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篇1

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蛮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两村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静静伫立。高达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脾腉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效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画出斑驳的线条。李白的“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道出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淳厚从容。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这是在西递村在都市的喧哗之外,西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的民间生活。从远处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的黑白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错落有致。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式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

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

1.文中加粗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蜚(fěi)喧哗B.幢(zhuàng)宁静质朴

C.伫(chù)纯粹D.淳(chún)淋漓尽至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优美领略繁杂B.幽美领略繁复

C.幽美领悟繁复D.优美领悟繁复

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①B.②C.③D.④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木雕、

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C.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从意外致残、生活无望到残奥会夺冠,并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B.该型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优势明显;在商载、航程、航速等方面也极具竞争力。

C.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D.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分值:15分查看题目解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试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

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

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

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暗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灵在(诗源辩张)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率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干门,细柳新蒲为谁颦”(杜甫《襄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顿挫,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6.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7.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成韵。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①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古者尝有处橧巢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②

仁。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润湿,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槀邑。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

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

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③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三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指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②橧(zēng)巢:用柴薪搭建的是巢形住所。③关市:指集市。讥:稽查,盘问。

9.对下列句子中加黑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说:同“悦”,高兴

B.土事不文,木事不镂文:花纹

C.下之疾其上甚矣疾:痛恨

D.宗君而处身宗:尊崇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如此,则诸侯其至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服之轻重便于身青,取之于蓝

C.然则曷以禄夫子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关市讥而不征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11.下列对文中斜体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B.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C.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篇2

一、2012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的几大特色

1. 选文强调文体的典型性和题材的代表性,难度总体适中

如《应该认真对待文献综述》一文是典型的社科类文章,先引出话题,表达倾向性观点,再具体阐释和论述观点,再换角度重申观点,结构明晰,观点明确,既不为难学生,又考查了学生快速准确筛选文本主要信息的能力。据黄玉峰、王召强老师在《语文学习》2012年增刊上发表的《上海卷试题分析》一文,对该语段4道考题进行了评析,这几道考题被评为“难度适中”。

学生最怕阅读的是表达艰深或太过个性化、太过含蓄的某些散文。而《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主要采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可读性佳。该语段的6道考题,有4题被评为“难度适中”。以往,试卷中现代文之文学性文本的阅读部分,都是学生失分的“重灾区”,而这篇选文,无论选文还是考题,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人性化的。

全卷中虽然涉及鉴赏、评价的题目分值占了31分,但直接考查“作用”“效果”的仅第4、7、23题,共3题。因此,阅读部分余下的题中,“难度适中”或能力层级为B的有第14、16、17、18、19、20、22、24题,共8题,“有一定难度”或能力层级为C、E的有第15、16、21、23、26题,共5题。

2. 阅读注重整体理解,试题稳中求新求变

对文本的阅读需要整体理解,一直是上海卷命题组坚持的命题方向。如直接检测对全文观点、思路、语言等把握的试题有第6、10、11、12、21、26题,共6题,总计21分。诗歌鉴赏考查对情景关系的赏析,是对上海高考语文此板块考查方式和考查角度的延续;同时,与注重一两个词句的鉴赏相比,更加需要考量考生整体阅读的能力。

今年试卷中的第5题考查句子含意,第9题的双项选择题,第25题的文本内容理解选择题,虽然都是常见题型,却各有新意。如第5题,改简答题型为选择题型;第9题,改为从内容理解到形式鉴赏的全方位考查,是对“骆驼队”这个对象进行多角度、有深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考查;第25题,改对文本主要对象的考查为对文本次要对象的考查。第13题考查对名篇名句的识记能力,8句名句有4句来自高中课文,其中有1句来自非背诵篇目,另4句中有1句出自初中背诵篇目,有3句来自课外。与往年相比,课外的和非背诵篇目的句子各增加了1个。第17题涉及的4个加点词语,虽然都在课文中出现过,却与几年前刚刚兴起的“300个实词”没有多大关系了。古诗词鉴赏题中没有出现直接检测文学文化常识的填空题,而是放在语境中检测了。在整套试卷中,没有出现与课文相关的试题,因为与课文显性关联、检测课内知识掌握情况的任务已经主要由学业水平考承担了。而第1 1题则更是首次考查“叙述视角”,是一道全新试题。

第5题的题型改变,更利于有针对性地检测学生“理解句意”的能力,而不波及表达自己的理解成果的能力。第9和第25两题,则体现出要考就考你个水落石出、打出你的原形来的“狠”劲,能充分检测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的高下。第17题的变化,笔者认为是在情理之中的,因为要找到一段刚好能有“300个实词”范围里的可考实词的文言材料,真是不容易。

因此,2012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的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各条试题所承担的检测任务更加单纯、明晰、深入;整套试题所承担的检测任务更加符合“选拔性”和“科学性”。

3. 作文贴近考生,平衡语文味和思辨性

高考作文命题要增强“理性”,要能检测学生的“思辨”能力,这是近些年来有关专家一直大声疾呼的。前几年外省市有以寓言故事为材料的自拟题作文,实际上意味着先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再考查其表达能力。上海多年以来的高考作文命题,都力求避免作文测量目标的错位,力求让考生直接、准确地面对他真正需要思辨的对象。同时,命题者又注意平衡所提供的材料的语文味和思辨性,让学生能有话可说,今年的作文命题可以说是顺利实现了这一目标。

二、对高三复习教学的建议

1. 立足能力,避免机械训练

笔者看别人归纳段落的作用,用在开头如何、中间如何、结尾如何,偏偏没提到“补充核心观点”这一条——不是他没用心,没归纳全,而是文章的写作本来就有方法无定法,文学作品更是如此,哪能归纳得如此齐全!换一篇选文,就必然换掉不少考查内容。比如,叙事类散文,学过考过复习过,有几人想到“叙述视角”呢?

