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描述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金融专业描述(共8篇)

金融专业描述 篇1

该专业于20**年列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

本专业依托嘉兴学院办学,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现聘有多位教学经验丰富的南湖学院专任教师,高职称教师比例达到50%,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80%。

本专业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强,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7项,市厅级课题11 项。

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5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2部。

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加强。

本专业毕业学生一次就业率多年来平均达到96.30%,社会反映较好。

特色与优势:金融学专业是南湖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专业利用已有的多种资源,坚持“立足嘉兴、面向浙江、依托行业、服务全国”的基本办学方向。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本专业形成以下主要特色:

1、办学悠久,就业层次较高。

嘉兴学院是浙北地区最早开设金融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南湖学院20**年开设金融学专业以来,充分依托母体嘉兴学院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从数量上满足了嘉兴地区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日益扩张对高素质金融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省对金融人才的供需矛盾。

可喜的是,在不长的时间里,金融学专业已培养出一批较高素质的人才,这些学生正在逐渐成长为我省金融机构的中坚力量,

2、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重视实践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近三年本专业学生获得校级及以上各种奖励325人次,获奖率为85.84%。

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作为本专业校内实习基地的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在省内高校具有比较优势,能提供高仿真模拟实训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角色体验、角色分析,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独立进行外汇交易、银行业务、股票交易、期货交易、银行会计综合练习等模拟实验项目的需要。

本专业有一批涵盖各类金融机构的专属校外实习基地和一支经验丰富、相对稳定的校外指导教师队伍,能有效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培训的效果。

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旨在培养遵纪守法、服务社会、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既有一定的金融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参与社会金融业务操作与风险防范的专业性人才。

学生应具有较强自学和实践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可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从事业务操作和金融营销工作,成为金融企业、会计审计事务所和各类公司相关部门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开设银行、证券方向2个选修模块课程。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贸易)(英)、金融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金融监管、保险学、金融理财学和证券投资学等。

授予学位: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金融专业描述 篇2

关键词:现象描述分析学,计算机专业教育,访谈,结果空间

我国拥有最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人数, 但在ACM数据库中我国计算机教育研究的文献, 数量极少, 在其他国际计算机教育研究的刊物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我国也只有"计算机教育"一种专业期刊。我国也没有培养计算机专业教育方面的硕士、博士。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我访问学习所在的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信息技术系的计算机教育研究小组, 就发表有几十篇高质量的计算机教育研究论文, 且培养计算机教育博士。通过这些信息, 说明我国对计算机教育研究还重视不够, 在国际上影响小。本文介绍的是在其他国家使用较多的现象描述分析学及其在计算机专业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以扩展我国的计算机教育研究方法。

一、现象描述分析学

现象描述分析学的基本观点是:学习者与学习是不可分割的, 研究者不能脱离学习者通过外部观察的方式研究学习活动, 研究者必须通过对学生的访谈, 倾听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描述, 认真对待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完整的学习经历, 这是研究学习的基本出发点。现象描述分析学的理论前提是, 人们感知、经历和理解周围世界中各种现象的方式是不同的, 且种类是有限的, 这些方式具有本质的差异, 被称为"描述的类型", 它代表人们在经历现象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观念。

在现象描述分析研究中, 研究者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和描述一个现象 (或一系列现象) 如何被理解、体验、感知或者学习。研究的结果是对现象的一系列不同的描述和这些描述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 也叫结果空间。

(一) 现象描述分析学的起源

现象描述分析学20世纪70年代起源瑞典哥德堡大学, 是一个基于实证的定性研究方法。现象描述分析学的结果不描述个人或者个人的学习, 也不追求结果的数量化。它也是基于数据驱动的。研究者不能假设描述类型或者预想学生的体验, 相反, 研究应不持偏见地访谈学生, 然后反复阅读访谈记录文本, 得到结果空间。

(二) 现象描述分析研究过程

在现象描述分析研究中, 首先依据研究目标, 仔细规划与设计研究问题是研究成功的关键。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结果应用几个过程。

1. 数据采集:

通常情况下采用访谈法。必须仔细做好研究计划, 设计半开放的访谈问题, 以便获得更多的不同体验。为了使数据差异最大化, 抽样被访谈的学生时, 应采用有目的地抽样, 使其尽可能多的代表不同背景、兴趣、和学习目标。访谈时,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 尽量深入, 获取更多的不同的观念, 鼓励学生讲述观念的不同方面。访谈时需要全程录音或者录像, 以帮助以后的分析。

2. 数据分析:

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将访谈内容先逐字逐句地转录为文本, 再反复阅读。分析过程可以形象化地比喻为排序:首先将访谈文本裁剪成独立的片段, 然后把他们按内容的相似性分成不同的堆。分析完成后, 应当具有相对较少的类 (2-7堆) 。类之间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结构, 这个结构保证了这些类描述现象的不同方面。

3. 研究结果:

