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电影观后有感心得体会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银河补习班》电影观后有感心得体会(精选10篇)

《银河补习班》电影观后有感心得体会 篇1

电影怎么样?

胡子妈说:不错。

胡子同学接着问:不写篇影评?

胡子妈说:还没想好。

然后,胡子妈评论了一句:

那样的爸爸很少见。

胡子同学说:那样的爸爸没有。

胡子同学周六晚上看了部电影,回来就力荐胡子妈去看,而且越快越好。

于是,在胡子同学的敦促下,胡子妈于昨天下午和胡子同学的姐姐一起去看了那部《银河补习班》。

之前,胡子同学说,他在看的过程中有好几次掉眼泪,胡子妈亦如此。

只是不知道引起娘俩泪奔的镜头片段是不是相同。

《银河补习班》讲了一个爸爸和儿子的故事:

爸爸是个工程师,人品好业务棒。某天,爸爸在最辉煌的时刻遭遇了最毁灭的厄运:设计的大桥塌了。

然后,爸爸坐牢了,替单位背了黑锅。

妈妈跟爸爸离婚之后又再婚,儿子上初中被送往贵族寄宿学校,开始了叛逆期。

爸爸出狱了,开始了独自带孩子的艰难日子,并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受到儿子的尊重,最终把儿子培养成材送上了太空。

故事的大部分篇幅集中在爸爸与叛逆期的儿子如何相处,及如何帮助儿子爱上学习,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一直努力不放弃上。

这过程,是亲子教育的过程,也是与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斗争的过程。

昨晚,胡子妈在跟俩个陪爸陪妈及一个高中生一个准大学生吃饭的过程中,又把这部影片又推荐给了那个陪爸爷俩。

那个陪爸最近正纠结如何跟青春期儿子相处的问题。

陪爸很用心,就是一直没找到跟孩子最和谐的相处方式。

其实,就像邓超在影片中所说:

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

谁不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寻求着更合理更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呢?

而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克制自己的坏情绪。这对于在社会中为生存打拼的爸爸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才有了胡子同学所说的:

这样的爸爸没有。

到底有没有,胡子妈不敢肯定,至少是很少。胡子妈和胡子同学都没见到过。

否则,就不可能出现在影片中,作为教科书式的存在。

胡子妈觉得很多爸爸,只要少在外边各种应酬,多回家陪孩子,少唠叨多干点儿实事,就已经很不错了。

影片中作为爸爸的邓超,教育孩子如何学习的过程,也是与现如今的应试填鸭式教育相抗衡的过程。

影片中的教导主任就是应试教育体制的代表,为了让学生考高分上名校,用尽各种手段扼杀孩子的兴趣爱好。

影片中金句频出,比如那句:

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分布在每一天,甚至每分每秒。

这话是针对教导主任说期中考试是孩子最重要的时刻来说的。

而邓超作为爸爸,觉得孩子的每一分一秒都很重要。

所以,他带着孩子逃课去看航展,去旅游,去体验生活,去验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真理。

这得顶着多大的压力。

后来教导主任的雷霆大怒,及把孩子的作文打零分,就是最好的证明。

前段日子,刷爆朋友圈的“高中老师带11名学生骑行1800公里”的新闻,让许多家长和孩子耳目一新,对那个老师充满了由衷的敬佩。

可是,后来据爆料,老师背后顶着的来自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也非常人所能承受。

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中,要做一个冲破牢笼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要有足够的智慧和用心的栽培,最重要的是要有明显的效果。

若那个孩子后来的成绩没有达到学校的要求,而是继续倒数,那爷俩的行为还会不会编入剧中,引来孩子们的无限向往呢?

只能说因为剧中爸爸有着渊博的知识,阳光的永不服输的性格感染了孩子,激发了孩子的潜能,爷俩才在与教导主任的抗衡中获得成功。

影片有一个很完美的结局。

剧中爸爸心里的那座桥,永远没有垮塌,而他帮助儿子树立起来的那座桥,日臻高大坚固。

影片很有正能量,推荐爸爸们带着孩子们去观赏。

最后:

愿天下的孩子,都能有一个这样的爸爸。

也愿天下的爸爸,都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孩子共同成长。

都是第一次,可以商量着来——《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银河补习班》 一个平凡的时代,一对负罪的父子,这是一场关于爱的冒险和一个不平凡的明天,当我们渐渐适应,适应这个时代,适应现实的未来,当一个新的方法出现,你又会如何选择那个未来?

这是一个母亲的自我独白,固有的思想和这个巨变的时代,关于孩子的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个母亲都不会阻碍,传统教育和孩子的思想

我们该尊重哪一个?又该如何抉择?

路遥知马力,之于孩子,我们是不是那个伯乐,之于我们本身,我们是不是足够强大。孩子初来,是天使下凡,他们的羽翼只是暂时收起,蜷缩着,探索着,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保护,尽可能的创造空间,等待羽翼丰满的那一天,不做评判的去对待我们的孩子,很难,放手的去让孩子成长更难,我们更需要勇气去接受,去臣服!生如夏花般绚烂”这是每个孩子都具有的,不冠以任何标签的长大,才是孩子成长的正确打开方式,纠结、痛苦、甚至歇斯底里,都是我们该有的经历,慈悲悯恩怀,贪嗔痴念消,真正放下后的释怀,才是真正的“我”的彼岸!—致《银河补习班》--王丹丹

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对未来有太多的期许,面对璨烂的星海,面对父母的期待,是选择放任还是归顺?面对人生的成败,是放弃还是努力?在这个充满星光的路上请继续保持期待.

天上有繁星点缀,地上有牛马成群,总是有不同的色彩和声音装饰着这个缤纷的地球。正因为地球的变化多端,也才会导致各式各样的人,同样的还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人生。家长总是在教导着孩子如何成功,如何通过捷径走上巅峰,如何飞黄腾达,完成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始终。但是他们可否在完成自己所谓的面子工程时,停下脚步问问身边的孩子是否累不累,是否是他们所期待的生活,显然他们只顾一味的随大流。千万不要在孩子做不到你的目标时责怪他或是辱骂他,在进行批评前你是否有问过自己,如果是自己,你会有孩子这般成绩吗?你会像自己孩子一样啃下十几门的课吗?你会有如此的毅力吗?

我只知道有种东西叫吸引力法则,你想着凡事都是好的,那一切好的东西都会向你而来,但是反之如果你想的都是恐惧的事情,那一切都会将是更加让人难以接受。所以多夸夸自己的孩子,发自内心的赞美他,让你和他都竖起彼此之间的信任与自信。但是切记不可一味得宠让,所有好的教导都是建立在自主独立之上,要让孩子自己有想法,有思考。

所有的事物或许都不会顺风顺水,如果在考试中失利,不要气馁,或许你的人生之路还不是这条,多往前看看,相信自己一定会是那天边最闪耀的星辰。

银河补习班电影观后感 篇2

《银河补习班》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马皓文被冤入狱,错过了儿子马飞七年的童年成长时光,但他出狱后,第一时间找回儿子,陪伴儿子成长,教会儿子思考的重要性,教会儿子不认输的精神,鼓励马飞要有理想,并为了理想不断努力,也帮助了马飞用一个月的时间从倒数第一的成绩考进年级前十,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个故事。

看了这部影片,我很感动,哭得稀里哗啦。马飞被卷入洪水中,大声求救却没有人听见,这时,他的爸爸也在岸上撕心裂肺地喊着马飞的名字,迟迟不肯离开,最后的危险到来之前,爸爸用扩音器再一次引导马飞,用自己的智慧自救,并告诉马飞爸爸很信任他,最终马飞顺利回到了爸爸的身边。这让我学会了,平时要注意观察,并积极开动自己的脑筋多思考,方法就在我们身边,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电影《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篇3

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道德,体育。即使你成绩再好,面对与你的永远都是更加高的要求,我曾经对自己说过,加油,努力,初中三年考上理想的高中,也许自己就可以和网上视频里的那样,在高考完的时候将所有的试卷都撕下来从四楼丢下去,就可以望着漫天白纸纷飞,想着,那场面一定很震撼,一定很美好!

