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五上练习四教案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北师大五上练习四教案(共10篇)

北师大五上练习四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巩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周长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1、完成50页1题

描出蚂蚁走过的路线,巩固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2、完成50页2题

加深对周长实际意义的理解,巩固测量周长的各种方法。先说说什么是这些事物的周长,然后与同伴合作选择合适的方法测量,最后集体汇报交流。

3、完成50页3题

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灵活运用周长计算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先引导学生将图中的每个数据信息与相应的边对应起来,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独立进行选择。

4、完成50页4题

进一步熟练掌握计算各种图形周长的方法。

5、完成50页5题

巩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可以先让学生分别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如何计算,并比较两种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不同,再进行计算。

6、完成51页6题

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有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先弄清题意,再独立解答。

7、完成51页7题

灵活运用长方形周长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利用情境图理解,一面是墙,围成的篱笆就只有长方形的三条边。在此基础上讨论计算方法,鼓励方法多样化。

8、完成51页8题

综合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2)题可以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或用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分一分,帮助理解题意,然后再求小正方形的周长,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求小正方形的周长。第(3)题是拓展题,要引导学生对比解决前两题的结果,展开充分的讨论,不作全班统一要求。

9、完成51页9题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长方形周长和长、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

北师大五上练习四教案 篇2

学  习

目  标 1、通过活动进一步巩固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策略,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得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的能力。

学  习

重  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很久没去大森林里走走了,今天的天气看上去还不错,你们想和老师一块去吗?

师:不过去之前,我们要进行一场夺星比赛,胜出的人才能参加,大家有信心胜出吗?

二、巩固练习

师:本次夺星比赛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大家的竖式计算,第二部分考口算,没做对一道题就得一颗星。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师:请你们翻开课本

学 生 活 动

生:想

生:有

生:准备好了。

板书设计

北师大五上练习四教案 篇3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47-48页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八第1-3题。教学目标:

1.能够主动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信息,提出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数学问题。2.会主动联系并提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3.学会类比迁移、联想建构的学习方法,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与同伴交流思想,对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热情。

4.敢于质疑,勇于暴露学习问题,主动与同伴开展合作学习。教学重点:

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会正确地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提出数学问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出问题:

每本笔记本3.4元,每支钢笔8元,每本讲义夹4.75元,每支水彩笔2.65元。你看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 预计学生会提出加减和减法的问题:

(1)买一本笔记本和一支钢笔一共需要多少元?(2)买一支钢笔比一本笔记本贵多少元?

(3)买一本笔记本和一本讲义夹一共需要多少元?(4)买一本讲义夹比买一本笔记本多用多少元? „„

2.你能列式吗?口答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4.75+2.65 3.4+4.75 8+3.4 8+4.75 3.4+2.65 4.75+2.65 4.75-3.4 8-3.4 8-4.75 3.4-2.65 3.揭题: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解决问题,主动探究建构

1、尝试独立探究: 以上这些算式该怎样计算?请自己选择两题试一试.教师加强巡视,及时捕捉发现学生自己的算法。

2、交流引导理解。

(1)请把你的计算方法介绍给大家好吗? 预计学生会有这样一些算法:

第1页 ①用元角分的知识解答.②列竖式计算时,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对着上面的小数点在差里点上小数点。

但列竖式计算时,可能会出现前面分析的种种情况。(2)重点讨论: 加法的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为什么要把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为什么得数中也要点上小数点?这个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位置?

①为什么要把小数点(或数位)对齐? ②为什么要在被减数的末尾添上“0”?(如在计算8-3.4时)3.小结时组织讨论: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

三、巩固应用

1、刚才没做的题你能再做一做吗?

2、完成P48练一练第1-2题.做完这组题,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问题?

3、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有些同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跳高:A同学跳了1.23米,只比第一名少了0.02米。

铅球:B同学得到了冠军,投了8.4米,比第二名多投了0.56米。100米跑:C同学也得了第一名,成绩是13.5秒,第二名与第一名相差0.5秒。请分别计算跳高第一名、铅球第二名、100米跑第二名的成绩。

四、课作:完成P49练一练第1-3题.星期天,开展争当“小管家”活动,帮助爸爸妈妈到市场买菜或到超市买东西,并记录、计算家庭支出情况,下周向老师和同学汇报。

第2页

小数的加、减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51页练习八第7-10题。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结合现实情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重点、难点:

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

一、回忆旧知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二、游戏:我是谁?

1.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我是谁?”的小游戏。2.我是口算小能手。(练习八第7题)

提问:在这些口算中你们觉得哪几题比较难?