数据分析完成后, 形成相应的文档, 现象描述分析法部分就完成了。但是, 整个研究并没有完成。应该对结果做进一步的研究, 与研究项目中涉及的人员进一步讨论, 如教师、学生、学科专家或者教育专家。最重要的是, 应该将其应用到教育中, 提高教与学的水平。

二、计算机教育领域里的现象描述分析研究

Ference Marton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总结了研究者运用现象描述分析学进行研究的三种情况。第一, 研究学习体验 (the experience of learning) 。早期主要探索学习活动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将学习方式分为深层学习方式 (deep approach) 和浅层学习方式 (surface approach) 。第二, 研究对学习内容的不同理解方式。试图找出学生在理解具体学科领域的某些核心现象、概念和原理时存在的重要差异, 以促进学生具体学科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发展。第三, 描述人们对周围世界所持的观念。

在计算机专业教育研究领域, 学者们对现象描述分析学的运用主要表现在第二种方式上。一些计算机教育研究者将其作为研究的主要方法, 这个方法被用于揭示学生如何理解计算机课程中的概念、现象。1992年, Booth在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开创性的工作是研究学生如何理解递归的概念。COPE在2000年研究了学生如何理解信息系统, Berglund在2003研究了学生如何理解网络协议以及2005年Eckerdal和Thune研究了学生如何理解对象与类的概念。最近, Doly和Lister研究了学生如何理解和学习Unix。在这些所有的例子中, 都揭示出学生理解概念时都只有一些有限种类的方法, 这加深了教师对学生与学习对象之间关系的理解。

在现象描述分析学的计算机教育研究中, 不仅研究学生学什么, 也研究学生怎么学以及他们能达到哪些目标。例如, Berglund和Eckerdal讨论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什么的问题。通过从学生的角度研究这个问题, 他们发现学生在学习一门课程时有几个目的:学术能力、工程项目能力或者社交能力的培养。所以, 学生就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这些目的。例如, 一个学生为学术能力学习就会表现为极力取得一个好的分数、为解决作业中的问题而学习或者学习计算机科学中的新知识。

计算机科学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是现象描述分析学的研究内容之一。Booth、Bruce等先后研究了学生如何在初级程序课程的编程方法以及学生后来如何学习编程。Berglund和Wiggberg研究了高年级计算机专业学生如何学习学科知识。这几个研究都揭示了学习方法方面类似的结果。一部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较差, 仅限于学习一些表面的东西, 例如语法、例子或者标准方法, 学习效果较差。而另外一些就显得好得多, 采用了深层次的学习方法, 学习效果也好得多。

三、现象描述分析学的计算机教育研究前景

计算机科学对很多学生而言都难学。许多师生都有此体会, 比如在低年级的编程就特别的困难的一门课程。解决这个困难的关键是需要更多地掌握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以及怎么理解计算机科学等问题。有些研究结果可以直接使用, 如果教师知道学生如何理解计算机科学中的现象, 然后再针对性地教学, 教学效果就会极大地提高。另外, 有些现象描述分析学的研究结果的应用是间接进行的。由于它是基于学生的角度, 反映了学生的心声。教师可以通过间接地影响学生, 促进学生的学习, 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 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打好计算机科学基础和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从已有的研究结果看, 现象描述分析学的计算机教育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已经为计算机专业教育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Berglund, A. (2003) .What is good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s?Inthe proceedings of the 33rd Annual Frontiers in Education (FIE) confer-ence, Boulder, Co, USA.2SD13-12SD19

[2].Booth, S. (1992) .Learning to program.A phenomenographic perspective.Ph D.Acta Universitatis Gothoburgensis, G?teborg.

金融专业英语词汇浅析 篇3

学习金融英语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尽量多地掌握单词、词组的含义。然而,由于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一个单词往往会有几个不同的含义,因此,根据不同的上下文关系准确地把握某个生词或词组的确切含义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笔者通过归纳和总结,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对金融英语词汇进行分类。

一、一词多义

这种词的几个不同的汉语含义之间的差别比较明显,比如“balance”一词,在“balance sheet”(资产负债表)中翻译为“资产负债”;而在“balance of payment”(國际收支平衡表)中则译为“平衡表”;在“the balance of account”(账户余额)中又译为“余额”。再比如“credit”一词,在“letter of credit”(信用证)中译为“信用”;而在“international credit”(国际信贷)中又译为“信贷”;而在“to credit the exporter’s account”(贷记出口方账户)中作动词用,译为“贷记”,意为“make an entry on the right side of a ledger”,其反义词是“debit”(借记);另在“sales on credit”(赊销)中译为“赊账”。(见表1)。

二、象形借用

这类金融英语词汇的金融含义,形象地借用了其基本词义,如“balloon loan”中的“balloon”,其基本词义为“气球”。气球即是一个前边小、后边大的物体。因此,“balloon loan”就译为“后涨式分期偿还贷款”,其更确切含义是:债务人在债务期内只偿还少量贷款、到期后偿还的数量更多的分期偿还贷款。再比如,“face value”(面值)就是借用了“face”的“脸面、表现”等基本词义;而“hot money”(热钱,短期游资;非法所得钱财)是借用了“hot”的“热、烫手”等基本含义。(见表2)。

