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的标准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好父母的标准(通用14篇)

好父母的标准 篇1

树立“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法律责任和义务;自觉学习家教知识,家教方法科学,子女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尊重子女权利,家庭成员之间平等、民主、和睦;爱岗敬业,廉洁诚信,举止文明,热心公益,能够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做子女的表率。

言传身教

1、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如忠诚祖国,明辨是非,孝敬老人,敬重邻居,助人为乐,谅解别人,遵纪守法等。

2、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不干扰孩子的学习活动。孩子每晚学习两小时,家长努力创造条件使孩子掌握预习、复习等学习方法。

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勤俭节约,珍惜粮食,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4、当家长与教师、学校意见不一致时,应共同配合,清除分歧,不在孩子面前议论教师和学校。

5、家长对本职工作具有责任心,对社会生活中弊端持有正确分析的态度,不说无原则的话,为孩子树立忠于本职、执着追求的榜样。

6、家长热爱孩子。做到对孩子不溺爱,能严格要求,能耐心说服,不打骂,有较科学的教育方法。

7、家庭关系和睦,亲子关系和谐、融洽,重视家庭教育。民主气氛浓厚,家庭成员能互敬互爱,互让互谅。

8、家长对孩子产生积极良好影响。具有健康的业余爱好和良好品德。不说脏话、不赌博、不酗酒,不看黄色书刊和影视录相,不贪占公共财物,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教子有方

1、能够按时参加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此项为评选好家长的基本条件),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

2、督促孩子按时到校上课,不迟到,不早退,病事假提前告知班主任并交请假条。

3、积极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孩子按《小学生守则》的要求去做,促进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孩子具有良好的素质及品质;让孩子学会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鼓励孩子尝试参与家庭决策。

4、注重课外知识的延伸扩展和学习,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培养特长发展;支持孩子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公益活动。

5、家庭和谐,孩子能充分体会到家庭的关爱;注重自身的的表率作用,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注重孩子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比较科学的家教知识,家庭教育工作较突出,经验值得推广。

6、主动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保持联络方式的畅通,客观的评价孩子的优缺点,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孩子不断进步。

7、家长教育观念正确,关心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切合实际。指导学习

1、经常与孩子交流,一起讨论学习,能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完成基础知识教育。比如,数学,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思考能力。

2、陪孩子一起看书,书是知识的海洋,一起分享,共同进步。比如,语文,多看课外书。

3、发展孩子兴趣特长,画画,培养孩子的仔细观察能力,发现美,体会色彩(动漫7级)

舞蹈,肢体语言的美。钢琴,陶冶情操,欣赏音乐,使学习和生活更丰富。

4、了解你的孩子在学习上的强项和弱项。倾听孩子提出的问题,并与孩子展开讨论,注意他(她)的情绪。对孩子灌输一种强烈的道德意识。帮助孩子建立他们能自己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5、对学校布置的作业、朗读及其他安排,要优先于看电视及其他休闲活动。对孩子做的作业不断鼓励。

6、家长为孩子做榜样,比如朗读,家长可以先行给孩子朗读,然后再让孩子给家长朗读。提倡和孩子共同阅读。

7、有规律地与你的孩子进行谈话,并找机会扩大孩子的词汇量和多种句型的运用。

8、让孩子在家庭活动中把认真负责和严守时间的优点表现出来。强调在家的读书、玩耍及进餐要有规律,应有计划地利用时间。

9、在家里为孩子准备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并适当准备一些参考读物。协助孩子学会使用工具书,利用书籍、报纸和杂志。

10、每天问孩子一遍:“今天,你尽力了吗?”再自问一次:“我尽力了吗?”

家校协作

1、热心教育,赞同学校办学理念,维护学校形象。与其他家长分享教育心得,为其他家长提供力所能及的教育帮助。

2、关心学校发展和孩子所在的班级建设,积极地为学校班级的各项工作献计献策,提供帮助(如支持基建,社会实践,讲座,网络维护,提供青少年教育基地信息,为学校做义工等)生活实践

1、陪孩子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如打羽毛球,散步等。

2、“家庭劳动日”收拾自己物品,整理衣物,做力所能及的事,一起做饭,包饺子。

3、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旅游,与小朋友交流,发展团队合作意识,与小朋友分享。

4、参加适当的活动,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增加见识。

好父母的标准 篇2

用多听代替唠叨, 尤其要听孩子语言、行为表现背后的心声。在孩子成长的特殊阶段, 如入园、入小学、小升初、初升高、青春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 要及时给予帮助与鼓励。

二、常常进行自我反思

发现孩子出现问题时, 与其劈头盖脸地责骂孩子, 不如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看看是否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三、学习接受新事物

社会在发展, 观念须更新。当父母的不妨把孩子当成讨论问题的朋友, 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 可放低姿态向孩子请教。这样, 在与孩子拉近距离的同时, 也可激励孩子。

四、注意自己的形象

穿衣打扮上既不能不修边幅, 也不要奢华前卫, 得体大方即可。言行上, 切忌搬弄是非, 注意做到文明用语, 待人真诚, 与人为善。

五、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好父母就是好粉丝 篇3

没有人会对粉丝追捧明星时的狂乱感到陌生,这种理性与情感交错的状态,和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感情有异曲同工之处。

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最忠实的粉丝。他们或热衷于为孩子营造“明星”效应,对孩子各种吹捧和溺爱;或利用明星效应为孩子做更适合的规划。2015年中国首席少儿模特大赛川渝赛区的形象代言人刘严琰,就出自后者之手。

“星妈”黎沄云在培养孩子时的独特见解,打造出一个全面均衡发展的未来之星。

了解你的孩子,然后“崇拜”他

父母们对孩子最大限度的支持与包容,来自于对孩子深深的了解。

作为孩子的忠实粉丝,黎沄云从孩子幼年时就很关注他的喜好。跳舞、跆拳道、画画、下围棋,当儿子要求学这些兴趣班时,妈妈首先看到的是儿子各种“天赋”的展现。

当别的孩子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画绿叶时,儿子却喜欢把树叶画成彩色的,而且一坐就是两个小时。“他的色彩感知力和专注力惊人。”当孩子喊着要玩乐高玩具时,妈妈发现儿子很快就会用各种配件搭出“小火箭”“小汽车”——原来儿子是动手能力超强的小达人!

