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规划工作的调研报告

规划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1

免疫规划是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最简便的一项根本措施,也是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的特征。

当前,面对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加强和改进免疫规划工作,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仅是摆在疾病控制部门面前的严峻课题,也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需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这是因为,免疫规划工作成效如何,不仅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乎社会稳定和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更是体现了党和政府为民服务、为民办事能力强弱和水平高低,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基本情况与取得成效

****,辖***镇**乡**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个行政村,常住人口*****人(2013年),县域面积******平方公里(2013年)。共设有****个预防接种门诊(含县医院预防接种门诊),****个预防接种点。截止2014年年底0-7岁儿童****人;各级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人,其中县级***人,乡镇级***人(含县医院预防接种门诊);村级***人;预防接种门诊都配发冰

箱、冰柜,各接种点均配备有冷藏包,满足了疫苗的冷藏运输需求,县疾控中心冷库与2008年3月安装并投入使用。通过各级疾控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免疫规划工作连续多年在市级排名前两位,****免疫规划工作连续排名全市 保预防接种安全有效,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国家卫生部于2005年9月印发了《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下称《规范》),对预防接种工作提出了全方位、高标准的严格要求。2011年4月《2011年河南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规范化管理综合检查方案》和《河南省预防接种单位考核验收标准》,对加强预防接种门诊提出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的要求。***全县现有预防接种门诊**个,全部实现门诊化接种,从往年的月接种改为周接种,其中****、***实现了日接种,在提高了接种质量,服务质量的同时更好的为全县群众提供更加方便、更加自主的预防接种服务。

2012年***其中***个预防接种门诊通过省卫生厅验收,获得示范门诊称号,2015年年底实现全部示范门诊建设并通过省级验收。

(三)有效利用网络技术,免疫规划工作逐步步入信息化时代

1、根据卫生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实行)》卫疾控发〔2006〕512号要求,2008年***疾控中心出资给各级预防接种门诊统一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移动硬盘,同年***各级预防接种门诊全面实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完成历史数据的录入和上传工作(辖区儿童接种数据上传省数据库),接种数据通过管理系统与省、市平台对接共享,保障我县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都能够及时得到预

防接种服务,有效杜绝漏种现象发生。2、2013年3月,***疾病中心利用“微信平台”建立微信公众服务号,为订阅群众提高相关的预防接种信息、防病信息、健康教育等进行宣传互动,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免疫规划工作的认识。3、2013年***疾控中心出资印制“新生儿基本信息登记本”并发放到各村级乡村(社区)医生,2014年全县实施由其负责对该村新生儿基本信息进行登记,通过基本信息的登记造册,更好的为应种儿童提供接种信息服务,进一步杜绝漏种情况发生,为提高接种率和保护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奠定良好基础。

(四)实行目标责任管理,逐步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县卫生局每年对疾病控制和妇幼保健下达工作指标,并与各乡镇卫生院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具体业务工作由县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院指导管理。

2002年,卫生局组织考核,经县疾控中心培训合格后,发给上岗证,实行档案管理。为保障安全接种,规范接种起到决定性作用,连续多年未发生预防接种事故。

2015年4月23日—28日由河南医学会主办,***疾控中心协办分三期6天时间在****学院举办基层技能培训,由学院教授授课,共计培训***人。提高计划免疫工作水平,免疫规划工作向着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加快

防保人员及卫生室人员的知识更新步伐,使之能更好的适应目前的工作需要。

(五)利用主题宣传日,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1、每年利用“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的主题,全县各级免疫规划主体单位利用横幅、黑板报、宣传画、宣传版面、宣传单、广播等宣传方式在城乡结合处、集贸市场等人群流动大的地方设立咨询台再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防病知识、疫苗效价进行宣传的同时接受群众的咨询,2015年共计制作宣传版面**块,悬挂条幅**条,标语***条,张贴宣传画***份,制作黑板报***次,发放宣传单****余份。通过宣传使得居民对免疫规划以及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深入的认识,为动员全社会关注预防接种工作,普及儿童免疫接种,营造全社会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氛围,为提高儿童相关疫苗免疫接种水平,提高知晓率、接种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为了提高家长们对儿童预防接种重要性认识,更好掌握相关预防接种知识。2014年以***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为试点,推行“妈妈课堂”讲座。课程主要针对流动儿童家长,以新建卡的儿童家长以及孕晚期妈妈为重点人群,促进其参与预防接种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妈妈课堂”上,负责计划免疫的医生就对新出生宝宝如何办理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的重要性、预防接种流程和

注意事项、疫苗的种类及相应能预防的疾病进行了详细介绍。课后家长们反馈都较满意,觉得内容实用、贴切、易懂。此外,部分听课家长也对课程提出了些建议,为继续更好的开展和推广“妈妈课堂”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5年初各级预防接种门诊逐步开展“妈妈课堂”,2015年7月1日起,全县各预防接种门诊全面开展“妈妈课堂”通过发放听课证、电话、短信预约定期举办“妈妈课堂”促使家长进一步了解预防接种工作,正确对待预防接种反应和及时处理。

(六)疫苗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各级接种门诊工作人员的努力,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乙肝疫苗、风疹疫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

目前***已连续48年无白喉病例报告,连续27年无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病例发生,麻疹、流脑、乙脑等传染病的发病率及6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二、存在问题

(一)人员不足及调动频繁,素质有待提高

河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试行)》的通知(豫计社会[2000]31号)到2005年,疾病控制专业技术人员按服

务人口每万人1.2~1.8人配置。

县疾控中心负责全县免疫规划的技术指导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截止目前,乡镇防(疫)保科共有正规大中专学历人员***人,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护士证书***人。以***镇为例,七里营镇服务人口***人,从事免疫规划(预防接种)专职/兼职人员**名,按服务人口每万人0***人的配置。各乡镇从事接种工作人员严重不足,接种时均需抽调卫生院人员。给预防接种工作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工作压力大,培训任务重。

由于防保人员关系隶属于乡镇卫生院,而卫生院注重经济创收,不重视基层防保队伍建设,经常将业务技术娴熟的防保人员调至医疗、医技和药剂等科室,而把一些专业以外的、技术较差的人员分配到防保队伍中来,造成防保人员变换频繁;另一方面,防保人员还肩负着对乡村一体化的管理,承担着传染病防治,结核病管理,慢病管理、60岁以上老年人档案管理、精神病人管理、参与合作医疗等工作,严重影响了基层防保队伍的自身业务素质建设。

(二)经费投入不足,影响免疫规划的公平性和公益性 按照《条例》的有关规定,自2005年6月1日起,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全部实行免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国家免疫规划有关的预防接种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预防接种所需经费予以保障,保证