笔者也极其反对“题海”战术。记得2005年笔者执教的高三班级曾在课上做过“阳城,字亢宗”的一篇文言文,也粗略讲评过,而这篇文章恰好出现在了试卷上。然而,出了考场,只有少数学生表示“好像做过”,但是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印象。可见,如果只是机械狭隘的训练,选文的美没有作用到学生心灵,即使万幸押到,也不起实际作用。因此,立足能力,精做多想,引导学生在做题目的过程中,汲取选文的思想营养和写作灵感,才是以静制动、以少胜多的正确复习教学的思路。

高三阶段,笔者并不建议追求所谓命题和复习的“针对性”。因为,无论如何设计,针对的都只是过往试题、有限考点。语文命题非常受制于所选材料,材料特色越明显,试题特色也越明显,材料中包含的可考点越丰富,试题呈现出的考点分布就越漂亮、越全面。笔者曾看过外省某市的一套非常有特色的中考试题,令人眼前一亮。它以“读书”为主线,考关于读什么书的说明文,描述如何读书的记叙文,古人淡定看待书被鼠毁的文言故事,做一则所提供材料的读书卡片——题材所涉的内容似乎比较单调,但考点分布是宽广的、科学的,能实现命题者想要检测的诸方面的语文能力。实际上,一份试卷只要能实现这一点,就是一份好的试卷。那么,对于教师和考生而言,不是只要立足课程标准和考纲,扎扎实实训练语文能力,就可以了吗?

2. 关注评论,研究好题

每年高考过后,各专业杂志上都会有评点试题的文章,甚至过去若干年的一道考题还会被拿出来争鸣、解释、批评、表扬,其中,诸多有见地的评论、最终尘埃落地的争论,都能为复习教学指明方向。沿此方向,我们可以潜心研究那些公认的命制新巧、考查扎实基本功的好题,或直接拿来,或加工改造,使其能为我所用。

在今年全国各省市17套高考语文试题中,命制得精巧、得到众人表扬的好题很多。如辽宁卷第4题:“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福建卷第14题:“小说的结局是悲剧性的。造成悲剧的外在原因有哪些?请概述。”江苏卷第13题:“‘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江西卷第16题:“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这些试题,答案都要求考生从文本出发进行分析,这与上海市的语文命题理念是一致的,可以借鉴使用。再如今年江苏的古诗词鉴赏题,因词作精短、词作语言通俗、作者为学生所熟知、设题巧妙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而广受好评。也许明年、后年就会有其他省市借鉴学习这种命题思路。

外省市高考试卷中还有一些题目虽然形式与上海市的有较大不同,但毕竟都须遵从国家的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如能对其题型、考查内容稍加改造,自有可取之处,而且,各省市彼此之间命题互相影响、互相借鉴的情况历来都有。如浙江省2011年高考选文《第九车厢》中考了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今年,上海市在选文《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中考了最后三段和前文叙述视角不同,传递的感情也有差异。请根据前后两部分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3. 强化思维训练,实践谋篇布局

由于高三时间紧张,片段写作可以利用起零碎时间,也分解了难度。现在人们都喜欢140字长度的微博写作,也是因为能够即时表达,且不用费太多时间;阅读者也不觉得辛苦,“粉丝”“加关注”的人数多了,也能给微博作者带来成就感,使之更有创作激情。所以,笔者认为片段写作并未过时,而且,如果能串联起若干个互有内在逻辑关联的片段,就能形成一篇完整文章的雏形,稍加整理修饰,一篇文章就大功告成了。

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篇3

试卷以2012年高考湖北卷语文科《考试说明》为命题主要依据,以2012年新高考适应性测试为重要参照,确保了由“旧”向“新”的平稳过渡。全卷六个大题23个小题,考查内容、题型和赋分以及试卷排序的变与不变都在预期之中,既延续了“旧”高考试卷的特点和优势,又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和变化。

第一部分,语文基础知识部分,考查了字音、字形、词语辨析、病句、文学常识。共15分,5小题。

第1题,考查的是字音的识记。

本题考查了同音字、近音字的辨析,难度较低。其中包括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别,“灵”“磷”“玲”“聆”;多音字的辨析,“担”;平翘舌音的辩证,“宿”“诉”“夙”“素”,“咨”“滋”“芝”“孜”。平时复习注意多音字及近音字的正确读音,答对这道题并不困难。

第2题,考查的是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

本题考查了词语、成语中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渺茫”“寥廓”“萧索”都源自课本,且生活中常见,难度较低。熟记词语、成语的意思,从词源的角度来辨析,平时注意词语、成语的正确书写,对于选对这道题很有帮助。

第3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正确使用。

词语的正确使用可从词语搭配、感情色彩、语法、语境等角度来分析。该题主要从词语搭配、语境的角度分析。第1空“个中滋味”是固定搭配,就可以排除A、C、D三项。第4个空要与“悠闲”照应,“逛”“遛”“晃”都不及“踱”效果好。

第4题,考查的是病句辨析。

病句题,高考主要考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六种类型。本题考查了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三种类型。A项“自然与人”“随风生长”搭配不当;C项缺少谓语“有”;D项不合逻辑,“不仅……而且”引导的是递进关系,应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调换一下。

第5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这是今年《考纲》中的新题型。

2012年湖北卷语文试题基础部分,无论是从题型还是从题量来说,都沿袭了历年高考的传统,可以说变动不大。按照《考试大纲》要求增设的文学常识题,也在大家的备考预料之中,因此对基础题,考生们可以说是有备无患。

同时,基础题难度不大,字音字形都没有偏僻字、陌生字,考查的都是常用字;词语选择题迷惑性较大,但只要注意上下文语境,用排除法就能较快得出答案;病句的考查也是常见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或者搭配不当,难度较小;文学常识的考核有一定难度,不少考生可能对意识流小说把握不准,但《孔乙己》是考生熟悉的篇目,对其内容应该熟稔于心,从而得出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在设题时,注重增强与教材的联系,引导中学教学务本求实。第1、2题中考查字音、字形的词语大都出自课文,如《荷塘月色》《沁园春·长沙》《古都的秋》,第5题的文学常识,或源于教材注释、知识短文,或源于名著导读。

第二部分,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部分。共9分,3小题。

第6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题要求学生善于准确地筛选、把握论述类文本的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

第7题,考查的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此题要求学生梳理文章的材料、弄清文章的结构,能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第8题,考查的是归纳、分析、概括中心意思和作者观点的能力。此题要求学生能归纳内容要点,能确认作者的观点,判断某种说法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包括分析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原因、依据等。

这一部分一般可以分为学术论文和议论性散文两类,湖北卷2010年的《中国古代天文》、2011年的《中国建筑的文法》都是学术论文类,今年的《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仍然是学术论文类作品。选文既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又特别彰显了中国哲学的民族文化特性,对考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大有裨益。

