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象英语作文

2024-06-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现象英语作文

社会现象英语作文 篇1

2. 我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范文:

Decline in Morals

In modern society, the decline in morals is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vere. For example,there have been a few cases in which a senior woman pretended to have fallen over and thenblackmailed the person who tried to help her. There was also another case where a little girl washit by a car and no passers-by gave her a hand.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need first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For one, the fast pace ofmodern society is driving people apart from each other, thus people are losing the patience tocare for others. For another, with technology developing, it’s much easier for people to knowwhat is happening in the world today. In order to draw people’s attention, some media wouldlay stress on negative news and overemphasize the negative effects.

社会现象英语作文 篇2

关键词:“中式英语”,社会语言学,社会根源

1. 引言

“中式英语” (Chinglish) , 因其半英半汉、不英不汉, 被戏称为“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1:preface], 且被认为是汉语语法和英语单词的“完美结合”。“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 (China English) 不同, “中式英语”通常表现为英语学习者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 由于受到思维、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不规则的表达方法。而“中国英语”具有中国文化内涵, 是中国对世界语库的补充, 属于世界语言的一部分。文章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 探究其社会根源, 揭示其负面影响, 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2.“中式英语”存在的社会根源

英语和汉语是属于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 它们在语音、语法、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 中国人在学习英语时会遇到许多困难。“中式英语”就是影响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产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2.1 因语言不同而产生的思维差异是最根本原因。

“语言和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与思维是人类社会进行交流的两大重要元素, 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密切联系的”[2:159]。对英语学习者来说, 最重要的是能意识到英汉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 从而实现思维的转变。例如:

A:Could you tell me how can I get to the station, please?

B:Yes.Walk along the street, turn left at the third corner, you will see the station is right in front of you.

A:Oh, I know, thank you!

B:You are welcome.

通过上下文我们不难看出, 经过B的讲解, A明白了去车站该怎么走。那么原文中A要表达的意思是“我明白了”, 但是受汉语思维影响, 直接采用“知道”在英文中的其中一个对应词——“know”。“I know”本身是一个语法正确的句子, 但是放在此处不合适。如果用“I see”则能表达出说话人的原意, 也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因为, I know和I see是有区别的, 《柯林斯高阶英语学习词典》对“know”和“see”的解释分别如下:

If you know a fact, a piece of information, or an answer, you have it correctly in your mind.

If you see that something is true or exists, you realize by observing it that it is true or exists.

由此可见, 两者不仅意思不同, 使用的场合也不同。I know通常表示说话者已经对事实有所了解, 简单地说, 就是“我知道了”;而I see通常表示说话者本来不明白某事, 经过别人的解释或者自己的观察和学习, 现在明白了,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我明白了”。

原文中, 说话人用“I know”, 意思是我早就知道了, 那么就与他说话的初衷相违背了。说话人A并不知道车站在哪里, 经过B的讲解后才明白了。此处用“I know”会给对方带来不耐烦的感觉, 所以我们在这可以用“I see”。

I know可以用在表示自己已经知道某事的场合中, 比如:

A:It is going to snow, the weather report says.

B:I know.I’ve already bought a jacket to keep out the cold.

原文中, 很显然, B早就知道要下雪了, 因为他说自己早就买好了大衣御寒了。所以“I know”用在这里是合适的, 相反, “I see”就不适合在这种场合出现。

2.2 由语法翻译教学法带来的翻译不当。

对多数中国学习者来说, 写英语作文是一个翻译的过程。他们往往用汉语思考, 脑海出现的先是汉语句子, 然后再依据汉语句子译成英语。[2:159]究其原因, 就要追溯到当前外语教学的方法。如今, 语法翻译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仍然是比较常见的方法, 影响了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思维方式。

语法翻译法重视语法知识的系统传授, 有利于学习者打好基础。但语法翻译法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 将老师讲解作为主导地位, 不利于学生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3:85]比较常见的有:重复累赘;过分使用修饰语和强化语;搭配不当。

2.3 文化差异是另一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一无二、互不相同的。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语言表达和生活习俗上大相径庭。中国人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时, 通常比较婉转, 甚至非常谦虚, 而外国人喜欢直来直去, 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例如:

My English is very poor.

这是中国学生最常说的一句话, 有时候是出于自谦, 有时候情况属实。而外国人的外语如果不好, 他们会说:I still have a few problem, but I am getting better.