但最后,马浩文说。他们如果真正热爱学习,那就不会将试卷丢下,就不会发泄自己的内心。是吗?好像是的。我们多想将自己的压抑都发泄出来,只要放假,不论是谁都开心,没有作业,更是无法用言语表达。马浩文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去亲身享受学习的美好。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在屏幕前感慨,流泪,不做作业?不可能!请半个月假去看航空展?更不可能!我们只能在家里,在学校里,看着窗外的天空,那般的美好,原来天是那般的蓝,为什么我们眼里都只是白色的试卷,窗外的世界那般美好,为什么我们只是拘泥于手机电脑里的虚拟世界,为什么我们不能去迈开第一步,接着的迈开第二步,去试试看马浩文的教育方式。还是,仍是被心中那个“不可能做到的”给打败,相继的望而却步?

《银河补习班》电影观后感影评 篇4

虽然那个年代对我来说有些久远,但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在看的时候就总会联想自己的童年,特有感触。可能我跟马飞有相似点,都是“脑子不太灵光”的那种,但不同的是他有一个支撑他鼓励他的父亲,而我的父母和大部分普通父母一样只会硬来 感谢新浪霸霸,虽然白宇没能到场,但我看到了俞白眉老师还有邓超老师,很开心。电影也很不错,比预期的还要好。虽然那个年代对我来说有些久远,但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在看的时候就总会联想自己的童年,特有感触。可能我跟马飞有相似点,都是“脑子不太灵光”的那种,但不同的是他有一个支撑他鼓励他的父亲,而我的父母和大部分普通父母一样,想不到那么多吧,就“硬来”。如果以后我有孩子,但愿也能如他这般吧。

一部有诚意,叙事跨度很大的影片。通过父子情以及审视当下教育体制优劣来验证一个资质平庸的少年是否可能成为国家栋梁。对影片探讨的教育问题还是很能引起共鸣的。父亲的马皓文不容置疑是一个学霸父亲,他对儿子的启迪并不是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而是告诉他要独立思考。有一句台词是:上清华北大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你想要做什么,而这些只是过程。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桥,如何把它修好才是最重要的。马皓文的一生有两座桥要修,一座是他内心坍塌的真理桥,另一座是他的儿子。从儿子马文的角度来看,原生家庭的教育和相处模式,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在他的妈妈和校领导口中,他是一个差学生。这是很多孩子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但问题却出在大人身上,他们本身能力的不足,阻碍了孩子的成长。不是每一个人的家长都是马皓文,都能从小对孩子树立正确的逻辑思维。但好在有这样一部影片能够给我们启迪和思考,这是最大的意义所在。

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电影选材上,“父子关系”向来是容易缺位的主题,而#银河补习班# 用父爱和教育将看似遥远的“银河”和“补习”编织在一起。作为孩子我们需要补习,补习的内容是要“找到箭靶子”,要“一直想”,要“永不认输”;为人父母者更需要补习,因为好的教育“不是听父母说了什么,而是看他们做了什么”。我们如果都能明白“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应该平均分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而不是取决于某一场考试,那么社会的教育改革也就能寻找到新的方向了,国家也才有资本谈及“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银河”也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这部电影推荐给所有第一次做孩子、第一次做父母、第一次做教育者、第一次做社会人的我们,因为也许我们并不都像马飞那样幸运,拥有“马皓文”式的爸爸,我们也无力改变自己不够优秀的父辈,但当我们教育自己的下一代时,我们可以试着成为“马皓文”。上述所有鸡汤感悟,不是影片中的强行灌输,而是来自影帝超包括其他演员们每一个细微的眼神,来自共情的故事发展。整部电影唯一一处印象深刻的bug,就是东沛大桥坍塌时的五毛特效,真的让我跳戏了。

《银河补习班》电影观后有感心得体会 篇5

“看完电影用掉一整包面巾纸”、“现在只想对爸爸说我好爱他”、“电影中的爸爸就像我的爸爸”……《银河补习班》全国路演6月30日到达兰州站,依旧用动人的父子真情感染观众,甚至电影结束后全场举手发言的踊跃程度,连主创都“左右为难”,无法让每一位朋友都表达内心感受。观众看过电影后除了对亲情有了更深的体会,更坦言找到了人生新的意义。“一个人如果不是为了兴趣而学习,他的学习还有什么意义?”一位女生的发言代表了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对于教育和人生的反思之深。

看完电影才明白要做自己航天工作者家属对影片感同身受

在甘肃政法大学,一位女生的发言被邓超和俞白眉齐齐点赞。这位女生除了对电影表达了由衷的喜爱,更激动表示:“看了马飞一路走来的经历,感觉似曾相识,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成长过程中不要管别人对我们有多大的偏见,我们只需要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如果有一天连自己都不能成为的话,我们还谈何实现梦想,报答父母?”教育并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应该是对人综合素质的提升,更应该是培养积极、健全、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格。这些由《银河补习班》带来的思考,令现场观众获得一致共鸣。

《银河补习班》不仅让学生、老师、家长感动,更难得的是让跟剧情有“直接关联”的人动情。之前就曾有桥梁专业的学生对片中“造桥”的情节感同身受,在兰州路演现场,更是有一位航天工作者的家属对片中的太空戏份深感“揪心”:“我的丈夫是一名幕后的航天英雄,只有飞船成功发射,并且成功返回了,我才会安心,因为那代表着我们的航天事业是万无一失的。在这里想对我的丈夫说‘老公,你是最棒的’!”作为亲临一线的航天工作者的家属,最懂得航天员面临的危险和困难,能获得她的肯定,几位主创都由衷开心。

“希望我们的电影能影响人” 邓超献唱主题曲抒发主创心声

在路演过程中,主创们不止一次听到这句话:“这部电影如果早拍出来就好了。”电影里给了大家太多的思考和启发,一位妈妈动情表示:“这部电影反应的教育问题是我们有小孩的家庭都要面对的,很多家长不是没有智慧,而是没有耐心、缺少方法,当孩子出现状况时就是对家长的考验,我不得不说有时候觉得自己的教育也有失败的地方,电影上映后会带着孩子一起去看,希望我们可以共同进步。”

在西北师范大学,一位在未来即将投入到教育工作的学生讲述了自己的真实经历:“今年我参加了一次边远地区的普通话支教活动,我看到许多家长都不想让孩子参与进来,觉得这样会耽误学习,但结果表明,那些全心投入进来并且家长也全力支持的孩子,在成绩与人际交往方面都更加出色。这部电影对教育问题的发声令我非常激动,需要有人去改变和努力,电影也激励了我为教育事业继续奋斗。”这位同学的讲述获得阵阵掌声,教育事关每个人,对教育方法的思考,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做的事。

“马皓文式”爸爸引全场动容 少数民族观众被深深打动

电影中,马皓文的教育方式勾起了许多观众的回忆,一位女孩说起自己的爸爸,频频哽咽:“这部电影真的让我深刻体会到爸爸的爱,我小的时候有很多兴趣爱好,爸爸不会一味让我念书而放弃课余生活。记得那时候家里条件并不是太好,妈妈给我爸爸一百块钱买衬衣,爸爸却用所有的钱给我买了积木,现在想来既心酸又幸福。”在场观众无不动容。

在现场,导演俞白眉还分享了一段幕后故事。电影时长为两个半小时,但主创们却坚持如此。因为大家都觉得,这部电影的终极目的是对家庭教育有话说,所传达的内容,是可能影响别人一生的。随着路演进行,这个想法被一次又一次地印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银河补习班》引发的讨论热潮中。在兰州路演现场,多位少数民族同学表示了对电影的肯定,有藏族、回族、东乡族,纷纷表示被影片中各族人民为祖国航天事业的腾飞欢呼雀跃的场景深深打动,“我们可能从小有着不同的教育环境,但今天我们坐在一起,为同一部电影感动落泪,感谢主创们为我们带来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为了回馈大家,邓超还现场演绎主题曲,博得了全场喝彩。