小结:这里出现了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一位小数减整数的口算。口算时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在一旁列竖式帮助解决。

我是笔算小高手。(第8题)

独立完成,4人板演。

说说每一题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提问:你们觉得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我是看病小专家。(第9题)

提问:你从图中了解到了什么信息?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结合折线统计图解决题中的问题。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其他同学回答)我是理财小当家。(第10题)

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说说每道题的思考过程。

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我是纠错小行家。

出示场景:有个小朋友,名叫小力,外号小马虎。一天数学课上他用竖式计算5.1加一个两位小数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得2.76,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的结果吗?

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小结:以后你们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第3页 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小数减法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48-49页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八第4-6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计算方法的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

一、复习

1.口算下列各题:

0.7+0.3 0.65-0.25 6+0.34 0.83-0.5 9.2-6 2+2.8 3.4-3 17.6+3.9 3.6+2.4 0.45+2.85 0.73-0.2 14+3.9 1.6-0.4 4.5+0.5 0.82-0.42

二、新授 1.教学例2 出示例2.指名列出算式。

让学生试写竖式,明确相同数位对齐。

思考:被减数百分位上没有数,怎么办,为什么可以看作0。2.完成P49“试一试”

思考:被减数的十分痊和百分位上都可以看作多少?为什么? 3.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1-3题

第3题:可以结合线段图让学生说说对前3个问题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还可以自己补充问题:问学生你还想到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八的第4-6题 1.“小小诊所”:练习八的第4题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第4页 2.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八的第六题

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做。练习八的第九题

解决前三个问题后,可以结合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这一天中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等问题,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练习八的第十题

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要求说说每题的思考过程,再让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练习八的思考题 可以先根据“5.1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得2.76”,算出作为减数的两个小数应是2.34。再用5.1加上2.34,然后可得到正确的结果。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加强了对小数的计算能力,在以后的计算中我们要细心,不犯错误。

第5页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例

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九第6-9题。教学目标:

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学例4(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

(3)提问: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①按照“0”、“·”、“8”、“0”的次序按键。②先按“·”再按“8”,显示“0·8”,就是买铅笔的钱数。

(4)尝试计算。

(5)集体校对。提问: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的想法可能有:①先记牢这个数,然后再按。②看到零点几的小数,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这样能节省计算时间。③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④算完还可以用计算器再算一遍。

2.完成“试一试”

(1)提问: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2)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3)小结: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出示课题),确实非常快捷,正确率也高。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完成“练一练”

(1)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在书上记下每题的得数。

(2)交流计算的注意点。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明确:先记牢一个数,然后再按,按好后注意核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完成练习九第6题

(1)提问: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

第6页(2)学生各自用计算器计算这四题。

(3)同桌互相出题并借助计算器解答。3.练习九第8题

(1)理解题意。先让学生观察这张收支情况统计表,说说每栏表示什么含义。

(2)思考:怎样算“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先让学生独自思考,再指名回答。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用上月的余额1203.5元减去支出的100元,就能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

(3)明确各项余额的算法。让学生挑选一栏和同桌说说怎样算它的余额?重点解决“合计收入”“合计支出”的算法。

(4)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额,集体校对答案。(5)拓展延伸。谈话:我们也能像小明一样,学记自己的经济小帐本。设想一下,如果要你来统计每月零花钱的收支情况,你准备怎样来设计这张统计表?希望同学们持之以恒记好经济帐,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

4.练习九第9题

(1)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

(2)汇报结果。前三题的答案依次是1·89、2·889、3·8889。

(3)提问:观察一下,这三题的答案有什么规律?学生的想法可能有:①个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每个数的末尾都是9。②小数中间“8”的个数和个位上的数一样。

(4)根据这些规律填出最后一题的得数。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用计算器计算了一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第7页

加法运算律的推广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页例3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九第1-5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教学重点难点:

知识的迁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口算

用卡片出示练习九的第1题,指名口答。

2.出示例3中的四种文具。

如果让你任意购买其中的两种文具,你想买哪两种?你会计算出所需要的钱数吗?

二、探究 1.出示例3 这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引导学生探索算法

你会计算这道题吗?先算一算再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独立计算,注意选择学生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指名板演。比较: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小华一共用的钱数,请同学们比较这些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更简便些?