3.“中式英语”的负面影响

虽然“中式英语”的存在是有其必然性的, 但是从长远角度看, “中式英语”对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是不利的。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3.1“中式英语”对个人的英语学习和就业有负面影响。

长期使用“中式英语”对个人的英语学习是极为不利的。经常有英语学习者抱怨, 学了十多年的英语, 但还是写不出漂亮的文章, 说不出地道流利的英语。此外, “中式英语”对个人的就业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学生在学校时习惯使用“中式英语”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 虽不地道, 但也不会妨碍沟通。但当他们走出校门, 进入就业市场, 尤其是与外国人交谈时, 往往会不知所措, 有时候可能会在工作中因为翻译或是理解的偏差而出错。

3.2“中式英语”对社会也是不利的。

“中式英语”不仅对语言习得不利, 而且给社会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集中表现在对公示语的翻译中。

比如, 在路边立了一块“小心路滑”的警示牌, 上面写道:“To take notice of safe:The slippery are very crafty.”这种表达方法让很多外国人不知所云。这是典型的照搬汉语句式来表达英语的意思的做法, 我们可以说:“Caution, Wet Floor.”此外, 笔者还在某公共场所看到这样一则标语:“Smoking is prohibited if you will be fined 50 yuan.”如果按字面解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被罚50元的话, 吸烟不被允许”, 令人非常费解, 其实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禁止吸烟, 违反者将被罚款50元”, 所以我们可以说“No smoking.50 yuan will be charged per violation.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 这些表达含糊、甚至错误的指示牌充斥在全国各个城市的公共场所, 由此造成的误解将给外国旅客带来诸多不便。我们应该对此问题高度重视, 及时有效地纠正这些错误。

4. 纠正“中式英语”的策略

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 犯错误是难免的, “中式英语”就是其中一种错误。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 避免这样的“英语”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社会发展。针对“中式英语”产生的社会根源, 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两种策略。

4.1 在课堂上, 教师可多导入英美文化的知识。

要改变“中式英语”泛滥这一现状, 就必须重视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在课堂上, 教师可多导入英美文化的知识, 并指出它们与中国文化的异同, 从文化差异入手, 逐渐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4.2 重视翻译过程, 从翻译中发现错误。

从之前的论述, 我们不难看出, “中式英语”的形成除了和思维差异有关外, 还与翻译的过程密不可分。很多“中式英语”都由翻译中来, 尤其是在汉译英的过程中产生的。所以我们要给予翻译足够的重视, 引导英语学习者带着批判性思维进行翻译工作。

5. 结语

“中式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 有其存在的社会根源。它的形成与文化差异、思维差异、翻译不当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存在对个人的学习乃至社会的发展都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揭示其存在的社会根源, 我们能够更好地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纠正, 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重视“中式英语”给我们的语言学习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Joan, P.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M].Beijing:FLTRP, 2000.

[2]张倩.从翻译角度浅析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科学与管理, 2008, (3) :159-60.

浅论社会现象类新材料作文 篇3

一、指向性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国内一位年仅18岁的围棋选手小柯一年内连夺三项世界冠军,不仅如此,小柯还以其鲜明的个性引人关注。比如在决赛前夕,他直言对手只有5%的胜算,认为对方作为一代传奇“该谢幕了”。对小柯的表现,其父母认为,孩子大了,作为家长要懂得放手,让他自己去思考和选择。小柯的事情在广大棋迷中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有人为棋坛出现一位天才棋手而感到欢欣鼓舞,也有人对小柯的狂傲个性和家长的放任态度提出了质疑……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完成写作任务。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传统型作文材料多为诗歌、寓言、警句、漫画等类别,考生的应对策略大多是从给定材料中抽离出一个中心论点。社会现象类作文则聚焦当下、关注现实。其材料既是作文中心论点的重要载体,又是写作内容选择和谋篇布局的唯一依据,考生须依托给定材料选定解读角度,方可展开成文。以上述2016年武汉市二调作文题为例,少年成名的小柯棋艺冠绝却个性狂狷,点赞者有之,质疑者亦不乏其人。考生的议论必须立足于研读材料、尊重材料的根基之上,切实做到议不离事,论从事出。请看以下高分佳作的开篇:“多少年的勤学苦练、风吹雨打铸就了小柯棋坛一霸的地位。拥有非常之能者,亦还有非常之气。棋场上的横扫千军,场下志得意满,一句句犀利的话语,你可以说他狂傲不羁,但我却认为他的狂傲来自棋场上的风华余韵。高手难免寂寞,调侃人生可以,希望他不要将这份自信之气变为自傲之疫。自信的人招人满怀,自负的人众人皆恶。”(《自信不等于自负》)该考生开章明义,精准扣题,对小柯的言行加以客观分析,厘清自信与自负的分野。在其后的论述中,该考生注重回扣材料,缘事说理,充分彰显出社会现象类新材料作文指向性明确的特色。