电影《银河补习班》由邓超、俞白眉执导,由天津橙子映像传媒有限公司、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每个人都会因电影而改变”,7月18日去看《银河补习班》,也许改变的就是你。

2019《银河补习班》观看心得

暑期档争夺大战已悄然展开,不少电影的预告和宣传已吊足了观众的胃口。邓超携手俞白眉的新作《银河补习班》,定档于7月26日,这也是邓超和俞白眉一起导演的第三部作品。此前两部作品惹不少网友吐槽:“超哥,会炒菜不一定要会种菜。”“之前导演邓超+俞白眉=地狱组合,希望这回可以让我‘真香’。”

本报长沙讯 坦白说,《分手大师》与《恶棍天使》的尴尬口碑,让不少观众对邓超和俞白眉的这对导演搭档“不敢抱过高期望”。但最近,这对导演搭档《银河补习班》似乎有望打破这个僵局。

6月20日,邓超与俞白眉联手执导的新片《银河补习班》在长举行路演活动,导演俞白眉,演员梁超、王西等主创出席。从前两部电影的恶搞喜剧风,到这次的浓浓父子情,转而走写实路线的《银河补习班》也获得了看片现场观众的支持,不少观众在观影中一会儿开怀大笑,一会儿又偷偷抹了抹眼泪。

“有质疑不是坏事,我们就是希望通过新作品去打碎这些质疑。”俞白眉回应网友对于他与邓超这对导演搭档的“偏见”。

《银河补习班》的影片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讲述了一对父子跨越漫长时光,收获爱与成长的亲情故事。与以往的恶搞喜剧风不同,这次邓超、俞白眉在《银河补习班》中以严肃诚恳的态度,铺陈了一段父子深情,并用生活化的语言,探讨“中国式教育”的现实问题,也博得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在年代感和情怀感的营造上,影片也不遗余力,小视角是一对父子情感羁绊,大视角则是中国社会几十年变革的波澜壮阔。

从6月20日,《银河补习班》在长沙的路演看片现场,观众边笑边哭的反应来看,判断《银河补习班》是邓超、俞白眉搭档导演的最佳影片,应该没人会反对。

2019《银河补习班》观看学习

“我觉得很喜欢,很感动”、“ 我肯定还会再买票看一遍,认真复习一遍”、“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哭得像傻子一样”、“ 《银河补习班》是我上过的最好的补习班”……6月26日,电影《银河补习班》路演来到了厦门站,导演邓超、俞白眉与众主创们先后来到两所高校,与同学、老师们一同提前观影并进行了现场交流。映后互动气氛热烈,邓超一言不合就“尬舞”,引得台下一片欢呼和尖叫。同学们更是争相与主创互动,分享自己与父母的感人故事,回忆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男孩自述父亲极端的爱 自认不配做爸爸求儿子撞自己

《银河补习班》讲述了单亲爸爸马皓文如何教育儿子的感人故事。故事中马皓文对儿子教导有方,一步步引导马飞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但现实生活中的父亲却不都是这样。现场有一位男生就谈起了父亲极端的爱。他表示自己之前比较叛逆,甚至进过警察局。有一天他开车上高速时父亲对他说:“如果觉得我不配当你的爸爸,你可以下车把我撞死。”

当时的羞愧给了这位男孩痛改前非的动力,当下谈起父亲,他表示:我觉得他给我的教育就是让我有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让我考虑得更长远,规划好自己以后的路。导演俞白眉听完他与父亲的故事后表示:每一代人都应该比上一代人更进步,如果上一代的父亲都是不善于表达的父亲,我们这一代的儿子要变成主动表达的儿子,如果他不太会说我爱你,我们应该先他而说,所以等有时间的时候给爸爸打个电话。

父爱不分国界 《银河补习班》感动来自英国的伊恩先生

上一站云南路演王西跳了一段舞蹈颇受观众好评,这次邓超用《我和你》中的一句歌词“我和你,心连心”唱出小粉丝的内心潜台词,聊到尽兴之处,邓超还和几位同学现场“尬舞”,展示了b-box技能,将现场互动气氛推到了高潮。

之后的分享环节,来自英国的伊恩先生看完电影感触很深:“被电影深深地打动,无论什么时候,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说都非常重要”,不论是身边的普通人,还是来自英国的伊恩先生,爸爸们都是被爱变成英雄的最平凡的人,这种情感发自内心,真挚是最打动人的力量,同样父爱也不分国界,它感动着每一位在呵护下长大的观众。

七旬老教师坦言要用收获教育孙子 导演收到同学家信看到流泪

厦门路演的第二站出现了一位特别的观众,她是一位老教师,今年已经70岁了:“因为我也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我教过中学,教过大学。我特别希望我是在18,19岁的时候看这个电影,那我可以预期我30岁有孩子之后,可以从电影里得到一些东西。”虽然遗憾没能提早看到电影,但老人坦言70岁的她,还可以用电影中学到的道理教育自己的孙子。

路演过程中,导演俞白眉收到很多同学写给爸爸的信,有几封信甚至让他感动到流泪了,刘晶晶同学的信就是其中之一。当被问及想说的话时,晶晶深情地说道:“爸爸已经不在我身边了,我看的时候就一直在哭,我爸爸和影片中的爸爸很像,他不会强迫我去学习,他会告诉我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晶晶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因为她高三一心学习,到了大学反而没了目标,所以对电影中马皓文引导儿子的方式特别有感触:“我特别羡慕电影中的父子情,回去之后我要和妈妈一起看。”马皓文的教育方式不仅源于生活,而且高于生活,感染着现场每一位父母和子女。

2019《银河补习班》观看体会

一直以来,医疗和教育是民生问题中,最为举足轻重的两座大山。

去年,《我不是药神》以豆瓣9.0的神仙口碑,讲述了中国人心中的医疗之殇。最终破30亿的票房,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力已经超越了电影本身。

而今年,由邓超和俞白眉联合执导的这部《银河补习班》则瞄准了中国人心中的教育之痛。

邓超《银河补习班》正片已刷!看好豆瓣评分破8!很有爆款体质

尝试回答了一个很具有争议的话题:

我们的孩子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育?

答案是:

孩子需要培养独立思考,勇敢面对这个世界、做自己喜欢事情的教育。

正如片中邓超的台词所言:

真正的人生难题,不会像考卷那样,会自动跳出ABCD四个选项,有且只有一种标准答案。

而是会有EFGHIJK的岔路,甚至能开出XYZ的脑洞。

而如何在无穷多岔路进行选择,和开出各种貌似不可能的脑洞,的确是经历过中国式填鸭教育的童鞋最难处理的问题。

今天,父亲节,《银河补习班》在上海戏剧学院举办了提前点映。

从近两个半小时的片长来看,邓超和俞白眉真的充满了表达欲和野心。

看完后,就像和他俩就孩子教育问题长聊了一次天。

若用过往电影来做个类比:

这部电影就是威尔·史密斯《当幸福来敲门》遇上吴京的《流浪地球》。

完美地将父子情深、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太空救援戏、近30年来的中国社会变迁、90年代金曲融合在了一起。

从片头登峰国际的logo、“战狼”吴京的客串、以及大段特效太空戏可以看出,这位中国商业电影第一人深度参与了《银河补习班》的项目。并在片中将宇航员刘培强勇敢无畏的角色精神,传承给了90后当红小生白宇。

邓超《银河补习班》正片已刷!看好豆瓣评分破8!很有爆款体质

如果你恰好是85后,《银河补习班》又是一部帮你重返童年的电影。身为86年生人,口袋君记忆当中最早看的电影就是《我的九月》,学校组织看的。这是一部讲述北京少年安大傻子想要入选1990年亚运会团体操的儿童片。

这部《银河补习班》的故事也是从90年北京亚运会讲起,那是一个沉浸在韦唯金曲《亚洲雄风》的时代。

接着,毛阿敏的《渴望》、刘欢的《弯弯的月亮》、施拉普纳带领中国男足获得亚洲杯季军、张国荣的《当年情》、金庸《笑傲江湖》、香港回归、大洪灾、586电脑、张国荣去世,这些难以磨灭的时代记忆和金曲,一一成为了邓超父子无比曲折经历的背景板。

邓超《银河补习班》正片已刷!看好豆瓣评分破8!很有爆款体质

最令口袋君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是:

高考后,邓超儿子所在的学校被漫天飞舞的试卷和书本碎片所覆盖。

在这场多年压抑之后的狂欢中,邓超说出了隐藏在这所高考成绩出众学校背后多年的秘密:一位省状元最后成了疯子。

探讨了一系列话题:

1)成绩最优异的孩子就一定是最健康的么?