表2 金融英语词汇中的象形借用例表*

注:*划线的单词为象形借用词

三、俚语借用

在金融英语课文和其他很多阅读材料中,还常常出现借用俚语的情况,比如,因为“一元美钞”的背后印有美国前总统的头像,同时又是绿颜色,所以称作“dead president”或“green back”。 再比如,用“fat snake”来表示原欧盟各国货币的汇率上下浮动空间;用“iron man”表示“银元”;用“juice man”表示“放高利贷者”;用“munis”表示“市政债券”;用“nest egg”表示“养老储蓄”;用“skyrocketing”表示“价格飞涨”。(见表3)。

表3 金融英语中的俚语借用例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要想掌握更多的金融英语词汇和短语,必须首先研究和掌握其学习方法,而从上述三个方面对金融英语的词汇和短语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记忆和灵活运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HONG KONG INSTITUTE OF BANKERS 《HONG KONG BANKING SYSTEM AND PRACTICE》November 1995 By Eric F K Chiu and T Y Choi

[2]中国人民银行金融英语委员会 《PREFERENCES FOR FINANCIAL ENGLISH CERTIFICATE TEST: BANKING COMMUNICATION》 May 1995

[3]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Bankers, Hong Kong Center 《GUIDE TO HONG KONG LAW》January 1994 By Marcus B Y Hung and Paul T P Kwan

[4]HONG KONG INSTITUTE OF BANKERS 《BANKING CERTIFICATE ACCOUNTING》June 1997 By Cecilia Ting and Alman Wong

[5]Jerry M. Rosenberg 《Dictionary of Banking》 1993 By John Wiley & Sons, Inc

[6]周丽娟王献编著:《金融英语口语与听力》1992年10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林燮寰主编:《汉英国际经贸词典》,1995年6月.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8]陈羽纶党凤德任永长张祖德合编:《英汉小词典》.1979年5月,商务印书馆

英语专业描述 篇4

本专业培养具备英语语言、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口语和英语翻译等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主要英语国家和西方国家的国情和文化,掌握较为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育和管理工作,或在各类工商企业、各级经贸部门及其驻外机构从事市场营销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英语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接受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英语翻译、研究和教学能力。主要课程设置: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语法、英语视听说、英语听力、外报外刊选读、口语、英语写作、英语阅读、英语口译、英语语法、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概况、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第二外语(日语)、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和英语课等。

我在大学期间进行过很多次实习,比较有意义的是在包头稀土高新区做翻译实习和教学实习。我对教学实习环节尤为喜欢,因为我的理想职业就是做一名教师,我的毕业论文也是有关于教学方面的。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我的想法是要注重实践并且充实自己,所以如果我能被录取,我会申请助教工作。我所理解的学前教育硕士就是要学习怎样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对于专业学位来说就是要注重实践,实践出真知。

我相信勤能补拙,因为我大学学的不是这个专业,所以我会付出多的努力,争取做到良好或优秀,希望能在两年的专业硕士学习后能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护士专业描述 篇5

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医疗安全、治疗效果和身体康复;护士的职业素质、服务态度、言谈举止也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感受和医患关系的和谐、融洽。

护士简历工作描述【4】

生物科学专业描述 篇6

生物科学专业描述

1,执着的生物科学爱好者;狂热的科研迷;自以为可以推动生物科学发展的家伙;因为其他专业的课程太难而想偷懒的人;因为其他人学生物自己也莫名其妙的想学的人;想用自己的想法解救生物事业的人; 2,课程主要是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统计,植物,动物,微生物,解剖与胚胎,植物生理,动物生理,发育,生态学,环境学,分子生物学等。【海大的加上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学,药用海洋生物】 海大的生物科学还可以。

山师的生物科学专业是一个师范类专业,如果本科学历想找专业对口的工作的话,一般是中学生物教师。也可以选择搞科研或做大学老师,但一般要博

士毕业。现在研究生学历也可以在生物技术公司找到工作。

当然是对生物感兴趣的了人学啊,具体学习的课程要看学校了,植物学,动物学,解剖学,生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

对生物科学有强烈兴趣,能耐得心下来把生物学到研究生以上级别的人。学的内容和 生物其它专业差不多的,更偏向 理论性 吧,相对于 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而且,较好的出路是出国,目前国内的 生物研究领域还 很冷。找工作很难,做研究也不容易。

如果想进入这个专业学习,首先要有足够的兴趣,不然学着学着就烦了,这个专业其实范围还是很大的,微观的学的是关于细胞和更低水平的机理等,这个要求化学基础,不喜欢学化学的不好考虑这个专业。因为这些机理说白了就是化学反应。另一个方面就是宏观了,就是生态,动物行为。动物保护了,植物的一些等等。生物科学专业基本是这

些都学。学这个专业,就业不好,一般是做研究的,要读到硕士,博士,很多的还都出国了。但是最终对口的就是作研究,或者做该专业的老师。(安徽大学)

生物是一门基础学科,本科阶段所学偏重于理论,若真想在这个方面有所造诣的话,必须要读研究生,事实上,我们专业有一半的人选择了读研究生。但是问题是,现在的生物学研究生越来越多,找工作很成问题。所以,如果读大学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的话,不建议选择这个专业。

2016年热门大学,专业排行,志愿填报延伸阅读--------------

一.填志愿,学校为先还是专业为先?