二、延展性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分)

“唧唧复唧唧,木兰啃烧鸡。”2015年6月27日,喜剧演员贾玲在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节目《木兰从军》小品中,身穿古装,嘴啃烧鸡走上舞台,将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恶搞成贪吃、不孝、胸无大志、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节目播出后,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刊发公开信,要求贾玲及剧组公开道歉。7月18日贾玲发表长微博道歉。

以上述作文题为例,在一众考生对贾玲“木兰门”事件莫衷一是的喧哗声中,一篇题为《恶搞应有度》的考场佳作凭借其论述的深度和广度脱颖而出。该考生并不囿于材料所述,而是让思维自由驰骋。或是从当下文化生态出发,高屋建瓴:“我们身处的社会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人们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也都在发生着相应的蜕变。对于恶搞我们可能反感,但在一个越来越开放多元的社会里,即便是意见满腹,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自由,只要这种恶搞没有成为主流,社会就应该有容忍的雅量。”或是链接好莱坞电影《花木兰》,一针见血:“一个中国的历史故事,被美国人以西方文化的视角进行了改编和解构。电影中也满是搞笑的场景,比如误会、巧合、滑稽。但是,电影没有对花木兰身上的真、善、美进行一点恶搞,因为一旦恶搞就可能是一种亵渎,就可能是一种伤害。”承前所述,社会现象类作文必须立足于材料,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持论深广度的放逐,就事论事之作绝难获得阅卷老师的垂青。若考生仅仅只是停留在一事一议层面,未能同类拓展,则论述会不可避免地陷入纷繁的乱象中而不能自拔,唯有深入寻访问题的真相,洞察事物的本质,方能写出深刻通透的佳作。

三、思辨性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本(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上述作文题给定材料颇具争议性:从剧作家角度而言,剧本乃一剧之灵魂和命脉,代表着规矩与规范。引而申之,若人人皆如此随心所欲,现实社会岂不失范?从表演艺术家角度而言,演员在剧本中融入个性化的生命体验和表达技巧,何过之有?艺术允许个人发挥的存在,社会也同样需要在创新中寻求突破和发展。从双方角度而言,剧作家与表演艺术家之争皆是为提升剧本艺术表演力而起,无涉大是大非。出题者的意图并不局限于让考生简单站队、表明立场,而在于引领考生深入思考这场争论背后的要义,且能推而广之,延及现实生活。一言以蔽之,思辨能力和智性思维方为高考作文的考察重点。社会现象类作文给定材料往往极具开放性和包容性,鼓励多元思维的碰撞交汇,考生在写作时要学会全面而非片面地看问题,联系而非孤立地看问题,发展而非静止地看问题,以公允的论点、理性的分析、严密的阐述和丰富的论证去展现自身的写作才华。

社会现象类新材料作文代表了近年来高考作文的新热点、新走向,其命题范式切合新课改大势,彰显大语文理念。有鉴于此,考生在备考时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既要遵循传统材料作文在立意、结构、论据、语言等方面的旧有训练模块,同时也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和延伸。唯如此,方能应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高考作文考核形态。

高中社会现象类作文 篇4

1、要有针对性。它不能像一般材料作文那样,从材料中引出一个道理,然后哲理化写作。而是必须针对材料所列出的现象进行评论,有的放矢;

2、要有准确立意角度。甚至你的评论标题能让读者清楚地知道你的鲜明的态度或观点;

3、要有说理性。定是以理服人,让读者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二、就事论事就是指考生的写作对象必须是试题材料所展示的社会现象;一事一议的最大缺

陷就是文章内容单薄,为了弥补这种缺陷,考生有必要运用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寻找一些和试题材料同类的素材以充实文章内容,支撑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同类拓展。具体可分为以

下四步: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第三步:分析论证观点——类比、对比联想同类或相反的现象。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紧扣标题,回扣材料)。

三、“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从试题所给的材料性质来看,可分为三类:

1、正面材料。如全国课标Ⅱ卷的“同学关系调查”,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

社会现象类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篇5

近年来,“社会原子化”一词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所谓社会原子化是指由于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联结机制——中间组织的解体或缺失而产生的个体孤独、无序互动状态和道德解组、人际疏离、社会失范的社会危机。社会原子化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际关系疏离化,二是个人与公共世界的疏离,三是规范失灵,社会道德水准下降。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此材料作为反面材料,考生可采用先破后立的结构模式来行文立意。

第一步:开篇引述材料。人际关系疏离化,个人与公共世界的疏离,规范失灵,社会道德水准下降……这一切,让我们的社会陷入了“原子化时代”!(就事论事,略写)