2)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考大学么?

3)考上大学后是不是就不需要学习了?

邓超《银河补习班》正片已刷!看好豆瓣评分破8!很有爆款体质

总体而言,

这部《银河补习班》的确是一部很有野心的作品。2个半小时的观影历程,如同坐上了一场情感过山车:

哄堂的大笑声、轻轻的啜泣声、对主角命运纠结不已的尖叫声,不断在上戏的剧院中此起彼伏。

一方面,

邓超和俞白眉通过精心设计的桥段,不断地在挠中国老百姓在教育问题上的痛点。

另一方面,

通过对各种商业类型片元素的运用,让原本略显教条的大道理变得鲜活有趣起来。

看好《银河补习班》上映后,豆瓣评分破8!

这种展现大时代小人物命运的华语现实题材电影,拍的好,真的很有爆款体质!

2019《银河补习班》观看有感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当电影《银河补习班》抛出这个命题时,或许主创邓超和俞白眉都未料到观众的反应会如此撕裂。目前,37万人在猫眼给出“正中靶心”的9.5分,7万多观众则在豆瓣打出“远离靶心”的6.2分,评论者各执一词,难以调和。据统计,这部电影首周末虽拿下4.27亿元票房,但之前大规模点映的票房就已近亿,实际成绩并不出挑。

抓住了家庭教育“痛点”,拿出了真诚态度,《银河补习班》为什么没有收获如约而至的火爆和赞誉?有影评人认为,此片将“心灵鸡汤”与“催泪弹”一锅乱炖,却没能做到五味调和,叙事结构有不少硬伤;尤其是单靠“一直想”“不认输”等口号式的简单表达,并不能纾解当下父母对教育问题的普遍焦虑,更谈不上引发全社会关注与讨论。

抓住家庭教育“痛点”,讲述父与子的苦情故事

“再没有比我是为他好更恐怖的借口了”;“家长怎么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家长怎么做”;“只要你一直想一直想,你就能做好地球上的任何事”……一段段“金句”从147分钟的电影里不断涌出,勾起许多观众的思考,却也扎得有些人坐卧不安。《银河补习班》抓住了教育这一社会“痛点”,讲述邓超饰演的“犯错”父亲马皓文,通过私人补习班的“开放式教育”,让儿子马飞走出迷茫,成为杰出航天员的故事。

长久以来,探讨教育问题的电视剧不少,但国产电影并不多见。有别于《一个都不能少》和《老师·好》,《银河补习班》借某校教导主任的形象,指出了教育方面的很多弊端,引发观众共鸣。“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在子女教育成为集体焦虑的当下,电影尝试以温情故事说教育真谛,笑中带泪地讲述了一个美好的故事。父子两人的感情也打破了“苦情戏”传统格局,加入了太空科学元素,风格硬朗。影片更把时间跨度拉长到近30年,以1990年北京亚运会、1992年亚洲足球杯、香港回归、抗洪救灾等事件作为锚点,瞬间把观众拉回到那个年代,感情随着记忆喷涌而出。

对于邓超和俞白眉这对搭档来说,从《分手大师》《恶棍天使》被认为“演而优则导”的失败代表作,到如今《银河补习班》终于过了及格线,也是一大进步。尤其是邓超饰演的父亲,老年阶段的表演朴素不浮夸,以涓涓细流式的表演展示出如山父爱。

逻辑缺陷和高频说教,破坏了一个好故事

然而,邓超和俞白眉的真诚与努力并未换来一片叫好,《银河补习班》大规模点映后,口碑一路走低。有观众认为,电影开篇时儿子马飞就已当上宇航员,处在人生巅峰,再以倒叙手法将成才故事娓娓道来,把“心灵鸡汤”与“催泪弹”置入一锅乱炖,几乎成为宣讲成功学的另一种模板,高频且刻意的说教更引人反感,破坏了一个原本温馨感人的好故事。

甚至电影对应试教育的种.种批驳,在一些网友看来也流于 “为批评而骂”,缺失深刻反思与新鲜注解。人物台词中,“素质教育”“分数主义”等概念不断反复,知识学习好比“蒸馒头”的生硬比喻,更让很多有教育经验的家长老师哑然失笑。而孩子在父亲的放任下迟到、旷课、不按时交作业,甚至旷课出游,居然还能完成“学渣的逆袭”,“梦幻”得匪夷所思。电影尾声处,马飞为了自己的前途竟然让父亲放弃申诉长达三十年的冤情,更是令人寒心。有评论指出,《银河补习班》想要针砭应试教育的弊端,凸显开放式教育的优点,却制造了一系列不合情理的巧合直接推导出预设结果,反而使观众疑虑重重。

《银河补习班》电影观后有感心得体会 篇6

其一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电影中马浩文问马飞:“你的梦想是什么?”马飞答:“考上清华北大,我妈妈告诉我的。”“不,儿子,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如果以清华北大为目的,那么如果考生的学校北大就会很迷茫,不知道该做什么?而真正的目的就是梦想,比如科学家,运动员等”。

其二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都找不到,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大家都知道箭靶子有十环,最中心就是我们要达到的梦想,我们每天都必须用十层功力才有可能射中中心,可我们最多也用了五层,甚至还不到五层,因为有的家长害怕孩子累到,不让我们再去用力。

其三,“好吧,我答应你。”剧中马浩文终于得到了证据,可以洗刷自己的清白,儿子却不同意,因为他即将成为宇航员,马浩文这样会使马飞完成不了梦想,马浩文用放弃自己的清白的机会来换取儿子马飞的前程,这种父爱无比的伟大。

《银河补习班》电影观后有感心得体会 篇7

这部片不是说就一个点突出诶,它就把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教育融合得很好,也讲述了虽然都是父亲对儿子的爱,但是方法如果不对,可能会用爱绑架了子女的一声吧。

你得知道你的梦想是什么,就像知道箭靶子在哪,然后才是去为你的梦想而努力,这样知道箭靶子的每一次拉弓才有效。

And真的看到电影里的演员就这样活生生地从屏幕里走到你面前的时候,真的是特别特别惊喜了,大爱超哥了。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6月10日,由邓超、俞白眉执导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银河补习班》发布了一支教育主题预告,在这个高考刚刚结束的日子里,激发了许多家长和孩子的共鸣。

面对不被老师看好的儿子马飞(孙浠伦饰),父亲马皓文(邓超饰)和教导主任阎主任(李建义饰)立下赌约,一场教育博弈拉开帷幕,父子两人的成长之路就此开启。

从预告片风格来看,这一次邓超导演的作品终于不是喜剧了!大家可能还没忘记邓超前两部导演作品《分手大师》《恶棍天使》,这一部的邓超开始一本正经地演戏了。

理想的教育:银河补习班

马皓文是如何将马飞培养成一个宇航员的?这是电影的核心叙事线索,花费的时间最多,最浓墨重彩,也是电影片名的由来,所谓的“银河补习班”,就是马皓文对马飞的补习。

马飞小时候就被老师认为,脑子里缺根弦。马皓文入狱后,马飞遭遇欺凌,妈妈和后爸忙于生意将他送到寄宿学校,马飞更成了脱缰的野马。他的成绩班里倒数第一,上课看金庸的小说,常常旷课,被教导处阎主任(李建义 饰)开除。

马飞被开除时,正是马皓文出狱之日。在前妻恳求阎主任无果后,马皓文当着众多师生的面,跟阎主任打一个赌,阎主任说如果马飞期末考班级前10名就不开除他,马皓文说:不是班级前10,而是年级前10。

这一刻非常燃,也构成了电影最大的悬念:马皓文真的能让班级倒数第一的马飞进入年级前10吗?