八岁时,刘严琰突然嚷着要报英语班。当他主动告诉妈妈时,他已经在几个机构填了报名表。“听见别人读英语就觉得愉快。谁先打电话来,我就去哪里。”黎沄云的第一反应不是责怪,而是惊喜:孩子说不定在英语方面真有着不小的天赋呢!

在妈妈不断地认可中,自信的刘严琰做得越来越出色。他自发组织和竞选学校的大队委,并能够进行两小时的英语演讲;五年级之前,已经在“希望之星英语大赛”、“剑桥杯英语大赛”等比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在2014年中国首席少儿模特大赛重庆赛区的比赛中,这个淡定沉稳的男生一举拿下“十佳童模”奖并成为2015年冬季赛重庆和四川两个赛区的形象代言人。“也许别的妈妈看到的是奖状,我看到的是孩子在视野,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言談举止方面的不断进步。”这是妈妈更骄傲的地方。

“崇拜”孩子的才能,不等于溺爱,父母培养孩子的各种爱好也不能无底限。黎沄云的态度是:不要求专业程度,只要能表演、交际就行。有了这个限制点,儿子才能在最大范围内游刃有余地发挥。

清楚“偶像”的喜好,让“偶像”尽情尝试他感兴趣的一切,黎沄云不愧是一名合格的“粉丝”。

做个“宣传”能手

合格的粉丝,会找寻一切机会为偶像做宣传,而动机仅仅是因为“爱”。现在的父母也会像最忠实的“粉丝”一样,想尽办法将孩子展示到更多人面前,比如在博客、微博、微信上张贴孩子取得的成绩,让孩子成为同龄人眼中的佼佼者。

父母们的愿望都是好的,黎沄云却有更深一层的看法:“比起一蹴而就的明星,我更愿意看到孩子逐步成长;当你足够优秀时,你本身就是最好的宣传能手。”

除了经常“晒”成绩,黎沄云更热衷于在生活中为孩子发现“舞台”,毕竟学校能展现孩子风采的机会总是有限的。

从四岁起,外出时总有星探过来邀请儿子去试镜。很多父母都对经纪公司抱有负面的看法,但黎沄云却选择保留机会,进行考察。在她看来,拥有正规资历和一定公司历史、出过“成绩”的经纪公司其实值得家长考虑。因为涉及到专业的培训,所以收取一定费用也并非不合理。“从效果来看,专业的经纪公司为儿子从前期培训到后期的推广宣传起了很大的作用。儿子的形象、台风、礼仪,以及各种参加模特比赛、商业广告、文艺汇演等大部分的机会都是经纪公司提供的。”

除了在演艺方面发展,对儿子热衷的科技发明,黎沄云也总是支持。一年级时儿子参加少年宫的科技培训班,并在市里的机器人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比赛是最好的展示平台,而孩子们最该展示的是全方位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以自己的魅力而非父母的造势,赢得小粉丝们的喜爱。

父母在为孩子做出规划时,还要确立好定位。黎沄云并没有像专业经纪人一样带着孩子四处奔走。在帮助儿子进行培训、宣传、演出等事宜时,所有的出发点都源于儿子自身的特点。她更乐意以“粉丝”的身份,默默地站在儿子身后。

组建交流的平台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黎沄云并没有停留在一个独自奋斗的角色。三年前儿子开始参加模特比赛时,妈妈就把儿子帅气的照片放到了自己的微博上。没想到照片被疯传,很快就有妈妈们联系她,咨询孩子的着装、表演技巧,但渐渐的,妈妈们的话题回到了孩子的学习上。

为什么不组建一个群呢?活跃于各大论坛的黎沄云干脆创立了一个“妈妈帮”QQ群,把大家都加入了其中,开始各种信息的互换与交流。2014年,儿子参加了中国首席少儿模特大赛并成为川渝赛区代言人后,更多的妈妈慕名而入,话题也进一步深入到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等各方面。

作为版主和群主,她联合了几个热心的妈妈,将当前的一些教育热点抛出来,让大家讨论,看到好的点子和建议就归纳起来,然后总结、分享给大家。在不断互动中,妈妈群信息交流的范围越来越广,交流的平台也从网络发展到了现实生活。

2015年元旦,群里的妈妈们仿照当红娱乐节目“跑男”,自发组织了“撕名牌”的游玩活动。开展各种互动不仅能让孩子能有更多的机会来学习交际,还让家长们的交流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引导甚于“掌声”

真正的偶像,一定是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所以要做优秀的“粉丝”,父母们就要让孩子从“掌声”中体会更深的意义。黎沄云所做的,就是帮孩子养成好的表演心态,时刻保持一颗谦虚的心。

所有的表演都要以锻炼孩子能力为目的,而演艺活动本身更倾向是一种娱乐,并非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她常常告诫儿子,周杰伦的歌声之后还有他的孝顺,比尔·盖茨的王国之下是他的节俭。以儿子的资历还算不上明星,所以更应该以谦虚的态度来对待他人。只有谦逊,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更有进步。

展示的平台越广阔,接触各种物质的机会越多,妈妈更需要身体力行,让孩子不要被物质、虚荣的东西所迷惑。

儿子从四年级开始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妈妈从来没有为他具体策划什么,也没有专门为他准备过表演服,只是根据孩子的书卷气质,准备了几件颜色、风格各异的时尚小马甲供他表演。比赛时再以其他的小配饰,如围巾、帽子等来搭配。在黎沄云看来,这种节俭的方式更值得提倡。

在2014年中国首席少儿模特大赛夏季赛中,风头正劲的刘严琰便在造型上出人意料地占了“便宜”:没有定制服装,就是一身最简单的风衣,临上场前,妈妈才取下自己的格子围巾给儿子围上。这抹中性化的搭配亮点让儿子在一干“酷炫潮爆”的选手中脱颖而出。

比赛时利用身边有限的东西,也可以取得不一样的效果。当星妈懂得怎样为孩子“鼓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掌声和敬意。

