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思考(精选8篇)
1、滚动计划编制方法的主要特点将整个计划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执行计划,后几个阶段为预定计划。执行计划具体详细,要求按计划完成;预定计划比较粗略,允许调整。经过一段时间,计划向前推进一个阶段,原预定计划中的第一阶段经调整修改后变为执行计划,而预定计划也向后延一个阶段。制定原则:近细远粗
2、根据企业接到业务的方式,将企业的生产分为哪种组织类型?
大批量生产作业计划
成批生产作业计划
单件小批生产作业计划
3、在生产计划编制中,需要注意综合平衡,其内容主要包括哪几项? 保证销售计划顺利完成尽量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全面准确及时的原则
4、在一个企业的生产能力核定中,哪些机器设备可以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定?
5、单一品种的条件下,设备台组的生产能力计算方法。
设备生产能力=设备数量×单位设备有效工时×单位时间产量定额
6、当一种设备生产多种规格产标准产品法
代表产品法
确定代表产品
计算生产代表产品的生产能力
其他产品折算成代表产品
计算生产各计划产品的生产能力
假定产品法
计算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
计算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
计算各种计划产品的生产能力品时,设备台组的生产能力计算方法。
一、关于生产运作管理的研究和主要观点
1. 关于生产运作战略的研究
生产运作战略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向上要遵循企业的经营战略, 通过生产与运作战略环节把经营战略细化、具体化;向下要推动生产与运作系统贯彻执行具体的实施计划, 以实现经营战略的目标。
根据陈荣秋的观点, 生产运作战略主要包括3方面的内容: (1) 生产运作的总体战略 (自制或购买、低成本和大批量、多品种和小批量) ; (2) 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开发与设计。产品或服务的开发与设计可采取作跟随者还是领导者、自己设计还是请外单位设计、花钱买技术或专利、做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四个策略; (3) 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同样有四个方面的策略:选址、设施布置、岗位设计、工作考核和报酬。齐二石则从生产与运作的集成战略和竞争战略来说明生产运作战略的内容。集成战略包括纵向集成和虚拟集成两个方面;竞争战略即为迈克尔.波特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叶广宇等人 (2001) 则是分析了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运作战略的主要内容, 根据他们的观点, 生产运作战略包括明确竞争重点、生产运作总体策略和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
在生产运作战略构建上, 齐二石认为应该通过竞争优势要素来构建生产运作战略, 现在有六种基本竞争优势要素:即成本、质量、快速交货、柔性、服务, 还有即将出现的环保。在构建生产运作战略时要考虑以下问题:聚焦和权衡问题、订单赢得要素和订单资格要素, 以及聚焦核心能力等问题。叶广宇等人提出生产运作战略的制定, 应充分考虑企业赢得市场的各种要素和企业自身生产能力两个方面。其中, 企业赢得市场的各种要素包括:对顾客需求的认知与满足程度、交货时间、质量、性能和服务、顾客成本、学习和创新能力等;企业自身生产能力包括:技术、系统和人的能力及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能力等。徐学军 (2000) 则重点研究了企业应如何制定生产运作战略, 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步骤: (1) 回顾企业经营战略的要点; (2) 陈述生产运怍系统的使命与任务; (3) 拟定生产目标; (4) 外部环境分析; (5) 内部条件分祈; (6) 竞争位置分析; (7) 描述生产运作系统的理想横式; (8) 确认关键的问题; (9) 制订生产运作战略; (10) 制订战略计划。
2. 关于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问题的研究
在国内, 对生产运作系统设计的研究大同小异, 基本上都包括:产品开发、工艺设计和技术选择;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等问题。
于产品开发和工艺选择, 申元月认为新产品发展可以朝向多能化、复合化、微型化、简化几个方向。产品开发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需求的拉动, 另一方是技术的推动。湖南湘潭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余珞珈通过理论与实验论证引进HRPS一1V快速成型系统, 可以有力地推动了新产品研发工作。新研发的水泵叶轮、蜗壳等, 将最大可能地提高水泵效率、减少开发试制成本, 降低模具制造风险, 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 提高新产品研发的成功率。邬适融 (2010) 提出内包、外包和众包式进行组合的方式开发新产品, 并将专有网络和开放网络有机结合, 共同提升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和市场接受度。
在生产和服务选址上, 王非认为离散设施选择问题的研究已经经历了零散研究、系统研究、不确定性研究三个阶段;离散选址问题包括中值问题、覆盖问题、中心问题、多产品问题、动态问题、多目标问题、路径选址问题、网络中心选址问题8个子问题。秦颖认为, 设施选址其关键在于必须考虑收入、成本、费用等因素。设施选址首先要选位, 即选择在什么地区设置厂址;其次是定址, 地区选定之后, 具体选择在该地区的什么位置设置设施。
关于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运筹学、数学、计算机技术在选址中的应用研究。张毕西 (2004) 则借助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 采用智能最优化算法, 提出了在非等面积生产单元布置条件下, 缩减解空间的两阶段优化布置法。南开大学的张威则提出, 工厂的设施布置应当严格遵循工艺流程, 充分考虑车间、库房各部分、机器设备、在制品的存放等的配合关系, 使布局合理, 使物流过程合理, 最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 制造出低成本、高品质产品的目的。对设施布置的优化设计, 要结合工厂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优的效果。
3. 关于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运行和控制的研究
要进行生产, 企业首先要编制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然后, 组织制造资源, 保证计划的实施。在实施中, 要以计划为标准, 对实际生产进度和库存进行控制。北京诺基亚航星通讯系统有限公司战伟国 (2003) 发现在实际库存管理运作过程中, 定量订货和定期订货这两种基本模型往往不易发生, 经常由于一些具体条件限制而衍生出其他具体库存控制模型, 如边生产边使用的订货模型、既定服务水平下的订货模型、允许适度缺货情况下的订货模型、批量折扣模型等等。对库存控制进行了研究, 库存系统为库存物资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了组织机构和经营策略。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控制一般从物料需求计划到企业资源计划, 质量管理, 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着手。对于这些方面不论是理论上, 还是在实际生产中应用都比较成熟, 处于不断完善和探讨新理论的阶段。值得一提的是在质量管理中, 六西格玛开始成为新锐理论并逐步得到应用。
然而很多学者在研究中发现, 现有的生产运作系统在运行中, 还存在着问题。张毕西 (2003) 发现企业订单生产式运行模式中存在诸多问题:需求波动导致生产系统运行不均衡, 随机干扰多、完工期难于确定, 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大, 质量保证体系难于建立等。另外, 市场环境与消费者需求是多变的, 在面对不稳定的外部环境时, 我国制造业企业要考虑如何以柔性的生产运作系统来应对外部压力, 而不应该只追求生产的稳定性。
4. 关于现代先进的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诸如:精益生产、并行工程、企业重建、MRP—II、ERP、CIMS、敏捷制造、定制技术等一连串新思想, 计算机网络是最大“祸首”, 是挑起世界经济急剧变革的罪魁。它们的出现对现有生产运作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刺激着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相适应的现代先进的生产与运作系统的出现。