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7小题。

文言文考查,选文由刘义庆《世说新语》选段和刘孝标的注解组合而成。《世说新语》为古代笔记小说的范本,鲁迅称其“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所写人物性格独特,气韵生动。刘孝标注亦为传世之作。命题文本选取二者组合为一,形式新颖别致,内容相得益彰。

第9题,考查的是实词解析,要求考生有一定文言文实词积累和迁移能力,要能把文言文实词放回原文,确定其符合上下文意思的正确解释。

第10题,考查的是文章信息筛选能力。此题先要看清题干,结合事实,注意查找信息要求,有效排除。题目要求找出表明家人不了解王湛的全部选项,②④是家人对王湛的了解,⑥为武皇帝的玩笑话。

第11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文章分析概括要依据文意,体察细微;把握文章要点要注意逐字逐句查找比对。

第12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要落足于采分点(实词、虚词、句式等),力求字字落实,注意翻译规范。

此题考查了“因”“叹”“故”“具”“辄”“调”六个文言实词的翻译,没有考查虚词和句式,较往年文言文翻译题,更注重考纲对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要求,难度略有下调。

第13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是今年新增的题型,为了平稳导入新增考点,控制试题的难度,命题选择了一段与前面文言文阅读选文有关联的材料,叙述的是与王湛同时代的另一位名士魏舒的故事,篇幅简短,表意相对独立和完整,便于考生联系上文来把握这段文字的意思,更易入题。

第14题考查的是诗歌鉴赏的鉴赏评价。

该题选择了一首唐诗作为命题材料,选材难易适度,设题自然合理又独具匠心;设题梯度合理,设问角度清楚,考点明晰。渗透了新课程理念,体现了与教材的联系。

第(1)题,概括并简要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第(2)题,赏析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考查了诗歌人物形象评价、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分析,是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而题干中的“贾岛注重用字推敲”一句,又与必修5第44页的《“推敲”的来历》相互应和,充分体现了湖北卷关注教材、回归教材的特点。

第15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名句名篇的默写。所选的几句符合考纲中关于“常见名句”的要求,其中前六道题是高中所学内容。后两道题是今年考纲中新加入的初中课文。

第四部分,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4小题。

散文《耳边杜鹃啼》人文蕴涵丰富,探究点较为密集。命题以文末“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作为切入点,切口虽小但可以洞察全文。题干要求“选取一个角度探究原因”。考生只要细读全文,就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多向度解读杜鹃被美化的原因。这样的设计给考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便于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选定探究视角,进行有创意的解读、发表个性化的见解。

这一部分包括内容梳理、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深化探究四个方面的考查。

第16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结构的梳理和内容的把握。B项关于杜鹃鸟啼血化花的传说的分析和C项中关于作者介绍杜鹃鸟的分析,涉及文章的细节内容,是容易设错的地方。

第17题,考查的是文段内容作用的分析,文段的作用包括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答题时可以借鉴以下模式:内容上的作用+主旨情感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一方面是丰富文章内容,从文章中心来看增添了杜鹃鸟传说的美好意义,另一方面是为下文做铺垫。

第18题,考查文章整体结构的分析鉴赏能力。要把握在整篇文章中的结构作用,梳理文章脉络,结合内容分析。“杜鹃啼”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梳理文章的脉络,先写了杜鹃啼叫的传说,再写了杜鹃啼叫的真相,最后写出文学赋予杜鹃啼叫的美好意义,文章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19题,考查学生的文学阅读探究能力。这道探究题正体现出2012年湖北省语文高考考纲加大了对探究能力考查的要求,与考纲吻合。该题可以从主体意蕴、文章内容、文章主题和情感等角度来分析。结合文章内容,对原因进行分析梳理概括,注意答题的全面性。

第五部分,语言文学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语言运用题往往是我省高考命题专家们的“试验田”,每年都会推出一些鲜活的语言运用试题。这些试题,贴近教材、贴近生活。既强调回归教材,又重视把握时代脉络,取材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题目内蕴弘扬民族文化,彰显地域特色,突出湖北地域特点、地域文化,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

第20题要求为湖北“全民读书月”活动写阅读宣传语,关注当代生活,富有地域特色,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传递了“书香荆楚,文化湖北”的文明新风。第21题要求用对偶句描述“宝黛初会”的情景,第22题为漫画“题诗或配文”,结合考生的语文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来检测语言运用能力,具有浓郁的“语文味”。

第六部分,写作,共60分,1小题。

作文试题采用新材料作文的形式。材料展示了一个讨论问题的过程,一段关于“书信”的试题材料以语文课堂教学实录片段的形式呈现,以背诵篇目《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作为议论的出发点,从老师的感慨开始,以学生的讨论结束,将考生的生活实际及语文学习实际紧密联系。

话题中心是:“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在悄然改变。”

材料以“改变”为中心,考生思维可以多向度展开。谈“改变”的利弊、大小、快慢、因果等等,或者阐述“为什么要改变”“为什么不能改变”“怎样改变”“怎样防止改变”都是符合题意的。从材料中五个讨论者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见解为话题,联系现实生发议论,记叙经历抒发情感,也是符合题意的。比如,在紧密联系现实的前提下,可以分别从老师的“家书消失”、生甲的“不可替代”、生乙的“更便捷”、生丙的“形式变了”、生丁的“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等见解中选取角度立意作文;也可将师生的“看法”进行整合提炼,由此及彼地广泛联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实际说开去。

该题有效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审题难度不大,考生有话可讲。

根据今年湖北卷的试卷特点,在2013年高考复习备考中,我们应该注意:

1.回归课本

近几年湖北高考的命题原则是试题材料来自课外,考点出自课内。很多题目都能从课本的知识体系中找到答案。所以,我们应该把相关的课本认真扎实地复习一遍,重新拾起遗忘的知识。这包括:①拼音、字形、词语等基础知识的积累。②名篇名句、文学常识的背诵识记。③文言基础知识(常用实词、虚词、句式等)的掌握。④选修课本知识点的落实。⑤作文素材的准备。

2.回归知识点

重视学习的成效。全面复习,知识点覆盖面要广,要全面、扎实、到位。可以参考2012年高考湖北卷语文科《考试说明》,把重要考点与知识点加以梳理,并对照知识点,寻找知识盲点查漏补缺,清理自己的弱项重点突破,再回归到题目。

3.加强文本阅读

要养成良好的文本阅读习惯。要关注文本的思路,关注文章的语言,在阅读的过程中勤动笔,把文本中的重点词、句圈点勾画出来。特别要关注文本的开头,中间,结尾部分的关键词、句。