一本院校里有名校、一般重点大学,学校之间的层次和教育资源配置,还是有较大差异的。在一本院校中,选学校可能更重要一些。学校的品牌对学

生未来就业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你进了名校,但没能进入自己最喜爱的专业,你还可以通过辅修专业等方式,来完善学科知识结构。而且,如今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的比例越来越小了,进入一所积淀深厚、资源丰富的学校,有助于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

二本院校中,大部分学校都有鲜明的单科特色。建议考生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以专业为导向来选择学校。

二.如何看待专业“冷门”“热门”?

专业的热门与冷门,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有些专业,看起来热门,许多学校都开设,招收了许多学生,导致若干年后人才过剩。有的专业,在招生时显得冷门,但毕业生就业时因为社会需求旺盛,学生成了“抢手货”,而且个人收益也不错。家长可以

帮助学生,收集多方信息,对一些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带着前瞻性的眼光去填当下的高考志愿。同时,学生也要从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出发来选择专业,有兴趣才能学得更好,日后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金融专业描述 篇7

一、金融业发展趋势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新需求

(一) 对外开放空间增大, 急需全球视野的金融人才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极大的提高。2012年11月20日, 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 要“主动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深入发展趋势, 加强国际和区域金融合作, 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努力把金融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金融业的全方位对外开放, 对金融人才的对外交流能力和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大批既了解本土经营又有全球化经营眼光的金融人才[1]。

(二) 混业经营日益明显, 急需全能的金融人才

目前我国金融业出现了事实上的混业经营, 银保、银证合作更加紧密, 金融业务融合渗透速度加快, 一大批金融控股公司应运而生, 如光大、中信、平安等集团有限公司, 拥有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资产管理、期货等种类齐全的金融业务。这一趋势相应地需要懂得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知识的全能型人才。

(三) 电子化、信息化, 急需复合型的金融人才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促进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创新和飞速发展, 如自动柜员机 (ATM) 、销售终端机 (POS) 、网络银行等新型产品或服务的出现。随着金融电子化进程的加剧, 金融服务效率不断提高, 也要求从业人员适应快节奏, 在较短时间内能熟练掌握多种技能, 既要有金融专业技术也要精通网络和计算机。

(四) 金融业竞争加剧, 急需创新能力的金融人才

金融“十二五”规划, 明确指出要着力促进金融创新, “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和效率为根本目的, 鼓励和加强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通过调整监管者功能定位、发展机构投资者和建设多层次金融市场, 促进金融创新”。可以看出, 金融业越来越需要创新、变革, 新产品开发和研发类人才成为竞争焦点[2]。

(五) 个性化服务趋势, 急需高端的金融人才

金融机构为了争夺优质客户, 抢占市场, 开始根据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进行细分市场, 向特定目标群体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 私人银行在中国也就悄然兴起。近日, 在英国《金融时报》集团举办的2012年全球私人银行奖项颁奖晚会上, 招商银行再一次荣获“中国最佳私人银行”大奖。个性化服务尤其是私人银行业务所需人才必须具备非常扎实的专业知识, 了解投资, 了解资产管理, 并有独到的眼光, 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才能有效地服务特定的客户。

(六) 农村金融机构改革, 急需高技能的金融人才

2011年末, 全国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资产规模已达到12.8万亿元。金融“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 “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培育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建设离不开高素质高技能的金融人才, 而目前, 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一线就业人员普遍文化程度较低、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不高, 缺少扎实的业务知识, 管理人员的素质也不尽如人意, 成为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障碍。

二、双语教学对应用型金融人才新需求的意义

应用型金融人才应具有扎实的金融专业理论基础、熟悉金融法规政策、掌握现代的信息化技术、具备很强的业务操作能力, 具有一定创新能力, 能够胜任一线岗位, 如资金交易和资产管理岗位、风险管理和控制岗位、基金销售岗位、金融营销岗位等。因此, 金融学院的学生要成为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必须注重基本理论素养和潜质的挖掘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趋势对高技能、全球视野、高端金融人才的需求增大, 尤其是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 对金融人才的对外交流能力和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既懂专业知识又具有一定英语交流能力, 既了解本国金融法规政策和市场运行机制又了解国际金融市场, 既有本土情怀又要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双语教学模式无疑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国外金融知识的前沿和理念, 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 又能更好地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如何利用双语教学更好地为金融业培养高质量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求双语教学课程的选择和设计、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进。