阎主任代表的是老一辈教育人,曾经历苦难岁月,通过教育改变了命运,他们信奉的是应试教育那一套,分数至上,高考定终生。所以阎主任的教育“武器库”里就那么几样:更多的作业+棍棒+激发羞耻感。他看不上坏学生,视马飞为眼中钉。

马皓文对教育的理解,与阎主任截然相反。虽然那是,但马皓文的教育方式远远超前于那个时代,哪怕今日看来,仍旧超前。

它首先是鼓励式教育。不是激发孩子的耻感(像马飞妈妈说的“这孩子就这样了,没救了”),而是由衷地相信孩子是个天才。马皓文告诉马飞,“你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不是敷衍,而是眼里含光,充满信任和坚定,让马飞建立起自信。哪怕打赌后马飞第一次考试是班级倒数第五,马皓文都夸儿子很棒,跟原来的倒数第一比有进步了。

马皓文一直告诉马飞,“你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

它是一种以孩子兴趣为主导,充分张扬孩子自主性的教育。马皓文并未怎么督促马飞学习,当马飞问他,是睡觉还是看书时,他让马飞自己做决定。学校布置过多的作业,他也由着马飞爱完成不完成,在马皓文看来,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是最重要的,在他们学习能力最强的阶段,每天过重的学习负荷,会让他们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产生疲乏感。

就像高考结束时,高三学生疯狂撕书,纸片像雪花一样落下,阎主任认为这是孩子们的一种释放,马皓文则质问道:如果高三的学习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撕书,他们对学习是真的热爱吗?他们对学习还有热情吗?

当马皓文问马飞学习目标是什么时,马飞说“上清华北大”,马皓文说不对啊,这是过程,并不是目标,以后想要做什么才是那个答案。接着马皓文就说出了“金句”,“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马皓文理解的学习目的,不是为了一时的高考,孩子的兴趣与目标才是学习的终点。因此哪怕期末考马上到了,他还是带着孩子“逃课”(请假被阎主任拒绝)半个月去看航天展。班主任小高(王西 饰)说期末考试是马飞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马皓文说:不,没有什么最重要的时刻。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应该是均匀地散布在他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期末考试,马飞真的进入了年级前10,他对航天的热爱,也促成了他的航天梦。

瑕疵

显然,在教育观念的分歧上,电影站在马皓文的立场上。马皓文与阎主任的几次辩论,都是阎主任败下阵来。电影也过度放大了阎主任的“不可理喻”,“神化”了马皓文对马飞教育的可行性。

换句话说,电影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讨论,是简化的;其在对素质教育的倡导上,也过于理想主义了。一个最简单的现实是:绝大多数平民父母,没有马皓文的思想和见地,他们疲于奔命,不像马皓文能够在1990年代末给孩子买得起近万元的586电脑,有时间带孩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半个月旅行;而大多数孩子也资质平凡,不可能像马飞那样不怎么学习、不复习还能在一学期内从班级倒一进入年级前10。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下,应试教育仍旧是普通家庭的最优选择,你得先考出去,才有更多的自由选择。

与此同时,电影对做作业、考试等的理解也非常狭隘,马皓文拿蒸馒头来对比复习看似有道理,实际略扯淡。反复蒸的馒头的确不好吃,但对于多数学习能力不强的孩子来说,的确得通过反复的预习、复习和作业加强,提升对知识的理解。虽然马皓文一直要马飞学的是思想和方法,而不只是知识,但知识是思想和方法的前提,最基本的知识都掌握不牢靠,基础不扎实,谈何进一步的思想和方法?

导演太过于想当然,决定了《银河补习班》对现实的影响力量非常有限。它将当下诸多教育问题,单纯理解于教育观念分歧,丝毫没有触及到教育背后复杂的国情,牵扯到城乡二元、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的文化区隔、阶层流动困难等因素。反倒有这样一种嫌疑,将带有社会问题性质的教育问题,推到了家长身上,成了家长的个人观念问题。

任何一个被裹挟到教育竞赛中的家长深有体会,多的是身不由己的时刻。就像电影中马皓文的前妻叫嚷的,“马飞不是你的实验品”。没有几个家长敢拿孩子的未来做实验。

教育的本质问题,不是相信不相信孩子那么简单

观念层面也影响了叙事层面。电影中的每一个角色,大多非常平面,他们一条线走到底,没有什么人性的犹疑。像马皓文就是笃定他对马飞的教育会成功,但联想到他被冤枉、被损害的处境,他也未曾担心马飞长大后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个世界。人物的平面化,服务的是叙事起承转合上每一个转折、每一份感动都能打到观众,在强大配乐的烘托下,电影某些桥段的确是催人泪下,非常好哭,但哭完了也就完了。

《银河补习班》本可以更好的。三条线索如若相互影响,而不是彼此独立,它是可以成为抵达现实问题的力作的。前文说到,第二条线索是电影最华彩的 篇章,正是因为导演让三条线索相互作用,“残酷的现实”在拆解“宏大的梦”“理想的教育”,成年马飞的自私打了马皓文脸,让我们窥见影响教育/现实某种更强大的力量。虽然导演这样处理,也许只是单纯的先抑后扬,让父子俩感情上有一个升华而已。

胜在真诚

即便如此,《银河补习班》仍是迄今邓超、俞白眉合作执导的最好的一部电影。它有诸多瑕疵,却也有一个可贵的优点:认真/真诚。

对待电影、拍摄电影的态度,很认真。电影的时间跨度很长,对1990年代的许多重大历史节点都有所反映,比如1990年北京亚运会、1992年亚洲足球杯、19香港回归、大洪灾,历史场景还原得不错。导演聪明地通过1990年代几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串起整个故事,比如韦唯的《亚洲雄风》、毛阿敏的《渴望》、韩磊的《走四方》、刘欢的《弯弯的月亮》、陈明的《快乐老家》、张国荣的《当年情》等,怀旧气息很浓。

电影对教育问题的反思,虽然稚嫩,但也非常真诚。这部分带有邓超、俞白眉各自的成长经验,以及时下他们作为父亲教育孩子的经验。也因此,电影带有邓超的“阶层局限性”。记得以前他说过,不给孩子上补习班,要让孩子有个开心的童年云云。这个观念对于邓超这一阶层的人来说,当然没有错了,但如果把它当做一个理念推广到所有人的时候,就会流露出幼稚的一面。

而真诚,更体现在电影中的父子情上。电影虽以教育反思为“骨”,却以父子情为“肉”;电影的一个宣传语是,“献给父亲,送给孩子”,电影同样带有两个导演身为儿子/父亲的感情,饱含他们对各自父亲和孩子的爱。父子情充盈了电影中的绝大多数细节,真切、细腻、动人、催泪。

应该承认,作为演员的邓超比作为综艺MC的邓超有魅力多了,综艺消耗了很多人对于演员邓超的认知。这部电影立得住,一个根本原因在于邓超令人信服地演绎了伟大的父亲马皓文,演绎出他对儿子无条件的“信”与“爱”。马皓文的许多台词是很鸡汤,也很空的,但邓超的肢体、表情、眼神包括台词功底,让这些略空大的东西落地了,马皓文真是这么“信”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银河补习班》聚焦家庭教育,邓超更了解“学霸”