第二步:找准角度对材料进行分析,剖析其谬误,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是的,为什么社会文明在进步,我们的心灵却越来越远?放眼身边,有多少熟悉的陌生人,有多少宅男宅女不知不觉地沦为“低头族”……所以,我们一定要打破心灵的“围墙”,让心融合。(先破后立,略写)

第三步:联系社会现实中的类似现象(一般以反例为主),阐释所立的观点。考生可选取的拓展素材有:①当下孩子们的日常用语中,已经渐渐少了兄弟姐妹的称呼,更弄不明白伯伯、叔叔、舅舅以及姑妈、姨妈、舅妈的差别,传统的称谓在一代人语境中的渐行渐远,反映的是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的巨大改变;②因子女上学或工作而成为空巢家庭的人员出现了中年化的趋势,空巢家庭引发孤独、焦虑、忧郁等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③湖北大学生宅男王小林饿死家中,折射出个人及社会的悲剧……(同类拓展,详写)

环境污染现象英语作文 篇6

but which kinds of land pollutio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and what can we realistically do to help prevent more pollution?

this part of the site gives an overview of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s of land pollution, including industrial pollution.

there are also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helping avoid domestic land pollution incidents.

对社会分层现象的理解 篇7

在社会学层面我们所研究的社会分层包含了两层含义, 第一我们不研究由于偶然原因所导致的社会不平等, 比如说中彩票所导致的财富分配不平等, 而是研究由于制度化所引起的不平等。比如财产法规定的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并且对财产加以保护, 这种保护下财产分配不均衡就是社会分层所研究的内容;还比如在企业当中规定了职位高的工作人员收入高于职位低的工作人员也是属于社会学的研究内容。第二层含义是社会学中注重社会群体之间的不平等, 比如各种职业群体之间的差异, 年龄组之间的不平等现象等等。

社会学者对社会分层也有较多的研究, 产生了支撑社会分层的理论基础。在众多的理论基础中我们主要给学生介绍比较有代表意义的两类。一类是韦伯的三位一体理论, 另一类是帕累托的精英理论。三位一体理论是韦伯在完善马克思的以权力和财富为分层标准的分层理论时产生的。财富、声望、权力是三位一体理论中的三个维度, 分别代表着经济标准、社会标准和政治标准, 在韦伯的理论当中, 三个维度之间不存在着谁决定谁的问题, 三个维度可以各自独立作为分层的标准, 在具体的某个分层中哪一个维度被突出出来要看实际的情况, 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三个维度之间可以相互的强化, 比如:权利的存在可以致使财富的增加, 声望的增加;身亡和财富的存在也可能致使权利的增加。

帕累托的精英理论认为精英就是在某一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人, 在原则上精英是不可以世袭的, 天赋很高的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社会的上层, 而天资拙笨又行为懒惰的人就算出生高层, 也可能回跌入社会的底层。在帕累托的观点中, 社会分层结构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的、永恒的现象。但是在现代社会总不存在终身的阶级, 他不像在古代的某些国家无论个人如何努力也摆脱不了世袭的阶层。比如在古印度, 他的四种世袭的种姓制度之间有严格的界限, 互不通婚来保持这种严格的界限, 如果有人偷尝禁果不同种姓之间通婚所生下的小孩将被排除在四种种姓制度外。

对社会成员进行分层要运用特定的分层方法, 多年的社会研究下, 学者们提出了众多的分层方法。较为常用的有三类, 主观法、声望法、客观法。主观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自己归类为某种层次或者属性。使用这种方法会出现一些偏差, 原因在于被调查者不受客观实际的影响, 而是受到自身生活经历, 参照群体的一些影响, 所以调查结果和实际情况可能出现一定的偏差, 影响调查的真实性。但此类方法也有他的优点, 例如调查者数量不受太多的限制, 可用于人口较多地区的调查。第二种分层方法是声望法, 也是熟知的他人评价法, 必须建立在有非常熟悉社区情况的评判人员身上, 并且还要将与评判员有着类似情况的一类人划拨在评判范围以外。具体的方法是调查人员从一个社区中抽出一部分非常熟悉社区情况的人员, 依据事先规定的层次给社区成员进行归类, 调查人员根据比较分析, 从调查结果中找出声望分层的标准, 这种方法还可以推广到正是社会地位的声望评价上, 从而建立声望分层体系。第三种方法是客观法,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客观因素较多, 并且非常具体, 受个人偏见因素较少, 运用一些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可测量的指标对特定群体进行分类。目前运用的较多的可测量的指标包括收入、受教育程度、住房条件、职业、权利等等。

摘要:在社会生活当中, 由于人们的分工不同, 导致了不同分工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有较大的差异, 也正是由于这一因素, 个人的身份地位在社会生活中呈现较大的差异。那些具有相当收入和相似生活模式的一类人在社会学中就是一个阶层。教学过程中, 通过对社会分层概念的分析, 帮助同学们掌握社会分层的标准和类型, 并在系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实际, 进一步了解我国社会的十大阶层, 为之后社会流动的章节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因素

参考文献

[1]边燕杰.社会分层与流动:国外学者对中国研究的新进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09-01.