孝敬父母的好句子 篇4

2.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3. 儿行千里母担忧。

4. 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

5. 爱和碳相同。烧起来,得设法叫它冷却。

6. 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

7.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

8. 母亲的恩情比天高比地厚,终生难忘。母亲的那份守望,不仅是血脉的延续,也是人类发展的希望。世上神圣的东西很多,然而最神圣的莫过于母亲。

9. 母亲深刻而浓重的爱,我是一生一世也偿还不清的。立时,我分明听到了一种温柔的花开的声音,越过山,越过水,悠悠地传来孩子,母爱不要求偿还,只要能给予,即是幸福……

10. 人们常说母爱就像那涓涓细流,缓缓的流淌,却温暖了每一个儿女的心,母爱就像那冬天的暖阳,就像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就像那微微拂面的微风,母亲用她那温暖慈爱的目光包裹着每一个远行的游子。

11. 人们也常说父爱就像那巍峨的大山,沉默不语,却为儿女默默撑起了一方天地,父爱就像那汤汤的大海,就像那默默负重的老黄牛,就像那厚重坚固的城墙。父亲用他那宽阔的肩膀,默默地为每一个儿女遮风挡雨。

12. 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酒的酒杯。

13. 母亲在家事事顺。

14.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15. 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16. 生活中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人爱我们。

17.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

18. 母爱犹如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心田,带来人生一片绿色的海洋;母爱犹如一片祥云,过滤着强烈的紫外线,呵护着我们不受灼伤;母亲犹如一根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着我们的一生。

19. 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仁厚的。把我们的祖国比作母亲,那是对母亲的最高赞誉。祖国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母亲给了我们毕生的心血。

20.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

21. 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

22.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23. 父亲是财源,兄弟是安慰,而朋友既是财源,又是安慰。------富兰克林

24. 智慧之子使父亲快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25.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26. 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27. 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28. 感恩母爱至永远,这是发至肺腑的永远不能忘怀的至深情感。尽管已入暮年,子孙满堂,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刀刻斧凿般地镶嵌在心底,永恒。

29. 父母在赋予我们生命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生的爱。无论日月如何轮回,无论事态如何变迁,唯有父母的爱最真最纯!所以,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父母,感谢他们给予我们的爱!

30.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如今儿女们都已长大成人,也都有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而父母却走到了暮年。我用什么去感谢父母的这种大恩呢?我只有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父母给予我的爱!我只有用一颗虔诚的心去祈求上帝保佑我的父母健康长寿!

31. 父爱如水,母爱如山,我们家不一样的父爱母爱,也为我和弟弟撑起了一方晴空,铺成了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那条路上满满的都是爱。

32. 父爱是水高尔基

33.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34.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35.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36.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37.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

38.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

39. 在我困难的时候您伸出无私的手,在我痛苦的时候您奉献真诚的心,在我失望的时候您伴我同行。爸爸,您是我永远的朋友,给我希望,也给我温暖。您是一棵大树,春天倚着您幻想,夏天倚着您繁茂,秋天倚着您成熟,冬天倚着您沉思。您那高大宽广的树冠,使四野永不荒凉。

父母,请扮演好老师的角色 篇5

学校能给孩子知识、技能、能力,而家庭为孩子提供习惯、人性、情感、自尊、自信、视野、人生规划等,这些比前者更能决定孩子将来是否成功。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扮演好老师这个角色呢?

1、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毕竟孩子最初是跟父母在一起的,所以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父母的行为举止也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

现阶段手机已经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耗品,而很多时候手机都是不离手的,如果想要成为孩子的好老师,首先你就不要在孩子面前一直握着手机不放手。

平时可以丢掉手机多带孩子出去溜达溜达,让孩子跟其他的小朋友多沟通玩耍,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有利于避免孩子养成内向的性格。

2、避免溺爱孩子

爱孩子是每个父母都会做的事情,但是过多的爱只会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

对待孩子不能一味的去溺爱他们,应当爱与管教相结合。因为小孩子很多事情都没有一个良好的认知,这就需要父母做出正确的引导,必要的时候可以简单教导训斥一下孩子,让他们记住自己错在了哪里。

3、正确引导孩子的兴趣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给孩子报各种托管班,各种兴趣爱好培训班,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想法。这样做只会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很多时候要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事物,家长们不要过多的干涉。

4、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独立的人格、独立的作为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前提。即使父母、既使伴侣在人生的很多方面也是不能代替的,因而也是不能依赖的。独立性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也如断奶,越早越好。

5、让孩子学会选择

世界很精彩、很美好,但光怪陆离背后有黑暗、有陷阱,要教育孩子张大双眼,透过表象,看清真相。在明了真相的基础上,教会孩子选择真诚、善良、宽容、礼让、正义、勤奋、创造、给予……

好父母需要知道的九大育儿定律! 篇6

教育孩子一直以来都是每个家庭的重中之重,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的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很可能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因此,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父母都应该要努力探索一些“心理规律”,了解它们的利与弊,引导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今天,小编和大家聊一聊育儿的就打定律,各位好爸爸好妈妈都要知道哦!

一、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是说拥有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帮人更准确的判断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让看表的人失去对时间的判断。

在我们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假如父母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标准,可能会让孩子分辨不了,养成双重人格,降低了父母的威严。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应该注意协商好。

二、皮格马利翁效应

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简单理解就是,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让你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所期待的。

在教育孩子时,我们的家长不要过多的干预孩子。所谓谎言也能成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鲇鱼效应

故事: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

我们常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者从来都不是在顺境中生存下来的,而是在逆境中成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父母对孩子不要过分地溺爱,孩子的成长重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爱孩子就要学会放手。

四、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专门做的实验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

教育孩子时,对孩子进行适度奖励,更要激发兴趣。能让孩子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并鼓励他们坚持,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五、示弱效应

示弱有时是一种武器。我们的家长很多时候都将自己摆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对孩子进行说教,这样反而起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作为父母,放下“架子”向孩子请教,可增强孩子自信心,拉近与孩子的关系。当家长把“示弱效应”用在督促、指导孩子学习时,效果更佳。