董梅 (2007) 在浅谈精益管理时提出, 精益管理代表了在众多行业和领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刻的管理思想, 其核心都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形式的浪费, 不断提升价值流效率。精益管理从根本上着手, 将节约及持续改善融入系统, 逐渐形成企业自身的精益文化, 站在客户的立场审视企业活动, 力求提高价值流效率。田英认为, 现代先进的生产运作系统应该是精益生产模式, 具有企业流程再造的能力, 或者引入了精益的六西格玛管理。陈荣秋则认为全面质量管理, 准时制生产, 敏捷制造,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都是先进的生产方式。齐二石认为先进的生产运作系统可能包括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敏捷制造系统和大规模定制。
如何建立一个简单的现代生产运作系统, 王韶春认为要做到:调整生产形态, 在实施这一战略过程中, 公司着重完善计划安排、库存控制、全面质量管理三项工作;完善的物流系统是保障, 应该做到全员生产保全, 确保设备稳定运行、杜绝质量事故, 追求零不良。
二、研究的不足
上述关于生产与运作的多角度研究及其学术观点无疑对促进我国生产与运作管理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许多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启示。但这些对于解决目前我国生产与运作中的问题还存在着不足:
1. 关于生产运作管理的研究匮乏
通过搜集资料的过程发现, 对生产与运作方面研究的专门的文献很少, 都是就某一个方面, 并且定性的研究居多, 有关定量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 这影响了该领域研究的严谨性、科学性。
2. 缺乏从实证的角度对生产运作战略的研究
对生产运作战略的研究基本上都是教科书里面的一些系统化的理论, 在文献中这方面的内容极少, 从实证角度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3. 过于集中研究模型和方法的应用, 缺乏具体形式的研究
计算机的出现为设施选址和布置提供了极大方便, 数学模型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进而更方便快捷的运用到现实中来。在选址和设施布置上, 学者们的研究过多的集中在模型和方法的应用上, 而对于设施布置的具体形式, 以及具体某个行业或同类产品的设施布置之类的研究却很少, 理论上虽然丰富但是实践上的具体应用还体现的比较少。
三、结束语
[关键词]生产运营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生产运作管理》是现如今高校管理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内容涉及学科众多,对学生的前期知识积累要求较高,目前传统的教学中重理论讲解,对实践环节投入相对较少,大多停留在课堂简单案例分析的阶段,这就让学生对学习该课程变得更加困难,学习效果不理想。企业实习与企业调研作为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如何发挥学生为主体,借助企业调研构建《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新体系。
1.《生产运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本次教学改革对象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2012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实践环节及最终考试形式上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1.1教学内容设计上的改革《生产运营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类的综合性课程,涉及交叉学科众多,单纯的理论讲解让学生难以接受,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综合理论学习与实例分析,新加入学生的课外企业调查活动,提高学生本身的课堂及课外参与度,积极发挥以学生的主体性,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既为《生产运营管理》增加了鲜活的实践资料,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2《生产运营管理》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生产运营管理》主要是研究企业生产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和管理,这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是相对抽象的,仅通过课本知识是难以很深入理解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学习兴趣并获得丰富的收获,在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中,不断进行创新,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及学校三方获益。为此本次教学改革,在传统方法相结合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以下教学方法:
第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虽然在高校已经非常普及,但是大多数教师仅是把它作为陈列课本世纪知识的一个工具,极大了缩小了多媒体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在《生产运营管理》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课本中没有涉及到但又是与本课程极大相关的知识,图表及影片,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增加了学习的知识面。
第二,增加实际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课堂上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课本知识的一个有效方法,大学课堂的理论讲解少不了案例的支持,但课本上的案例都比较的陈旧,数据比较过时,使得对不断变化的现实问题的支撑力降低,所以在这次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的增加新案例,对实际问题进行剖析,会更加增加教学过程的科学性,也更会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引入形象图表分析。生产运作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理论综合性较强,学生接受困难。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增加简单新颖的形象图表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的接受知识并灵活的运用。
第四,有效利用学院网络平台应用。纸质版的传统作业提交形式已经开始让不少大学生感到没有新意并且越来越不认真对待。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取消学生的纸质版作业,改为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来有效连接学生——作业——老师,既让学生感觉到创新,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把被动作业变成了主动作业,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和作业兴趣。
第五,小组学习讨论。小组学习法已经普遍运用于各个高校的各种课堂中,既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也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增加了更多的机会。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进行小组案例讨论,并在有限的准备时间后向全班同学展示各组最终讨论的结果并加以解释,这不但让学生参与其中,而且培养了相互沟通,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了学习在课堂中的兴趣。
2.《生产运营管理》教学实践改革