[2]李强.当代社会分层:测量与分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3]李强.社会分层第十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07-01.

[4]陈卓.教育与社会分层[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

富人移民是社会转型现象 篇8

作者现任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博士,东南大学特聘教授

在不久前的一次演讲中,一位听众问我,现在富人海外移民成风,将来有钱人都移民出去了,剩下的全是穷人,到那时怎么办?这个问题反映了民众的不满和担忧。

据美国移民局的数据,2011年美国接受投资移民的外国人中,中国人占了四分之三,比除中国之外的世界其他地方的总和还要多两倍。中国富人移民的确堪称世界之最。

移民是不同的民族对永久居住地做出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和财富既有关系,又没有直接关系。早期选择移民的人,多数是出于对财富的追求,因为对于30年前的中国人而言,即便永远在美国的中餐馆里洗碗,一生积累的财富也要比在中国多出至少几倍以上。现在的新移民中,却有很多并非出于对海外高工资的渴望。我有一位学生在证券公司工作多年,位居高管行列,年薪加奖金在100多万以上(此数字超过绝大多数美国人的薪金水平),最后还是辞掉工作,选择了移民。问他为什么要移民,回答是要找一个不仅适合现在而且适合年老时居住的地方,尽管他的年龄刚刚过了35岁。

富人或高收入者纷纷加入移民大军,表面上看似乎是为了子女的教育,或是为了国外的生活环境,但从深层次看,还是一种综合价值观评价的结果,是一种典型的中国社会转型之现象。尽管大多数富人移民都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挣钱机会很多,而且他们还得到了比别人更多的机会,但在选择长期居住地时,还是对中国“用脚投了票”——一走了之。也许,正是因为他们比别人有了更多的机会,反而对中国缺乏长期信任感,不相信中国的发展能够保持下去,更不相信中国有一个长期的好的秩序。这种心态可以有三种解释。第一,发展中国家的居民容易产生在发达国家长期定居的向往,即便这个发展中国家出现经济繁荣也会如此。第二,中国的富人可以用钱买来一切,却买不来清洁的空气和安全的秩序,若要享受后者,只有移民才行。第三,部分有钱人宁愿暂时放弃国内的挣钱机会和享乐生活,愿意到国外去做“移民监”,是因为他们感到自己的钱挣得太容易了,反而担心失去也很容易,需要找一个挣钱不那么容易但保钱却比较容易的地方。中国的富人移民中到底有多少是出于第三种原因,很难得出一个准确的数字,但相信一定不少,一定会多于前面两种。

有人主张对富人移民设限,以防止资本外逃。其实大可不必,不要因小失大。移民海外的富人再多,也不可能带走全部的民间资本;况且,世界再大,也无法容纳所有的中国富人,因为中国人太多了,中国富人也太多了,那种富人全移民只剩下穷人的担心是多余的。如果随便改变政策,不给民间以移民自由,反倒让富人更加惊恐,完全失去对中国前景的信心,想尽各种办法抽逃资本,还会使民主进程倒退许多年。

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曾经历过富人移民的高潮,但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社会实现了长期稳定,移民潮也会渐渐平静下来。就像人们喜欢追逐硬通货一样,发展中国家的人往往会对本国的未来产生本能的不信任,穷人也会如此,只不过无法用脚投票罢了。只要中国长期稳定,经济繁荣,富人的移民之风绝不会永盛不衰。现在富人竞相移民,说明现实社会还有让他们不满意、不放心的一面,例如环境污染、社会秩序失范、教育环境存在缺陷等等,而这些正是要大力改进的。

当然,容忍中国富人移民,并不表明他们中的任何人都可以不受良知和责任之拷问。比起其他国家的富人,中国的富人还是稍稍缺乏一份责任心,尤其是那些因中国国情而轻松致富的人。同样是日本富人、韩国富人,移民的比例就比中国少多了,说明我们的社会转型太看重财富了,责任感被放到了一边。

现行的制度也要改进,不应容忍所有的富人一走了之。那些靠权力或权力连带关系致富的人,则应对他们以移民为方式的财富转移加以必要的限制。

老龄化现象高中英语作文 篇9

老龄化现象高中英语作文

The Family Plan has been adopted for several years, most of the young generation are only child because their parents follow the government’s policy. Over more than 30years, most family are made up of grandparents, parents and a child. Here comes the problem, the society is facing an aging situation,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getting old while the young people are less. For a typical family, four grow-ups are at the age of over 40 with a young kid less than 20years old. The aging society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such phenomenon has been catch mass media’s attention. The policy of one child has been doubted, it has been strongly advised that a family is allowed to raise two kids. I totally agree with that, it not only bring happiness to family, but also relieve the pressure of aging problem.