六、第十名效应

故事:某教师受邀参加一次毕业学生的聚会。发现那些已经担任副教授、经理的学生,在学校时的成绩并不十分出色。相反的,当年那些成绩突出的好学生,成就却平平。调查发现,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成绩的名次会随着年纪升高而变动。

所以说,父母们不要过分要求孩子的学习和成绩。名次的.排列总会随着学习而发生改变,孩子离开学校应该是全面发展的,而不是学习的机器。

七、登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相反地,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

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我们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希望孩子做成什么事,成为什么样的人时,我们的家长先设定较低目标,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在他们能够实现的范围内去设定。

八、倒U假说

倒U假说,是指一个人处于轻度兴奋时,能把事情做得最好。当ta没有任何兴奋,也就没有做好事情的动力。相应地,当ta处于极度兴奋时,随之而来的压力可能会使完不成本该完成的事情。

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物极必反,过犹不及。给孩子适当的压力,能够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

九、南风法则

故事: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

好教育的标准 篇7

究竟什么是“好教育”?不妨借用十八大报告的提法, 那就是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又有什么标准?盛典主办方用“公平、人本、责任、奉献”表达了他们对“好教育”的理解, 我也谈谈个人对“好教育”的解读。

“好教育”的第一条标准, 就是更加公平的教育。老百姓可以把孩子放在家门口去上学, 城里的孩子和外来民工子女能够在同一个学校就读, 让城市和乡村学校的差距更小一点, 让城市里的好学校和薄弱学校差距小一点。积跬步而至千里, 这一点又一点的进步, 最终将累加起教育的长足发展。

十八大报告中, 已经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部署, 我们则期待全社会对“公平”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中国历来是一个不患贫而患不均的社会, 长期以来, 在效率优先、重点建设的政策导向下, 我们对城市的学校、基础好的学校“锦上添花”, 客观上扩大了差距, 人为地推进了不公, 择校的压力难以缓解。同在蓝天下, 拥有一样的好教育, 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而落实、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需要社会各界众志成城, 教育界尤其要一马当先。

“好教育”的第二条标准, 就是以人为本, 就是更加人性化。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 我们的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掌握, 相对欠缺人性的温暖。我们用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 把本来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人变成了扁平化单向度的人, 我们用分数、考试, 用升学率、就业率等冷冰冰的指标, 代替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我们逼着孩子做没完没了的作业, 强迫孩子从早到晚机械重复地练习。

而“好教育”应该让孩子有身心成长的空间, 与大自然亲近的时间, 与社会接触的时间, 有歌唱、绘画、运动等活动, 兴高采烈, 其乐融融, 幸福完整。好教育, 应该让孩子们的负担更轻一些, 压力更小一些, 睡眠更多一些, 身体更好一些, 学习更主动一些, 让知识与生命真正共鸣。

“好教育”的第三条标准, 是担负起教育的社会责任。“好教育, 强国梦”, 讲的正是教育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作用。世界银行教育局局长阿克利卢·哈比特曾经说过:“每个国家必须确定优先要办的事情, 每个国家必须在资源有限的时候作出艰难的选择。但是, 一个国家能否成功地达到任何一个目的, 都取决于本国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所以, 每一个教育者, 从老师到父母, 从校长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 都应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我们不应简单地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 因为我们是在奠定一个国家的基石, 我们是在塑造一个民族的未来。

“好教育”的第四条标准, 是需要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具有奉献的精神。获得中国好教育“烛光奖”的顾明远老师在获奖感言中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师的育人在细微处, 学生的成长在活动中。”爱与奉献的确是教育的真谛。当然, 教育不仅仅是奉献。教学相长, 一个优秀的教师, 应该能够与学生一起成长, 应该能够充分享受日常教育生活带给他的感动与喜悦, 应该能够通过阅读提升自己, 通过写作反思自己, 通过教学锤炼自己, 成长为真正的教育家。教师有了专业上的成长和成就, 就有了职业的尊严, 就能在奉献中收获, 就能创造动人的教育故事。

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 是一个国家最独特、最重要的财富, 是一个民族最稳定、最持续的力量。个人或国家的真正强大, 是灵魂谦恭而傲然屹立, 进退自如且无须设防。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好的教育, 必然是同时令世界美好、国家强盛、民族强大、个人幸福的教育。

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篇8

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浓缩为6句话——

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

全国首届杰出母亲沈丽萍同志是个画家。她为了学画,不仅上了大学,而且还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不仅买了书籍,而且还参观了数不尽的画展,听了数不尽的学术报告。可是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也应该花时间,直到孩子因为空难导致身体严重残疾之后,她才开始真正学做母亲,并且由于自己的努力,最终帮助孩子战胜残疾,成为被挪威人民赞誉的“中国英雄”。

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像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我接触过数百位优秀的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的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焦点访谈》节目曾介绍过世界中学生奥数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事迹。他家里极穷,考取了重点中学,却没有钱上,父亲说让孩子去打工,人家上了大学还没有工作呢,更何况你能不能考上大学还不知道。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将家里唯一的一头驴卖了。孩子在中学里是唯一一位连素菜都吃不起的人,也是唯一一位连肥皂都用不起的人。照这样来说孩子全靠自己了吧?当面一问才知道,虽然这位母亲连小学都没有毕业,但她却让自己的孩子在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仅此一点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的父母能够做到呢?

