性开始为世界所知。
比较文学的“跨文化意识”在外语教学中应理解为外语学习者对于其所学的目的语文化具有较好的知识掌握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能像目的语本族人一样来思考东西并做出反应,以及进行各种交往活动。所以,跨文化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本国文化与异文化的异同和对它们之间的关系的领悟与敏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文化现象、模式、特征以及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洞察和批判性的理解,以及根据异文化来调整自己思维、语言理解及语言产出的自觉性。
大学英语教学应比较文学的“跨文化意识”中获得启发,对以往的文化教育模式进行反思,如果中国学生对中国文化在英语中的一些最为常识性的表达都不甚了了,那么,文化、信息的交流也就无从谈起了,因为交流本身就包含着输入和输出两方面的行为,因此,关注本土文化在英语系统中的建构与表达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项应有之义。从学习与弘扬中国国学来讲,培养跨文化意识将使大学生能够站在“他者”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并逐渐培养世界眼光。这一点与大学英语教学的长远发展要求也是相契合的。
三、结论
英语教学不是工具性训练,是对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语言基本功只是其中的表层部分,其深层部分应有丰富而系统的语言与文化知识、开发智慧与创造力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同时,必须有母语综合能力的相应提高。如果把外语教育仍看成是听说读写语言基本功的训练,结果就会出现许国璋先生生前说的:“(学生)语音好,语调也好,打招呼的那几句开场白很像个样子,可是谈完天气之后,再也没有话了,不能连贯地谈论正经的事,既没有知识,也没有看法。”[4]把外语纯粹当工具来教来学,结果就是既没学到知识,更没有学到思想。
新世纪需要的不只是能说会道的外国嘴(有人把只会讲空洞无物外语的人叫外国嘴),而是有思想有创造力的文化人。依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7年制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中,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与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综合文化素养”这三个目标是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之上的。[5]比较文学的“跨学科”、“跨文化”的跨越性观念能够打破现行大学英语教学中只传授基础语言知识或只重视语言交际功能的僵局,可以打开思路,培养学生更宽广的视野和理论概括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云云, 陈惠良, 杨宪宇. 英美文学与外语教学改革[J]. 中国电力教育.2008.
[2]高静. 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2).
[3]Graddol, D. What will English look like in 2050? [J]. IATEFL. Issues, 1999:149.
[4]王克非编. 许国璋先生纪念文集[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6.
【比较文学教学大纲】推荐阅读:
比较文学论文点评11-05
比较文学考试重点12-29
比较文学期末复习题11-25
比较文学考博考试试题01-16
长度比较 教学设计 教案10-30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10-13
英美文学教学11-10
用比较教学指导初中语文总复习06-18
英美文学选读教学大纲11-29
汉语言文学教学大纲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