社会现象英语作文 篇10

说明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提出节约用水的具体方法;

发出号召。

One possible version:

How to save water

We can never over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saving water. But we are now wasting a large amount of water in our daily life.

It’s estimated that about 70%of the water used in a family can every day can be saved if we follow the tips below. First, use recycled water. For example, you can use the water to wash rice first, and then use it to wash vegetables, and finally the water can be used to wash the toilet. Second, when you are taking a bath, turn down the tap a little bit. Remember to shut it off in time if you are not using it. Third, when you are washing dishes, use some paper to clean them first, and then use the water to wash them, which will save much water.

Only when everyone takes an active part can we really help save our limited water source.

试题分析:本文是材料和图表结合的作文,通过认真读题,我们明白了写作要求和目的。本文要求说明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提出节约用水的具体方法;发出号召。应该用第二人称,时态以一般现在时为主。写作前最好先根据给出的提纲,写出有关的短语和固定表达备用。最后串联起来。

社会现象英语作文 篇11

【关键词】社会工作    国外社会现象和问题     启示

世界各国在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建设时,都不同程度地爆发了一些问题和矛盾,形成了局部的危机,凸显了社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一方面国外部分国家能够注重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巧妙化解矛盾,另一方面也存在不科学的处理措施,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国外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解决策略,能够给我国社会工作带来启示作用。

一、国外社会现象和问题概况

国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不同的社会现象反映出现了不少的社会问题,它们在问题的表现形式及程度上存在着具体差异,但在总体性质上又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一)经济结构发展不均衡,地区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化

经济的发展能有效提升一个国家的经济整体实力,但无法有效调节经济结构及地区差异。现阶段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经济结构发展不均衡,依赖国际市场程度较高的问题,在经济危机面前难以进行有效抵抗。

如埃及主要依靠运河经济开展石油、天然气、贸易及旅游开发,巴西和俄罗斯主要依靠能源的开掘和出口,印度则在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经济结构比例上严重失衡,美国东西部之间在经济产值贡献上差别明显,人均收入裂缝过大。这些问题一方面在面对经济危机时会集中爆发,另一方面也会引起社会不满情绪,营造危机氛围。

(二)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德、美、法等都出现了因为人口集中及产业密集,造成城市在交通及环境方面的恶化,甚至产生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各类工业疾病。而国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进行工业化的过程时,也出现了此类问题,导致农村大量迁徙城市,增强城市压力,滋生了各种社会问题。

巴西、印度等国家的贫民窟就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因城市容载力有限而分化出的聚集区,一方面各种犯罪行为屡禁不止,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中不能有效处理土地资源的利用及分配,导致民众怨恨加深,演变为恶性事件。

(三)贫富差距拉大,引发社会不公

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都伴随了贫富差距的增大化趋势,甚至形成了极端化发展的格局。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经济水平日益提升的同时,也受到贫富差距的不断影响,构成了社会失稳的隐患因素。

俄罗斯少数富豪经济实力庞大,但国内的贫穷人口的贫穷程度却和苏联时期相当。印度的富人群体仅占据全国人口的6%,却掌握了全国资产的60%,两极分化程度触目惊心。从全球整体上看,绝大多数的国家基尼系数居高不下,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化。

(四)社会转型期间凸显了权力问题和腐败问题

由于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及政治特点,产生了比较严重的政治腐败现象。英国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议席的拍卖行为,而各种政治操纵更是屡见不鲜。进入20世纪后,西方国家政府与社会企业的连接日益紧密,各种政治献金行为也是频频出现。

此外,发展中国家在面临社会转型期时,也不可避免出现了腐败问题,一些执政党甚至将受贿公开化,大肆聚揽金钱,不仅如此,还有的国家的执政党将腐败触角伸向国家资产中,攫取国家利益。

(五)社会群体间的利益争夺愈加尖锐,社会难以和谐稳定

在经济转型时,不可避免会触及某些社会群体的利益,如果这些利益不能有效加以处理,就会造成暴力冲突的发生。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转型时,因为社会矛盾的尖锐化,爆发了各种形式的罢工运动。而巴黎骚乱及伦敦骚乱则提示我们,即使是在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社会矛盾集聚起来的不同群体仍会产生利益摩擦。印度、巴西等国家近些年来也不断爆发农民的各项抗议举动,各种社会群体通过采取不冷静的行为抒发自身的不满情绪。更有甚者,处理解决不好这类社会矛盾,直接危害到国家政权的归属,如中东地区的政治运动。