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教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我们父母有意无意地培养出来的。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质教育。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社会都要有正确認识。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适应。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的导师。

好成绩当然是学校老师带出来的,但在应试教育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些好成绩正越来越多地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对于进入初中、高中的孩子和家长来说,普遍存在一种困惑,冲突增多,这就更需要加强沟通。优秀的父母在这方面大都做得很好,他们良好的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循了以下这三条原则:

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

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

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里应该给予建议。

在这三个步骤中,倾听是父母们做得最差的。

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怀,比胸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

遗憾的是,现在对品德重视的人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而其实这些正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我们在看人物传记时常常都会对传记者幼年时的不同凡响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原因就是这种成就动机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

好父母1 篇9

——读《没有比父母更专业的专家》读后感

寒假期间,手捧着这本厚厚的《教师,做反思的实践者》,我被其中一篇《没有比父母更专业的专家》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住。当初看到书本的名字,还以为里面的内容肯定都是理论,枯燥无味,并不想去仔细斟酌。但翻到第四章——《爱的教育》为主题的这篇文章时,就再也不能释手,原因很简单,自己为学生和孩子的成长花费了不少心思,但效果如何,还没找到真正的答案。读了这篇文章后,心里豁然开朗,以前有许多总是处于模糊状态的问题,一下子分明多了。愿把这些读后感受与各位同行一起分享,一起受益!文章大致内容讲的是:一个韩国女人张炳慧,嫁给了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中国男人,由于丈夫与前妻的三个孩子分别被托付给别人代养过,而都缺乏家庭观念。他们没有安全感,对她戒备、不信任;他们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缺乏教养;他们没有家庭归宿感,缺乏兄弟姊妹间的谦让、友爱和互助;他们的智力发展不均衡,老二彼德在上中学之前成绩一直很差„„但是,张炳慧成了孩子的“良师益友”。在她的教育下,三个孩子都成为了美国社会出类拔萃的人才。她一边工作一边将精力倾注到教育三个孩子身上。她言传身教,并且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基础能力。最终,大女儿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成为一名国际律师;曾被医生诊断为因心理问题而导致智力发展障碍的老二,考上耶鲁大学,毕业后又在哈佛大学进修经济管理学,以第一名的好成绩毕业,并成为卓越的商业人士;最小的女儿16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耶鲁大学,最后也成了一名国际律师。

张炳慧女士是多么伟大!虽然这三个孩子都是前夫的,但她对孩子们的爱却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她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母亲,更是一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谈起对这三个孩子的教育,我体会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盲目沉迷于理论。

张炳慧女士讲述了一个浅显易懂的希腊神话——《普罗科鲁斯特斯之床》,让父母懂得并不是“无论谁只要努力就能将事情做好”这个道理。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些孩子即使努力也不一定会成功,还有一些孩子天生个性就很倔强,但很多父母没有自己的主张,而是盲目地照搬所谓的理论,一不留神就将自己心爱的孩子至于自己设计的“普罗科鲁斯特斯之床”上。正如种植花草树木,需要根据每株植物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修整,何况是我们的孩子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张女士具有一双独特的慧眼,当她发现了这三个孩子的性格各不相同,大女儿爱丽丝性格活泼,具有领导能力,但缺乏艺术细胞;二儿子彼得性格内向,却喜欢操纵机器,在科学领域很有天分;小女儿南希有出众 1的艺术感觉,书法和逻辑思维与众不同。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非常注重因材施教,时刻保持冷静的判断力和坚定的意志力。正如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了,人口也密集了,任教的每一个班级,基本都是几十甚至上百名学生,如果对待每个孩子都是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笼统地套用现代理论来断定孩子的前途,那么他们的个性就得不到张扬,优势得不到发展,未来怎能立足于这个千变万化的社会?

第二,给孩子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张炳慧女士受丈夫之托,对待彼得必须小心翼翼,因为他是一个早产儿,做任何事比别的孩子反应稍微慢一些,所以对他一定要有耐心。而且医生还判断他小时候心理受过打击,导致精神上受到了创伤。尽管张女士为如何教育彼得而深感苦恼,甚至怀疑她的判断是否出了问题,为何两个女儿在她的教育下已经渐渐步入正轨,而彼得却始终不能融入其中?她开始不断地对彼得进行观察,倾注了爱心和耐心,给他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才逐渐领悟到教育的真谛。

如今有很多父母最看不惯自己的孩子待着没事干,一看到孩子发呆就忍无可忍,甚至大发雷霆。孩子失去了仰望蓝天的机会,享受阳光普照的快乐,甚至学习的时候,笔一停下就要招来批评。这些父母根本不知道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给他们自己思考的时间是多么重要。且看彼得,他格外喜欢沉浸在空想中,特别是什么都不做,一个人坐在某一角落默默地发呆,而张女士却从来没有干涉。这得益于她父亲的教育:在她小时候,父母除了一些规定的事外,绝对不干涉她们,给孩子的时间就彻底由孩子去支配,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意义。她认为在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里,没有任何压力,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尽情地展示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只有那时,才能体现自己真正的个性。正因为母亲给予了彼得充分的自由,充足的思考时间,小时候让他把东西拆个够,让他找到了自己的特长,彼得在上高中时,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得了发明奖。

孩子们经常在父母的挨骂声中长大,不用说树立自己的个性,培养自己的才能,恐怕连休息的时间都不够,处在这种没有喘息之机的生活中,孩子们早就疲惫不堪了。没有自己思考的时间,就不会有发展的机会。不止如此,总是处在父母的监视之下,孩子会变得做事畏手畏脚,对世界有着极端的看法。现在已经有很多孩子畏惧于家长的分数主义,在班级一定要进入前十名或全级前几名,否则就有他好看的。一旦成绩揭晓,孩子觉得不理想,心理压力特别大,怕回家挨骂,挨打。一时想不开,就寻个短见。媒体最近也经常报道,中小学生跳楼事件愈发严重,难道父母们不能从中吸取血的教训吗?孩子需要自己进行思考,塑造自己。只有给了孩子适当自由的时间,孩子才能拥有更大的创造性。父母不能剥夺孩子的自由,更不能去强加管制。无论谁都有决定自己人生的权利,我们千万不能

成为爱的剥削者。

如果真的为孩子的人生担心,就要给他们属于自己的时间。给他们一个没有任何人干涉,可以自己思考、享受、塑造自己的世界!

第三,让孩子从小体会劳动的价值。

英国家庭教育家伊丽莎白·邦得里曾说过:“给孩子布置家务,是让他们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往往比那些缺乏这种体验和责任感的孩子更容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和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种最好的方式。习惯于承担家务的孩子易适应生活。”可见,让孩子从小去体验“劳动”的艰辛是多么的重要。彼得从小就身体虚弱,当他在上中学时,功课相当繁重,却主动要求去送报纸时,张女士居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孩子的奶奶开始责怪张女士,说她不是一个好妈妈,指责她让一个刚15岁的孩子做这么辛苦的事情。张女士认为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事情,就是因为彼得身体虚弱,通过送报纸,让身体变结实,精神也很好,这不是坏事。彼得送报纸一直到中学毕业,足足坚持了3年。在高中时期,他的成绩没有一点退步,身体却越来越强壮,被评为“最优秀报纸配送员”,还挣到了一笔钱,为后来母亲住院垫上了一份浓浓的爱心,多么勤劳和有孝心的男子汉!张女士的教育是成功的,她的爱心得到了回报!