《生产运作管理》是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传统教学中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务、重科学知识轻传授能力的问题,其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大多停留在实验室教学的阶段。企业实习基地作为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如何依托高校企业实习基地,构建《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新模式。
《生产运作管理》实践教学新模式与传统的实验室教学具有很大的不同,它将充分依托企业实习基地,根据企业实习基地的条件和生产实际进行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主要包括课程认识实习、课程设计实习、企业考察实践等三个方面内容。
2.1课程认识实习
本课程认识实习是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要求,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基地参观企业生产车间、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物流、库存管理等,使学生对实习企业的生产运作过程和设施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对本课程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这是一种比较好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实践教学方法。课程认识实习一般安排在课程理论教学的前期,时间大约为半天或一天,主要学生参观企业实习基地为主。
2.2课程设计实习
在课程理论教学结束后,让学生自行组织进入当地的一些比较熟悉的企业进行生产运作流程的考察,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并要求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方法,对企业在生产与运作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完成本课程的设计。课程的设计实习的时间可以定为两周,让学生在调查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去了解企业和企业的文化,为本课程学习提供一定的实际案例支撑,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把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去。
2.3企业考察实践
本课程的企业考察实践是利用寒暑假社会實践机会,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由专业老师带队组织学生进入社会实际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与生产实践。企业的实践时间安排定为半个月。在去企业之前,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在企业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课本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讨论,明确在实际实践中要完成的目标与任务,让学生有目的的进入企业实践。企业生产实践可以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论
通过此次课程的教学环节及实践环节的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热情,加深了对课程本身的理解和对实践项目的掌握;同时减化了课程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的主动积极。
参考文献
[1]陈荣秋.《生产运作管理》(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2]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科研项目
2014-2015,四川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科研项目。
批量:消耗一次准备结束时间所生产/提供的相同产品/服务的数量
MRP(物料需求计划):被设计并用于制造业库存管理信息处理的系统
MRP的目的:使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能够互相衔接,使生产过程保持连续性。
MRP的输入:产品出产计划、产品结构文件和库存状态文件。
MRP的输出:零部件投入出产计划、原材料需求计划、互转件计划、库存状态记录、工艺装备机器设备需求计划
MRP的基本思想: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准时按需生产。
净需值的计算:
1、期初现有值+预计到货量—总需求量=期末现有数
(期末现有数第一次出现负值的周期的净需值即为该数的绝对值,随后各周期的净需值为前后两周期末现有数的差)
2、总需求量—预计到货量—现有数=净需要量
MRPII(制造资源计划):在闭环MRP基础上,加入企业宏观决策的经营规划、销售/分销、采购、制造、财务、成本等
MRPⅡ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整体优化的角度出发,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人、财、物等各种制造资源和产、供、销、财等各个环节进行统一地计划、控制和管理,以充分地利用企业的各项资源,保证各项活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得以协调有序、并充分地发挥作用,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ERP(企业资源规划):将顾客和供应商的信息加入到MRPII其中,在MRPII的基础上加增加设备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制造流程视为一条联结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顾客的供应链。
十:供应链管理SCM: 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增值流、业务流以及贸易伙伴关系,是对供应、需求、原材料采购、市场、生产、库存、定单、分销发货等的管理,包括了从生产到发货、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的每一个环节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把原来由企业自己生产的零部件外包出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熟称“横向一体化”、考点罗列 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MTO:亦称订货型生产,以顾客的订单为依据,按用户特定的要求进行生产。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用户订货提前期长,库存水平低,满足顾客个性化程度高。
MTS:亦称备货型生产,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经过市场预测按已有的标准产品进行生产,直接目标是补充成品库存,来即时满足用户的需求。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用户订货提前期短,库存水平高,难以满足顾客个性化要求。
TOC:亦称约束理论,是一套管理原则,帮助企业找出目标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或是瓶颈,并实施必要的改变来消除这些障碍或是瓶颈。
JIT:亦称准时生产,指供方在需方要求的时间,地点,将需方所需的产品和服务按需方要求的数量和质量,以合理的价格,提供给需方。即有计划的消除浪费和持续改生产率。
生产柔性:即生产系统柔性,是指生产系统对用户需求变化的响应速度,是对生产系统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一种度量。
成组技术:揭示和利用事物间的相似性,按照一定的准则分类成组,同组事物能够采用同一方法进行处理,以便提高效益的技术
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工具):直方图、数据分层法、控制图、排列图、因果分析图、散布图和统计分析表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优势:生产灵活,柔性强,对外部市场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
缺点:产品制造周期长、订货提前期长、资金周转慢、用人多、生产效率低
成本高、产品质量不易保证。可以采用的组织技术:全面质量管理、MRPII、ERP、业务流程重构、供应链管理、准时生产、精细生产等。有效途径:减少零部件变化
1、推行三化(产品系列化,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2推行成组技术3推行变化减少方法;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
