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决定不了你的命运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考决定不了你的命运(共4篇)

高考决定不了你的命运 篇1

致高考落榜生一封信:高考决定不了你的命运

没有文凭,你可以有文化;

没有学历,你可以有能力;

就像没有美貌,你可以有气质;

没有人能阻挡你,除非你自己不想要!

高考决定不了你的命运!

各位同学你们好!

突然发现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将到来,作为一个当年被高考“折腾”得“痛不欲生”的人,我禁不住再次陷入反思。上榜的人,落榜的人,上千万的学子,人生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转折之后怎么办?上榜的人,还可以按照教育模式设计的路线继续走4年,落榜的人呢?人生道路怎么办?于是启发了我写这封信。我,曾经因惧怕高考而高中退学的人,给你们的一些话。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成长过程。

我,1980年出生,1996年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1999年,也就是19岁的时候,因为不堪学业压力而退学。

我当时高三时的成绩处在录取分数线的边缘,也就是说一不小心就考上了,一不小心就考不上了。在那种情况下,我面临极大的压力:万一考不上怎么办?亲朋好友、老师们怎么看我啊?终于,顶不住这种压力,提前退学了,逃离了高考。谈到这里,我想说的是:当时我连参加高考的勇气都没有,而你们都勇敢地坚持到底,从这一点来讲,你们比我强!

当年的高考压力,给我带来的心理的影响以至于到现在还存在。就在昨天晚上,我又梦见高考了。其实在退学后的每年高考期间,都会做梦,要么是噩梦,梦见当年参加高考前的紧张和恐惧,要么是美梦,梦见考上大学后的快乐。

退学后,在家里混混了1年半——在工地上打过功,在工厂上过班,在农村干过活,也做过小生意——后来觉得不能这样混下去了,于是在20岁的时候,自己来到了济南。因为没有学历,根本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于是只要去一家饭店打工,传菜工、勤杂工、洗碗工都干过。

在饭店工作期间,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一份“像样”工作的机会,终于在21岁的时候,进入一家小型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结果干了不到2个月,就被提拔为项目经理,到3个月的时候,当了策划总监。在广告公司期间,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整理成了文章,发给一些杂志,结果都给发表了。于是在22岁那年,就开始成为《销售与市场》、《中国营销传播网》等中国营销届最权威的杂志、网站专栏作家。

就在当年,我的文章被一家着名企业的老板看到了,他就把我聘过去做品牌总监。就在那年,我开始开始举办全国性品牌公开讲座,并被邀请到大学做专题演讲。

后来我的发展就开始进入了高速路:

23岁的时候,好几家企业、咨询策划公司开始请我做品牌顾问,当时的月收入超过1万元;

24岁,当时国内比较着名、山东省最大的营销策划机构请我做总经理,并被聘为山东经营管理研究会理事、研究员。

25岁,在人民大会堂获“中国品牌建设特别贡献人物”奖;

26岁,我在上海创立了意量伙伴品牌策划公司,已经为很多着名品牌进行过品牌策划、顾问服务;

27岁,我买上了自己喜欢的宝马汽车。

28岁,与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先生、首任中国区总裁陈朝益先生等海内外教育专家一起担任《我学网》专家顾问;开始到高校做巡回演讲,并被山东大学等多所大学聘为特聘专家、大学生成长顾问。

好了,现在我想对你们谈几个重要观点:

第一、成绩不好不代表能力差;

考试成绩不好,只能证明你的文化分不够好而已。而人的成功需要综合能力,文化分只是一个方面而已。比如沟通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等等。

而实际上,高分低能现象已经成为我们教育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因为过分地重视了学习分数,过分地追求高分,于是导致了其他综合能力的不足。

中国科技大学前任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曾感叹:“追求考高分的名校教育其实最不利于出人才,名校的高分压力使得很多优秀的人才被扼杀了。”

已故着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给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这让很多家长不理解: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满分啊?朱清时理解陈先生这句话的含义是:学生做学问,掌握精髓要义,考个七八十分,就可以了。不要为了考100分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朱清时说,“不要为了这一二十分,摧残了孩子的创新能力,浪费聪明才智,让人格、品德扭曲僵化,让他们沦为考试的机器。”