《银河补习班》这支预告片主要针对的是家庭教育,片中的父亲马皓文(邓超饰)、儿子马飞(孙浠伦饰)是一个单亲家庭,而且相对贫困,儿子的目标就是上清华北大。但父亲马皓文郑重向儿子指出:“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

这一段话就能看出,马皓文不是一个常规的严父,他希望自己的儿子有更崇高和明确的理想,而不是单纯为了考试和上学在奋斗,那样只会成为学习机器。在预告片中也能看到,马皓文对儿子的教育充满信心,并且敢和老师打赌,他能让自己的儿子成为这个学校最优秀的学生。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邓超在综艺节目中总是自诩“学霸”,这部《银河补习班》中,邓超饰演的马皓文渴望儿子成为学霸,希望他能够一鸣惊人。但是,马皓文不是那种让孩子读死书的父亲,他在不断地教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明白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这样的人生才会更有意义。所以,不管邓超自己是不是学霸,但他真的懂得如何培养一名高分高能的“学霸”。

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如果家庭条件优越的话,父母一般会砸钱给孩子上补习班,一周七天,孩子可能要上英语补习班、绘画补习班、数理化补习班,甚至可能还要上AI和编程补习班。别看上补习班累,一个班一年可能都要上万的补习费,很明显,培养一个学霸现在也要有一定的资金实力。

孩子如何成为学霸?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如果家庭条件不好的呢?父母多数无法辅导孩子初中、高中的学业了,没钱上补习班,就只能寄望于学校和孩子本身的刻苦了,现在大学录取率高,上不了清华北大,上个二本三本还是可以寄望一下的。难道没钱没学历的家庭,孩子就不能成为学霸了吗?

马皓文显然是在家庭教育上突破常规,他不强迫儿子读死书,用心和儿子交流,给儿子指明奋斗方向,鼓励处在落后阶段的儿子,而不是像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学习成绩落后就呵斥与嘲讽。这部电影是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个学霸的养成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督促。

预告片中父亲马皓文有一句台词:“你是爸爸的骄傲。”这句话比任何物质奖励都有用,孩子本身有实力争夺第一,他们心里并不是渴望一个物质奖励,获得父母的认可,这才会让他们感到无上荣光。马皓文不断在激发孩子潜能,呵护孩子、引导孩子,这样的家庭教育才是目前中国最稀缺的,邓超抓住了教育问题的焦点。

一部教育成长电影,也能被邓超拍得跌宕起伏。

《银河补习班》是邓超与俞白眉联合导演的第三部电影,前两部《分手大师》《恶棍天使》都是喜剧,这一回似乎是不走喜剧路线了,是现实题材。

在《银河补习班》的这款预告片中,戏剧冲突强烈,马飞和学校的冲突,还有马飞和同学的矛盾,以及马皓文与学校老师的冲突,还有马皓文为了养育孩子的艰难工作,片中有个镜头疑似是马飞跳楼的场景,非常震撼。简而言之,这是一部有关人生逆袭的故事,被老师和同学无数次鄙视的马飞,如何能够成为这个学校里最好的学生?这样的设定就很有趣了。

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教育至关重要!

另外,片中马皓文和马飞这对父子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也有欢声笑语,片中甚至有飞机群的视觉奇观,还有,片中还有马飞遭遇水灾的大场面,他爸爸站在河堤上努力给他鼓劲,大喊道:“你一定能出来!”毫无疑问,这绝不是一部简单的教育成长电影,父亲马皓文是在把马飞培养成一个坚强的男子汉,他不仅是学习好,而且身陷险境也能努力自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全方位素质教育,只是没有多少家长能做到。

或许,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马氏父子虽然家庭环境差,但是父子俩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梦想的追逐,相信孩子是最棒的,这个信念很重要,并且要正确引导孩子成长。很多时候,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取决于家长的教育。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刚刚看完《银河补习班》4点50的点映场,走在已经不再炙热的路上,行人三三两两,思绪万千。

本来对这个片名不敏感的,甚至有点反感,感觉四不像,但还是冲着邓超去了,邓超演戏还真的是有实力的,可惜他不适合演喜剧片,所以他的分手大师,恶棍天使我到现在都没有完整看过,但他演的烈日灼心,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看过以后,你真是得承认他的演技真的不错。

开头的那一段跟我前段时间看过的俄罗斯科幻片《太空救援》很像,我甚至觉得导演肯定看过这部电影,无论是开头还是最有解决太空飞船的问题几乎都一样,太空救援是太阳能电池板不工作了,而银河补习班是插头掉落了,都是历经千辛万苦解决了问题,我以为会陷入同样的套路,但我错了,中国特有的电影故事打动了我。

最近这段时间我给别人推荐电影基本上推荐的都是印度的电影,无论是摔跤吧爸爸,嗝嗝老师,起跑线,都是能够正视社会负面现象而具有实际意义和正能量的电影,而中国这样的则很少很少,要么就是无脑炒冷饭,要么是情情爱爱,要么就是为了钱而炮制的流水线电影,而银河补习班正视了很多社会现象无论是人性还是教育,但这部影片始终在传递一种情感—父子情,始终传递着一种信念—要寻找和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

整部电影,我不记得我感动了多少次,但我记得我至少有两次眼眶湿润了。当19特大洪水作为电影背景出现时,你会有强烈的电影代入感,当邓超饰演的爸爸在为了抵挡洪水的而建起的坝堤上声嘶力竭的喊着儿子的时候,你真的会感觉他的急切;当解放军因为洪峰要来把他拉下去的那一刻,他的无奈可以从他的身体顺着泥水滑下去看出看来,他的肉体已经因为无助没有力量了。可是他内心却没有放弃,拿过喇叭对着官兵说,再让我说一句话,然后对着滚滚的洪水,用他不认输的信念说着:儿子,看看你的身边有没有可以用的东西。反复说着,就这样反复说着,一个暴雨,洪水肆虐的夜晚,一个拿着喇叭声嘶力竭的父亲,一个被困洪水,寻找父亲,无助的孩子,这样的画面是残酷的,但确是温馨的。

雨水,泪水,汗水,这不是最帅的邓超;但确实是最帅的爸爸。这一刻眼眶湿润了,而后孩子听见了爸爸的呼喊,冷静了下来,当他划着门板,吹着哨子,亮着手电筒在滚滚洪水中出现的时候,我真的流下了眼泪,不知道为什么,我相信,在拍摄这一幕的时候,超哥看着在洪水中出现的那微弱的手电筒灯光的时候,也会流泪。眼泪,不知不觉流出,也许这才是感情。

第二幕已是年老的邓超偶然得知当年是因为他徒弟的陷害才会有大桥的倒塌,所以他很想能够让自己的“大桥”仍然存在,可是儿子却因为领导的一番话,担心他的前程,让父亲不要再继续翻案,这个时候邓超演技真的很好,词语难以形容,台词很符合情境,短又直击人心。先是作了让步,然后又说“爸,是骄傲的人,自从大桥倒塌之后,就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了,唯一的骄傲就是培养了你,现在这样的骄傲也失去了”然后告诉儿子,人的一生,一定要建一座大桥,他的儿子那时并没有明白建一座大桥是怎样的意思,知道在太空上,飞船除了事,他才明白。当飞船解除故障,儿子平安落地,在沙漠里期盼着父亲却没看到,而这时父亲走向他的时候,当儿子抬起头,他们的眼睛相遇的时候,那一刻他们的内心也再没有了间隙,儿子的一句“对不起,我也是第一次当儿子”不仅使父子的感情圆满,也让我的眼泪掉落了下来。

本片不仅感人,而且很多地方都有编剧或者导演对教育,对沟通的一些真实的理解,这些必须是真实走了心的才能打造出来的好剧本。比如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的理解,学习的理解,推的更高一点,还有本片对学习的理解。这也代表了一种社会现实,很多人认为学习就是在学校里学习文化知识,只是在学生时代的学习,本片从邓超嘴里说出了一句台词,让我记忆深刻。当那些高考考的很好的学生在校园里撕书,扔书的时候,邓超说:这就是学习的巅峰和意义吗,学习是终生的。这个观点太正了!!!我认同三千遍!