进一步追问用简便算法的学生:你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加法的运算简便。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定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这里的字母 a、b、c可以表示怎样的数? 指出:因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所以这些字母公式里字母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既包括整数,也包括小数。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两题

第8页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简便

完成练习九的第2题

比较每组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整数减法的一些规律小数减法里同样适用,也能使一些计算简便。2.完成练习九的3~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第4、5题的思考过程,说出每一步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对自己的学习表现怎样评价

第9页

整理与练习(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页的“回顾与整理”和“练习与应用”第1-4题。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再次引起兴趣,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小组讨论: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认为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小组讨论并交流。

3.提问: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用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小数加、减法与整理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

4.小结。

(1)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一样,都需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减。

(2)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因为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3)除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之外,还可以口算、估算,或用计算器计算。

二、练习与应用

1.口算大比拼(第1题)(口算卡片出示)

提问:哪几题容易错?为什么?

(1)9.8-4.8=5.0或5时要注意小数的简写。

(2)0.92-0.2要注意把小数点对齐,学生容易算成0.9。(3)1.2-0.8注意个位上的0不能不写。2.笔算大比拼(第2题)

(独立完成,9人板演,集体校对)

3.小结:在口算和笔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4.简算大比拼(第3题)

独立完成,说说每一题分别是用什么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5.脑力大比拼(第4题)

认真读题,弄清题意,独立完成。

三、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整理复习了小数加、减法,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在今天的大比拼中你有什么收获吗?

第10页

整理与练习(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页的“练习与应用”第5-6题,第58页“探索与实践”和“评价与反思”。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有关负数,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小数加、减法的广泛应用价值,拓展知识面,提高正确选择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家庭生活中常见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感受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产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拓展知识面,提高正确选择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练习与应用

1.引入: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也有很大的作用,不信,你们看!2.小黑板出示第5题几种食品每1000克中钙含量的情况统计表。提问:你从这张表中能收获什么信息?(独立解决教科书中的三个问题)

提问:对于这张表,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延伸:看了这张表,对于你以后的膳食有所启发吗? 3.投影出示第6题。

(独立读题,弄清题意)提问:“水位变化”栏如果是正数说明什么?如果是负数又说明什么? 小结:“水位变化”栏的正、负数都是说明水位在前一天的基础上上升或下降。

提问:“当日水位”怎么计算呢?

4.教师介绍牛顿在苹果树下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

提出问题:假设有一个物体从高空下落,经过4秒落地。已知第一秒下落的距离是4.9米,以后每一秒下落的距离都比前一秒多9.8米。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地面多少米?

提问:“以后每一秒下落的距离都比前一秒多9.8米”是什么意思?(先列表,在解答)

二、探索与实践

1.讲述:课前老师让你们每人搜集了上个月家中的电话缴费单,还填写了一些家庭日常开支的统计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2.提问:从电话缴费单中看看每月的电话费都包括哪几个部分,再算一算合计数与缴费单上的情况是否相符。

3.学生各自计算验证。

4.学生交流家庭日常开支的情况。

第11页 5.提问: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三、评价与反思

1.讲述:这个单元的内容到这儿就结束了,对你自己的学习你有什么评价吗?打开教科书第58页,想想自己每一项各得多少分,和同桌交流交流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差距。

2.学生活动。

3.学生说说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

三、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整理复习了小数加、减法,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在今天的大比拼中你有什么收获吗?

北师大五上练习四教案 篇4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比3∶8中,()是这个比的前项,()是这个比的后项,这个比读作()。

3.(1)3∶8=()∶32;

(2)0.1∶0.05=()∶20;

(3)()/()∶1/3=3∶4;

(4)3/5∶()=1∶5;

4.(1)3∶2=()÷()=()。(小数)

(2)10÷8=()∶()=()。(小数)

5.从a城到b城的公路长200千米,一辆客车从a城到b城需4小时,一辆货车从a城到b城需5小时。客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值是();货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值是()。客车与货车的速度的比是(:)。

6.下面是小兵和小华最近4天在一起练习打乒乓球的成绩表:

(1)小兵第()天练习的成绩最好,这一天赢的场数与总场数的比是(:)。

(2)小华第()天练习的成绩最好,这一天赢的场数与总场数的比是(:)。

7.求比值。

(1)15∶10=;

(2)0.8∶0.2=;

(3)4/7∶2/3=()/();

8.求比的未知项。

(1)120∶x=24 x=;

(2)x∶3/5=30 x=;

9.下面的一组长方形中,哪些可以归为一类?说明你的理由。

答:、、为一类,长与宽的比都是∶。(按先后顺序填写)

10.2007年4月25日,教育部启动阳光体育活动,要求中小学生在校期间保证1小时的活动时间。育才小学六年级学生上午3节课,下午3节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课间操20分钟。请你算一算六年级学生在校活动与学习时间的比,你有什么建议吗?