所以,正因为“好学生”太遵从于我们“考试”的教育模式,太追求高分,所以,在考出好成绩的同时,也禁锢住了自己的思想,禁锢住了自己其他能力的生成。

据有博士学历、中国教育战略问题研究专家头衔的武汉市市教育局副局长田文江披露,首份《中国状元职场状况调查》表明,1977年到2006年的30年全国各省状元全军覆没,没有发现一个在从政、经商、做学问等方面的杰出人才。

反过来,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正因为想法太多,脑子太活,才导致学习成绩不够好。但是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这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创造价值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而让人伤心的是,这个观点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而“一考定终生”的思想一直盛行:“考不上大学这辈子就完了”的思想毒害了多少学子?毒害了多少家庭?

第二、你只是失榜,而不是落榜!

什么是落榜?顾名思义,就是“落”下去了,“掉”下去了,背后的意思就是完了。实际上呢?真的完了吗?肯定不是!所以,没有考上大学,充其量也就叫做“失榜”,一不小心失去了一次上榜的发展机会。背后的意思是:你还有其他成长发展的途径。

“失榜”,意思你你没有落下,只是证明你不适合走“考试”这条路线,你需要再选择一条路而已。成功路不同,各有各成就。路不同而已。

落榜、名落孙山,这些封建社会的毒害人的概念为什么现在还用它?

本来一个学生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激情,可是老师和家长总是说:考不上大学你就完了!等到真的没考上大学,家长就慌了阵脚:完了完了!落榜了!名落孙山了!孩子这辈子可怎么办啊?这样的思想,极大的抹杀了学生继续成长的信心和激情!这是最大的毒害!

所以,现在对于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来说,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没有考上大学不是失败,而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榜”的态度,才是真正的失败,如果认为落榜了、完蛋了,那你失去的不仅是高考,而是对整个人生的信心!

而实际上,我们的教育已经开始改革:教育部老师中心主任戴家干指出:一次考试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终生,今后的高考制度将包括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评价以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考录方式。

这证明什么?证明如果这种改革实行后,没有考上大学的你可能就考上了,而有些考上了大学的人可能就考不上了。

绝大多数所谓“落榜生”,不是失败在没上大学上,而是失败在社会对你的“完了”的定位。10年前,我没有考上大学,在那种更加“没考上就完蛋了”的社会环境下,我面临的压力更大,我非常自卑,但是,我从来不服输,反过来,我还把这种强大的自卑感转化为了动力。在一次走进山大的演讲中,有同学问我:这些年来你这么努力成长的动力是什么?我说:“是发自内心的自卑!自从高中退学后,我感觉周边的很多人都开始“否定”我,“嘲讽”我,于是很自卑,为了证明自己并不差,所以一直在努力学习。

同学们,高考,这次没有证明自己,那就换条路线证明自己!

所以,同学们,请一定记住:所谓“落榜”,只是另一个人生起点。

所谓“落榜”,只是证明你不适合走考试这条路线,而其他可以选择的路线还有很多。

第三,高考失榜,你可以选择的发展之路还很多;

首先,你可以选择复读。

如果你只是因为考试发挥不好,或者某个学科成绩拖了后腿等因素导致成绩差了一点,你完全可以选择复读,把自己缺的地方补上来。复读,你耽误了一年的时间,换来的可能是一生的成长机会。

我的好朋友刘悦坦先生就是一个让人感动的案例。他从小学习一般,小学考初中,初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学都落榜。在第一次高考落榜后,他选择了复读,结果勉强考上了一所普通的专科学。但是到了大学,开放的学习环境让他一发不可收拾:先是专科升本科,然后考了研究生,然后读了博士,然后又被教育部公派到营销传播学全世界最顶尖的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读博士后,现在回国在山东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任院长助理,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大家可以网上搜索“刘悦坦”登陆他的博客了解。