还有很多父亲跟孩子处理关系细节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我记得在孩子每天夜晚进入梦乡的时候,邓超却在为钱发愁,为自己这个骄傲的人所背负的大桥发愁,有一天,当孩子指着飞机图片对爸爸说这说那的时候,爸爸发火了,大声对孩子吼到“期末考试,能不能考好”孩子被吼蒙了,一把推开了爸爸。然后第二天,爸爸对孩子说:‘对不起,我第一次当爸爸。’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我自己。这才是一个爸爸应该做的事情,在思考和探索中做一个好爸爸。这让影片的立意回到了现实,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大片。

还有很多场面和台词让人记忆深刻,看来一刷是不行了。本片很多台词和场景首尾呼应,但有个别有点生硬。另外我要吐槽下,长大后的儿子演技让人看了很别扭,稍微有点突兀。本片的票房和荣誉值得期待,也许会引起一波对学校教育或者对家庭教育的关注。

超哥演技很棒,无论中年还是老年会让你感觉真实,感觉舒服,期望这部片子大爆~

暑假观看《银河补习班》有感

那天去看了《银河补习班》。

影片中邓超演的爸爸,是一位桥梁设计师,有妻有子。因为设计了城市大桥,爸爸成为奥运会火炬手。就在距离火炬传递五分钟,爸爸还在给儿子用足球改做地球仪。父爱,从开始就在蔓延。

爸爸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拿着火炬,自豪感洋溢在脸上。突然,大桥坍塌了!爸爸的设计出了问题,他从城市英雄成为过街老鼠。

爸爸进了监狱,妈妈跟爸爸在狱中办理离婚手续。儿子跟妈妈和继父生活,进了寄宿学校。七年后爸爸出狱,得知儿子要被学校开除,他跟校长打赌,不让儿子住宿,自己给儿子补习,如果儿子成绩成为级部第十名,学校就答应不开除儿子学籍。

像所有单身带孩子的父母一样,爸爸付出的艰辛有目共睹。只是作为一个出狱人员,生活更多了一些不易。他为了和儿子的生活,去工地做民工,去卖血。甚至,为了保护儿子被不良青年打伤。儿子看到爸爸那么勇敢,用纸条写下:爸爸,像你一样勇敢!不放弃

儿子爱上航天,想去看一场航模展。他不顾教导主任反对,从学校偷偷带出儿子,一边旅游,一边给儿子补课。航展的最后一天到达现场,却没票不能进入。爸爸找了附近山头,让儿子从最佳角度看了航展。那一刻,飞机模型呼啸而过,父子俩欢呼雀跃,满足幸福。

回来时遇到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爸爸累了,睡在车上。儿子懂得父亲累了,下车泡面时上错车,父子失散。洪水紧逼,所有人撤退。爸爸哀求武警部队人员,借用喇叭在风雨中呼喊:儿子,如果你能听见,请你看看身边有什么可以用的东西。动动脑子,爸爸相信你会出来的!爸爸相信你!

儿子听到了,并且按照爸爸说的做。终于脱险,父子团圆。

爸爸跟主任的打赌赢了,虽然中间有些周折:儿子的作文被主任打了零分,爸爸去跟校领导理论,为儿子争得分数。儿子成绩进了前十名。

儿子顺利考上热爱的航天专业。在参加重要项目时被领导提醒不要再有他爸爸上报纸的新闻了。

原来,这些年爸爸一直在为自己的事奔走。当年他的设计没有问题。是有人偷梁换柱,才出现重大事故。爸爸说过:桥可以坍塌爸爸不能。他几十次跑法院,被人冷脸冷遇,依然没有放弃。在儿子入选可以完成航天任务时,他也收到法院的消息,自己的案子有了明路。他一脸的喜悦想跟儿子分享,没想到儿子却冷冷地说了一句:爸爸,你的事就那么重要吗?这么多年了,还有几个人记得那件事?咱们可以不折腾了吗?

爸爸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他说了一句话,刺痛我的心。他说:“这么多年,我的教育是失败的。”他默默收好行李离开。边走边跟儿子说:以后你跟别人说起,就说我从进监狱你就跟我没有关系了。

我想,影院里也许有人听到这句话,也许没人在意。也许有人听到有感觉,也许听了心里没留下什么痕迹。我却为这句话心痛不已。父母与孩子,一路走来的付出总以为孩子能懂,父母倾尽所有为孩子圆梦,可有几个孩子知道父母的梦想是什么?父母还有哪些没有实现的愿望?或者,父母还有哪些梦想自己实现不了或许你可以帮他们实现?

所谓的孝顺是什么?只是问寒问暖吗?只是有心无心地陪伴吗?

爸爸一生背负罪名,想方设法为自己洗脱。儿子大了,却把爸爸的心病那么轻描淡写地一句话带过,这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个不理解更悲凉的事呢?

什么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真正的陪伴是你的骄傲也是我的骄傲,你的烦恼也是我的烦恼。你的愿望我帮你实现,我的肩膀,你一样可以依靠!

儿子乘火箭出发时,爸爸没出现。家属席位空缺。爸爸不愿意打扰儿子,怕儿子受影响。飞行中出现意外,太空舱出现问题。儿子随身带去爸爸当年为他改制的地球仪。里面有一张他当年写给爸爸的纸条:爸爸:像你一样勇敢,不放弃。他勇敢出舱,排除故障,顺利返航。

回来时,爸爸来了。他的头发白了,背也有些驼。爸爸用一句玩笑冰释前嫌,父子拥抱。

不好意思,还是剧透了。虽然国产剧有太多诟病,这部电影也同样褒贬不一。挑毛病的事我不喜欢,我只是看出一个故事里极力表达的父爱。对我来讲,父爱母爱都是如此。只要有一点能力,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不止有父亲,也有母亲。一切为了孩子,几乎是为人父母以后大部分父母的座右铭。只是,只是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被理解,都被善待。都能有人帮着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像当年父母们为了帮孩子实现梦想不惜一切那样。

《银河补习班》电影观后有感心得体会 篇8

这部电影讲述了马飞的爸爸马浩文原本是一位出色的桥梁设计师,在东沛大桥建设中,他遭人陷害,导致桥梁坍塌,受冤入狱七年;错过儿子马飞的成长时光,在马浩文出狱后,与学校阎主任立下赌约。他教会儿子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用他独特的教育方法以及给儿子满满的爱给了马飞自由成长的空间,马飞由倒数第一名的学渣,变成全级前十名,最后变成一名出色的宇航员的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我印象最深的是马飞写给他爸爸的那句话:爸爸,我像你一样,永远不认输。这句话影响了马飞的一生,当他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总能想到爸爸的话,克服了航空中的困难。

马浩文说:“人生就是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那每天拉弓又有什么意义呢?”这句话提醒了我,我们要有自己的梦想,只要我们一直坚持往梦想的方向努力,就有可能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银河补习班》电影观后有感心得体会 篇9

而《银河补习班》是我在这个暑期档最为期待和希望能够燃爆内地电影市场的一部。不过,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说,《银河补习班》首周的票房表现中规中矩,并没有燃爆起来,甚至说还是低于市场预期的。