三、金融专业双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开设了金融营销、国际银行管理、国际支付结算、金融市场学和公司财务等双语课程。虽然达到了教育部的考核指标, 但是从教学效果来看, 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过程由“教”与“学”两个环节构成, 缺一不可。在双语教学改革中, 以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出发点, 从实践中不断总结, 从教师、教学、学生以及学院四个方面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 (见图1) 。

(一) 双语课程体系设置与教材选择要突出实践性

设计和选择双语教学课程时应该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注重课程的适应性、学生知识体系的连贯性等。因此, 笔者认为应在大一下学期开设金融英语课程, 为后续的双语教学打下基础, 大二和大三每学期都可开设一门双语课, 而大四学生忙于实习、找工作、考研等, 没有充足的精力学习双语课程, 不宜开设。实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目标, 注重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 因此专业双语教学的课程应该选择微观金融方面的实用性较强的课程, 比如国际结算、银行经营与管理、公司财务、保险理财等。

双语教材的选择要兼顾先进性和适宜性, 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对于国内教材, 国外教材内容更新较快、信息量大、有大量的案例、实践性较强, 但相对来说层次性不强, 不易直接获得所需信息[3]。因此在采用国外教材影印版作为教材时, 恰当地选择其中的重点章节。

(二) 自愿选择、小班授课原则, 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外语水平和意愿自愿选择, 而不勉强不能适应双语教学的学生。这样可以调动自愿选择双语教学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且该部分学生的语言不成为障碍, 能够更好地接受所授知识。为了使学生和教师能够有更好的交流, 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应该控制每个班的规模。试想一百多甚至两百的学生, 如何能够保障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 学生在课堂上运用英语的机会就少, 势必会抹杀积极性, 影响教学内容的传递。

(三) 引进国外教学理念, 探索多样化教学方式

双语教学不仅仅是引进外文教材, 更重要的是国外教学理念的输入。国外教师在课堂上仅介绍基础理论和知识点, 更多的是通过师生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课后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自学。学生接触外文教材对大量的专业术语普遍感觉吃力, 在双语教学中应该尝试运用“情景式”、“案例式”、“互动式”等形式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不仅教师提供案例, 也可由学生自行编制案例, 在编制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关键要鼓励学生多听多说, 尽量运用英语进行课堂发言和讨论, 使学生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四) 建设师资队伍, 建立激励机制

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双语教学工作的成败, 学校应建立激励机制, 适当进行政策性扶持。一方面, 应以具有较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好的英语基础的教师为对象, 开办学习班, 或者组织其到其他高校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有条件的可安排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到英语母语国家进行短期进修,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语教学教师队伍[4]。另一方面, 可以招聘一些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从事双语教学, 能够更好地借鉴国外教学方式。双语教学的任课教师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政策保障, 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五) 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形成信息反馈渠道

双语教学的特殊性, 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教学的评价体系, 否则会抹杀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教师的评价不能过多地注重教学效果, 应该从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包括课前的准备、课堂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课后辅导等。传统评价指标更多注重的是结果性评价, 从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实践来看, 用原有的评价指标双语教学得分普遍比其他学科要低得多, 教师进行教改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

对学生的评价也可采取多种形式, 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的考核, 比如可以通过社会调查、案例编制、实际模拟操作、陈述报告等进行考查, 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另一方面提高了英语的应用能力。另外,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做出客观评价, 加上学生在评价的表现, 形成反馈机制, 作为教师改进双语教学模式, 进行教学改革的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1]戴小平.应用型金融人才的特质与培养模式探讨[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9, (3) .

[2]王东升.金融业发展与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J].浙江金融, 2008, (10) .

[3]陈志祥.创新双语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问题探讨[J].教育与现代化, 2010, (1) .

中职金融事务专业建设研究 篇8

【关键词】中职金融事务专业 创新教学 信息化支持 课程改革

一、背景

本文是以“珠三角”地区,尤其是广州市的经济及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现状出发,进行中职金融事务专业课程改革新模式探讨和实践,本文以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建设为基础,进行课程改革及新模式实践探讨,树立及展示中职金融事务专业对金融行业岗位、职场的了解以及认知、核心业务岗位实训等。通过信息化新技术支持和校企联合开发模式,针对专业教学与实训打造创新的金融事务专业一站式综合实训平台,实现移动教学与平台化教学新模式结合,把专业实训系统、专业精品课程、专业资源库、职称考证与职业规划等相结合,打造金融事务专业平台门户,实现统一账户、统一管理、统一登录,并与学校的数字化校园系统对接,形成了专业数字化集群。所有课件及课程资源库全部开发成电子化、标准化模式,在教学与实践过程中,体验到了信息化的创新技术,让专业老师和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教学的方便、快捷及创新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职场及职业的魅力和精髓。结合本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进行问题阐述和解决。

二、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介绍

金融事务专业自1997年开办以来,为广州市四大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输送了大批人才,本专业秉承“为社会服务,做大家满意的专业”的专业发展思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建设宗旨,积极探索专业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室建设、学生学业评价等教育教改方面的研究。多年来为珠三角地区及广州市培养了大批金融专业人才和社会培训,在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树立了良好的新典范、新标准和新模式。