4.善于归纳总结

专题训练、综合训练结束后或考试结束后,应该对自己的练习题或试卷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总结。每类题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摸索解题的思路、认真审清题目、寻找切人点、抓住关键句等,对于准确答题都是很有好处的。

5.重视作文

作文备考要训练审题。要自觉进行排除非智力因素干扰的训练;要养成良好的阅读材料的习惯,冷静琢磨、客观分析、全面理解材料;要学会抓住题干中的提示语,培养找提示语的能力和方法。

作文备考要训练构思。要弄清文章主要“写什么”,想表达“什么意图”,然后把这个构思写下来,定型下来。再对文章的布局作个大概谋划:怎么开头,中间分几段,详略在何处。

作文备考要训练表达。要突出记叙文的细腻、议论文的严谨,要紧紧围绕文章中心,让文章字字句句都得分,避免离题的“垃圾”文字出现在文章里。要学会掌握能突出中心思想的各种艺术手法,如语言的艺术、修辞的艺术、过渡照应的艺术、画龙点睛的艺术,等等。

要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把写过的一篇作文修改成精品,比多写几篇作文更重要。另外,还要重视书写,清晰、公正的书写可以给作文加分!

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篇4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

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

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揶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

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出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接辽东,疏陈安攘十册,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 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干扰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党,遂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除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肆丞锺化民赍帑币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以久之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寻卒。(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

4.下列对文中画直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5.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即便对郑承宪这样的国戚,也大胆揭发对方为非作歹,包藏祸心,幸而皇上并未因此发怒。

B.陈登云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他在朝既久,发现诸多问题,于是奏告一干大臣,其中有些人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以至朝廷大官们都很畏惧他。

C.陈登云上疏指出,选才慎于始进。他认为二十年来,刚直者很少被提拔进京,在朝者却背公结党,谄媚权贵,与其误用后罢免,不如进用时慎重。

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7.把文中斜体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

(2)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8.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5分)

9.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 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选做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战争【美】迈尔尼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晚上,我兼职什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

斯文诺8829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哈罗?”

“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我们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为她保密,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以“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

B.“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既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

C.得知事情真相时“我”只说了句“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话筒,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

D.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精巧。

E.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

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

(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入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

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面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

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吴文俊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工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办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相关链接

①1974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试想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个整个领域带来光明。”(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

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

B.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提出了用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D.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

E.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获得了国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与评价。

(2)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4)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请结合材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自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B.国务院近日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允许它们开展跨区域经营。

C.职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技能,更在于育人,因此有意识地把工匠精神渗透进日常的技能教学中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D.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以美国为例,①

境内有一座

超级火山喷发,② 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③

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覆盖,随后④

会出现其他许多可怕后果,⑤ 目前人类还无法预测美国超级火山在何时喷发,⑥

了解了它的杀伤力有利于我们制订各种减损预案。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①。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但是,②,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③。

17.下面是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与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教学、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1.B,2.C,3.D 4.C,5.D,6.B

7.(1)这中间难道没有刚正的人吗?却不能承受被攻击倾轧,大多不能安身。

(2)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中的雁屎,用包裹拿来给陈登云看,陈登云立即上报给朝廷。

8.(1)曹霸宝马画成,好像从宫门腾跃而出的飞龙,一切凡马在此马前都显得相形失色,通过对比,衬托出曹霸笔下宝马的神奇雄峻,烘托出曹霸绘画技艺的超凡高妙,表达了诗人对画家的赞美。

(2)诗人巧妙构思,匠心独运,细致刻画

9.(1)一二句写先帝的御马玉花骢,众多画师都描摹过,却各有不同,无一栩栩如生。为后面描写曹霸画马的过程做铺垫,与曹霸笔下的骏马形成对比,烘托出曹霸画技的高超。

(2)三四句写,玉花骢牵至阊阖宫的赤色台阶前,扬首卓立,神气轩昂。“生长风”写出了真马的雄峻神气,作为画中马的有力陪衬,进一步烘托曹霸的高超画技。

(3)五六句写玄宗即命曹霸展开白绢当场写生,曹霸当即独运匠心、细心构思,而后淋漓尽致落笔挥洒。时间之短暂,烘托技艺之高超。

10.(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11.(1)CD

(2)热情大方;脆弱孤独;温婉善良

(3)人物塑造:小说中两个主人公虽未谋面,但通过电话实现沟通,随着对话的展开和细致的语言描写,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情节安排:“电话”是小说的线索,贯穿文章各个情节。文章构思巧妙,引人入胜。

主题方面:“电话”中的浪漫和美好被战火摧残成残酷的现实,深化了小说主题。

(4)合理。战争是整个小说发生的背景。小说通过叙述因一个错误的电话而产生的爱情故事,反映了战争给个人带来的浓重悲剧; 小说通过写战争中个体命运的悲剧,反映了整个社会带来的深重灾难。(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1)BC

(2)敏锐的洞察力;独立思考与创新;扎实的研究功夫。(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3)奥数教学应注意系统性;应注重引导学习兴趣;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4)吴文俊对物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影响下,他独辟蹊径,运用机械化思想研究数学,建立了新模式,在数学专业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吴文俊对文学艺术有着广泛兴趣,涉猎历史书籍、观看历史影片,拓宽了学术研究的视野;甚至观看围棋比赛也培养了他在数学研究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13.D 14.C 15.D

16.而且影响人类的生存;气候并非完美无缺;来降低气候灾害的几率。

17.中国梦演讲赛将于5月4日在报告厅举行,活动预计选拔20人参赛,设置6个奖项,本次活动通过海报进行前期宣传,并组织稿件在学校网站和校报上进行专题报道。

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篇5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清]王世槙

先生行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篾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的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诧异。十三岁补诸生第一,尖名籍甚。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宴坐终日,如退院僧。暇即与其友汪婉、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辈出游半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诸子酒酣耳热,辩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先生固耽内典,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旨。每过其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纶数卷而已。

先生尝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蠢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予辈皆为赋诗。去几,谢病归。淄川高侍郎念东赠诗云“燕台襥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盖纪实云。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答书曰:“生有癖性,酷爱古帖,亦昔人玩龙团、饮廷珪墨之意也。”闻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嶴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其雅操如此。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

先生生明天启壬戊,卒康熙壬申,年七十一。

(选自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有

删节)