并行工程和串行工程的产品设计方法之间的区别:1 串行法各下游开发部门所具有的知识难以加入早期设计,降低费用的机会小2 串行法各部门对其他部门的需求和能力缺乏理解,产品开发过程的效率低。而并行法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
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连续性、平行性(平行作业)、比例性(各环节的生产能力)、均衡性、柔性及准时性
影响生产流程设计的主要因素:1产品/服务需求性质2自制—外购决策3生产柔性4产品/服务质量水平5接触顾客的程度
服务性生产的特点:1.与最终顾客直接接触,需要他们的参与(同步性)。2.产品是无形产品(无形性),而且在生产的同时就被消费掉(易逝性)。3.不能通过库存来调节。4每个服务都不一样(异质性)
在运作管理上与制造业的区别:
1.因为无形产品不能通过库存调节,所以在服务高峰期对生产能力的管理很重要。
2.对工作人员要求不同,尤其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
减少顾客参与影响的方法:
1、通过服务标准化减少服务品种;
2、通过自动化减少同顾客的接触;
3、将部分操作与顾客分离;
4、设置一定量库存
生产计划指标体系指标:1 产品品种指标 2 产品产量指标 3 产品质量指标 4 产值指标
产品设计及选择应遵循的原则:设计用户需求的产品与服务;设计可制造性强的产品;设计鲁棒性强的产品;设计绿色产品
影响生产与服务选址的因素
经济因素(运输条件与费用、劳动力可获性与费用、能源可获性与费用、厂址条件与费用);其他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生产系统的生产能力:企业生产系统的最大产出率,即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
搬运活性——指物料的存放状态对搬运作业的难易程度
搬运活性指数是指搬运某种状态下的物品所需要进行的四项作业(集中、搬起、升起、运走)中已经不需要进行的作业数目。
设施规划与设计的组成:厂址的选择、布置设计、物料搬运系统设计、建筑设计、公用工程设计及信息系统设计
设备布置的基本形式及所适用的生产方式:1固定式布置,适用于大型产品的装配过程 2按产品布置,如流水生产线,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3按工艺过程布置,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4按成组制造单元布置,适合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5C型制造单元布置 6 U型制造单元及生产线布置
预测方法:定性: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主管人员意见法;用户调查法;销售人员意见汇集法。定量:简单移动平均;加权移动平均;一次指数平滑法;二次指数平滑法;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法
备货型企业确定生产计划的生产品种的分析方法: 象限法;收入利润顺序法 ‘ 独立需求:来自客户的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相关需求:企业内部物料转化各环节之间发生的需求
推式生产系统:各个部门都是按照规定的生产计划进行生产。上工序无需为下工序负责,生产出产品后按照计划把产品送达后工序即可
牵引式生产系统:一切从市场需求面出发,根据市场需求来组装产品,借此拉动前面工序的零部件加工
看板分为:传送看板、生产看板;主要作用是:生产及运送工作指令;
防止过量生产和过量运送;进行“目视管理”的工具;改善的工具
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步骤:项目分解,列作业明细;确定各种活动之间的先后关系,绘制网络图;估计活动所需时间;计算网络参数,确定关键路线;优化;监控;调整。
进行网络计划优化的原因:
网络图和甘特图的特点对比:甘特图:简单、清晰、形象、易懂、使用方便可以直接在图中进行各项资源需要量统计。
不能直接反映各个过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
不能明确指出哪些工作是关键工作,哪些工作不是关键工作。
不能计算各工作的时间参数,看不到计划的潜力。
网络图:能全面而明确地反映各个过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
通过时间参数的计算,能够找出关键点和关键线路,便于管理者抓住主要矛盾。 通过时间参数的计算,可以对图中的程序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从诸多可行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
绘图麻烦、不易看懂,表达不直
二、简答题
1、何谓工艺专业化?它有何优缺点?
答:工艺专业化是指以工艺为中心,按工艺特征组建运营单位的一种运营组织形式。
优点 运营系统适应性强;有利于设备、场所、人员的充分利用
有利于工艺管理、技术交流
缺点 运营效率较低;运营线路长、运营批量大、在制品库存大,导致成本高 运营单位之间联系复杂,运营管理协调工作量大
2、何谓项目?它有哪些特征?
答: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结果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它具有如下特征:有一个明确界定的目标、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任务所组成、需运用各种资源、有具体的时间计划或有限的寿命、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一次性的努力、每个项目都有客户、包含一定的不确定性。
4、何谓JIT?它有哪些核心理念?
答:JIT是指准时生产制(Just-in-time),又称为无库存生产方式,零库存,一个流或超级市场生产方式。主要理念是:库存是万恶之源;彻底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在必要的时候提供或生产必要数量的产品;制造工厂的利润寓于制造方法之中。
5、何谓MTS?它与MTO有哪些差异?
答:MTS是make to stock缩写,是一种备货型生产。与MTO相比的主要差异在于MTS的产品是标准产品,其需求可以预测、其价格可以事先确定,它的交期不重要,因为可由成品库随时供货,MTS多采用专用高效设备和人员专业化。
6、何谓运营系统?它应具备哪些基本功能?
答: 运营系统:是指使一个”投入→变换→产出”的运营过程得以实现的手段的总称.运营系统包括一个物质系统和一个管理系统,物质系统是一个实体系统,主要由各种设施,机械,运输工具,仓库,信息传递媒介等等组成.管理系统主要是指运营系统的计划和控制系统,其中的主要内容是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控制和反馈.运营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创新、质量、成本、弹性、继承性、时间性等六大功能。
7、什么是库存?其作用是什么?
库存是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作用:缩短订货提前期,稳定作用,分摊订货费用,防止短缺,防止中断
8、何谓运营能力?决定运营能力的要素主要有哪些?
答:设施的最大产出数。通常运营能力受设施数量或规模、设施的有效运行时间、设施的运行效率等影响因素。
9、何谓MRPII?它的主要功能模块哪些?
答:MRPII是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的缩写,中文称为制造资源计划。主要功能模块包括:销售订单管理、主生产计划编制、物料结构文件、库存管理、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采购管理、车间作业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核心模块。
10、何谓全面质量管理?它有哪些核心观念?
答: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成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其核心思想包括质量第一、顾客至上、预防为主、数据说话、以人为本。
11、何谓MTO?它有何特点?
答:MTO是make to order的缩写,是一种只有订单才能生产的运营类型。具有如下特点:定制化产品、需求难以预测、价格订货时确定、交期很重要,订货时确定、多采用通用设备、多种操作技能人员。
12、何谓瓶颈?它对企业的运营有何影响?
答:流程中节拍最大的工序或环节。企业运营的产出率受瓶颈的制约。
13、何谓对象专业化?它有何优缺点?
答: 产品/对象专业化是指以产品/对象为中心,按产品/对象特征组建运营单位的一种运营组织形式。
优点(1)生产效率高(2)生产成本低(3)运营管理简化
缺点(1)适应性差(2)设备、人员等运营资源不能充分共享。(3)需要一定的批量做支持
14、何谓WBS?应用它可以解决项目管理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WBS是Work Breakdown Structure的缩写,中文称为工作分解结构,是一种将一项工作按一定的结构关系进行分解的方法。使用WBS可以解决项目任务的分解、项目工作任务的确定、项目计划的制定、项目成本预算等方面的问题。
16、何谓MTO?它有何特点?