根据电资办以及各大平台的综合数据来看:《银河补习班》首周票房超过4.2亿,其中有1亿票房是多日大范围的点映票房。从发行的角度出发,现在只要是有一定体量和票房诉求的电影,都学坏了,点映的面都挺大的,不过,如此大范围强周期的点映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口碑好了,市场占有率自然大幅度提升,一旦口碑两极分化,对于电影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银河补习班》首周上映四天,首日票房收6300多万,加上之前的点映票房1亿,首日累计综合票房1.63亿,而首日排片占比超40%,是首周四天当中排片占比最高的;次日票房6600多万,因为有其他新片上映,排片占比减少到35%左右;首个周六票房收约9900万,排片占比约33%,周日的排片占比依旧是33%左右,但票房实现了破亿,这也是该片首周四天以来首次日票房破亿,且周六周日的上座率较前两天(均为11%左右)有了一定的提升,均为17%左右。

而通过这四天的排片占比、上座率以及票房产出等重要市场指标来看,不难发现该片在市场中的“忐忑”与躁动;同时,从这个票房的走势上来看,似乎依然存在逆袭的可能性,就看这一周有没有机会起来了。

就口碑而言,《银河补习班》在票务平台上的评分还不错,淘票票上评分9.0,20.2万人打分;猫眼电影上评分9.5,33.85万人打分;而该片在豆瓣电影上目前是6.2,不算差,但口碑的分化还是比较明显的。

我看有评论直接把该片归类为烂片,我想:是不是对邓超和俞白眉有什么偏见?虽然我并不认为它口碑炸裂,起码对于教育的探讨以及在当下环境中的呈现,还是有诚意的,动辄贴上烂片的标签,实在过于牵强。

从个人观感来说,像我这种年龄的人,还是比较有感触的,但对于年轻的00后,他们是否理解父辈们对于教育、父子亲情的这种表达其实是尚存疑问的;所以看这部电影一定是分受众的,比如为人父的,有了自己孩子的,他们可能对于教育的理念存在异议,但父子亲情一定是感触颇多的,特别是70、80后,里面的很多老歌都是祭奠过往青春的燃点;但对于没有结婚没有子女的部分90后,他们未必会被一些泪点感动,甚至可能会觉得存在说教。所以,从情感共鸣上,该片并没有做到像之前的《战狼2》、《我不是药神》等爆款电影那么步伐一致地形成共振,这可能是该片首周没有燃爆市场的主要原因。

当然,这也从某种角度体现了今年暑期档的集体焦虑。

我认为,任何一部电影,要想在市场中获得观众的充分认可,最终还得靠电影本身,电影不行,怎么夸都没用,电影行,电影观众的口口相传才是最好的宣传,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口碑利器。

归根结底,市场需要好电影,而不是导演或者片方自己口中的好电影。只有好电影才能拯救市场,只有好电影才能消灭市场的焦虑!

在这个糟糕的暑期档,谁才能像曾经的《战狼2》、《我不是药神》那样燃爆市场,消除市场的焦虑情绪呢?

《银河补习班》电影观后有感心得体会 篇10

这一部电影真正地道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这个年纪,需要三样东西。

1)鼓励

电影中马皓文是一个伟大的父亲,那么他究竟伟大在何处呢?他在整个影片的前半段中,为了鼓励马飞,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在这之前,马飞的妈妈,教导主任,包括马飞本人,坚持认为马飞很笨,都濒临放弃。但马皓文的出现,让马飞的人生出现了大逆转,我们很难说是因为那句话左右了马飞的人生走向,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鼓励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可以这么说,鼓励在绝望中给人希望的曙光,在迷茫踌躇时,让我们意识到要有自己的目标。

2)目标

鼓励固然重要,可必不可少的是自身的目标性。就像电影中所说的“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你连箭靶子都找不到,那每天拉弓又有什么意义?”

这句话又是两个比喻句的结合,但语点醒了不少梦中人。教导主任身上发生的故事便是这样:他的养子曾是高考状元,但后来因为一次简单的受挫而走了极端,导致精神失常。

所以,清华北大,甚至状元,都是不目的,真正的人生难题,不会像A,B,C,D四个选项这么明了,而我们应该要主动适应这个社会。

记住,不论什么时候急着赶路,都不能忘记自己梦想真正的箭靶是什么。

3)坚持自我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公平”一词,你有多努力,就会有多与众不同,在这部电影中,马皓文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方向,坚信自己拥有专业的能力,凭借着百折不挠的精神,终于为自己平反,并将这种“坚持自我”的人生态度以生活的方式,传授给了儿子马飞。

这个社会不缺墙头草,缺的永远是有底线,坚持自己的立场的强者,哪怕前方的路塌了,也不可紧,只要你心中有一座永远不塌的桥梁,你就可以被称作强者,记住,那座永不塌方的桥梁的名字叫做“坚持自我”。

你修好自己的桥,强大自己,就有对抗外界的勇气以及无形的力量!

邓超主演的《银河补习班》让我明白:梦想可以让一个囚犯被冤屈后依然坚信知识的力量和拼搏的意义,梦想可以让一个学渣逆袭学霸并成了万众瞩目的航天英雄。父亲用自己不服输的信念引导教育儿子,两代人共同经历,一起成长。银河补习班真是天价补习班,这是任何补习班都不能替代的。陪伴孩子成长是每个家长不可错过的时光。看完这部电影,我触动很大,也想到了现行教育的诸多状况:

第一、成绩定终生。从学生到家长,从学校到社会都过于看重成绩。成绩的高低成了衡量一个孩子优秀与否的标尺,一个家长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一个学校好坏与否的标准。用一个标准去衡量,那些个性差异大的孩子们都要放在同一标尺下,符合的即合格贴上所谓优秀的标签享受众星捧月的待遇,不符合的则贴上学渣的标签遭受万人唾弃。反思我们的教育,评价机制太单一,功利心太强,忽视了孩子身上的其它优秀品质。家庭和学校乃至社会不能为孩子的终身发展考虑,未有效地帮孩子建立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信念。惟成绩论对孩子的发展方向和人生轨迹弊大于利。帮助孩子树立远大梦想,增强学习内驱力是每个家庭和学校必须思考的大问题。

第二、标准答案高于一切。数理化这些需要标准答案情有可原,自然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但人文科学除了注重严谨外还得注重多样性。语文本身就是结合所学运用想象创作出独特的作品。百花齐放,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金陵十二钗也各有千秋,四大名著亦是各有特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国家在自然科学方面建树颇丰,但成就远低于西方的根节就在于标准答案。不允许有自己的想法,不允许另类,长期标准答案束缚下孩子们已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对于个人、学术、民族意义重大。放眼望去学术论文造假比比皆是,我们臣服于标准答案之时即放弃了对科学多样性的探究之机。美更没有标准!我们的孩子现在不仅创造不出美,也被驯化地丧失了发现美的能力。

第三、寄宿制度贻害人。大部分家长认为挣钱是第一位的,陪伴孩子是第二位的。错过了孩子成长期,这个损失是挣多少钱都弥补不过来的。家长们没时间管理孩子索性往寄宿学校一扔便万事大吉。成长中的孩子遇到的学习问题、心理问题、生理问题全部不管,一概交给老师学校,家长没时间过问。只是习惯性地问问成绩,这个成绩背后的东西毫不关心。面对成绩高的孩子家长们庆幸自己选择了寄宿,全然忽略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关怀和陪伴。面对成绩低的孩子家长们痛心疾首后悔自己怎么生了这么不争气的孩子,全然忘记了这只是一个结果成绩低的根源在自己身上。如何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只知道让孩子学习,家长也应该学习。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文化熏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寄宿制度能看到父母吗,父母的榜样力量如何传达?寄宿看似省事,实则费事,这个单得以后买!寄宿制度等于主动放弃了陪着孩子成长的义务和乐趣。每一百个孩子只有十个是最优秀的,我们却用这10%的孩子作为标尺,套在所有孩子身上,让90%的孩子痛苦不自信,连带着家长学校社会一起焦虑。家长不可跟风,学校不可激进,社会不可功利。家长得有承认自己的普通的勇气,接受孩子的普通就会水到渠成。

上一篇:交通运输管理处创建学习型单位事迹材料下一篇:镜湖的柳树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