[注] ① 內典:佛经。

4.对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晏坐终日 晏:平静。B 子孙不肖而居厚实 居:积储 ..C.不接当事 当事:权要

D 必合古人矩度 矩度:气度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实词的掌握情况,实词中分为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情况,做此类题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矩度在这里意为“规矩法度”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皙次其别号也 吾其还也 ..B.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C.予辈皆为赋诗 为武置酒设乐 ..D.馈问亟至,一无所受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答案】C 【解析】 C项都是介词,译为:“给”。A项前者代词译为“他”;后者表示商量语气,译为:“还是”。B项前者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后者表示转折,译为:“却”D项前者是所字结构;后者表示被动。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煕年少时本性纯净,才思过人。他出身世家而无富贵习气,把名利看得很轻;读书好古,能诗善文,很早就有诗才和文名。

B.梁煕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视民如子,政绩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

C.梁煕恬淡好静,不恋官场。他在朋友聚谈时经常默坐其间,含笑不语,在京做官时总想辞云官职,去享受清静的读书生活。

D.梁煕深研佛典,志愿清雅,对某些佛经要义体悟得特别透彻;酷爱古帖,还对一些书法名作的情况颇为熟悉。

【答案】B 【解析】

“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错,是因为“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而先生“独淡泊宁静”。

7.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译文:

(2)诸子酒酣耳熟,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译文:

(3)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译文:

【答案】(1)(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个会因一文钱而玷污自己。(2)众人酒兴正浓时,辩驳问难纷然并起,人人凭恃意气不肯服输。(3)我担心这三蠹成为子孙后代的祸患,所以不敢啊。

【解析】(1)之、以、于,虚词应翻译到位,实词:“出”“自污”需翻译到位。(2)“耳熟”古今异义词,“蜂”名词作状语,省略的内容要补充完整。(3)“夫”发语词,虚词“为”是得分点。

10.(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按甲题计分。)

甲: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使人听此调朱颜。

乙:①悬泉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___________________,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

④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歌窈窕之章。

⑥相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甲:①但见悲鸟号古木,②雄飞雌从绕林间。③又闻子规啼夜月,④愁空山。⑤蜀道之难,⑥难于上青天。乙:①飞漱其间②惑而不从师。③谁家新燕啄春泥④青鸟殷勤为探看 ⑤诵明月之诗⑥气吞万里如虎。

15.下列房主中,没有错误字的一组是(3分)A.真谛 睿智 勤能补拙 夙兴夜寐 B.甘霖 磨砺 积腋成裘 蔚为大观 C.宵汉 崔嵬 中流砥柱 沧海桑田 D.韬略 谙熟 飒爽英姿 风弛电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字和易错字的掌握情况。重在平时的积累。B项“积腋成裘”的“积”应为“集”C项“宵汉”应为“霄汉”D项“风弛电掣”的驰应为“驰”。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投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C.某些管理机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各种状况。

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好观众。【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A项“高山仰止”意为品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后比喻对有气质、有修养或有崇高品德之人的崇敬、仰慕之情。B项“倾巢而出”全部的鸟都从窝里飞了出来。全体出动,多用于贬义。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属于褒贬不当。C项“以邻为壑”意为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后比喻把困难或灾祸推给别人,属于不合语境。D项刚柔并济不能形容形体。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

A.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C.要深化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在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加强科研观测精度,改进实验设计方法。

D.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业务精湛的老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答案】D 【解析】 A项成分残缺,“解决”后面缺宾语,应改为“解决人力成本上涨问题的利器。B项语序不当,递进关系不恰当,应改为“如何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年从而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C项搭配不当,“加强科研观测精度”应改为“提高科研观测精度”

18.请根据上下文,在材料的空格处补写恰当的内容。要求:语音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计划12个字。(4分)

文学形象如同绘画形象,一样是心中的形象,一样全凭虚构,一样先要用心来看。

无论写人、写物、写环境,必须看得逼真,直至看到细节,方能落笔。___1__,绘画是片断静止的文字。文学用丈字作画,所有的文字都是色彩;___2__所有的线条色彩都是语言。画非画,文非文,画同文,文亦画。我画,不过再现一句诗,一阕词,一段散文而已;站在画面上的千姿百态的树,全是感动过我的不同境遇中的人物,或者全是我自己;淌过纸表的流水,不论舒缓、激荡,还是迷茫虚渺,更是我一时真切的情绪,这与写作时的心又有何异?

答:1______ 2______ 【答案】(1)①文学是绵延不断的画面(2)绘画是用线条色彩写作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对语段进行整体的理解,联系上下语境填补句子,另外也要充分的重视题目要求,比如: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计划12个字。本题第一空可以根据下句 “绘画是片断静止的文字”的句式进行仿写。第二空根据“文学用文字作画”进行仿写。

19.请根据示意图,提取文字材料中的相应信息,并用一句话表述出来。要求:简明、准确,不超过70字。(6分)

2015年4月1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已全部确定。在完成各国审批程序后,亚投行有望在2015年底之前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

据预测,2010-2020年,亚洲每年大约需要8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而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无法满足需求,亚投行将有效弥补其中的资金缺口,具体方式有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

可以预期,在亚投行的支持下,亚洲各国将掀起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建设项目集中在公路、铁路、港口、通信、电力电网、油气运输等方面,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答案】示例一:亚投行将采用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向亚州各国提供资金支持,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示例二:亚投行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向亚州各国提供的资金支持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解析】 本题考查提取信息和语言概括能力。看图一定要注意文字关系,寻找图表和文字材料的共同点。提取概括的方法:寻找主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提出问题:怎么了?将掀起亚洲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就基本概括完毕了。

20.某城拟开展以“自然青春团队”为主题的交友活动,全校同学将以班级为单位参与。请带他们拟定标语。要求:紧扣主题,语言鲜明、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6字。(5分)

【答案】示例一:郊游放飞青春梦,合作凝聚团队魂 示例二:让我们在自然中放飞青春的梦想

【解析】 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一定要满足题目中的每项要求:紧扣主题,语言鲜明、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6字。标语的目的是宣传,语言读起来一定要朗朗上口,主题为:自然青春团队交友活动,对象为:学生,这些一定要考虑,写出的标语要符合以上要求。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根据此材料写一篇作文。(诗歌除外)自拟题目,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答案】(1)眼见不一定为实,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2)事物要善于借助外力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篇6

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反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C.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观众。