答:MTO是make to order的缩写,是一种只有订单才能生产的运营类型。具有如下特点:定制化产品、需求难以预测、价格订货时确定、交期很重要,订货时确定、多采用通用设备、多种操作技能人员。
17、何谓MRP?它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答:MRP是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的缩写,中文称为物料需求计划。用以求解由独立需求所决定的各种相关需求在各个计划时段的需求数量。
18、何谓项目管理?其基本管理过程有哪些?
答:项目管理是把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各项活动之中,以实现或超过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的要求和期望。其基本管理过程分为:启动、计划、执行、控制与收尾5个过程。
18、何谓质量环?它对质量管理有何指导意义?
答:质量环是从识别需要到评定这些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为止的各个阶段中,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相互作用活动的理论模式。根据质量环可知,质量的形成是全过程的,因此,企业要搞好质量管理必须抓好质量形成全过程中每一各环节的管理。
20、何谓看板管理?其实施的基本规则有哪些?
答:看板是JIT系统中用以作为生产或传件的指示牌,看板管理即指以看板作为生产或传件指令手段的一种管理方式。实施看板管理必须执行如下规则:
(1)看板都必须附在装有零件的容器上。(2)不见看板不传送,不见看板不生产。(3)使用标准容器,并按规定装入零件。(4)不合格不生产,不合格不传送。
21、何谓运营战略?它与组织战略有何关系?
答:运营战略是在企业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决定如何通过运营活动来达到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决策活动。其与组织战略之间的关系:组织战略必须包括运营;一个企业不可能在对全局战略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开发出运营战略来;全局战略的开发应当吸收运营管理者参加,应当考虑当前的和未来可能的生产能力。
23、何谓零库存?它的主要运行逻辑是什么?
答:零库存是一种管理理念,它认为库存越小越好,因为库存是由于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所产生的,要解决问题,就需要降低库存暴露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因此,零库存是一个不断地降低库存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过程,这也正是零库存的运行逻辑。
24、何谓服务性运营?它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答:不提供有形产品的运营活动,如运输、修理、旅游、酒店、餐饮、咨询、医疗等。按客户参与程度分,服务性运营可分为参与型、不参与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按服务的性质分,服务性运营可分为纯服务型、准制造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
25、何谓质量成本?它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一般,质量成本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四类。精细生产包括哪几方面内容?
精细生产只需要一半的人员、一半的生产场地、一半的投资、一半的生产周期时间、一半的产品开发时间和少得多的库存,就能生产品质更高、品种更多的产品。
精细生产的基本原理是:a、不断改进;b、消除对资源的浪费;c、协力工作;d、沟
通。不断改进是精细生产的指导思想,消除浪费是精细生产的目标,协力作业和沟通是精细生产的保证。
大量生产亦称量产,是指产品数量很大,大多数工作地点长期按照一定的生产节拍进
生产管理实习报告
系
别:管理系
专业班级:工商管理 学
号:201143804118 学生姓名:蓝星
起止时间:2012年 11月 19日----2012年 12月 2 日
这个学期我们开了《生产与运作管理》这门课,这是一门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因此,学校组织我们参观了本市的东莞凯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金威啤酒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这次现场实习,我对该企业的部门设置、工艺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大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下面,就让我以金威啤酒集团(东莞)有限公司作为本次的实习报告分析对象。1.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金威啤酒(东莞)有限公司简介:
金威啤酒(东莞)有限公司,是东莞市第一家原装地产啤酒企业,改写了东莞没有啤酒酿造产业的历史。公司占地面积16.7万平方米,拥有两条3.6万瓶/小时啤酒生产线和一条2.4万瓶/小时啤酒生产线,有员工200多人。东莞金威啤酒的酿造全部采用“绿色工艺”。东莞金威引进了当今世界啤酒业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一流的设备使金威与国际一流啤酒企业在生产工艺方面旗鼓相当。该厂的布局结构无论从设计风格、生态环境,或是功能设置上都独树一帜。从整体布局来说,现代化的工厂格局和典雅的啤酒文化展览馆将现代化生产与啤酒历史、文化完美融合;两条以啤酒花装饰的空中长廊连接了主要厂房,实现了在最有效的生产布局的基础上,工业生产和工业旅游的完美结合,构成一条工业旅游的绝佳路线。大气宏伟的现代建筑造型、当今尖端酿造设备技术与历史、人文气息浓郁的啤酒文化展览浑然天成,使东莞金威成为一个集啤酒文化、啤酒历史为一体的博物馆,成为松山湖园区的一大风景,东莞工业的一大亮点。金威啤酒资质:
金威啤酒拥有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先进的现代化啤酒生产技术和设备,享有“科技金威”的美誉。2003年3月金威啤酒绿色工艺应用研究正式通过国家级权威专家鉴定,并于2004年6月成为科技部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金威成为国内“不添加甲醛酿造”的绿色啤酒首倡者。
金威啤酒是国内首家获得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BSI)国际认证的啤酒生产企业,以“让每瓶啤酒都得100分”为企业的质量方针,建立起了以顾客为导向的品质保证体系,产品以健康、安全、时尚的形象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005年4月金威通过HACCP、1 ISO14001、OHSAS18001三项认证,是全国啤酒行业中首家一次性通过该三项认证的企业。金威啤酒的企业文化:
①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观:诚信廉洁、效益至上、责任在我。企业愿景:做精做强,做强做大。企业使命:酿造老百姓最喜爱的啤酒。
企业精神:把企业当家业,把职业当事业,全情投入。②行为价值理念
经营理念:业绩至上,效益至上;执行至上,创新至上。责任理念:责任在我,勇于承担。
绩效理念:业绩论英雄,无功即是过,功小也是过。品牌理念:品牌创造市场。