达到国家免疫规划所要求的接种率,确保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但根据以往开展的成本和投入的调查结果来看,***政府财政近三年未拨付任何免疫规划工作经费,预防接种依靠创收以弥补,免疫规划100%投入来自创收,由于政府不能发挥主渠道投入作用,基层防保人员的工薪及活动经费无法保障,多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有偿服务上,挣钱的疫苗多接种,不挣钱的疫苗少接种甚至不接种。村医所承担的免疫接种任务,完全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均无报酬支付,有的仅能获得微薄的劳务费收入,经济收入与劳动付出不成比例,严重挫伤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免疫规划各项措施难以落实。部分乡镇预防接种工作出现滑坡迹象,接种率明显有下降趋势。由于不能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使得相关传染病发病风险增加。

(三)联动机制不健全,影响疫苗接种和查漏补种

一是各单位与托幼机构、学校没办法很好的沟通,学校对家长宣传不到位,导致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使得补种情况不乐观。二是与公安、社区、村委会协调困难。各单位入户调查困难,不能及时准确的得到流动人口的情况,二是与公安户籍、妇幼保健部门协调不力。新出生人口数据统计无法核对,以2011年为例,***疾控中心掌握的新出生儿童数***,***统计局数据显示新出生人数****,从数据上看,相差有***余名儿童。

(四)流动儿童管理成为免疫规划工作的难点问题 流动儿童的免疫预防管理是免疫规划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流动儿童(包括计划外生育儿童、留守儿童等)居无定所,家长的文化素质偏低,主动接受服务的意识差,再加上管理措施不到位、政府部门协调不够等因素,目前***疾控中心掌握到全县共计***名流动儿童信息,不能有效全面的掌握全县流动儿童数量及信息,使得流动儿童漏卡、漏证、漏种及不及时接种等现象十分严重,影响了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成为传染病、多发病暴发和流行的高危人群,给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带来隐患。调查显示,经济收入并不是阻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主要因素,影响流动儿童接种率最主要的因素在于家长缺乏预防接种知识,忽视其重要性;另外,预防接种通知形式、通知人员类别和家长对当地预防接种单位熟悉程度也影响着流动儿童预防接种。

(五)资料管理人员,责任心有待加强

免疫规划资料种类繁多、内容复杂,需要综合素质高、专业技术强、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优秀人员进行管理;特别是免疫规划实行信息化管理以来,更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近年来绩效考核中发现,目前的报告接种率可信程度令人担忧,报告接种率和实际接种率存在一定差距。现场调查发现,卡证不符、笔头接种问题时有发生,说明资料造假和敷衍现象仍然存在。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督查,实行责任追究

一是继续将计划免疫工作纳入各乡镇年度综合目标考评管理,对发生计划免疫重大责任事故或免疫规划工作出现严重滑坡的,实行一票否决,除追究直接责任人员外,乡镇和卫生部门主要负责人也要追究领导责任。二是将县、乡(镇)、村等不同层次责任主体在免疫规划工作中的责任范围、责任内容、责任事项及责任要求具体化、明确化,推进计划免疫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公开化。三是县疾控部门要加大督查力度和密度,定期督查各乡镇、村接种点的冷链设备运行状态,疫苗保管是否妥善,表册卡证填写是否合乎逻辑,是否规范一致。大面积走访群众了解接种情况,将督查的范围延伸到所有家庭,确保预防接种覆盖全县,不留盲点,切实提高免疫规划的普及率,最大程度地保障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

2、搞好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一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使所有工作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以对儿童健康负责的态度,谨慎的态度和医者父母心的极大爱心对待免疫规划工作。对从事免疫规划工作的防疫医生要严格挑选,对不称职的防疫医生要坚决予以撤换,严把准入准离关杜绝人员的频繁调动。二要抓好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重

点抓好县级骨干人员培训和村级防疫员培训,使其熟悉部颁《计划免疫技术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接种方法、部位、途径、剂量以及一般反应的应急处理方法。三要加强资料管理培训,做到各种表册卡证准确一致,整理规范,保管妥善。

3、强化宣传,争取群众支持

免疫规划是为民利民的好事。但好事也需要让老百姓知道好在何处?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其主动配合,才能确保接种率的大幅度提升。针对我县仍有少数家长“重治病轻预防”和对免疫规划知之甚少的状况,各级各部门都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疾控部门要主动牵头组织各乡镇、宣传、广电、教育等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会议、板报、标语、讲座、散发宣传册等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途径和方法,广泛、深入、持之以恒地向群众宣讲免疫规划的意义和作用,宣传接种的无偿性和公益性,讲明接种的时间和地点,争取他们的最大支持和有效配合。

4、部门协作,查漏补种的保障

加强对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建立健全各部门间联动机制,积极与当地教育部门沟通,争取最大的支持,才能进入托幼机构和学校进行宣传和接种证查验工作。积极与社区、村委会的沟通,及时准确掌握人员信息才能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流动人口管理已成为免疫规划工作的难点问题,人口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他们在为当地繁荣经济做

出贡献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疾病控制工作带来了隐患。由于流动人口来源广泛,流动性强,部分人的经济条件、文化素质、卫生状况和防病意识差,加上当地卫生资源投入不足、使用不当等原因,流动人口的免疫预防工作显得困难重重,免疫空白至今无法杜绝。同时加强与公安、计生、妇幼等部门的合作,齐抓共管,协同作战,把流动人口的免疫预防工作落到实处。

4、加强安全接种,避免接种事故发生

安全接种是免疫规划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随着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公众尤其是儿童家长对免疫接种的关注已从是否得病转移到是否会因免疫接种而引起健康的危害,因而一次处理不当的副反应事件可迅速损害公众接种疫苗的信心及大大降低免疫接种的覆盖率,从而严重影响一个地区免疫规划工作的进程。据调查,基层接种人员仅****%能完全正确地回答接种疫苗后出现无菌性化脓的处理原则,仅有***%能正确回答目前卫生部规定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灭活疫苗的最大接种年龄和允许累计接种次数。基层接种人员业务素质的欠缺为不安全接种和接种副反应的发生埋下了伏笔。由于疫苗与药品不同,它的服务对象为健康人群,且多为学龄前儿童,公众对副反应的耐受性低,社会影响大,再加上预防接种副反应的赔偿机制尚不健全,实施安全接种,避免接种副反应尤为重要。各级卫生行政部

门应加强对基层的培训,严格按照《疫苗流动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要求,设立预防接种副反应专家诊断小组,完善补偿制度,确保免疫规划工作有序的发展。