2、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治学

(东汉)徐幹

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学也。

②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矇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①,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③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④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⑤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⑥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②,没而后已。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帅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注】①玄室:暗室。②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

22、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

A、兮 B、哉 C、夫 D、矣

23、第②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请结合该段内容加以分析。(3分)

24、对第④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治学不能因为目标过远而松懈。B、人疏于学习,会犯错而招来批评。C、治学要回顾走过的路,并加以总结。D、人不能因为害怕困难而放松学习。

25、赏析第⑤段运用整句的表达效果。(3分)

26、分析第⑥段作者论述治学的思路。(3分)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__________。阅读散文,我们能体味到鲁迅的________,冰心的________,梁实秋的幽默机智,丰子恺的清雅淡泊。“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挚_________。A.情趣冷峻深沉温和娴雅至关重要 B.情趣冷峭深沉冲淡平和至关重要 C.情调冷峭阴沉温和娴雅举足轻重 D.情调冷峻深沉冲淡平和举足轻重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 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C.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D.2012年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15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进行了交流。

B.对于那些熟稔互联网的人来说,进行“互联网+”创业,最难的可能并不是“互联网”这一部分,而是“+”什么以及怎么“+”的问题。

C.这家民用小型无人机公司一年前还寂寂无闻,一年后却声名鹊起,其系列产品先后被评为“十大科技产品”“2014年杰出高科技产品”。

D.近年来,广袤蜀地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布,大凉山上彝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B.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C.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厕所、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D.《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是首次四川针对贫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将精准扶贫确定为重要原则,从最贫困村户人手,让老乡过上好日子。

7、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石钟山的名字也叫得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开展了激烈的争论。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A.叹为观止 B.戎马倥偬 C.名不见经传 D.不容置喙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

A.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C.要深化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和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加强科研观测精度,改进实验设计方法。

D.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业务精湛的教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工作。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工作之余,大家的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10、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 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11、下面一段话有三个句子,其中一句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要保持原意。(4分)

①在长江三峡中,瞿塘峡最为雄奇险峻,峡内有不少令人惊叹的名胜古迹。②在瞿塘峡北岸绝壁上,有一条沿江修建、全长65千米的古栈道,连通奉节白帝城与巫山青莲溪,全程异常艰险,这就是著名的夔巫古栈道。③瞿塘峡南岸的白盐山有一处巨大的临江石壁,上面书写着自宋以来的篆、隶、楷、行等字体的数十块摩崖石刻,气势恢宏,与瞿塘峡雄伟的气势相得益彰。

有语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2分)针对语病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C.2014年底,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成功,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D.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

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了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拳拳爱心。C.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D.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

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们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许多造诣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C.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7万多人。

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篇7

一、注重考试状态

教师讲一份试卷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思考, 查阅大量的工具书, 没有时间的限制, 没有紧张气氛的干扰, 因此, 可以把一份试卷讲得头头是道。其实, 这种试卷讲评不免有“纸上谈兵”之嫌。教师应该在自己弄清这套试题的疑难问题之后, 一定要把自己设想成考生, 如何在考场上做这个题, 探寻适合学生的解题方法, 只有贴近考场实际的试卷讲评, 才能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笔者根据考生在考场的特定环境, 研究了近四年的高考文言文测试题, 提出了“利用选项的注释解答高考文言文试题”的方法, 学生高考文言文的应试能力明显提高。

二、注重思路点拨

讲题重点不应放在正确答案的呈现上, 而应放在思维过程中, 引导学生形成做出答案的思路,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例如, 讲授病句辨析题时常有这样的情况, 有的同学答案选对了, 可是分析却是错的。这就要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让他们去找症结、析病因、想改法, 在这一系列的思考过程中提高解题能力。再如, 做句子衔接题的时候, 我们应该多听听学生答题的理由, 从而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让学生做题目做到有据可寻, 而不是跟着感觉走。

三、注重触类旁通

学习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地解决问题, 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在讲到重要知识点的时候, 我们不妨采用这一方法, 进行相关知识的联系和能力的迁移。这一方面可以把试卷上的内容讲深讲透, 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扩大课堂的容量, 突破试卷的平面化讲解, 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例如, 笔者在评析李白的《洛城春夜闻笛》的时候, 详细讲解了“柳”承载的文化寓意, 理解它与“惜别怀远”之情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进一步引导学生去了解更多的意象, 如“寒蝉”“松”“菊”“月”等意象的常见意义, 从而有利于从意象入手快速地把握诗歌的内涵。

四、注重解题心理

传统试卷分析只重知识的讲评, 这种题应该如何做;更高一层次的讲评是对解题技巧的分析, 上升到心理层次分析试卷的很少, 部分教师也未认识到试卷讲评中心理分析的重要性。知识技巧的分析固然重要, 然而心理层次的分析尤其重要。首先, 培养高分意识。鼓励学生保住120分, 并向更高的分数冲刺。其实, 很多学生不重视语文, 认为语文学不学差不多, 反正考个及格分不成问题的错误思想, 归根结底还是缺乏考高分意识。其次, 培养自信意识。1998年以前的考题难度大, 阅卷又有许多人为的误差, 因此, 高考语文很难拿高分;但1998年以后, 语文试题降低难度, 放宽阅卷尺度, 允许学生拿高分, 并且确实有许多学生高考拿到了140分, 这无疑不是高考语文界的一枝报春蜡梅, 使学生树立了高考拿高分的信心。

五、注重讲透套题

笔者认为, 讲述一套试题有三个层面:知识层面、技巧层面和心理层面。如果一套题从这三个层面去评讲, 这套题可以说评讲得比较透彻了。是不是每套试题都这样评讲呢?那也大可不必, 每套试题都有不同的侧重点, 游动式转移, 持之以恒, 水滴石穿, 学生的应考能力必将上一个新的层次。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中, 不少教师贪多求全, 做了许多套试题, 但每套试题只是轻描淡写地讲一下, 学生的解题能力没有提高, 应考的心理素质没有强化, 以为题做得越多越好, 最后陷入“题海战术”, 学生“怨题载道”, 厌恶学语文, 何谈高考拿高分。因此, 我们应该立足于精讲精练, 立足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使学生满怀信心地学好语文, 努力提高分数。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九) 篇8

1.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 车/水瓶皮/吃里外

脸/转弯期/久不归 

B. 世/人才届/有尽有

/词夺理 铜/遗万年 

C. 善/高山景 栗/颤悠悠

横/人所难 防/心吊胆 

D. 复/鞭入里 凉/手成春

/级而上 样/棱两可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 )