营销理念:以市场为导向,借势借力借网络,紧紧依靠渠道上量。职业理念:天天都是试用期,天天都要添砖瓦。工作理念:敬业尽责,止于至善。团队理念:凝心聚力,和谐共进。客户理念:诚信互利,共赢发展 ③行为规范
工作标准:领先过去,领先自己,领先对手。用人标准:不换思想就换人,通过换人换思想。道德标准:诚信处世,廉洁行事。创新标准:满意不满足,创新无止境。质量标准:让每瓶啤酒都得100分。安全标准:安全重于泰山。2.企业生产运作情况介绍
据解说人员介绍,其生产工艺大概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1、原料吸收
2、将原料吸收进吸收及贮存主仓
3、进入粉碎机,将原料进行粉碎处理
2
4、将经过粉碎处理的原料送进糖化/糊化锅
糊化锅:首先将一部分麦芽、大米、玉米及淀粉等辅料放入糊化锅中煮沸。糖化槽:往剩余的麦芽中加入适当的温水,并加入在糊化锅中煮沸过的辅料。此时,液体中的淀粉将转变成麦芽糖。
5、麦糟:可用作饲料
6、麦汁过滤槽:将糖化槽中的原浆过滤后,即得到透明的麦汁(糖浆)。
7、麦汁煮沸锅:向麦汁中加入啤酒花并煮沸,散发出啤酒特有的芳香与苦味。
8、回旋沉淀槽:加入酒花的麦芽汁被泵入回旋沉淀槽以去处不需要的酒花剩余物和不溶性的蛋白质。
9、酵母贮罐:加入酵母进行发酵。
10、发酵罐:在冷却的麦汁中加入啤酒酵母使其发酵。麦汁中的糖分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大约一星期后,即可生成“嫩啤酒”,然后再经过几十天使其成熟。
11、硅藻土过滤机:将成熟的啤酒过滤后,即得到琥珀色的生啤酒。
12、PVPP过滤机:PVPP硅胶材料室用来代替对人体有害的甲醛的啤酒保鲜剂,这也是金威啤酒有别于其他品牌啤酒的先进之处。
13、清酒罐:酿造好的啤酒先被装到啤酒瓶或啤酒罐里。
14、灌酒压盖机:将装在清酒灌里的啤酒进行压盖。
15、洗瓶机:洗瓶机:洗净回收的啤酒瓶。
16、链网式杀菌机:对啤酒进行杀菌处理。
17、贴标机:给新出厂的啤酒贴上标志。
18、装箱:
19、卸箱机
这些步骤每一方面都要十分注重质量,而且每个步骤都有标准参照。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图
3
3.企业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次参观实习之前,我通过查资料了解到中国啤酒产业的物流特点。
1、主要利润来源:啤酒行业的附加值并不高,主要靠品牌营销和成本控制两个环节来获取利润。同时物资采购(包括原材料和瓶箱)、产品配送在啤酒生产和销售活动总占很大分量,这就意味着物流管理在啤酒生产企业中的地位非同一般,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新鲜度的提出:由于竞争日趋激烈,广大啤酒生产企业纷纷提出宣扬“新鲜度”的概念,力图通过提高配送效率,减少啤酒库存时间,从而为消费者提高更加“新鲜”的啤酒,这就促使很多企业在产品物流方面下苦功,紧紧跟随当前的“物流热潮”。
金威啤酒的原材料供应以及信息管理系统。内部物流现状:厂区搬运装卸,仓储管理(产品零库存,内外仓结构的调整,货物、车辆定制管理)。它的销售物流分为:通过物流公司分销,以及直接配送。金威啤酒在库存管理和分销上存在的问题:啤酒的生产销售具有相当强的季节性,销售旺季,仓储部门的订单审批严重影响整个物流环节的效率;仓库设计不合理。旺季成品堆积到原材料仓库,影响生产发货效率。金威啤酒销售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由财务、库存、销售、采购、储运等模块构成。加快产品周转,降低库存,加快资金周转。更重要的是,实现以销定产“订单经济”。
对啤酒公司的建议:
1、由于啤酒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所以生产原材料的争夺也会走向白热化。粮食消耗量大就会构成对啤酒原料供应的压力。为了保持竞争优势,我认为金威啤酒应该与粮食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甚至通过投资参股、控股粮食企业来构建稳固的供应链。
2、进一步优化内部物流和库存管理。可以通过人和机器的调配来弥补劳动效率的落差;对物流管理的细节深入、细化的进行研究,使之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建立物流部门,完善对经销商的物流配送服务。
4.实习体会
经过这次的参观实习,我真的是学到了很多课本以外的东西,可说是受益匪浅!对这个企业有了一个或浅或深的了解,中也看出它的优势与不足。在实习生活中,各方面都会有新的体会、新的感触,感觉自己的各个方面都在不同程度的提高。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多说。通过实习,让我明白了书本中学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用到以后工作中去。工作,是我们必要面临的大事,所以现在还有时间,努力把没学懂的东西好好学懂,为我们将来的工作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这学期的《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已经结束了,胡老师秉着让同学们学知识的态度,上课时时常对我们说“看这边”,有时怕同学们忘记,又将以前讲过的知识点再讲一遍,由于设备的缘故,还要提高噪门,让同学们注意听讲,所以同学们大部分普遍感觉上这门课比较累,因为要集中精力认真听讲,一开小差就有可能后面的知识点就听不懂。在讲课中,胡老师经常运用些生动有趣的案例,让我们更好的理解那个知识点。胡老师的考核方式与众不同,一般的考查课最后就是写心得了事。而这胡老师的除了考勤和写心得外,让我们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总的来说,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尽管有些知识现在用不上,但将来一定能用上。如MRP,.那么下面我就说说对MRP,的一些学习心得。
MRP,也称物料需求计划。早在50年代末,国外的企业就已经开始应用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早期的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主要侧重物料库存计划管理,且多采用订货点法。订货点法主要根据历史的生产和库存记录来推测未来生产需求。显然,此法难以适应物料需求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因为它没有按照各种物料真正需要的时间来确定订货与生产日期,往往造成库存积压。比较好的生产管理系统应当做到:围绕所要生产的产品,应当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按照规定的数量得到真正需要的物料。物料需求计划MRP正是为了解决此问题而提出的。60年代中期,美国IBM公司率先提出了物料需求计划MRP的生产管理模式,并在70年代得到不断完善。MRP基本原理是,将企业产品中的各种物料分为独立物料和相关物料,并按时间段确定不同时期的物料需求,从而解决库存物料订货与组织生产问题。MRP按照基于产品结构的物料需求组织生产,根据产品完工日期和产品结构规定生产计划;即根据产品结构的层次从属关系,以产品零件为计划对象,以完工日期为计划基准倒排计划,按各种零件与部件的生产周期反推出它们的生产与投入时间和数量,按提前期长短区别各个物料下达订单的优先级,从而保证在生产需要时刻所有物料都能配套齐备,不到需要的时刻不要过早积压,达到减少库存量和占用资金的目的。
MRP以物料为中心的组织生产模式体现了为顾客服务、按需定产的宗旨,计划统一且可行,比较经济和集约化;而过去以设备为中心的组织生产模式是以产定销的思想体现,计划统一性与协调性不好,盲目性较大,比较粗放。MRP系统的基本内容