5、争取政府支持,促进免疫规划工作

2006年,温家宝总理郑重申明:“要让每个儿童都能按时接种疫苗,这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同年,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成立,免疫规划管理处的人员编制扩充达原来的2倍以上。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7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08年4月24日,卫生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和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召开全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讲话中指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在现行全国范围使用的6种疫苗的基础上,将甲肝、流脑、乙脑、麻腮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对适龄儿童实行免费常规接种;并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代替全细胞百白破疫苗。二是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在流行地区对特定人群进行出血热、炭疽和钩体疫苗免费接种。据此,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由6种扩大到14种,预防的传染病将由7种增至15种。这些均体现了国家对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视。只有政府的重视才能更好更顺利的开展免疫规划工作。

总之,免疫规划在疾病控制工作中具有战略性地位,其发展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快落实免疫预防工作经费,落实接种人员地位,建立合理评价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等免疫规划薄弱环节,让人人享有免疫预防服务。同时,卫生行政部门、业务管理部门、接种单位也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切实学习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改善工作方式,提供高水平的免疫服务。只有通过政府重视、基层人员共同努力才能不断提高和完善免疫规划管理体制,将免疫规划工作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史淑芬.我国免疫规划工作现状与发展.首都公共卫生,1673—7830(2009)04—0179—03

规划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2

近几年来, 随着会泽县城镇化建设工作与城乡统筹工作的全面推进, 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 布局逐步趋于合理。目前, 全县已有9个乡镇完成了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10个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完成, 全面启动了村镇布局规划和规划保留村庄的村庄平面布局规划编制, 预计于2014年6月底前完成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实施, 功能逐步配套完善。十二五以来, 全县乡镇投入8100万元, 铺设村镇道路204公里, 公路通村率达100%;投入3500万元, 建成污水处理场5座, 正在建设5座;投入102万元, 建成垃圾中转站17座。三是城乡统筹试点有序开展, 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小城镇建设逐步加快, 13个乡镇集镇建成区面积达44.88平方公里。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一) 规划编制滞后, 编制经费投入不到位

“两规”不衔接。由于村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不一致 (村镇规划的规划年限到2030年为止, 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年限到2020年为止) , 从而导致了村镇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大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建设用地规模, 出现了有的建设虽然符合村镇规划, 但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问题。规划编制缺乏特色。从过去规划编制情况来看, 主要是2006年至2007年期间, 由于在短时间内推进规划全覆盖, 无论是乡镇政府, 还是聘请的规划设计单位, 均难以认真深入研究具体的细节问题, 直接导致许多乡镇的规划方案千篇一律, 缺乏特色等问题。

(二) 统筹管理乏力, 规划人员专业素质低

有机构, 但统筹协调差。虽然我县在各乡镇均设置了土地管理与规划建设管理专门的工作机构, 但由于各乡镇人民政府与国土、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站等站所之间缺乏必要联系和约束, 既没有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管理体制, 也没有建立或完善统一的管理制度, 导致各部门各自为政、“单打独斗”。有人员, 但专业素质低。目前, 全县乡镇在编在岗人员有64名。其中, 退伍军人30名、非专业的大专 (中专) 毕业生10名、规划专业毕业生1名、考试录用23名。 (原在编的203名中, 有退伍军人94名, 非专业的大专 (中专) 毕业生52名、规划专业毕业生1名、考试录用56名) 。这支队伍懂技术、懂业务的专业人员基本没有, 难以胜任专业性的规划管理工作。

(三) 规划建设严重滞后, 质量安全隐患十分突出

1. 缺乏超前的建设规划。近年来, 各乡镇陆续开展新农村和康居示范村建设, 规划建设了一批农村集中居住点, 但主要集中在镇区周边, 规模和数量较小, 远远无法满足农民建房需求。2.缺乏稳定的建设投入保障机制。由于我县乡镇财力有限,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 暂时还无力承担集中居住区内外的道路、给排水、通讯、电力、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以及拆迁补偿资金, 加之对各级的每年各项涉农项目资金, 缺乏统一的规划引导、统筹集中投入的机制, 导致三年来近15亿元 (来源于灌云年鉴) 的涉农项目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率低下。3.建设工程监管不力, 质量安全隐患突出。由于各乡镇政府重建设轻管理, 镇区建设一般未按基本建设程序办理建设手续, 个人建设基本未经审批。建房施工队伍大多为未经过培训的个体包工头拼凑, 专业知识缺乏, 质量安全意识较差。普遍存在无正规设计图纸、无施工合同、无质量监督以及价格便宜的不合格建材、旧建材大量流向农村建筑市场, 加之我县处于黄海地震区和郯庐地震带上等因素, 造成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

三、会泽县村镇规划建设对策与建议

(一) 要着力抓好“二个层次”规划, 不断构建村镇全覆盖的规划体系

要按照“因地制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群发展”的原则, 紧紧围绕我县总体规划 (2010-2030) 确定的城镇空间结构、规模等级、职能分工结构, 生产力布局、用地布局, 结合各乡镇的实际情况, 加快完善乡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村庄布局建设规划、环卫设施等各类专项规划, 最大可能使总体规划融入到我县的“双带引领、两级拉动、四轴推进”的整体发展框架之中。并要按照“集约用地、集中布局、便于配套”的原则, 建议将全县集中居住区 (点) 、村庄保留点数量控制在120个左右。

(二) 多元投入, 在规划建设资金上加大筹措力度

1. 要组建代建公司筹资金。各乡镇要建立农民集中居住区代建公司, 由代建公司向农合行贷款筹集建设资金, 乡镇政府监督代建公司以约定价格低价出售房屋。2.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在积极争取上级涉农项目资金的基础上, 建议以政府为主导, 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的功能, 按照各部门“各炒一盘菜, 共办一桌席”的工作思路与“捆绑使用, 集中投放”的原则, 整合交通、建设、环保等10多个部门涉农的资金和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励资金, 将其集中投放到集中居住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来, 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率。3.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对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后, 农民退出的宅基地所形成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 在保证农民集中区建设所需指标的前提下, 节余的指标, 建议由各乡镇自主参照城市国有土地收储和出让的市场运作方式, 以地引资, 所得净增收益资金全部纳入新农村建设基金统筹使用, 增强村镇建设的造血功能, 解决公建实施投入不足的问题。

(三) 宣传教育再深入, 典型示范引导再加强, 在营造浓烈氛围上下功夫

借助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多种宣传渠道, 开辟专栏、专版, 全方面多角度地宣传。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 在跨村建设小区中, 有重点选择最优的集中居住点进行先行先试, 实行以点代面, 逐步推广, 并及时总结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成功经验, 定期召开现场会, 参观学习、印发材料, 以及电视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进行宣传推广, 让农民切身体会到集中居住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张艳会, 姚士谋.新型城镇化所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初探[J].中国环境管理, 2015 (03) .