也许是“爱子心切”,很多家长都把自己的爱付诸于一点一滴的行动上.他们再苦再累也从不让孩子插手帮忙,就是为了子女能够无忧无虑地成长;他们拼命地去工作,去赚钱,就是为了子女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总之,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父母努力拼搏的精神动力。为人父母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然而,他们却没有想到,他们受苦受累为孩子担当了一切,安排了一切,结果换来的却是子女独立自主能力的丧失.有一位女学生就是在这样的优越环境中长大的.如今已上大学的她,衣服上掉了个扣子也束手无策,只能等着拿回家让妈妈替自己缝;洗脸盆坏了,也得打电话叫爸爸过来买;和同学闹了点小矛盾,也只会在电话里向妈妈哭。我相信,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缺乏自立的人不在少数,我劝那些为人父母者,现在该是好好反省的时候了。为人父母,谁都爱自己的孩子,问题的关键在于该如何去爱。当然,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谁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受半点委屈,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作为父母,身先士卒为子女去铺平他们人生的道路就是真正地爱他们吗?要知道,孩子是不能永远地生活在父母的“庇荫”之下的。总有一天,孩子终归会离开父母独自去生活的,但在父母的搀扶之下长大的孩子还会自己走路吗?为此,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才是为人父母者所最应该做到的事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父母留给子女再多的“鱼”,也总有一天会被子女吃光的。但是,只要子女学会了“渔”,那么他们就会自己不断获得“鱼”,这才真正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 篇10

您好,光知道玩游戏,孩孩子自制力差,不爱学习,一提到学习就讨价还价… 孩子平时成绩很好,但是一上考场就考砸,越来越没自信…孩子无论做作业还是其他事情总是磨蹭、拖拉、丢三落四,永远得要大人跟在屁股后头提醒…

到底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为什么,当在孩子出生时内心充满了喜悦和骄傲的父母,在仅仅过去几年之后,心头肉变成了心头刺,无比开心变成了无尽闹心,无上骄傲变成了无地自容,甚至感觉生不如死!

其实,作为一名从事亲子教育多年的专家,我想告诉大家的是: 做父母也需要取得“资格证”!

不懂得孩子,就培养不好孩子!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连老母鸡都会做!

但是如何去爱,却是一门伟大的学问!

我们没有受过任何“职业训练”,完全“无证上岗”,而一旦上岗,我们却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可以做父母,于是许多家庭冲突、人生悲剧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同时,作为一名母亲,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从事教育20多年的经验心得,我还要告诉大家的是:

其实我们是绝对完全可以做到:

我们即便不能给孩子创造优越的条件,但我们完全可以塑造他的优秀性格!

我们即便不能给孩子提供高贵的出身,但我们完全可以培养他的良好习惯!

我们完全能让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上,为他将来成功铺下最重要的第一步!

我们完全应该在40岁后以孩子为荣,人过40岁后,大家比的就是孩子了!的确,没有一项事业比创造优秀的孩子更伟大!

您任何成功都不能弥补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失败!

我衷心希望所有的家庭都幸福美满,那种“小时把孩子养成“宠物”,长大把孩子逼成“废物”的悲剧不再重演!

孩子就是我们生命的全部!我们的一切!!

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我们一辈子只当一次父母!

我们不可能像我们父母那辈人,心存侥幸,慢慢摸着石头过河,期待“东方不亮西方亮”,万一这个孩子没出息,还能指望另一个!而我们只能“孤注一掷”!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不要等到孩子已无可救药,才后悔不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

让父母们能更早地唤醒孩的子天资,让每个孩子都更优秀、出息!

让每个父母都更智慧、快乐!

让每个家庭都更幸福、美满!

与其拼死拼活给孩子挣财富,不如把孩子培养成财富!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天资唤醒得越早越优秀!

快乐父母好教育 篇11

中国父母的牺牲精神,在学习竞争压力最大的东亚地区也能列席前三位。无论是金钱还是精力,能付出的他们一定不会吝惜。为了孩子,他们可以背上天价债务,可以牺牲事业前途,可以夫妻分居,甚至可以用中国大妈炒股的精神来研读老师的心思。

他们做了能做的一切,他们为之骄傲。而若孩子能因此进入最好的学校、取得更好的成绩、得到外人更多的肯定,他们更长舒一口气,让疲惫的身体可以稍作休息。

但他们难以感受到真正的、长久的为人父母的快乐。

每部电视剧都是这个时代的缩影。当“虎妈”毕胜男听到父亲以自豪激昂的语气,念出驱使她获得成功的“必胜决”时,她终于忍不住冲父亲哭喊出压抑了几十年的心声:

“你觉得这样的我幸福吗?我从来都不快乐!”

80后甚至90后父母,已经足够开放和具有亲和力。他们相信做父母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但为什么感到快乐,怎么才能从教育子女中得到真正的、长久的快乐,答案仍然是迷茫的。

中国最传统的教育,让孩子“寒窗十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更让父母成为各种类型的“虎妈”、“鹰爸”。只要他们还会为升学率、就业率、加分、出人头地着急,只要他们还以孩子为生活的唯一核心,不快乐便是注定的结局。

重新思考好公司的标准 篇12

1995年至今, 个人财富曾经超过比尔·盖茨的地球人只出现过三位。软银孙正义在1999年的网络泡沫中取得过短暂领先, 而真正在2007年刷新他的财富纪录的是两位发展中国家的富豪——身家590亿美元的墨西哥电信垄断者卡洛斯·斯利姆和个人财富632亿美元的印度工业大亨穆克什·安巴尼。有趣的是, 他们也以不同的角色形象再次验证了一句谚语:财富不一定等于尊重。