按照MRP的基本原理,企业从产品销售到源材料采购,从自制零件的加工到外协零件的供应,从工具和工艺的准备到设备的维修,从人员的安排到资金的筹措与运用等,都要围绕MRP的基本思想进行,从而形成一整套新的生产管理方法体系。因此,也称MRP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在MRP系统中,主生产计划MPS、物料清单BOM表和库存信息被称为三项基本要素。整个MRP系统就是在MPS的驱动下,基于BOM表与库存信息等基本数据实现生产计划与控制的。MRP作为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执行物料计划和执行能力计划等部分。右图给出了典型的MRP逻辑流程。
MRP系统分为生产计划与计划执行控制两大部分。MRP系统首先根据订货合同、市场预测及其他生产需求确定总的产品出产计划,并制定一个现实可行的主生产计划MPS。主生产计划MPS是对产品或独立需求型半成品的生产计划的编制;是展开物料需求计划与能力需求计划的主要依据和驱动要素。MPS要考虑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总的生产提前期(Lead Time)和库存情况;要进行粗能力平衡;它决定着MRP系统的现实性与有效性。物料需求计划MRP则根据MPS计划、产品结构及物料清单BOM表、库存信息等将生产计划进行展开与细化,编制以相关需求型物料(基本零部件)为对象的计划,提出每一项加工件与采购件的建议计划,如加工件的开工日期与完成日期、采购件的订货日期与入库日期等等。能力需求计划CRP主要根据物料需求计划MRP、工作中心、工艺路线等对企业的生产能力进行详细计划,保证生产计划的可执行性。一般地,MRP与CRP要进行反复调整,使计划可行;当MRP/CRP反复运算调整仍无法解决矛盾时,要修改主生产计划MPS。只有经过MRP/CRP运行落实后,才能将生产计划下达给执行层。MRP系统的计划执行控制部分主要包括执行物料计划和执行能力计划。其中,执行物料计划又分为加工与采购两部分。执行MRP计划主要采用调度单或派工单来控制加工的优先级,采用请购单或采购单控制采购的优先级。加工控制一般由车间作业控制功能完成;采购控制一般由采购供应部门完成。执行能力计划时
用投入和产出的工时量控制能力和物流。执行控制层可以把生产计划的执行信息及时反馈给计划层,从而形成了完整的闭环 MRP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
闭环MRP系统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并把生产计划的稳定性、灵活性与适应性统一起来,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的整体效率与物料合理利用率,也提高了企业对于外部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
一、教材的选择
国内教材多样, 侧重点各个不同。目前国内重点高校较多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如史蒂文森编写的《运营管理》, 但国外原版教材内容不符合国人习惯, 选用的案例大多是国外案例, 笔者个人认为不太适合独立学院这一层次的学生。使用较多的国内教材是陈荣秋、马士华编著的《生产运作管理》, 也已印刷到第三版。笔者认为教材一定要选择适合独立学院本科层次教学的教材, 应与时俱进, 不与社会生产脱节, 多多增加服务业的相关内容, 增加当前国内企业新的案例、新的前沿理论, 增加定量分析方法的练习题等内容, 使其内容上更贴近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
二、课程知识体系的设计与改进
1. 与其他专业课之间的知识衔接关系分析。
本文从“生产运作与管理”专业课程的具体内容出发, 针对本专业课程体系, 梳理了课程之间的知识衔接关系以及知识重复点, 这对建立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本专业的课程建设都有积极意义。根据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列出了表1, 表1给出本课程与部分相关课程之间的知识关联程度、修读学期及知识重复程度。表中第3列表示课程间的知识关联度, 数字越大, 代表关联程度越强。同时, 课程间必须考虑教学优先顺序, 否则, 严重影响后续课程的教学。根据表1课程间关联分析, 本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 安排在第五学期学习。知识衔接上, 先修课程有管理学、项目管理等课程, 而后续课程有战略管理、ERP、质量管理学等专业课。
2. 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知识重复性分析。
解决课程之间的知识重复问题, 将有利于建设本课程特色鲜明的知识体系。本文通过调研其他关联课程的教材和相应教案, 并与本课程原有知识体系进行比较, 本课程与各相关课程之间的知识重复部分并提出建议, 见表2。
3. 设计与改进本课程的知识体系。
由于生产运作管理这门课程极具实践性, 其内容与理论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变化, 在建设课程知识体系和授课过程中, 要突出课程特色, 提高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紧随时代前瞻, 加大教学案例的比重。新设计的本课程教学内容具有如下特点:第一, 根据本专业的课程设计, 针对重复性的教学内容, 删除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MRP企业资源计划等内容, 共节约了15个课时。第二, 课程建设将教学重点放在生产系统设计、运行方面, 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产运作战略决策, 第二个层次为生产运作系统设计决策, 包括生产运作流程设计、生产运作能力规划、设施选址、设施布置等;第三个层次为生产运作系统运行模块, 包括生产运作计划、库存管理及精益生产方式等内容。
四、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国内高校通用的实践教学方式有企业现场参观、案例讨论、经营模拟游戏、现场录像播放、企业管理人员讲座等。经调研, 学生最感兴趣的当属企业现场参观, 但其最大的难点在于对应的企业实训基地太少, 即使参观也是走马观花, 时间短, 针对性差。建议学校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可引导学生进行暑期实践, 纳入实践学分。此外邀请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人员针对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召开讲座, 或聘任企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 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现代化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
五、结语
生产运作管理是与实践联系极为密切的管理类专业课程之一。本文以培养“培养具有现代商务理念、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办学理念, 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着重设计了课程知识体系, 梳理了与其他课程的知识衔接性, 解决了与其他课程的知识重复问题, 并从教材、课程知识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有效建议, 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关永娟, 张欣蕾, 毕富利.应用型本科院校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方法[J].科教导刊, 2015 (4) :117-118.