列式:答案

答:六年级学生在校活动与学习的时间比是:。建议略

北师大五上练习四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巩固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初步学会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学会在生活中联系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课时安排:2—3课时

课前准备:小黑板、图片、计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说说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新课练习1.第2题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板演,评析。2.第1题出示

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 3.第3题出示

学生独立审题,解答题目,校对。4.第4题出示

先报出得数,再帮小熊投篮。5.第5题出示

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6.第6题出示

读懂题意,独立完成,校对评析。迁移训练,换一个得数试试看。7.第7题出示

自由读题,指名读,说说怎么做?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8.第8题出示

学生自主完成,校对。9.第9题出示

先审题,再独立完成。10.第10题出示

自由审题,独立试做,评议。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1.第11题出示

有只淘气的小狗把墨水瓶打翻了,猜猜看可能是什么数?神奇的算示:

请你填一填,算一算,会发现什么?

三、小结

北师大五上练习四教案 篇6

一、简便计算练习题

158+262+138

375+219+381+225

5001-247-1021-232

(181+2564)+2719

378+44+114+242+222

276+228+353+219

7755-(2187+755)2214+638+286

3065-738-1065

2357-183-317-357

2365-1086-214

765-146-28-26

234-65-35 273-128-62 279-73-127

578-176-324

679-(213+79)786-(219+86)389-(89+215)

497-299

4× 12×25 135×6+65×6

×53+53

25×38×4

1500÷25÷4 4800÷25÷4 56000÷8÷125 2300÷50÷2

178×101-178 84×36+64×84 75×89+11×75

178×99+178

79×42+79+79×57 38×101-38

75×27+25×27

35×37+65×37

37×83+17×37

19×103-19×3

99×38+38

23×41+59×23

(13×125)×(3×8)

123×18-123×3+85×123

18×82+18×47+18×71

38×41+59×38

58×99+58

138×72-72×38

23×83+17×23

42×103-42×3

25×62×4

99×38+38

125×43×8

二、应用题(列竖式计算)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从甲城到乙城共需行驶24小时,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北师大五上练习四教案 篇7

学习

目标 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运算与生活的联系。

正确计算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算。

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的过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

重点 正确计算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口算:

35+5064-437-306+72

70-2038+2058-54+44

二、你能算出温差是多少吗?

北京:5--15度北就的温差是多少?

上海:10--18度上海的温差是多少?

三、比较方法:可以先算出得数后再进行比较,也可以根据左右两式关系直接比较。

四、26页第四题。

1、你喜欢哪两种玩具?需要多少元?

2、说说50元可以买哪两种玩具?

五、游戏:信鸽送信。

六、图画应用题。

26页第6题,7题。

总结:说说本节课你又有了哪些收获? 学生活动

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并理解“温差”的意思?

想计算出这一天的温差即:用最高温度减去最低温度。

学生独立填写,指名汇报。

完成教材26页第三题。

看图,说一说你在书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在小组内练习用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全班交流。

教师出示信箱,让学生自己写算式,向信箱内投。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中自己知道了哪能些信息,再根据问题列式计算。

板书设计

练习二

一班 二班

20人 23人

一班比二班少几个人23-20=3(个)

二班比一班多几个?23-20=3(个)

北师大五上练习四教案 篇8

知识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看懂统计图,体会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能力目标:使学生在看懂统计图表、分析数据、简单推断的过程中体会数据统计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情感目标: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难点】  在看懂统计图表、分析数据、简单推断的过程中体会数据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整理本单元的内容。

二、基本练习

1、教科书第90页第1题。

(1)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讨论:用什么统计图表示比较好?并说出理由。

(2)同桌合作,完成折线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回答有关问题。

2、教科书第91第2题。

先让学生说出从图中得到的信息,再解决第(2)个问题。

3、教科书第91页第3题。

(1)让学生计算出每个店营业额的平均数。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应该关闭哪个店?”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观点,但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学生能否用数据有理有据地说明理由,而不必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评判。

三、巩固练习

4、教科书第91页第4题。

先让学生自己读图,再组织交流。

四、作业设计 《新同步》

板书设计  每题的演算过程

第四课时   练习七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练习中位数和众数的作用。

能力目标: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情感目标: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进一步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难点】  在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体会每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答什么是中位数和众数?其他同学评议和补充。

2、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评议和补充。

二、教学练习七。

1、第一题。

⑴、投影仪出示统计表,用什么统计图表示去年凉鞋销售量的变化情况呢?引导学生讨论,指名说出理由。

⑵、因为这里要表示去年凉鞋销售量的变化情况,所以要用折线统计图。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⑶、组织学生讨论其他两个问题。

2、第二题。

先让学生说说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再计算其它问题,全班交流。

3、第三题。

⑴、让学生计算出每个店营业额的平均数。

⑵、组织学生讨论应该关闭那个店?