规划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3

按照《常山县规划建设局关于认真做好县人大工作评议的实施方案》要求,城乡规划设计院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严明工作纪律,对2007年以来的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就单位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规划工作基本情况

200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服务经济建设是规划工作第一要务”的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为全市经济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综合指导城市建设 第一,面向未来,超前规划,科学打造城市发展平台。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以来历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中西部经济强市的需要,我局分别在2003年、2004年,编制完成了《包头市近期建设规划》和《包头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为招商引资、工业兴市、项目立市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2005年,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工作方法,开展了新一轮《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科学规划城市各类建设项目健康有序地建设。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和总体规划进度计划的安排,目前,已完成了8项城市规划专题研究和包头市城市现状图的绘制,修编工作进入到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方案编制阶段。

第二,坚持大手笔、高品位,整体提升规划设计水平。

不断提高详细规划覆盖率,科学引导城市建设向健康有序、协调一致的方向迈进。2002年以来,先后完成了原棉纺厂厂区等区域改造的规划设计,对重点建设项目市博物馆、阿尔丁南大街两侧的街景等一批城市公建中心和标志性建筑进行精心规划,使其成为我市靓丽的风景线。编制了南海旅游度假区、东河区北梁妙法寺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包头市构筑了互融为一体的、新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编制了我市“四个出入口”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东河北梁地区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希望工业园区、包头生态工业(铝业)示范园区、东河贵发山庄等区域详细规划;新型工业基地规划、东河槽整治等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地方经济建设腾飞提供了科学依据。

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到各类详细规划、专业规划等一整套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已经覆盖整个建成区。

第三,围绕经济建设主线,坚持依法行政,为招商引资和大项目落地提供优质服务。

及时转变观念,服务经济建设。在第一时间为建设单位提供第一流的服务,以第一流的服务保障建设单位需要,先后支持希望铝电、110国道改造、华能电力、东河生态铝业、香格里拉酒店、明日星城、睿智公司奶牛养殖园、包钢三体系用地等重大工业项目投产运营,保证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被服务企业的肯定。

2002年以来,我局依法核发“两证一书”2634件,审批建筑面积661.18万平方米,用地面积548万平方米,管线长度229万米。并付出巨大人力、物力积极服务全市经济建设,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90平方公里,修建性详细规划167.8公顷,拨地定桩等测绘用地面积达到54.8平方公里。

第四,突出规划引导作用,美化亮化绿化城市,塑造鲜明城市形象。为迎接创城迎会办节“三大盛事”,我局立足本职,强化城市管理,在规划引导和实施城市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及拆墙透绿的同时,对严重影响城市市容景观,特别是历史遗留的、多年来得不到解决的“顽症”问题进行了集中整顿治理,采取强制性手段依法拆除了建设路两侧压占红线、侵占绿线以及乌兰小区茶梦阁、邮政物流配送中心等6处违法建筑。重点支持城市道路改造和电缆“入地”工程,先后完成了昆区27条道路、青山区27条道路、九原区3条道路及彩虹桥、东河区北梁内环、西河槽、西井湾道路改造工程的规划方案确定、审批工作,为建设单位提供了强有力的规划保障。

(二)规范执法监察,夯实测绘、档案基础,为城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以“严巡查、强力度”为目标,全方位开展规划监察。2002年以来,共立案查处违法建设行为538件,拆除违法建筑14154平方米,维护了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积极拓展测绘生产领域,为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提供翔实地理信息。运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完成了神华煤业、轻工技术学校1:1000地形图测图90.05平方公里;此外,还完成了《包头市地图》、《包头市区图》、《青山区街区图》、《包头市交通旅游图》等专题地图的编印工作。利用先进的航空摄影技术,高质量地完成了1:2000包头市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与建库工作,生产制作了1:2000真彩色正射影像图和1:8000真彩影像挂图,覆盖市区面积540多平方公里,填补了自治区城市大比例尺影像图建库技术的空白。

强化档案收集力度,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稳步前进。2002年以来,收集、归档各类城建档案7500卷册,面对多年来建设单位不按规定报送工程档案的问题,不断完善档案验收管理制度,与160家建设单位签定了《报送工程档案责任书》,保证了建设工程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切实加强地下工程管线管理,以市政府名义批转了由我局牵头,会同市建委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地下工程管线档案管理的通知》;在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普查工业用地过程中,我局及时提供了5125卷档案,使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受到了建设部领导的好评。

(三)规划引导,全面推进,小城镇规划管理工作稳步向前

切实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和管理,市域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先后组织编制了萨拉齐镇总体规划、哈业脑包镇域规划等14个乡(镇)域规划,陈户村等51个村庄规划,萨拉齐镇新区、万水泉地区等18个城关镇(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抓好小康村的规划修编及小康样板村建设工作。经过积极努力和争取,九原区兴胜镇、土右旗萨拉齐镇等四个镇被列为全国重点示范乡镇;土右旗美岱召村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管局确定为历史文化名村,丰富了我市城镇文化底蕴。规范审批,热情服务,村镇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截止目前,办理村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646件,用地面积20.5万平方米;村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519件,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

(四)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全局干部职工的凝聚力空前增强 一是深化改革,规划工作面貌焕然一新。从工作职能出发,结合实际,修订了规划审批运行承办流程,变“块状”审批为“链状”审批,明确行政职责和工作权限,使工作上下衔接,分工明确,切实提高了工作效能。坚持制度治局,有效地形成了勤政廉政的长效机制。出台了包括《廉政建设规定》等33项规章制度在内的《市规划局规章制度汇编》。并在规划具体工作中狠抓落实。特别是针对规划法规中对某些具体技术指标,如采光间距、建筑密度、绿地率等因素缺少详细规定,不利于规划审批和操作的实际,我局锐意创新,制定了《包头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从而填补了我市规划技术工作的一大空白。

二是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出台了《市规划局执法模范单位标准》、《市规划局文明职工基本标准》等制度。在全局系统开展了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向社会承诺服务、政务公开、扶贫结对共建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共建活动,促进三个文明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是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从工作职能特点出发,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学习培训、分析评议、整改提高等各个阶段中广大党员能够认真学习,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整改,使我局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取得了实效,达到了预期目的。

(五)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人大的监督和支持是规划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市规划局建局以来,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服务意识,主动把规划工作置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之下,认真贯彻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不断加强和改进规划工作。认真办理人大议案,2002年以来,共受理人大议案23件,办结23件,回复率达到100%,并以规范的格式及时回复了提案代表,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

二、依法行政和勤政廉政的主要做法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胆谋划,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到勤政为民;始终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是规划工作第一要务,不断提升规划的引领作用和“龙头”作用。克服“非典”肆虐的危险,节假日加班加点,先后为希望铝电、煤制烯烃工程、东恒热电、东华热电、河西电厂、晶牛玻璃、香格里拉酒店等重点建设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规划保障。在确保希望铝业顺利建设的过程中,规划测绘人员在国庆期间,放弃休息日,推迟探亲假,昼夜突击测绘厂址现场地形图,在提供万分之一航测图的基础上,补测了千分之一地形图,并提供了三个选址方案及相应的厂址外部条件的文字资料,绘制彩图40余张,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用我们包头规划人真诚的服务赢得了希望集团的信任和投资。