[2]杨奇星.应用型本科层次“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科教文汇, 2013 (233) :66-67.
[3]金锋赫, 华瑶, 李伟, 等.“生产运作与管理”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改革[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3, 33 (12) :168-171.
[4]张玲.生产运作管理教学模式创新与案例实践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2, 34 (7) :189-190.
[5]吴凤媛, 李伟春, 谈红, 等.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7) :28-29.
关键词:生产与运作管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7.081
《生产与运行管理》是国内外高等学校物流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树立较高的质量意识与服务意识,能用现代生产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管理生产流程,提高生产管理质量和运营效率。
《生产与运作管理》被高职高专院校设置成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安排理论48个学时,目前各学校的教学方法是以多媒体授课为主,布置作业和组织案例讨论,由于本课程理论比较难理解和实践应用要求较高,学生缺乏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相关工作经历,导致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效果不好,而且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现在各高职院校教师普遍认为实践教学是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由于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课程性质和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不足,学生对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感性认识,实际课程教学过程面临较大的困难。研究相关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对提高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人针对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该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和内容。
1 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1 理解和掌握课程相关理论和方法较困难
按照教材讲授主要是生产与运作管理原理和方法,但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历,生活中也很难体会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述和一些视频资料来认识了解,因此学生学习这些理论和方法较困难,教学和实践很难结合,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1.2 无法满足课程实践教学需要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安排案例分析讨论,案例分析要结合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运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没有制造性企业工作背景,很多案例资料都是国外翻译过来的,有的不适应国情,因此仅通过案例讨论很难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3 课程实训设计不合理
现在各高职院校在设计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实训方面,可能会安排一次到实习企业参观,也没有完善的校内实训室,因此实训效果很不好。
1.4 学生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在专业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不理解
大多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认为通过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掌握生产企业的计划与控制知识技能,如果不去生产企业就业就不需要相关知识。这门课程介绍了很多通用的运营管理知识,较广泛地运用在商贸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这门课程为采购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课程提供支撑作用。
2 实践教学课程的改革
2.1 运用信息化软件
运用MRP和ERP软件在实验教学,除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外,根据相关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配备相应的实验,可以是课程内实训和综合实训,我们将科学合理设计这些实训教学内容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
2.2 企业案例资源库
建立课程内容相关的典型企业案例,以学生为主体经行案例讨论,学生结合理论知识点研究分析案例,从中体会理论知识点的应用,从而使得案例讨论真正起到提高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达到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2.3 设计参观企业课程
参观前教师要做好准备,合理组织参观过程,总结参观后收获等等,教师只有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学生才能通过企业参观获得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认知。
2.4 聘请企业专家进课堂教学
企业专家结合所在的行业和企业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真实的企业经营现状。
通过多年的建设,我们积累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针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特点,我们建立了与课程适应的实训室,经过这几年教学实践的实施,学生们普遍反映良好。
3 课程实训内容设置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典型职业岗位分析基础上,结合生产运作管理的教学内容,设置了“设施选址与布置”项目,“生产组织与计划”,“物料需求计划”项目,“库存管理”项目,“质量控制”项目,“现场管理”项目,“项目管理”项目。
通过“设施选址与布置”实训目,学生掌握生产设施选址各设施布置的定性和定量方法。运用仿真软件进行设施的模拟布置。利用顶岗见习期组织进行物流中心现场参观,加强学生对设施布置的认识和理解。
“生产组织与计划”项目作为生产运作实训课的实训内容之一,要求学生掌握分析装配工序和产品组成结构图的方法,能够制定产品的主生产计划。
通过“物料需求计划”项目的实训使学生了解物料需求计划的制定方法,应用ERP软件的MRP模块,学生了解MRP的运算过程和一般软件的操作方法。
“库存管理”项目要求学生掌握库存管理与控制方法。实训可以通过模拟软件确定库存数量,根据库存成本和服务水平来判断库存控制的优劣性,从而掌握合理有效的库存控制方法。
设置“质量控制”实训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企业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要求学生掌握质量检验和控制方法,并能够运用EXCEL制作QC工具。
安排“现场管理”项目要求学生掌握生产现场的5S管理,定置管理、标识管理和目视管理。
通过“项目管理”实训,学生会使用EXCEL软件制定项目计划,找到关键路径并进行优化分析。
4 综合课程实训的实施
4.1 企业经营沙盘模拟演练
该实训课程模拟一家装配式生产制造企业,已有几年的经营历史,但是经营状况不佳,学生按分组来模拟经营公司,经营公司以实物模拟的形式经行操作,为达到竞争的真实效果,将学生分为6-8组,每组5-7人,每组各代表不同的一个虚拟公司,学生分别担任企业的不同管理角色(CEO、CMO、C00、CFO等)通过7-8年的经营,学生理解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法和技能。
生产企业模拟沙盘实训可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过程中,掌握枯燥难懂的生产计划制订、库存控制、产品结构图等专业知识,学生能够较好的体会运营企业需要的管理知识和技能,职能部门之间如何配合才能实现企业的经营策略,掌握如何制定有效的企业经营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沙盘综合实训,学生能高效地掌握生产运作的方法和理论。
4.2 ERP软件实验
【生产与运作管理思考】推荐阅读:
生产与运作管理认识11-07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题11-13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实习报告10-21
运作管理论文生产运作管理论文06-01
上海大众汽车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分析报告06-16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答案10-13
畅销书策划与运作11-03
运作和管理10-21
跨国公司经营与运作期末考点05-23
专升本运作管理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