A. 现代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直接导致了时空观念的变化,它不但刷新了人类历史,而且改变了时空对人们交往的限制。

B. 校车管理是否规范是学生安全的重要保证,针对近期校车事故频发的现象,温家宝总理要求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法规监管校车运行。

C. 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2月20日会见了南京访问团代表,在谈及“南京大屠杀”时宣称“没有这回事”。此次会谈在媒体公布后,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

D. 重庆巫山县骡坪村的村民自发出钱出工,靠肩挑背扛手刨,在山崖上修了一条10公里的路。有人提议把筑路人做成手模即手的模型,收藏进博物馆。 

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空线上填出有关“图书馆云计算服务”过程的四个关键性短语。(4 分)

是否能够用“云计算”技术解决数字图书馆发展遭遇的种种难题,成为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上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国外,云计算技术已经在图书馆服务中得到应用。2009年,总部位于美国的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推出云计算服务——“Web级协作型图书馆管理服务”,将世界上一万多个图书馆的馆藏和服务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全球图书馆知识库,用户只需通过一次检索,就可以得到所有图书馆的信息。此项服务的推出,被认为是图书馆“云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体,对主持人普通话水平的要求极高。但不少地方电视台近几年先后推出各种地方特色栏目,其主持人以极富亲和力的形象让这些栏目深受广大电视观众尤其是本土观众的喜爱和好评,但同时也遭到不少学者的质疑。

你如何看待这些地方特色栏目主持人用“地方方言”主持节目的现象?请在赞成意见或反对意见中,任选一方观点写出你的理由。(不超过50个字)(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张敷,字景胤,吴郡人,吴兴太守邵子也。生而母没。年数岁,问母所在,家人告以死生之分,敷虽童蒙,便有思慕之色。年十许岁,求母遗物,而散施已尽,唯得一画扇,乃录之,每至感思,辄开笥流涕。见从母,常悲感哽咽。性整贵,风韵甚高,好读玄书,兼属文论,少有盛名。

高祖见而爱之,以为世子中军参军,数见接引。永初初,迁秘书郎。尝在省直,中书令傅亮贵宿权要,闻其好学,过候之;敷卧不即起,亮怪而去。

时义恭就太祖求一学义沙门,比沙门求见发遣,敷赴假还江陵,太祖谓沙门曰:“张敷应西,当令相载。”及敷辞,上谓曰:“抚军须一意怀道人,卿可以后艑载之,道中可得言晤。”敷不奉旨,曰:“臣性不耐杂。”上甚不说。

迁正员郎。中书舍人狄当、周赳并管要务,以敷同省名家,欲之。赳曰:“彼若不相容,便不如不往。讵可轻往邪?”当曰:“吾等并已员外郎矣,何忧不得共坐。”敷先设二床,去壁三四尺,二客就席,酬接甚欢,既而呼左右曰:“移我远客。”赳等失色而去。其自摽遇如此。善持音仪,尽详缓之致,与人别,执手曰:“念相闻。”余响久之不绝。张氏后进至今慕之,其源流起自敷也。

迁黄门侍郎,始兴王浚后军长史,司徒左长史。未拜,父在吴兴亡,报以疾笃,敷往奔省,自发都至吴兴成服,凡十余日,始进水浆。葬毕,不进盐菜,遂毁瘠成疾。世父茂度每止譬之,辄更感恸,绝而复续。茂度曰:“我冀譬汝有益,但更甚耳。”自是不复往。未期而卒,时年四十一。

琅邪颜延之书茂度曰:“贤弟子少履贞规,长怀理要,清风素气,得之天然。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比虽艰隔成阻,而情问无睽。薄莫之人,冀其方见慰说,岂谓中年,奄为长往,闻问悼心,有兼恒痛。足下门教敦至,兼实家宝,一旦丧失,何可为怀。”其见重如此。世祖即位,诏曰:“司徒故左长史张敷,贞心简立,幼树风规。居哀毁灭,孝道淳至,宜在追甄,于以报美。可追赠侍中。”于是改其所居称为孝张里。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

A. 乃录之 缄:封存

B. 敷赴假还江陵 会:正赶上

C. 以敷同省名家,欲之 诣:拜访

D. 琅邪颜延之书 吊茂度曰 吊:凭吊

6.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敷“孝道淳至”的一组是(3 分 ) ( )

①年数岁,问母所在

②每至感思,辄开笥流涕

③见从母,常悲感哽咽

④敷不奉旨,曰:“臣性不耐杂。”

⑤葬毕,不进盐菜,遂毁瘠成疾

⑥长怀理要,清风素气,得之天然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④⑤⑥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

A. 张敷从小就懂得孝道,虽然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母亲,但却非常想念她,所以当他得到母亲的遗物后就收藏起来,每当思念时就拿出来观瞧。

B. 张敷也是一个依自己性情做事的人,当皇帝让他带一个僧人去见江夏王时,他以难以忍受闲杂人为由,拒绝了皇上的要求,使得皇上很不高兴。

C. 张敷虽不慕权贵,但对于同官阶的狄当、周赳拜访自己时,却能以礼相待;只是在接待的最后自己先有事离开了。

D. 父亲死后,张敷悲伤万分,当伯父劝他时,他悲伤得就更加厉害了。 由于他优良的品行,使得琅邪的颜延之和他结成了忘年交。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

nlc202309030538

(1) 中书令傅亮贵宿权要,闻其好学,过候之;敷卧不即起,亮怪而去。(3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比虽艰隔成阻,而情问无睽。(4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足下门教敦至,兼实家宝,一旦丧失,何可为怀。(3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古诗词鉴赏 (10 分)

9.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灞上①秋居

马 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②久,何年致此身③?