三、 珠三角 金融人才需求与现状

1.珠三角地区金融人才群需求

珠三角地区广州是核心,区域经济发展迅猛,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珠三角全区经济发展稳定,改革开放的活力彰显了区域经济魅力。由于本区域距离港澳特别行政区域较近,在眼下金融业态多元化的发展下,广州与港澳的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更多更广,本区域诞生了众多的著名金融企业。例如广发银行、民生广州银行、友邦保险、广发证券等等,在新经济环境和新模式下,金融业态发展迅猛,尤其是中小金融服务机构及民营金融机构的介入,本区域中小及小微企业较多,尤其是服务业及商贸流通和生产制造企业,在金融机构业务服务中,面对这样的客户如何进行专业化服务,这就给金融事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艰巨任务,不仅仅要求掌握金融事务本专业的技能知识和业务实操,还得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客户的经营。在实际的金融事务服务工作中,在岗位技能和职业技能都需要转变观念和能力提升。不仅仅可以服务于本岗位工作,还可全程服务于客户的业务,从客户角度出发完成金融专业岗位所需的360度服务(例如客户企业的经营情况、金融服务的需求变化、企业金融服务的需求等等),客户的满意和客户的服务是增加客户与业务,业务与客户的粘合剂。这样的服务群体给中职金融事务专业提出了新挑战,不仅仅要求从专业能力及岗位业务能力要符合行业需求,在产品营销、产品服务及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金融产品推广和传播,例如目前的微信银行,微信服务、余额宝等互联网新产品。

2.金融人才就业岗位群分析

金融业务指经营金融产品的特殊行业,包括银行、保险、投资理财与证券,按照目前的岗位设置标准和就业从业适应岗位,金融事务岗位集群如下分类:

涉及财经类: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与银行、保险及证券打交道的金融工作人员

银行事务工作岗位:银行对公对私的操作人员及会计员及柜台储蓄等

保险事务: 保险销售人员及保险外勤等

证券事务:证券公司交易员、证券公司销售员、证券公司操作员等

投资理财事务: 理财顾问助理及在金融机构服务的专属理财人员。

互联网金融人才:互联网金融公司业务员

3.珠三角金融人才现状

珠三角区域广阔,经济发达,金融行业发展快速,特别优势是近距离接壤世界香港金融中心,在金融业务发展和改革趋于前卫,结合地域优势和经济发展,金融人才需求旺盛。在目前社会环境下,金融人才系统教育和培训还不够完善。人才专业及培养的学历层次较多,高学历人才培养还不完全与金融业务全岗位相匹配,还是属于基层岗位培养与阶梯培养模式,不利于其自身的职业发展和业务能力提升。从目前的就业形势和人才市场需求看,中职金融事务毕业生还有很大人才需求空间,一方面金融机构基础业务工作具体、岗位分工较细、且业务相对简单,本科以上层次专业人才吸引力较弱。但在中职金融事务专业人才需求和就业导向下的教学特色,人才培养对金融行业具体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较强。完全能满足金融行业基层基本业务操作和业务处理,中职人才成本相对较低。

四、专业建设新模式探讨与实践尝试

我校借助示范校建设契机,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及等方面做了些创新尝试和实践。与多个金融行业机构和组织进行产学研合作与研究,并与信息化技术公司合作,从教学设计到专业数字化资源库一站式平台建设,再到人才培养新模式尝试,通过创新的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过程梳理和改革。专业老师与合作企业人员及信息化技术公司组建专业建设项目小组,利用信息化新技术进行专业建设改革,逐渐实现电子化、信息化、标准化。下面是一些进行尝试的一些实践和做法。我校也会在不断地从金融事务专业本身出发,不断提升和完善,培养出更多出色、优秀、技能超强的中职学生和专业人才。endprint

1.人才培养层面

在本区域与众多金融机构企业、人才协会及金融服务组织,进行专业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模型调研与研究,走访并入户金融专业机构核心岗位,进行核心岗位专业人才技能需求提炼和人才岗位需求胜任模型,核心原则是“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培养什么人才”,把人才定位为高价值的特殊产品。

针对市场对人才需求,把金融事务专业目标界定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需求的专业人才,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岗位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熟练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处理能力。并具备专业化的金融知识和掌握金融业务的具体业务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注重初级、中级、高级不同梯队的专业人才培养,为可以胜任在银行、保险、证券及理财、基金公司等就职做好基本基础,也同时为将来从事比较专业的金融业务操作和岗位操作做好核心岗位技能储备和能力提升。