(二)规划先行,凸显“龙头”地位,促进经济建设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把目光盯紧全国乃至世界一流水平,及时吸纳和运用当代先进规划理念和先进技术,通过出国考察、挂职学习、选送大专院校进修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实行“开门办规划”,整体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使全局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人心思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三)抓班子带队伍,努力实现勤政、高效、务实、清廉的目标 第一,严格依法行政,树立规划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

认真贯彻落实《城市规划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类建设项目,实行“两证一书”法定规范管理;对规划区外的建设项目,按照《村镇规划管理条例》的规定,发放“准建证”和“选址意见书”。对全社会公布审批程序和审批要求,既方便了建设单位,又增加了规划审批的透明度。第二,注重规划基础投入,不断提升工作档次,城市规划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明显改观。

在市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我局于2003年11月开始建设面积为14170平方米的包头市规划展示中心,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在今年7月顺利落成并启用。目前,规划布展方案正在运筹之中,不久的将来,运用声、光、电、沙盘模型等现代化手段展示包头规划成果的展厅将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第三,深入实施规划公示,充分保障公众合法权益。

从2003年起,我局依法实行了城市规划公示制度,先后对豪德贸易广场、东海商厦商业综合楼、九天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等93处规划方案进行了批前公示,及时、准确地公布规划信息,增加规划工作的透明度,真正做到了在人民群众中吸收营养。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规划审批的前提,通过公示对9处群众不满意的工程项目不予审批;对6处群众有争议的工程规划,按群众的意见修改完善后再次公示,在群众满意的前提下才给予审批,真正做到取信于民、服务于民,树立了规划部门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形成了包头市阳光规划的新格局。

第四,坚持规划创新,深入探讨研究事关城市长远发展的重大规划课题 坚持运用现代规划理念,围绕市委九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发展战略,深入探讨研究制约规划长远发展的重大课题。与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合作进行“包头市城市建设用地合理扩展的规划研究”课题,对我市的城市建设规模进行预测判断,科学定位城市发展方向,规划指导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时序。

总之,市委九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以来,规划工作措施得力,亮点纷呈,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规划管理规章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局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分别在2003、2004被市委、市政府评为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实绩突出单位。2003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并多次被自治区建设厅评为全区规划工作先进集体,局属监察支队、业务受理大厅分别被自治区建设厅授予全区建设系统文明示范窗口称号。

2002年,《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获得了建设部优秀设计成果三等奖,在自治区同行业同档次规划中尚属首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此次市人大评议规划工作,我局认识明确、态度坚决,在实事求是地总结2002年以来全市规划工作成绩的基础上,认为全市规划工作取得的成绩是主流,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不够强,规划管理的深度和视野不够宽,与包头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还不相适应,科学性和工作起点尚需进一步提高。要进一步增强规划工作主动性,探讨研究和逐步解决制约规划工作长远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在新一轮总规修编中,科学把握城市性质、城市定位、城市特色与优化功能结构的关系,培育构筑集约型新型工业基地。

二是在规划管理具体工作中,没有很好地把握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工作的主动性有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规划管理的严肃性,客观上导致了一些不合理建设行为的发生。需要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审批行为,健全工作机制,创新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水平。

三是规划执法监察尚存在不到位的现象,以规划监察为己任的思想还没有牢固树立,导致查处力度还不够,违法建设行为时有发生,亟待健全完善监察网络,加大规划监察力度,努力改善“执行难”的现状。

四是规划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不断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错案追究制度以及规划公示制度,认真对待和及时办理人民来信来访,使行风建设成果得到巩固和发扬。

五是规划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引进人才工作比较困难,对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不够,挖掘人才、使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导致紧缺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远远滞后于城市规划发展的需要。

四、下一步整改思路

在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我们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将根据评议组的评议意见采取具体的整改措施,真正达到通过人大工作评议整体促进全市规划工作水平提升的目的,以不辜负市人大常委会各位领导、各位委员以及人大代表对规划工作的鼎力支持和殷切期望。

(一)以人大工作评议为新的起点,虚心接受人大监督,切实履行好法定职责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上来。通过评议整改,使规划工作发生明显改观,做到思想上重视,措施上有力,落实上到位,效果上显著。要牢固树立法制意识、创新意识和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意识,主动做好规划服务和规划保障。

(二)以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打造包头鲜明的城市特征站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科学修编新一轮总体规划。使城市总体规划、市四区规划和农村牧区规划相衔接,形成层次分明、功能明确、优势互补的城镇布局体系,进一步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力争在2006年完成总规修编报批工作。超前规划,塑造鲜明的城市特色。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适度超前、配套建设的原则,科学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安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功能布局。加快规划建设科技馆、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把包头早日打造成生态工业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草原文化名城。

(三)以服务全市经济发展为根本,强化规划管理 第一,集中力量,强化城乡规划的监督实施。

严格规划审批,下大力气抓好规划的监督和实施,确保城市规划确定的“红线、绿线、紫线”以及“天际线”等强制性内容的实施,从源头上保障各项建设活动依照法定规划进行。做好全市重点建设工程的规划选址和审批工作,坚定不移地坚持为大项目落户包头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坚持执政为民,不断提高规划监察整体水平。

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强化规划执法监察。完善以巡线检查为主导、以群众举报为补充、以案件会审为手段的执法监察机制。重点查处一批社会反响强烈、违法建设性质严重的规划大案要案,突出规划监察对城市建设发展的法律威慑作用,逐步改善“执行难”的现状。

第三,重在规范,深化和完善规划公示制度。

实行规划公示联动制度,加快推进规划公示的制度化、规范化。深化规划公示内容,规范规划公示程序,明确规划公示时序,做到规划技术服务、规划指标审核与规划公示相结合,规划公示信息反馈与后续规划审批相结合,规划管理与规划公众参与相结合,使规划公示真正反映社情民意,通过批前公示、批后管理,对建设项目实施全程监控,从而有效遏制开发商改变规划实施违法建设的行为。

(四)以促进规划成果布展上档次为目标,全面提升规划辐射带动作用。借鉴北京、上海等国内先进地区规划展厅布展经验,集中全部人力、物力和财力,力争在2006年7月1日前完成规划成果布展。布展后的规划展览展示中心将代表包头市乃至自治区规划行业的最高水准,通过多媒体和沙盘模型等实物,集中展现我市五十年来规划建设的辉煌历程,全面回顾包头城市规划的历史,展示未来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成为我市实施“阳光规划”工程的场所、宣传三个文明建设成果的基地,从而整体提升城市品位,充分体现城市规划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建设经济强市中的风采、地位和作用。