二、国外各种社会问题和现象对我国社会工作的启示意义

(一)着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针对经济结构失衡及地区发展的差异化,要加大经济调整的步伐,强化调整力度,促进东西部共同发展。我国现阶段实行的西部开发战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基于调整经济结构形式,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国外出现此类问题的国家,也相应加强了改善措施,如印度推出了“包容性增长”的经济政策,力求实现各个阶层共享经济成果;此外,也加大对落后地区及农村的政策扶持力度,着力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俄罗斯政府也遭受经济危机打击后,正视自身的战略缺陷,推出了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

(二)注重民生建设,正视并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从国外的经验教训来看,社会问题往往涉及民生的基本问题,因此,很多国家也注意到这一点,相应将政策向民生建设加以倾斜。巴西、印尼等国家都进行了农村扶贫工作的专项资金发放,在对土地的征收利用上也更加谨慎小心,韩国政府也设立了专项的住宅资金,用于对无户人员的资金保障。此外,在应对因失业而导致的各类犯罪行为方面,各国也相应推出了一些计划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国在民生建设上,也是不遗余力。如农村饮水工程、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医保政策的实施、城镇化的推进、新农村的建设等,都是着力改善民生,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举措。

(三)建立公正的分配制度,完善救助体系,预防惩治腐败

针对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着力调节劳资环节,缓解纠纷。西方国家在贫民区中设立安置处所,完善了救助体系。“二战”后西方国家也陆续构建了社会保障系统,以延长社会的稳定周期。在收入分配环节,各国也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了收入分配调节,辅以必要的税收改革,缩小贫富间的差距。

此外,世界各国也通过了相关的立法,加大了权力监督力度,对腐败的惩治也日渐深入,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腐败现象的发生,但多数并未深入制度肌理,略显程式化。

我国在收入分配及税收改革上,也着重体现出公平性,确立按劳分配的基本分配制度,并对农业税等加以减免,减轻农民负担。对腐败的打击治理上尤见成效,肃清了政治环境,建立公正廉洁的透明政府。

(四)处理社会关系,稳固民族联系,打击极端邪恶势力

社会群体间的关系要本着同一国家、同一利益的理念,采取相应的利益照顾政策,促进关系和谐[4]。俄罗斯确立的爱国主义思想及道德宣传,就是基于缓和社会群体关系,促进国家稳定的目的。此外,对极端势力及国家分离势力,要采取果断措施加以打击,如土耳其政府就是以强硬换来了社会的稳定。

我国近阶段提出的着力构造和谐社会理念、民族宗教文化的平等原则等就是致力于社会各群体及民族关系的和睦统一,形成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結语

世界各国在各自的经济发展及社会转型时出现了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需要我们加以研究,以为我国社会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借鉴。本文主要对国外社会现象和问题加以归纳,并分析其解决对策,之后联系到我国各项工作政策等,获取相应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婷.国外反腐败的基本经验探析[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12):53-55.

[2]来仪,肖灵.社会问题视角下的民族问题概念再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35-40.

[3]韩东屏.国家治理一维: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取得社会成就[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7-24,37.

社会现象英语作文 篇12

关键词:集体越轨,多数弱势,制度化

一、集体越轨现象的研究综述

中国现行的转型以结构转换为核心, 带动利益、观念或要素、机制、功能等各方面的变化,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要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完成西方国家花费上百年才完成的社会转型, 时间压缩造成矛盾凸显, 导致集体越轨现象频发。

华中理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雷洪按结群的过程、形式、类型三种方式对集体越轨进行了概括, 着重研究了集体越轨所带来的社会失调, 已深入到社会结构和社会机能的层次, 但其解决方案还不够全面和具体。

研究应用社会学的蒋影明提出“多数弱势越轨论, ”从侧面阐释了集体越轨。他认为越轨出现的原因“是因为由多数人构成的社会群体处于弱势和边缘化状态, 提出减少越轨的蔓延应着重于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弱势群体, 改变“弱秩序社会。”

二、集体越轨现象产生的社会成因

(一) 社会控制力减弱, 制度化手段僵化

社会控制力是指“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的能力。

自从市场经济引入我国后, 拜金主义等问题开始出现, 从物质和精神两个领域削减着我国社会的控制力, 如价值观的多元冲突日益鲜明使得人们的意识观念变更, 破除不合理传统观念和制度的同时却因新旧制度转换过程中产生的间隙、社会控制机制的不完备导致原有的价值体系对人们的控制力消失殆尽。