4、第四题。

出示两个统计图,让学生读图,交流图中的各种信息,教师适时引导。

三、课堂总结,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

练习七的练习课

第三题   甲:(7+7.6+6.4+5.6+4.8+3.2)≈5.8(万元)

乙:(2+2.6+3.6+3.8+4.6+5.6)=3.7(万元)

北师大五上练习四教案 篇9

教学重、难点:加深对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以及数学规律的认识。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这一单元,你了解了什么规律?学会了哪些计算?

学生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二、练习与应用

1、口算练习

学生独立口算,集体订正。

2、第2题

引导学生将后面六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与第一栏进行比较,明确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那么积也随着乘或除以几,从而初步体会积的变化规律。

3、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师计时,并巡视指导,集体交流,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4、第4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判断哪几题的商小于1,再通过计算验证开始的判断是否正确。

5、第5题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改写方法,弄清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再决定小数点是向右移动还是向左移动。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整理与复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在计算小数乘、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北师大语文四年级教案 篇10

一. 周学习内容:周教学内容:第七单元《地名》、

二. 周学习重难点:

1. 生字:一类字5个, 二类字4个;

2. 积累:在收集、介绍地名的过程中,用自己获得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

3. ▲ 阅读“语文天地”中的好词好句。

▲ 通过“畅所欲言”“开卷有益”“笔下生花”等环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锻炼自我表现的能力。

4、作文:(1)、写调查报告

(2)、编旅游故事

两项中选取一项进行写作。

写作要求:▲内容形式不限

▲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可以查找相关资料。

三.周学科融合:,通过读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游艺活动等,使学生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文化.

四.周学情分析: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

地名 授课时间:周﹍﹍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分析

这是一个开放的单元。

地名命名的类型:根据自然景观(方位、距离、地理、形态、特征、物产和其他特征)命名、根据人文历史(居民、族姓、史迹、事件、人物传说、寓托思想情感)命名、其他多种形式命名。

学法

教师导法

设计各种实践活动

学生学法

由学生先查找资料,以备上课使用。课堂上通过互相交流,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通过读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游艺活动等,使学生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文化。在收集、介绍地名的过程中,用自己获得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

学习重点

一、了解丁丁家乡的地图

1、出示:丁丁家乡的地图

2、做识图游戏:一生说地名,另一生在图中指出。

3、小组讨论:你发现丁丁家乡的地名有什么特点?

4、交流:

5、师简介孙中山的资料。

6、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在关地名的小故事,体会地名的文化内涵。

二、日积月累

1、指名看日积月累,找找共同点。

2、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也收集了不少各地的地名,谁来说一说?

3、现在我们也来给这些地名找找他们的同伴,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并板书。

4、教学日积月累“读一读

(1)、师出示词语:一马平川、千山万壑、亭台楼阁、断壁残垣

指名读。

2、师出示练习:(连一连)

二 、举办”地名游艺会“

有关地名的知识丰富又有趣,接下来,我

们就一起来开一个地名游艺会,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前选择的项目进行活动。

教师要参与到学生中,形式可以有:

1、猜城市名

2、找一找诗中的地名

3、抢答,说地名

说出三条以城市命名的路名:

说出三个用少数民族语命名的城市:

说出带”阳“字的三个城市名:

说出带”海“字的三个城市名。

4、填成语,组地名

5、查找资料,介绍一个地名的来历。

6、把地名串在一起,编一个有趣的旅游故事。

四、学习《趵突泉》。

1、初读探究

1、自由阅读

2、学生质疑或互问,师结合学生发问适当点拨

质疑;文章从几个方面写趵突泉?

3、读了课文,你们觉得趵突泉怎样?

4、分组朗读短文,要求读出趵突泉的美。

5、指导背诵经典段落。

五、略读《秦皇岛的来历》

1、自由读,

(1)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的读音,指名说出这篇短文的一些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全班交流。

(2)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2、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上一篇:安全评估自评报告下一篇:产品质量管理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