(五)以服务经济建设为第一要务,为全市经济建设发展当好“先行官” 围绕把包头建成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煤化工、稀土“六大基地”和工业、商贸、信息、旅游“四个中心”的战略目标,当好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发展的“先行官”。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强力吸引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包头,为加快全市的城镇化发展和经济建设打造广阔发展平台。以昆区南部区新型工业基地为试点,规划建设一批集约型新型工业基地。引导冶金、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特色产业向新型工业基地集中,科学调控工业发展布局,使我市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尽快把包头建成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生态工业城市。

(六)以提高工作效能为突破口,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以建设系统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为契机,着力改善城乡规划工作机制。提高规划的权威性,加强廉政建设,强化规划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意识,推进政务公开,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市规划局调研规划工作简报 篇4

光辉局长一行对早阳旅游新区、朝云公园、规划展览馆、博物馆、暮雨公园、滨江路雕塑一条街进行了实地踏勘。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何平书记就巫山的当前工作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了发言,春奎县长就巫山的县情和城乡规划工作作了汇报。

在听取了何平书记、春奎县长的发言后,光辉局长充分肯定了巫山作为移民县城,在提升城市建设、功能完善、历史文脉方面做出的成绩。他指出,城乡规划工作面临很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国家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认真落实好中央、市委市政府的各项要求,并对巫山的工作提出了建议:一是要落实好市规委会精神;二是作好两个规划全覆盖;三是抓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四是做好县城总规局部修改工作。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篇5

为了顺利完成地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确定的今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各项任务,提前做好明年工作计划安排,地区建设局组织了由***、***副局长带队,局各科室领导及地区设计院院长胡忠等8人参加的督察调研组,于9月4日至5日到市规划局、建设局进行了调研,在调研中,调查组采取听汇报、实地察看、现场讨论等多

种方法了解情况,交流思想,达到共识。调研之后,调研组同志坐下来,按照“开始怎样、中间怎样、后来又怎样”的方法,剖析了今年城建工作的全过程,理出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进展情况

(一)城市规划

1、总规修编情况

2006年5月委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修编《**市总体规划》,8月中旬对总规进行了专家讨论,8月28日向**地区、**市和兵团、铁路、石油等部门领导汇报了大纲,计划10月30日完成正式成果,年底完成报批工作。

2、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情况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结合总规修编的同时进行,年底完成报自治区建设厅审批、备案。

3、专项规划编制情况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城市防灾减灾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供热规划、城市燃气规划、城市供水规划、城市排水规划和城市公交系统规划。

4、城市详规编制情况

控制性详规完成了八一路、天山南路、环城路、阿牙路的编制工作。

修建性详规完成了向阳路、中阿牙片区、天马路等29项编制工作。

(二)城市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

1、计划内开工项目16项,截止8月底,已开工14项,未开工两项(1项是劳动力市场,此项工程已取消;另一项是巷道建设,拟9月上旬开工),完成投资32945.5万元。在开工的14项工程中,已完工的有5项。

2、计划外建设项目14项,完成投资1988.8万元。

3、城市拆迁实施拆迁项目20项,拆迁总面积21.32万m2。

4、城市绿化建设

——栽植各种树木48万株,种植乔灌木53万株,花卉33万株,新增绿地面积29.25公顷。

——拆墙透绿面积18万平方米。

——三圃建设植苗158905株,培育花卉16万株。

——庭院绿化已取得“绿化合格单位”132个,其中花园式单位50个,绿化合格单位占可绿化单位(市区可绿化单位183个)72.17,花园式单位占可绿化单位27.12。

——按市建成区面积32.1km2计算(过去均按26km2计算),绿化覆盖率为36.01,绿地率为31.6,人均公共绿地9.39m2。

(三)城市改革

1、城建投资运作体制改革迈开了坚实步伐,城投公司取得了开门红,建设路资金筹措运作使以城养城,以路养路尝试成功,为今后工作开展积累了经验。

2、自来水公司特许经营权转让拉开了市政公用事业企业改革的帷幕。

(四)城市管理

1、城市规划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城市规划法》及自治区相关法规、规定办理,到8月底共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7件,建设用地许可证28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45件,临时建设工程许可证56件。

2、城市建筑业管理、建筑市场整顿和规范工作,房地产市场整顿和规范工作按照中央、自治区要求规范进行,行业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纵观**市2006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我们认为力度大、速度快、有创新、有突破,上了新的台阶和档次,归纳起来主要是:

1、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了地委、行署的正确决策和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城建工作思路和运作上始终与地委、行署保持一致,一手抓规划,一手抓以两水一路为中心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市城建工作在06年实现了新的突破,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工作魄力大,善于知难而进,能够紧紧牵住城市建设的牛鼻子,坚定的走“生态城市”道路,通过拆墙透绿、拆违建绿、扩地增绿,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扩大了绿量,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3、**市建设局领导和全体干部职工群众发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吃大苦、耐大劳、战严寒、斗酷署,保证了城建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今年城建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奠定了基础。

4、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融合方针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兵地融合、铁地融合、油地融合、共建**,取得了双赢。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今后发展建议

(一)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

1、资金短缺。城市近

期建设规划、详规受资金制约迟迟不能到位,农村规划资金没有着落,靠“化缘”解决不了长远问题,城市建设由于多年沉积,历史欠帐已成为“老大难”问题,市财政资金运作十分紧张,有限的财政资金既要“清欠”,还历史旧帐,又要发展,安排新的建设项目,已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地步,资金严重短缺成为制约**市城乡规划和建设的突出问题。

2、规划滞后。由于种种原因,**市城乡规划滞后,规划和建设脱节,次序颠倒,位置错移,不是规划指导建设,而是先建设后规划,盲目性较大,导致建设项目不能一步到位,出现了重复建设、拉练路面,道路经常破肚,浪费极大,群众很有意见,形象的调侃为:“吐鲁番的葡萄,鄯善的瓜,**的道路天天挖”。

3、人才匮乏。特别是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短缺,许多该做的工作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至使耽搁和不能开展,城市设计“克隆”现象严重,“嫁接”多,未能很好的体现**的民族特色、传承文化和时代精神,缺乏特色,城建技工队伍在个别工种上出现了断代,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隐性问题,市建设局为适应今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打算将市政公司资质等级由三级提高到二级,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技工人才,迟迟不能就位。

(二)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个性问题

1、城市规划

⑴行政执法主体不合法。**市规划局编制为事业单位,未纳入政府行政序列,按国家现行规定,不能履行行政执法权,执法力度不够,后遗症也多。

⑵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市一切建设活动必须受城市规划指导和监督,由于多种因素,城市规划监督的作用尚不能及时到位,形成盲点(兵团、铁路、石油),为城市发展增大了负面作用。