其次,你可以选择自学。

如果你有一个明显的兴趣爱好,那你就自己去追求,自己去学。就像我一样,非常热爱广告,每天最高兴的事就是学广告,学品牌策划,结果几年下来,也能有所发展。

我的好朋友苏强先生,上大学读的是工科专业,大三时退学了,虽然没有读完大学,但是他非常热爱营销,自己很投入地钻研营销,后来就被史玉柱的健特公司(就是操作脑白金、黄金搭档的公司)录用了,经过几年锻炼,现在已经成为营销届的一名专家,在营销届最权威的杂志、网站成为专栏作家,并被大学聘为专家。大家可以网上搜索“苏强营销”了解他。

没有上大学,但是按照自己的兴趣路线去学习,去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例子举不胜举。

自学的话,你可以选择专门学习一段时间(我当时在农村务工了一年多,其实就是专门在家学习广告、策划知识),也可以选择参加某个具体工作,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踏入社会,就是踏入了社会大学,社会本身、一个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大学。刚刚毕业,我们确实有很多不足,比如专业知识不够,社交沟通能力不够等等,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基础的工作先做着,关键是在工作的过程中懂得去学习,去钻研,去成长,不要因为找到了一份工作就开始满足,停滞不前。

在工作过程中,你可以通过公司的资源平台,看很多书,参与很多实践,向公司其他前辈学习经验等,都是好的学习成长方式。你也可以在工作之余,根据自身不足,选择一些社会培训充实自己,比如你所从事的专业培训,英语、电脑等基础知识培训,商务礼仪、人际沟通的培训等等。

总之,有机会就要去参加,去学习,不要把挣钱当作重要事,你就只当参加工作后的4年是在上学!4年以后,你可能比你刚大学毕业的同学能力还要强!

第四、不上大学,不代表你不可以读大学的书,不可以听大学的课;

没有走进大学校门,但是大学的书是开放的,大学的课堂也是开放的。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某个专业的大学课本来看,甚至在离大学近的地方工作,可以经常去大学的课堂去听课。

你们可能会纳闷:我为什么没考上大学,然后在家务工,进城打工,然后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展起来?

我想告诉你们的是:当时我虽然退学回家,但是一直没有放弃学习。我当时虽然理科成绩很差,但是文科成绩还不错,我很喜欢文学、管理、营销、广告方面的书,我在退学后,无论在哪里,我都在看这方面的书,无论是相关专业的大学教材,还是书店里的各种相关书籍,我都买回来看。

等到我有机会进入广告公司工作时,其实我已经这这个专业领域学习了将近3年时间,而且是如饥似渴地学习。我印象很深的是当时到新华书店去“偷书”:因为买不起书,就在周六周日去书店看书,两天就看完一本。因为买不起,就得让自己集中精力珍惜每一分钟去看,必须在两天内把书看明白。这样去看书,反而效率很高。

所以我想说的是:其实每个人的成长发展都没有捷径,只要你努力去学习、努力,成长发展是必然的,只不过那一天你遇到一个机会时,就在别人眼里看起来“突然”发展起来了。而其实,这背后,一定是你自己的努力。

高中时你的成绩不好,最大的原因是你不喜欢学那些东西。我当时在高中时就是这样,我喜欢学的老师不让学,我不喜欢学的老师逼着你去学,每天都是痛苦的。好了!现在高中毕业了,你终于自由了,你终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学了!你可以去买这方面的教材和书刊,你可以去参加这方面的工作从基层开始锻炼着成长,总有一天,你会取得非凡的成就!