斯利姆成为世界首富后, 他的同胞们却不以为荣, 反以为耻, 因为此君的暴富靠的正是对电信业的巨大垄断。尽管为了改善形象, 他宣称将把20%的财富捐给慈善事业, 媒体仍然嘲讽地写道:“斯利姆做的一点点善事只是摆摆样子而已, 他把电信资费价格降一些, 比做什么善事都管用。”而同样拥有所从事领域的巨大垄断优势——但更多依靠的是技术力量和营销手法而不是畸形的政策偏袒甚至权力租借, 并且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公益慈善事业的比尔·盖茨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更多宽恕甚至敬意, 成为无数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

我不喜欢比尔·盖茨和其他任何组织的商业霸权, 但是欣赏他懂得尊重他人生存价值的思维。在瑞士达沃斯论坛的2008年年会上, 我有幸现场聆听了比尔·盖茨自诩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演讲, 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创造性资本主义” (Creative Capitalism) , 倡议企业界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使自己公司的发展和产品更加有益于社会。他还宣称自己名下的“比尔&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将捐巨资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农户生产。

回到我们开篇所谈的主题, 什么是好公司?其实从前面这些故事当中, 我们可以发现, 对于品牌的认知, 企业正在经历着第四次重要的飞跃。

第一个阶段:How big? (是不是够大?) 。追求规模扩大。只有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才能让企业拥有更大的竞争力。这也正是我们本土公司这些年来的努力方向, 形形色色的并购、扩张、多元化……这没错, 但一味贪大决不能成为企业最核心的发展目标。

第二个阶段:How strong? (是不是够强?) 。关注盈利能力。是否能够使股东利益最大化, 这应该比前一个目标更高, 并且也应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不能创造利润的企业当然不是好企业。

第三个阶段:How fast? (是不是够快?) 。偏爱发展速度。如果创新只能停留在企业领导人的口号上, 而迟迟走不出实验室, 并一再错失腾飞良机, 这样的公司也谈不上有多优秀。

第四个阶段:How good? (是不是够好?) 。回归道德判断。这正是我们现在面临的特定时代。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 是否可以信守尊重环境、爱护他人的基本准则, 成为企业公民中的道德楷模, 这比成功本身更有意义。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认知水平的提高, 同时也是向事物本源的回归。

责任并不是一个沉重的词汇, 相反可以带来更多尊重, 成为健康快乐的源泉。上个月, 久负盛名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公布的一个调查就证明了这一点, 在这份名为Doing good——Business and the sustainability challenge的调查中, 1200多位优秀商业组织的高级领导者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超过60%的受访者确信, 公司对社会责任的积极承担有助于他们在各自领域中强化领导地位。

关于感恩节感恩父母的英文好句子 篇13

1、i anticipate your success.我期待着你的成功。

2、Your help is greatly appreciated.非常感激您的帮助。

3、That there’s nothing sweeter than sleeping with your babies and feeling their breath on your cheeks.在和孩子们一起睡,感受他们的呼吸喷在你的脸上的时候,世界上没有较之更甜蜜的事情。

4、counter every negative with apositive. 不顺的时候多想想生活中的好时光。

5、You are not only a good teacher but our close friend. Thank you for helping us make something of our lives.您不仅是一位好老师,也是我们亲密的朋友,谢谢您帮助我们奋发有为。

6、everything will come up roses.一切都会圆满结束的。

7、That everyone wants to live on top of the mountain, but all the happiness and growth occurs while you’re climbing it.所有的人都想停留在山顶,但所有的乐趣和成长发生在爬上的过程里。

8、That when your newly born grandchild holds your little finger in his little fist, that you’re hooked for life.当最近降生的曾孙用他的小拳头握住你的小拇指的时候,你发现你对生命如此的着迷。

9、That we should be glad God doesn’t give us everything we ask for.我们应该感到高兴,上帝没有把我们想得到的都给予我们。

10、i’m sure we’ll win./i’m confident about our victory.我敢肯定我们会赢。

11、Thanksgiving is a time when I tell you that I love you.感恩节就是我告诉你我爱你的时候。

12、I’ve learned … That it is best to give advice in only two circumstances; when it is requested and when it is a life threatening situation.发表建议最好在以下两个场合:别人发出请求,和生命收到威胁的时候。

怎样修炼成好父母? 篇14

家长修炼第1条:

控制情绪,制订规则,做平和、有常的父母

大部分家长都期望把孩子教育得出色、优秀、拔尖,这会给孩子的生活以额外的压力,他们会活得越来越不快乐。

生命中不快乐的源泉是什么?是比较,相对于我们自己的工作状态、生命状态,我们反而更关注与别人比较的结果。而本质上,一个人生命的成长、工作的进步跟别人是没关系的。

所以,要教育好孩子,第一条就是先要教育好自己,先让自己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上,达到一种在精神上心满意足,在梦想上保持追求的境界。

这样说来,家庭教育既难,又不难。

父母的情绪如果阴晴不定,或者定的规矩反复无常,或者随着自己的情绪教育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定无所依从,他搞不清楚父母到底想要什么,也搞不清自己怎样去迎合父母的脾气。这种脾气上的反复无常,我在太多的父母身上都见过。

如果父母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任何时候都能平心静气地、充满理性地跟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话,那么孩子就一定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困难、挫折和失败;就知道什么规矩是该守的,什么东西是可以自己做主的。这样,孩子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就会养成一种特别好的心灵习惯。

再说到规矩,我们好像总在说孩子不守规矩这件事,其实一个规矩只要放在那儿不变的话,孩子们一般都会一直遵循下去的。比如,从上小学的第一天开始,我母亲就对我有一个要求:每天早上起来必须把被子叠好,把全家的地扫完才能去上学。

这个规矩一直到我18岁上大学都没变过,我也一直好好地遵守着,它直接带给我一个结果:上了大学看到笤帚,我手就痒痒。这还带来一个好处——大学的同学都认为我比较勤奋,比较喜欢为同学服务,甚至做新东方的时候,大家也都认为我是一个不错的人,好些同学都投奔我一起做事业。

家长修炼第2条: 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读书

家庭教育的第一要素便是孩子的成长环境。我在很多讲座上都问过同样的一些问题:“请问多少家里是有书架的?”“书架上面放满五百本书的有多少?”“多少家长有睡觉前看半小时到一小时书的习惯?”“在你读书的时候,你的孩子也在边上跟你一起看书吗?”