2、城市建设

⑴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骨架没有完全搭起来,市区存在较多的丁字路、拐把路、断头路,影响城市交通通畅和便捷。

⑵水资源紧缺。**市现有供水能力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特别是在夏季,缺水给群众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市民颇有怨声,对政府也有微词和议论。

⑶污水厂缺乏经费,收缴的污水费仅够还债,设备无法运作,形成虚设和摆设,污水不能转换为中水继续污染环境,周边村民意见较大。

⑷城市绿化虽已步入全疆先进行列,但总体水平不高,城市景点、景观少,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绿化不到位,立体空间绿化更谈不上。

⑸东西河坝蚕食严重,植被逐年减少,功能弱化,后续建设已成迫在眉捷的问题。

⑹城市公用事业改革力度不大,至今仍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须进一步加大力度。

3、城市管理

⑴多头执法,协调不够,互相推诿,利益至上,致使执法工作不到位或断档。

⑵占道经营,垃圾围城,广告泛滥,“牛皮癣”随处可见,广告牌匾杂乱已成为影响城市形象严重问题。

针对以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希望在今后城市建设中要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随着新一轮城市规划编制就位,在今后城市建设工作中,舞活规划“龙头”,加强规划宏观调控作用,尽快实现“规划一张图,城乡全覆盖”。切实加强规划管理,坚持审批一支笔,提高“一书两证”的覆盖面,建立公平的区域合作成本补偿和利益分配机制。加强规划机构建设,做到组织、人员、经费“三落实”,把规划管理部门纳入政府行政序列,制定人才培训教育计划及吸引、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适度提高待遇,延揽人才。

(二)从区域整体出发,走集约发展和外延扩能相结合的路子,实现思维创新,找准城市建设的切入点,选准突破口,解决城市建设难点;强化载体功能,解决城市建设的重点;经营城市,解决城市建设的盲点。紧紧抓住312国道改扩建为高速公路的契机,按照新的城市规划,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整理城市丁字路、拐把路,打通城市断头路,按照“五纵六横”搭好道路骨架,统筹安排供排水管网建设,提高城市供排水覆盖率,按照国家、自治区要求,完善配套政策,提高收费标准。加大污水费收缴力度(特别是铁路地区),使污水处理厂运转起来,与此同时,抓好垃圾处理厂建设、集中供热建设和供气入户建设,提高城市综合载体能力。

(三)以东西河坝为主轴,以312国道和303省道生态防风林为屏障,以行道绿化为重点,以单位、庭院绿化为基础,以开放式的公园、游园、广场为景点,通过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拆违建绿、扩地增绿等手段,增加城市绿量,真正做到点、面、线相结合,修一路、绿一线,建一区、绿一片,构建凸现新疆东部地区绿洲城市风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四)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城市管理全过程,努力整合城市执法资源,理顺建管机制,推动法制化、情感化、互动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要把今年地区村庄整治的一套成功做法输入城市,加大市容市貌的整治力度,继续搞好地面建筑物的穿衣戴帽,彻底解决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垃圾围城、广告泛滥、交通无序的现象,创造整洁、文明、生机、和谐、绿色的城市形象。

(五)深化城市公用事业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尽快将城市公用事业企业改造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市场主体,通过特许经营权转让、资产经营权转让、股权转让或出售等方式,建立特许经营制度为核心的公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筹集城市建设资金。

(六)适应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努力建设循环型经济建设城市,重点抓好城市节能和城市节水工作。

三、对2007年城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2006年,**市城建工作开了一个好的头,我们希望在此基础上,2007年**市城建工作能够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城市规划

1、在总编修编和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完成的基础上,要安排好各项专业规划编制工作,最紧迫的问题是编制东西河坝环境治理专项规划。东西河坝在**绿洲形成中,其重要作用已为社会各界和市民共识,保护、建设东西河坝刻不容缓,当前第一步工作先是通过编制控制性详规,把东西河坝控制起来,没有资金,先把位子留出来,然后积极想办法筹措资金,改造和建设东西河坝,使**市的两叶肺脉永远吐故纳新。

2、按照总规和近期城市建设规划要求,抓紧控制性详规和建设性详规编制工作,为城市建设和今后发展提供依据。(项目见表一)

(二)城市建设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重点抓好两水一路和垃圾处理厂建设,城市道路建设要以规划为依据,搭好道路骨架,积极创造条件,解决青年路、融合路顶端断头路问题。供水建设要积极做好**市第三水厂选址及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同时,要抓好供水管网的改造、换代、升级和延伸工作,确保一水厂、二水厂设备正常运行,安全供水。排水建设在抓好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大排污费征缴力度,在保证偿还“欠款”的同时,使污水厂及时运作起来,让污水转换为中水,为民所用,造福周边群众。(项目见表

二、表五)

2、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储备和前期准备工作,实行项目滚动发展,做到建设项目不断线,成熟一个,上报一个,争取国家建设资金。

3、绿化建设应按照今年的思路走下去,集中力量抓好道路绿地、公共绿地、拆墙透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扩地增绿和庭院绿化工作。(项目见表三)

——东西河坝要夯实管理基石,河管委要及时调整、充实组成单位、人员,履行职责。河管处要切实负起责任,依法强化管理力度,严防绿地被进一步蚕食,造成灾难性后果。

——结合地区供电公司围墙拆除,通盘考虑光明路、融合路绿带建设,清除城市道路绿带建设盲点,爱国路、胜利路两侧应考虑扩展绿地容量。

——应把单位、庭院绿化列为重点,建章立制,采取措施,把单位、庭院绿化提上去,使**市尽快绿起来、美起来。

——可考虑把马场二十连河坝占地征用过来,建**市植物园,增加城市公共绿地。如果征用有困难,可否采取合股形式经营,由二十连出土地,市园林处出技术、资金、劳力解决问题。

——在引南增水库区内,完善城市小游园设施,为市民提供避暑和游乐。

——以城市主干道为重点,建设一批街心休闲绿地。如:八一路与前进西路交叉口两侧、光明路与爱国路交叉处三角地带、融合路供电公司拆除围墙建成绿地、建国路客运站加油站迁址改为绿地、天山北路原机电公司停车场改为绿地等,力争每一条城市主干道都建有一个街心小型休闲绿地,并增加城市雕塑小品建设,以提升城市品味,为市民增加休闲娱乐场地。