2.制定金融事务专业培养模式和模型

金融中职培养模型是以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为基础,按照核心金融行业业务为实训和实操为核心。侧重与业务实际运作和训练,贴心真实企业业务操作和作业,按照“真实企业核心业务为主”开展任务式教育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课程兴趣,进行分组互动、学生互动、老师和学生互动等。在专业知识培养角度不仅仅重视专业知识还特别注重金融行业综合能力,例如金融行业的产品营销、客户服务及素质与素养、金融行业的发展历史、关键核心工作流程、核心工作业务描述、真实的业务实操场景,关键的核心业务表单和文书等,抽象出关键业务能力模型或核心岗位业务能力模型。为后续的实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例如金融行业的核心业务处理、团队协作意识、精神面貌及为人处世等技巧。让学生通过数字化资源库及精品课程及顶岗实习与实践,了解和认知金融行业所需专业知识和业务作业操作。让学生第一时间近距离进行企业真实业务了解和学习,掌握和了解金融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和业务发展变化。通过与合作企业及社会用人单位合作,通过信息化技术与他们网站及用人需求整合,第一时间发布到专业平台。

3.课程改革层面

课程设计层面基本是以信息化数字化及标准化为准,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新技术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例如本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开发金融事务专业数字化资源平台,与学校的数字化校园集成使用,与实训模拟软件对接,并自行开发了移动比赛平台、数字化资源库、考证平台、微课堂及多门精品课程,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学生评价、考证与综合训练及在线调研整合。尤其是教学过程中课件移动化,学生可以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学习与资源库访问和学习,通过统一账号统一登录统一管理,实现本专业资源集群和共建共享。学生的顶岗实习、就业管理实现数字化和移动化,学生签到、人员管理及就业信息发布等。逐步建设成为本区域及本校特色专业的数字化专业集群平台,让学生和老师及社会、企业等实现一站式信息发布与管理。

4.专业教学层面

教学层面我们进行了引企入校及订单班培养合作模式。让金融行业机构的专业人员作为专业兼职教师,从业务一线前沿及核心岗位业务操作入手,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与培养。逐步打造多元化金融专业课程,培养混合式金融人才,提炼企业的核心岗位职责、岗位流程与岗位核心业务描述、尤其是核心工作业务场景,让学生在课堂就可以通过数字化资源库进行金融行业岗位及工作场景认知与了解。并伴随专业实训软件系统进行业务模拟操作和作业,形成任务式驱动或实训游戏驱动。课件建设与设计全部是电子化,考试题库全部是电子化,考试测评全部是电子化。

五、结束语

中职金融事务专业建设与改革,任重道远,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尤其是新技术新经济模式与新改革的变化和尝试。从学校及本专业出发,我们还有很多艰难道路要走。还需要与各位兄弟单位学校、行业企业单位职教专家及信息化专家合作与交流。通过两年建设,逐步成为珠三角地区及本市甚至全国金融事务专业标准和样板。

【参考文献】

[1]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ndprint

1.人才培养层面

在本区域与众多金融机构企业、人才协会及金融服务组织,进行专业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模型调研与研究,走访并入户金融专业机构核心岗位,进行核心岗位专业人才技能需求提炼和人才岗位需求胜任模型,核心原则是“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培养什么人才”,把人才定位为高价值的特殊产品。

针对市场对人才需求,把金融事务专业目标界定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需求的专业人才,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岗位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熟练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处理能力。并具备专业化的金融知识和掌握金融业务的具体业务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注重初级、中级、高级不同梯队的专业人才培养,为可以胜任在银行、保险、证券及理财、基金公司等就职做好基本基础,也同时为将来从事比较专业的金融业务操作和岗位操作做好核心岗位技能储备和能力提升。

2.制定金融事务专业培养模式和模型

金融中职培养模型是以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为基础,按照核心金融行业业务为实训和实操为核心。侧重与业务实际运作和训练,贴心真实企业业务操作和作业,按照“真实企业核心业务为主”开展任务式教育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课程兴趣,进行分组互动、学生互动、老师和学生互动等。在专业知识培养角度不仅仅重视专业知识还特别注重金融行业综合能力,例如金融行业的产品营销、客户服务及素质与素养、金融行业的发展历史、关键核心工作流程、核心工作业务描述、真实的业务实操场景,关键的核心业务表单和文书等,抽象出关键业务能力模型或核心岗位业务能力模型。为后续的实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例如金融行业的核心业务处理、团队协作意识、精神面貌及为人处世等技巧。让学生通过数字化资源库及精品课程及顶岗实习与实践,了解和认知金融行业所需专业知识和业务作业操作。让学生第一时间近距离进行企业真实业务了解和学习,掌握和了解金融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和业务发展变化。通过与合作企业及社会用人单位合作,通过信息化技术与他们网站及用人需求整合,第一时间发布到专业平台。

3.课程改革层面

课程设计层面基本是以信息化数字化及标准化为准,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新技术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例如本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开发金融事务专业数字化资源平台,与学校的数字化校园集成使用,与实训模拟软件对接,并自行开发了移动比赛平台、数字化资源库、考证平台、微课堂及多门精品课程,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学生评价、考证与综合训练及在线调研整合。尤其是教学过程中课件移动化,学生可以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学习与资源库访问和学习,通过统一账号统一登录统一管理,实现本专业资源集群和共建共享。学生的顶岗实习、就业管理实现数字化和移动化,学生签到、人员管理及就业信息发布等。逐步建设成为本区域及本校特色专业的数字化专业集群平台,让学生和老师及社会、企业等实现一站式信息发布与管理。