我曾经在一个五千人的讲座上提过第三个问题,可悲的是,只有两个人举手。

其实,这非常重要,我们想让孩子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有比较宽阔的胸怀,遇到问题可以思考,一个前提就是他从小到大都喜欢读书。

我做过很多家庭调查,喜欢读书的孩子,将来克服挫折的能力会强很多,他会把从书中读到的故事变成自己内在的思想。很多科学实验已经证明,八岁前,大部分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但想象力、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特别丰富,开发这些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个前提之下,读故事就显得特别重要。

有人问我读故事和看电影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听故事、看童话书,会产生一种转化的能力,所有的文字和语言都是抽象的,孩子必须在脑子里转化成形象。反复研究的结果表明,喜欢听故事、读故事的孩子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会比只看动画片的孩子丰富很多。

我想告诉家长,听故事、读故事的过程其实完成了两个教育任务,一是让孩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二是锻炼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些能力对他的一生来说都非常重要。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我祖上二十代全都是农民。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怎么就成了知识分子呢,我后来想了想,是因为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想让我长大后做个教书先生,从我三四岁的时候起,母亲就只给我买书,也就是连环画。

我到五岁的时候就不自觉地认识了四五百个汉字,在五六岁的时候,我就可以自己看连环画了,而读书的习惯就此一直保留了下来,这是因为什么?因为母亲,她无形中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父母种下的种子总会在孩子身上生根发芽的,孩子在什么样的氛围当中长大,他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在孩子还没有反叛精神之前(一般孩子的反叛精神在十二岁开始),你就应该把一些优秀的品质种在孩子们的心中。

家长修炼第3条: 花时间与孩子相处,对他们进行心情教育和性情教育

家庭教育的第二个要素便是家长要为孩子付出时间。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研:发大水了,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电脑和小狗等九样人或物放在船上,船承载不起了,要扔掉很多人和东西,只留三样。调查结果是:妈妈百分之百被留了下来,再接下来有爷爷、奶奶,还有电脑和狗,唯独爸爸最少,只有约20%的孩子选了爸爸。

事实上,孩子的成长是父母两个人带来的结果,靠母亲一个人是完不成这件事情的。但现在妈妈的角色更加重要,原因很简单,父亲必须更多地在外打拼。然而父亲也有父亲的作用,我到今天才意识到父亲对我的一些影响。

父亲是一个很有名的木工,周围有人造房子,一定会请他做房梁。父亲分得很清楚,凡是那种辛辛苦苦攒了很多年钱才造得起房子的人,他分文不取,但那种有钱的人,他是一定要收钱的。这样,我从小就学会了什么叫帮助穷人。

第二个影响是他做事情的方式。每次他帮人造完房子,人家没用的乱砖烂瓦他都捡回来放在院子里,放着放着就有了一大堆。有一天,他带着三个徒弟用这些砖瓦造成了一座特别漂亮的房子。

这件事到现在还影响着我,就像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天,你如果只是捡砖捡瓦,什么目的也没有,那就是一堆废物,如果造成了一栋房子,那就成了一种有目的的生活。

我们每一天如果都是无意识地去过,人的一生也就是三万天吧,我们也就只是捡了三万块的烂砖。其实,你每一天都应该为人生的一种完整的状态去努力,教育的每一天也一样,也是为了孩子未来的状态更完美去努力。我们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有意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榜样来传递我们的人生价值观,在孩子们十二岁开始反叛之前,他们跟父母一定是有样学样的。我们很难发现一个斤斤计较的家庭里能够走出胸怀博大的孩子,也很难在一个世俗的家庭里发现一个高雅和清纯的孩子。

再有,我们与孩子在一起,要花有质量的时间。有质量的时间是什么概念?要把时间花在对他们进行心情教育和性情教育上。

心情教育是给他们健康快乐的个性、积极向上的态度,而性情教育是让他们有宽阔的胸怀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我一直认为这比知识传授要重要很多。

这包括:真诚高尚的人格,开朗豁达的个性,勤奋向上的态度,独立勇敢的精神,敢于吃苦的习惯,不怕失败的心理,善于交流的能力,宽容大度的处世,终身依赖的技能。

一个孩子如果能把以上东西处理好的话,即使在班里是最后一名,我也不认为这个孩子没出息。可是,今天我们在学校里培养的东西只是最后一条,即终身依赖的技能。我们从小学学到大学毕业,不就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吗?但是找到好工作并不是完整人生的全部,前面几条都要完成,才是一个完善的人。

家长修炼第4条: 用正确的方式培养孩子的情商与逆商

今天的孩子都比较孤单,家长该怎么培养孩子的情商呢?也很简单,从你孩子的班上找几个你认为能合得来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周末的时候,邀他们参加你的家庭饺子宴,几次之后,孩子们就会成为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小朋友们在一起是平等的,在玩和交流的过程中,情商就可以培养出来了。

逆商不是说把孩子骂一顿就能得来的,让孩子处在不断受挫折的状态中,不可能让他们产生坚毅的个性。任何教育的事情,语言也好,行动也好,都有一个准则:不能给孩子造成心理障碍和心理伤害。

定规矩有时候也是一样,规矩的严厉性和规矩的合理性都是必须的,光严厉不合理对孩子是有伤害的,光合理不严厉对孩子没有用。我儿子3岁时用餐巾纸擦完鼻子往地上扔,我让他捡起来,他还故意再扔一张。我也没打他,冬天给他棉袄一披关到门外去,孩子在门外害怕,过了五分钟敲门了……从此后他再也不往地上扔任何东西了,这种严厉对他没造成伤害。

这里还有一个核心点特别重要,就是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做事情的后果,同时,在孩子遇到任何一次挫折的时候,我们怎么样让他能够从挫折中自己站起来,这才是所谓的挫折教育。

上一篇:《我与地坛》课堂实录下一篇:院团委活动部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