谈到这里,我还有一个观点告诉大家:高中毕业,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知识,千万不要认为:我高中毕业,是个“没文化”的人,只能做一些最基本的劳动。错了!其实,我们高中毕业时的知识量,已经足够让我们在某个领域去发展自己。

谈到这里,我还想说:学力,也就是学习能力,比学历重要得多!一个人取得多大的成就,不在于他在学校学到了多少东西,而在于一生中持续学习的能力。上海某大学的校长在毕业生典礼上曾说过:你们走出这个校门的时候,身上所学的东西已经有一半没有用了。就是告诉大家要终生持续去学习。

所以,同学们!请一定记住!人生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你在校园里学了多少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你是否持续的学习。

轻松点,我们决定不了孩子的命运 篇2

但是,他们的经验里也包含了很大的不平衡,第一,其它事情也是重要的,生活很丰富,需要的能力和训练很多,仅仅学习好是不够的;第二,它传递着对自己的生活的看不起,其实每一种生活都有它的乐趣和尊严,即便坐牢也是。

村子里乃至我的家庭里的大人,他们认为有钱就好了,现在我体验到,有钱有有钱的快乐,没钱有没钱的快乐,贫穷和富有都可以很痛苦也可以很快乐;另一方面,其实我们有多没钱呢,还可以呀,还挺过得去的,但是,他们处在深深地对别人的羡慕中,感受着自己作为穷人的痛苦和局限。

事实上,他们不太懂得爱自己,更不懂得什么叫活在当下。他们的生活大部分是活在未来和过去的,总抱着“等……就好了”以及“可不要像过去……那样”的念头。

问题在于,现在我慢慢懂得爱自己,慢慢体会着活在当下,我是怎么走到这的?我怎样从那个村子那个家庭的小孩成为今天的我呢?

很快,对于亲子,对于一个人,我内心再次想起那个曾经出现过的声音: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去尽可能地做好自己父母的角色很重要,但孩子究竟怎样还有很丰富的、很未知的变数,那就已经不是你的戏了。

仔细地看一下我们自己,我们能很明显地看到我们受到父母的很多影响,有的也很深,而且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有些影响我们还未清晰地觉察到。但另一件事也很明显,这不是全部,我们有很多的变化、很多的学习,很多重要的成长,并非来自我们的父母。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自己,其实是一部宏大的、漫长的交响乐,父母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只是一部分。

或许有人说,那是一部分,但那是基础的一部分,先决性的一部分,后来所有的影响都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父母的影响决定了孩子的发展。其实,七八年前,我也常说这样的话,当然,太多人这样说了,很多人这样强调,三岁决定一生,七岁决定一生,家庭教育决定一生,四年级决定一生,高考决定一生,和谁结婚决定一生……No!! 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什么叫决定?决定意味着不能改变,否则怎么能叫决定,只是影响,或大或小,而不是决定。而事实上,我们的生命随时在改变,随时可以按照我们的期待改变,我很同意萨提亚说的,人天生适合学习和改变。

现在的父母很多焦虑和压力来自于他们以为他们在决定孩子的未来,他们如何教导孩子,他们为孩子创造什么条件,决定了孩子。只要把“决定”换做“影响”,那个焦虑和压力就会小很多,亲子生活的氛围也就会宽松很多。

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说,我觉得,父母最重要的不是“为他做”。不是说不需要“为他做”,还是需要的,还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让他长”,让他按自己的样子长。刚才我们谈到一个观点,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基础性的,这样的说法也对也不对,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父母的影响因为比较早,因为正在孩子自我形成的关键期,可以说是基础性的;可是这个基础之下还有一个基础,你对孩子的影响本身还有一个基础,就是他的天性,他独特的气质,他独特的吸收、学习的方式,同样的事情,每个孩子的吸收都是不同的,我知道有一个家庭里,父母打孩子,一个孩子已经不太健康,而另一个孩子非常健康而强大,你怎样对待孩子是一回事,而他怎样吸收、选择是另外一回事,而这不是你能决定甚至不是你能理解的。

你的孩子很像你,很多地方很像你,除了受你的影响,还有你的遗传,所以,很多很多地方像你。可另一方面,他从本质上完全不同于你,他是另外一个人,他是他,你是你。你无法用你的经验来预测他,也不能用你的经验来预定他的未来,你可以向孩子分享你,那是很好的,但你不要用你的理解和经验来塑造,那会妨碍他,因为你绝不是他。分享和塑造的区别在于,分享没有强迫性和方向性,而塑造常常是强迫的和定向的,分享是:这是我以为的,不一定适合你,仅供参考;塑造是:你要这样才行,否则的话就很不好甚至很可怕。