——加大绿化建设科技投入,提高绿化档次和质量,在主干道增设绿化景点、景观,在市区广场、公园和各大单位提倡和搞好立体绿化,增加**的秀色。

(三)城市管理

1、整合城市执法资源,先从市规划局、建设局内部开始,形成执法合力,减少阻力。

2、市容市貌整治力度,对今年已经实施的城市主要建筑物穿衣戴帽工程要坚持下去,要下决心整治马路市场、垃圾围城,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垃圾堆放和拉运问题。同时,统一规划广告牌匾制作、挂放工作,下决心清除城市小广告,特别是火车站站前广场的综合整治工作。要求城市主干道两侧广告、灯箱、牌匾形成“侧看一条线、横看一个面”的新格局。(见表四)

3、加大对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力度。

(四)城市改革

1、加大城市建设资金投运作体制改革力度,在这方面,我们今年已经取得了成功的尝试,实践证明,我们的做法是切实可行的,我们要坚持按照此思路走下去,并将这种形式引伸到城市其它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城市发展“助推器”,实施基础设施项目经营。

2、尽快成立商业银行,投入运作,筹集城市建设资金。

3、加大城市公用事业改革力度,市环卫处、园林处争取明年按照国家建设部和自治区建设厅要完成改革工作,市政公司要把养护职能剥离出来,另成立市政工程养护公司,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

(五)原跑马场未按规划进行建设,土地闲置,内尘裸露,给城市环境和周边居民生活带来影响,应督促业主按规划续建或由相关部门依据《城市规划法》,按闲置用地收回。

附件:

建议**市2007年城市详细规划项目一览表(表一)

建议**市2007年城市项目计划表(表二)

建议**市2007年城市绿化建设项目一览表(表三)

建议**市2007年城市街景改造项目一览表(表四)

建议**市2007年城市道路建设一览表(表五)

**地区建设局

二○○六年九月七日

规划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6

武汉中央文化区位于武汉市核心地段, 武昌区东湖和沙湖之间, 地理位置相当于武汉市的几何中心。项目规划面积1.8km2, 总建筑面积340万m2, 是万达集团投资500亿元人民币, 倾力打造的以文化为核心, 兼具旅游、商业、商务、居住功能的世界级文化旅游项目。2011年9月30日, 楚河汉街开业, 项目总建筑面积21万m2, 从开工到开业仅用8个月时间, 建设速度创造业内纪录。

2 武汉中央文化区———楚河汉街的设计特色

2.1 建筑特色

商业街的特色首先取决于街道及建筑特色, 汉街采用了民国建筑风格, 红灰相间的清水砖墙、精致的砖砌线脚、乌漆大门、铜制门环、石库门头、青砖小道、老旧的木漆窗户, 置身其中, 仿佛时光倒流。同时, 汉街将具有时尚元素的现代建筑和欧式建筑穿插在民国风格建筑中, 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3]。

2.2 地方历史文化特色

汉街设有5个以湖北地方历史名人命名的大型广场, 分别为“屈原广场”, “昭君广场”, “知音广场” (俞伯牙、钟子期) , “医圣广场” (李时珍) , “太极广场” (张三丰) , 每个广场按照广场主题布置一处整石雕刻的名人雕塑。汉街的小吃餐饮方面还是穿插了武汉热干面等地方特色小吃, 景观的布置以及地面的铺设都很好的体现了地方的文化特色。

2.3 景观设计特色

“楚河”贯穿武汉中央文化区东西, 是文化区的灵魂。楚河全长2.2km, 连通东湖和沙湖, 滨河景观绿化带设计颇具特色, 驳岸的处理古朴自然, 整体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交响互应, 很好的体现了主题。夜景的灯光设计极具绚烂, 很好的照亮了楚河的景观带和和汉街的建筑群, 成为城市夜景旅游胜地。

2.4 公共设施设计特色

公共设施是一个商业街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汉街的小品设计极具历史文化品味, 每一段主题广场的小品设计例如路灯, 路边指示牌都很好的呼应了每个广场的主题思想, 垃圾桶及其座椅的设计也同样融入了每个主题广场的文化氛围。

3 武汉中央文化区———楚河汉街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步行街设计过于狭长和狭窄

传统商业步行街的适宜长度是600~1000m, 汉街总长1500m, 过于狭长的街道会令步行者身心俱疲。专家认为, 步行商业街的宽度以20m左右为宜。[1]汉街的宽度设计过于狭窄, 总宽度只有7~8m, 而两边的建筑设计过于密集, 很容易令游客在步行中产生压抑的感觉。另外, 过于狭窄的街道难以保证充足的日照条件。

3.2 商业定位模糊, 缺乏特色

商业街定位是一个商业街规划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商业类型的定位要以突出传统商业街的地域文化特色为前提。汉街集合200多个国内外一流商家及其品牌, 内容包括购物、餐饮、文化、休闲、娱乐等, 但并没有体现出自己的专业化, 令人感觉只是一个品牌及中外知名商家的大杂烩, 没有自己专注的特色。

3.3 街道绿化景观设计过于单一、平淡

汉街的绿化植物种类少而且单一, 很多大的乔木选择比较牵强, 而且不容易存活, 街道两边的景观设计平淡而没有特点, 无法很好的烘托气氛, 体现主题。

3.4 建筑设计不够体现主题文化

汉街的建筑设计整体和谐, 但是很难体现主题“楚河汉街”这个中国历史文化意念很强的主题, 整条街道几乎看不到中国古典建筑的影子。汉街中分布有最具特色的5座名人广场几乎都是中国历史人物, 民国风格的建筑毕竟不能代表闻名于世的中国古典建筑, 很多人并不了解民国建筑, 并且整个汉街穿插了过多欧式风格的建筑, 使我们这个太具历史地方风味的步行街显得有点不伦不类。

4 完善武汉中央文化区———楚河汉街规划设计的一些相关建议

4.1 进一步完善景观绿化设计

汉街两侧的绿化应该加强, 特别是休息区的绿化作为重点, 利用植物的暗示作用引导空间, 帮助人们建立起行进中的目标, 力图使步行者在行走过程中不产生压抑的感觉。楚河沿岸两边的景观设计应该增加其丰富性和层次性, 提高植物生态效果, 切实保证其夏季遮荫冬季透光, 考虑在冬季主导风向一侧布置常青树挡风, 在向阳一侧布置落叶乔灌木, 并和休憩设施综合布置。改善楚河水质, 恢复临水区应有的生态环境, 使人们能够把水这一天然资源结合到游览活动中来[2]。

4.2 注重商业策划与市场定位

圈定目标顾客, 重点分析人口因素, 明确目标顾客的年龄构成、职业构成、受教育程度和消费特色, 从而对商业街的销售方式和商业特色有一个大致的分析。商业类型的定位要以突出商业街的地域文化特色为前提, 要有一定数量的反映当地风俗习惯的特色经营, 比如突出荆楚地区的一些特色餐饮和商业品牌。

参考文献

[1]屈寒飞.传统商业街活力分析与利用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05

上一篇:这次我没有放弃初二作文下一篇:蚂蚁的最爱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