制度化手段的缺失表现在社会规范的僵化上。我国的改革开放使社会发生巨大变迁, 但各方面社会规范的变更不同步, 有些社会规范特别是社会制度的变更明显落后于社会的发展, 如公务员制度等, 而在社会规范明显滞后、不合理的那些方面容易产生集体越轨;其次, 制度化手段的缺失导致指公民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去取得社会公认的文化目标。

(二) 政府缺位导致“多数弱势”

集体越轨出现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政府职能的缺位导致“多数弱势”。“多数弱势”即在中国社会中占大多数的中下层民众处于弱势的状态。”

“多数弱势”的出现与政府未能切实保证公民应有的权利有关。行使权利是社会成员参与管理社会的方式, 但臃肿的官僚体系导致行政效率的低下, 使得社会成员没有机会参与社会管理。权利一旦丧失, 其社会行为的责任和义务也将随之缺失, 结果便是“弱责任社会”出现。而国家机器和法冶社会必然要求强有力的社会能量支持即大多数人的支持, 在只有少数人支持的情况下, 社会秩序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必然变得低下最终导致社会规范约束力的丧失, 走向软化。

三、解决集体越轨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解决集体越轨问题, 还是要回到集体越轨产生的根源, 借助政府和民间的合力, 提升社会控制力, 提高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改善弱势群体的资源状况。

(一)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完善制度化手段

政府作为社会的“守夜人, ”要改变社会控制力变弱的现实, 既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又要完善制度化手段。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落实到实处。首先, 政府 (可由信访部门操作) 应定期排查矛盾纠纷的动态, 落实相关的责任人;其次, 应提高政府决策和政府行为的透明度, 减少社会矛盾纠纷, 在重大决策出台前, 尊重弱势群体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 建立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的制度。

改善制度化手段, 首先要改革不合理的社会规范, 革除与改革开放、社会发展不相吻合的政策、制度;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新的规范制度, 建立推动社会发展的新政策和制度, 减少社会失范状态及制度化冲突和制度化逃避现象;最后, 还要协调区域资源分配, 尤其是城乡资源分配, 要让公民普遍拥有争取文化目标的制度化手段, 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和避免集体越轨。

(二) “放权”NGO扶贫帮困

NGO全称为“非营利组织" (non-profitorganization) 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 (市场部门) 之外的一切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 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是NGO的基本特征, 发展人道主义、发展资助和可持续发展是其重点。

由此可知NGO在建立社会资源、信息和财富获取的渠道、提高各个群体获取资源能力方面将大有作为, 有能力为下层民众整合政府资源和市场资源20。然而, “双重管理”体制存在不足:按规定, 社会组织的注册登记需要两个部门的批准, 一个是业务主管部门的业务审核, 另一个是登记主管部门的登记审核。其中, 业务主管部门“仅指与社会组织业务范围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 或者政府授权的单位”。模糊的界定随即引发的问题是, 某个社会组织申请注册时, 可能同时与几个部门或单位相关, 这些“相关”因为不愿担任业务主管而相互推脱, 致使提出申请的社会组织长期无处寄托。这使得人们“徒有一腔投身公益的热情, 却苦于没有机会伸展。”

有鉴于此, 政府应适当放宽民间组织管理政策, 放松NGO的准入门槛, “放权”NGO, 充分释放NGO在扶贫帮困上的能量, 改善弱势群体的境况, 减少社会越轨现象。

参考文献

[1]雷洪.集体越轨——中国社会的隐形问题之一[J].江汉论坛, 1998, (04) :21-22.[1]雷洪.集体越轨——中国社会的隐形问题之一[J].江汉论坛, 1998, (04) :21-22.

[2]蒋影明.是什么让社会越轨在蔓延[J].探索与争鸣, 2007, (07) :44-45.[2]蒋影明.是什么让社会越轨在蔓延[J].探索与争鸣, 2007, (07) :44-45.

[3]董遂强.社会控制力: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J].理论界, 2007, (01) :46-47.[3]董遂强.社会控制力: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J].理论界, 2007, (01) :46-47.

[4]徐贵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化之研究透视[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 (06) :22-28.[4]徐贵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化之研究透视[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 (06) :22-28.

[5]透过默顿“失范理论”看当代中国社会失范现象[J].法制与社会, 2010, (33) :24.[5]透过默顿“失范理论”看当代中国社会失范现象[J].法制与社会, 2010, (33) :24.

上一篇:军训后的感受下一篇:蔷薇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