分享是帮孩子长,塑造是为孩子做。当你分享的时候,你给了孩子一些参照,这是一种帮助;当你塑造时,你实际上在要孩子成为“你以为好的人”、做“你以为好的事”,这必然成为一个妨碍,即便它有些时候是好的,但根本上会成为一个妨碍。因为他和你本质上是不同的。

生命有自己的驱动力,人作为一个生命就像任何一颗植物的种子包含自己的驱力和指向,只有当你安静的时候、你心里不吵的时候、你没有太多焦虑和期待的时候,你能感触到自己的驱力和指向的时候,你才能看到孩子。

生命也是相连的,那个1931年出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小女孩和我关系很大,她后来的丈夫也和我关系很大,至少因此她被称为萨提亚;那个出生在印度中央邦古其瓦达的小男孩和我关系很大,他的外祖父母也和我关系很大,否则他不会成为奥修,我也不会这么大地从中受益;那些出现在我生命中的人,那么多的人,无论以哪种方式出现,无论我当时的感受是什么,他们一起使我成为今天的我。没有人是单独存在的,我们是一体的。父母或许是很要紧很特别的一部分,但它只是一部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和整个时代、整个宇宙互动的。

是谁在决定你的命运 文档 篇3

河北鸡泽一中

JHYZHJ

今天,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天才实验的。美国一群心理学家曾到一所小学做过一个寻找天才的实验,他们还让学生通知家长到学校来,以便保证这次实验结果的真实性。

心理学家把事先印制好的考卷发下去,孩子们开始认真答卷。半个钟头后卷子收上来,被送到旁边的老师办公室进行评阅。又是半个钟头过后,心理学家拿着五份试卷郑重地走到正在走廊里紧张等待结果的家长及学生面前,宣布五位天才的名字。当宣布到第五位后,那些没有被宣布为天才的孩子仿佛做了错事一般,而他们的家长更是满脸的失望。可他们哪里知道,这些心理学家其实根本没有改一张考卷,而只是坐在办公室里聊了半个钟头的天。那五份试卷,只是他们从一大摞考卷中随意抽出来的。

20年后,这群心理学家追踪了所有当初参与过天才实验的学生,结果令人惊讶,那五个无缘无故被宣布是“天才”的学生,他们的表现明显强过那些没有被宣布是天才的学生。

一句完全没有事实根据的赞美居然改写了这五个人的命运,也改写了其他人的命运!我要说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我们学校曾经的一个班级。那是一个从高一分班到高三接连换了四个班主任的班级,一个几乎让所有老师都头痛到要逃避的班级,一个习惯逃课睡觉搞对象群体捣乱的班级,但就是这样一个班级,如今出了好多个行业精英,有优秀政府官员、优秀法官、优秀大学和中学教师,也有成功的企业家、知名的商界精英。前几天,我在和他们其中的几位聚会时,曾经问过他们一个问题,我说你们现在能比快班的孩子做得更优秀,除了最终我让你们收回了浮躁的心外,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一直在坚持,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某品牌医药邯郸地区总代理的小赵说,“如果一个人真的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的,更不会在意别人怎么评价自己。”

他的话让我想起去年这个班的另一名学生曾对我说过的一句话,“老师,我从大专到自考本科到考研再到英语八级最后到考取北京市经常与外国人打交道的国家公务员,我始终都在努力,都在奋力朝前奔跑,我的起点比很多人差,但我的终点比他们很多人都优秀。”

亲爱的孩子们,听了这两个故事,你们一定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一个人的命运,到底靠谁在决定?其实,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奇迹,都是在和亿万竞争对手激烈拼杀后硕果仅存的奇迹。从这一点来说,每个人都应该有广阔的舞台和光明的前程。可为什么有的人舞台越做越大,路越走越敞亮,而有的人却渐渐地暗淡了希望,消逝了音响,寂灭如死灰了呢?风可以吹皱一池春水,却绝对吹不动一潭死水;外部的力量固然重要,但绝对不是决定因素,一个人的真正改变,是源于自我价值意思的唤起。那些所谓的打击、挫折与考验,对于一个真正强大的人来说,又能算得了什么?所以,当你遭遇失败,就把一切都归罪于外部环境,归罪于自己没能遇到一个吉人相助,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时,你可曾想过:我为理想做过怎样的坚守,有过怎样的坚持,付出过多少努力?