【注】 ①灞上:又作“霸上”,唐长安东。②郊扉:郊外居所。③致此身:以此身为国君尽力,意即出仕任职。

(1) 诗中哪些意象点明了“秋”?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颈联历来为人们称道,请赏析其表达技巧。(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试分析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名句名篇默写 (8 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2)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 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节选)]

(3) 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4)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

(5) 上善若水,____________,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

(6) 历览前贤国与家,____________。 (李贺《咏史》)

五、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围 墙

素 素

①2002年夏天的一个早上,阳光强烈地照在这面斑驳而苍老的莱奥内围墙上。如果从围墙中间那个门洞走进去,我就走进了梵蒂冈。

②我对围墙并不陌生。中国有无数条比它长得多也比它老得多的围墙。记得博尔赫斯曾说,如果给菜圃或花圃筑一道围墙是常有的事,把一个帝国用城墙围起来就不一般了。博尔赫斯还说,修筑防御工事是君主们常干的事,始皇帝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行动的规模,那是一条长得没有尽头的城墙。博尔赫斯是阿根廷作家,他从没来过中国,只在书里看见那条横在中国北方的长城。长城投在地上的影子,却一直延伸到这个伟大人物的心里。

③它叫莱奥内围墙。它的长度尽管不能与中国的长城相比,可同样是防御工事。只不过修筑它的人不是中国皇帝,而是罗马教皇。它包围的不是一个国家,而只是一座教堂。被莱奥内围墙环绕着的梵蒂冈,过去曾经是欧洲的先知和圣人发表预言的地方之一。公元1世纪,萨拉切尼人侵袭罗马,将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也洗劫一空。几年后,罗马教皇莱奥内决定修筑这条围墙,于是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

④围墙是一种抵挡。最开始抵挡的是抢劫,后来抵挡的则是岁月。漫长的岁月里,莱奥内围墙始终保持着一种姿态,看守着墙里的梵蒂冈,凝望着墙外的罗马,以及比罗马更远的地方。可是,墙外那个古老而辉煌的罗马,如今只剩下几块残骸,而墙内的梵蒂冈依然灿烂。也许因为罗马是物质的帝国,而梵蒂冈只是一个精神的府邸。

梵蒂冈在围墙的后面,它让我感到遥远。那里不是小时候的家,没有祖母讲过的童话,也没有自家的葡萄架和门前的那条小河。它不在我的生命里,只在我的想象里。它也不在我的思念里,而在我的梦里。更主要的是,它在西方,而我在东方。记得在我有了一点汉语知识的时候,我知道了什么叫西方。它是一个指示代词,表达的是一个方位,西方的另一面是东方。在我学了一点地理知识的时候,知道了西方是由地球自转和太阳公转决定的,不论我站在哪里,不论我的脸朝着哪个方向,西方就是西方,它永远就固定在地球的西半部。在我懂得了一点政治常识之后,我明白了西方还有另一种解释。当我弄懂了这种解释,我就几乎忘掉了指示代词和自转公转,我对西方这个地方就有了一种本能的拒绝。

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西方这个词在我们的话语里已不多见,我们习惯地叫它欧洲。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东方与西方之间的那一道墙塌到了地面,不用翘起脚跟,彼此都可以坦然地相望了。莱奥内围墙虽然还站在这里,可我看出它已经成了摆设,像一个忠厚然而颤颤微微不中用的老仆,只是在守着最后的本分。

⑦欧洲的门敞开着。当那个穿着露背装的西方女人走远了以后,就有一个东方女人,从莱奥内围墙右侧的一孔门洞走了进去。

11. 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文章中“围墙”的含义。(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5 分)

(1) 长城投在地上的影子,却一直延伸到这个伟大人物的心里。(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当那个穿着露背装的西方女人走远了以后,就有一个东方女人,从莱奥内围墙右侧的一孔门洞走了进去。(2 分)

nlc20230903053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文章第⑤自然段开头写到:“梵蒂冈在围墙的后面,它让我感到遥远。”作者为什么会对“它”感到遥远?(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文章写“莱奥内围墙”,却在第②段写了有关长城的内容,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我们如何与后现代主义对话

谭晓婷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过去的发展是一种异化了的发展,已脱离了人类所追求的本来目标。在深刻批判现代性的同时,后现代主义深层次地体现出对人的根本关怀,积极寻求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文精神与科技精神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倡导一种多元化的社会生态环境,去实现全球化所需要的一种既有文化多样性又有全球整体性的哲学突破。

有人说,如果西方属于后现代的话,当代中国则属于前现代,既然我国的现代性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又何谈抛弃现代性去关注后现代呢?然而,事实上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正是在后现代的全球化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中国成为整个全球后现代时代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大卫·格里芬在《后现代科学》一书中文版序言中指出:“中国可以通过了解西方国家所做的错事,避免现代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这样做的话,中国实际上是‘后现代化’了。”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大众传媒迅速普及,消费文化市场已经形成,商品化逻辑、资本逻辑已渗透市场经济诸多领域,后现代语境氛围日渐浓厚。然而,多年以来,我们一直沉迷于对科学技术的崇拜。后现代思想家坚决反对科学至上的观念,抨击科学话语的霸权。后现代学者指出,科学的价值实现既依赖于科学知识的真理性和实用性,也依赖于对科学的应用方式。科学本身并没有对与错,但是科技的不当应用会给人类带来害处,科技的价值既依赖于使用者及其使用方式,还取决于应用的文化环境条件。后现代主义主张消解科技话语的霸权地位,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良性互动,实现一种绿色和平。在中国,对科学应用方式的研究,在体制上还缺乏相关论证和保障体系,后现代主义对科技的反思和批判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

当下的中国已进入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阶层正在重组,不同社会阶层在收入和利益分配上的差距不断拉大,各种社会矛盾、摩擦和冲突交错汇集。如何构建一种和谐的社会发展状态?格里芬曾指出:“后现代社会的思维拒斥支撑着现代社会政策的实利主义以及被这种实利主义信条所驱动的追求无限增长的政策。”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虽然在理论上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但在实践中,对社会发展所设定的规划指标,基本上是围绕经济增长制定的;文化、环保、人与人的和谐共处等方面则被当做次要手段而忽视。经济指标是现代化建设的硬指标,没有经济的现代化就不会有社会的现代化,但只有社会、文化、自然、经济综合协调发展,才预示人们生活质量的真正提高,才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5. 后现代主义有哪些代表性的主张?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中国在走向后现代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中国与后现代思潮对话有什么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作文 (70 分)

18. “一半”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社会现象:天有时是一半艳阳,一半蓝天;人有时是一半天使,一半魔鬼。有人说话留一半,叫“欲说还休”,做事做一半,叫“有始无终”。一半既可以看做是与成功的距离的拉近,又可以看做离奋斗的目标还很遥远。社会文明一半靠物质文明,一半靠精神文明。改革成功一半源于经济改革,一半源于政治改革。

请以“一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江苏省黄桥中学 尹继东提供)

上一篇:新教师业务学习计划下一篇:6.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