4.专业教学层面

教学层面我们进行了引企入校及订单班培养合作模式。让金融行业机构的专业人员作为专业兼职教师,从业务一线前沿及核心岗位业务操作入手,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与培养。逐步打造多元化金融专业课程,培养混合式金融人才,提炼企业的核心岗位职责、岗位流程与岗位核心业务描述、尤其是核心工作业务场景,让学生在课堂就可以通过数字化资源库进行金融行业岗位及工作场景认知与了解。并伴随专业实训软件系统进行业务模拟操作和作业,形成任务式驱动或实训游戏驱动。课件建设与设计全部是电子化,考试题库全部是电子化,考试测评全部是电子化。

五、结束语

中职金融事务专业建设与改革,任重道远,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尤其是新技术新经济模式与新改革的变化和尝试。从学校及本专业出发,我们还有很多艰难道路要走。还需要与各位兄弟单位学校、行业企业单位职教专家及信息化专家合作与交流。通过两年建设,逐步成为珠三角地区及本市甚至全国金融事务专业标准和样板。

【参考文献】

[1]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ndprint

1.人才培养层面

在本区域与众多金融机构企业、人才协会及金融服务组织,进行专业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模型调研与研究,走访并入户金融专业机构核心岗位,进行核心岗位专业人才技能需求提炼和人才岗位需求胜任模型,核心原则是“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培养什么人才”,把人才定位为高价值的特殊产品。

针对市场对人才需求,把金融事务专业目标界定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需求的专业人才,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岗位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熟练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处理能力。并具备专业化的金融知识和掌握金融业务的具体业务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注重初级、中级、高级不同梯队的专业人才培养,为可以胜任在银行、保险、证券及理财、基金公司等就职做好基本基础,也同时为将来从事比较专业的金融业务操作和岗位操作做好核心岗位技能储备和能力提升。

2.制定金融事务专业培养模式和模型

金融中职培养模型是以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为基础,按照核心金融行业业务为实训和实操为核心。侧重与业务实际运作和训练,贴心真实企业业务操作和作业,按照“真实企业核心业务为主”开展任务式教育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课程兴趣,进行分组互动、学生互动、老师和学生互动等。在专业知识培养角度不仅仅重视专业知识还特别注重金融行业综合能力,例如金融行业的产品营销、客户服务及素质与素养、金融行业的发展历史、关键核心工作流程、核心工作业务描述、真实的业务实操场景,关键的核心业务表单和文书等,抽象出关键业务能力模型或核心岗位业务能力模型。为后续的实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例如金融行业的核心业务处理、团队协作意识、精神面貌及为人处世等技巧。让学生通过数字化资源库及精品课程及顶岗实习与实践,了解和认知金融行业所需专业知识和业务作业操作。让学生第一时间近距离进行企业真实业务了解和学习,掌握和了解金融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和业务发展变化。通过与合作企业及社会用人单位合作,通过信息化技术与他们网站及用人需求整合,第一时间发布到专业平台。

3.课程改革层面

课程设计层面基本是以信息化数字化及标准化为准,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新技术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例如本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开发金融事务专业数字化资源平台,与学校的数字化校园集成使用,与实训模拟软件对接,并自行开发了移动比赛平台、数字化资源库、考证平台、微课堂及多门精品课程,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学生评价、考证与综合训练及在线调研整合。尤其是教学过程中课件移动化,学生可以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学习与资源库访问和学习,通过统一账号统一登录统一管理,实现本专业资源集群和共建共享。学生的顶岗实习、就业管理实现数字化和移动化,学生签到、人员管理及就业信息发布等。逐步建设成为本区域及本校特色专业的数字化专业集群平台,让学生和老师及社会、企业等实现一站式信息发布与管理。

4.专业教学层面

教学层面我们进行了引企入校及订单班培养合作模式。让金融行业机构的专业人员作为专业兼职教师,从业务一线前沿及核心岗位业务操作入手,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与培养。逐步打造多元化金融专业课程,培养混合式金融人才,提炼企业的核心岗位职责、岗位流程与岗位核心业务描述、尤其是核心工作业务场景,让学生在课堂就可以通过数字化资源库进行金融行业岗位及工作场景认知与了解。并伴随专业实训软件系统进行业务模拟操作和作业,形成任务式驱动或实训游戏驱动。课件建设与设计全部是电子化,考试题库全部是电子化,考试测评全部是电子化。

五、结束语

中职金融事务专业建设与改革,任重道远,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尤其是新技术新经济模式与新改革的变化和尝试。从学校及本专业出发,我们还有很多艰难道路要走。还需要与各位兄弟单位学校、行业企业单位职教专家及信息化专家合作与交流。通过两年建设,逐步成为珠三角地区及本市甚至全国金融事务专业标准和样板。

【参考文献】

[1]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校长年度思想工作总结下一篇: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