作家周国平说:“能被失败阻止的追求是一种软弱的追求,它暴露了力量的有限;能被成功阻止的追求是一种浅薄的追求,它证明了目标的有限。”是的,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公平的,都有无限的可能,真正能左右你命运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认定了目标,只要你敢于迈开脚步,就没有任何外力能阻碍你抵达终点。除非你主动放弃、自愿屈服。

孩子们,你们相信自己是奇迹吗?你们还甘心自我沉沦吗?那就努力奔跑吧,孩子们!起步有早晚,进步无极限!

最后,我要把我的一首《在路上》的小诗送给大家:

在路上

多少次唤醒太阳 多少次迎来晨光 多少次任雨水打湿衣裳 多少次看风雪呼啸耳旁 我始终身姿飒爽 健步不慌

奔跑吧 在路上 人生没什么值得彷徨 年过四十又何妨 纵遇忧伤也昂扬 我喜欢这样的倔强

奔跑吧 在路上 只要呼吸还算健康

只要血液 还在供给我的心房 我就要步伐继续铿锵

奔跑吧 在路上 让脚步激起大地的回响 用汗水书写生命最美诗行

奔跑吧 在路上 路会越跑越长 世界也越跑越敞亮

高考决定不了你的命运 篇4

中关村北大青鸟:高考成绩即将公布,你的命运将会怎样?

随着高考成绩公布日期的逐渐逼近,考生们的神经也日益紧张。在应试教育的中国,考上一所好大学仍然是家长跟考生们的共同愿望。北大青鸟中关村校区的老师表示,努力学习,力争名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失利考生们绝不能自暴自弃。高考是改变命运的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高考成绩决定不了你的命运,考生们不要把成绩看的过于重要。

高考失利,未来在哪里?

寒窗苦读12年,只求能交给自己和家人一份满意的答卷,可是高考成绩却无情地摧毁了很多学子的梦想。看着昔日同学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不知名的情绪填满心头。高考失利了,未来在哪里?是选择出国、复读,工作、还是职业教育?每一年都有因复读失败而走上绝路的学生,每一年也有海归回国却找不到工作的新闻。脚下的路到底该怎么走?命运真的要被一次高考决定吗?对此,中关村北大青鸟的老师表示,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很多,只是很多人都错把高考当成了唯一。高考只是生命的一个历程,应该为它全力以赴,但是如果失败了就另做打算,“一棵树上吊死”从来不是聪明人的做法。

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是如何付诸实践?中关村北大青鸟的老师说,想决定自己的命运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其次,结合实际情况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小刘现在在一家国企担任软件工程师的职位,2009年,她高考失利了。当时的她茫然无措,每天都在网上寻求安慰。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北大青鸟的相关信息,经过考察,她来到了北大青鸟中关村校区进行软件培训。

“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是我成功的重要因素。此外,还还要感谢校区老师的苦心栽培。老师没有放弃不够聪明的我,多次给我单独授课,每当我取得一点点的进步,老师都会给我鼓励的眼神。那种温暖的感觉,这辈子我都忘不了。校区的老师都是行业精英,他们拥有着丰富的工作以及教学经验,上课时结合企业实际项目案例,不仅提高了学习的速度,同时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此外,校区拥有一批专业的就业服务团队,他们会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给学员进行职业规划与指导,就因为这样,我很快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在校区的帮助下,我找到了理想中的工作。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逐渐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高考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成绩代表不了什么,工作的成败与否才是成功的评判标准。认清自己,正确选择无论何时都是至关重要的。

资料来源——中关村北大青鸟官网网上学堂

http:///

上一篇:四风建设投稿下一篇:劳动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