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牛奶加工厂心得体会

2025-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参观牛奶加工厂心得体会

参观牛奶加工厂心得体会 篇1

近年来,蒙牛奶以诚信、透明的态度努力和改变着,积极建设一个更值得大家信赖的新蒙牛奶形象,阳光与责任逐渐成为新时代蒙牛奶的代名词。蒙牛奶在全国开展邀请消费者参观工厂的活动,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牛奶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得到消费者好评。

《半岛晨报》参观体验团参观蒙牛奶沈阳生产基地见证牛奶品质

3月12日,由《半岛晨报》热心读者及蒙牛奶消费者一行30人组成参观体验团,来到位于沈阳的蒙牛奶沈阳生产基地,亲历牛奶、冰淇淋等奶制品的生产过程。体验团的消费者们感叹:“参观后,看到了中国乳业未来发展的希望。”

3月12日6时许,一辆载有30人的大巴车顶着雨水从大连出发赶赴沈阳。这一行人是蒙牛奶的幸运消费者,他们在购买蒙牛奶产品时中奖,获得免费到沈阳参观体验蒙牛奶生产两日游活动。

13时许,参观团抵达位于沈北的蒙牛奶沈阳生产基地,整个厂区宽敞整洁。进入厂房,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参观团的人员都穿上了专用鞋套,防止外来尘土的进入。干净安静得像一个超大的实验室,这是参观者进入蒙牛奶工厂的第一印象。

参观的队伍被引导到二楼,人们看到一个个落地大玻璃窗,透过玻璃窗,一楼车间所有的设备和工作场景尽收眼底,预处理、灌装、包装、仓储等自动化流水线工序一目了然。同时,检验室检测人员的操作和蒙牛奶员工的工作状态也清晰可见,因为二楼通道的另一侧的办公区域也是全透明的。整个生产过程都处于无菌密封的环境中。

在包装车间内,一台动作灵巧的机器人娴熟的操作动作令参观者叹为观止,据介绍,这台造价200多万元的机器人是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操作机器人,我们日常喝到的蒙牛奶乳品就经过这个机器人之手逐一装箱。

据介绍,从2012年9月19日起,蒙牛奶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对凡是合格的奶站全部收回自行管理,并且向全国派出数千人的工作人员,进驻奶站,与国家相关机构派驻人员一起驻站,按照国家要求“批批检测、批批合格”原则,加强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不合格奶源绝不允许进厂,对原奶收购的各个环节进行24小时严格监督和把控,确保从源头上堵住问题的根源。

蒙牛奶(沈阳)有限责任公司行政总监罗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由于牛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要保证无菌密封的环境,杜绝二次污染,所以参观者是不会在生产现场看到牛奶的,整个过程都是在这些密封的管道中完成的。而在成品出厂的时候,不仅有驻场的技监人员进行再次检测,蒙牛奶还将产品送检至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的专业实验室,由专业权威机构再度为消费者把关。此外,蒙牛奶乳品在物流运输过程中不惜重金在每台运输车辆上安装GPS定位监控系统,做到从奶源、生产、包装到流通环节全程监控,以保证产品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蒙牛奶建立了一个被称为工厂“体检医生”的巡更系统。就是在工厂的各个生产环节中设置控制点,每个控制点监测一个关键环节的多项质量指标,并将各项数据自动传输到巡更系统后台。巡更人员每天会用电子巡更棒扫描各个控制点,一旦发现问题,就会通知环节负责人当日进行整改。这套电子巡更系统在蒙牛奶全国各个工厂都已实施。

参观结束后,参加此次体验团的消费者胡丹特别激动,她说,没想到我们国家的乳企规模、设备已经这样先进,这让她对我们企业自己生产的乳品信心倍增。对此,消费者张先生也表示,参观以后他着实被“震惊”。“原来我们喝的蒙牛奶奶是从这样先进的自动化、现代化车间里生产出来的,亲身体验这个工厂以后,我想以后我可以放心的购买我们的产品,也对我国乳业的未来有了信心。”张先生说。

《新文化报》读者体验团“零距离”体验蒙牛奶放心工厂

3月29日,《新文化报》读者体验团从长春乘豪华大巴出发,前往位于沈北的蒙牛奶沈阳生产基地,一同“零距离”见证点滴幸福的健康之旅。本次体验团由《新文化报》市民“监督员”、微博达人、热心读者三方组成,以不同的角度亲眼见证蒙牛奶的透明化生产,分享国际级高品质乳品的加工全过程。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的呐喊依然在耳边徘徊,这也是蒙牛奶人始终所追求的奋斗目标。一杯鲜奶分享健康,一段旅程见证幸福,入口的一缕温润香醇感受,分享健康人生,《新文化报》读者体验团见证蒙牛奶点滴幸福。

经过近五个小时的路程,《新文化报》读者体验团的大巴来到了蒙牛奶沈阳生产基地的门前。映入眼帘的现代化乳品基地干净整洁,厂区门前几只造型生动的奶牛雕像,让体验团犹如走入了生态牧场,瞬间忘记了旅途的疲惫。这个基地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占地面积152076平方米,乳制品生产能力达30万吨,产品能够辐射东北三省。

对于体验团的接待工作,蒙牛奶的工作人员特别热情周到。但要想真正走进生产车间,“零距离”感受蒙牛奶工艺,他们又表现得极为严格。如何穿上专业的鞋套,在车间体验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工作人员都进行了反复的演示和讲解。一位体验团的读者说,作为报社“监督员”的她,从换鞋、入厂这些细节就能看出,蒙牛奶对品质的苛刻要求可见一斑。数十人的体验团队伍整装完毕,开始向基地腹地进发,沿途走廊的瓷砖地砖,犹如镜面般光亮一尘不染。“这里不太像生产基地,好像星级酒店的后厨。”一位读者说。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体验团来到了蒙牛奶基地二楼的参观走廊。整个走廊全部由巨大的落地玻璃窗组成。透过玻璃窗,体验团可以将一楼生产车间的所有设备及工人操作现场尽收眼底,可以说是真正的全透明化生产。国际化的生产线,让乳品从预备处理、灌装、包装等环节,全部自动化流水线操作,体验团透过玻璃窗可以一目了然地进行观察。生产中,全程乳品不与空气接触,通过现代化管道密闭导入各种设备中。

在体验团参观的同时,蒙牛奶的专业讲解员也陪同进行讲解。“为了保证蒙牛奶的纯度和口感,所有的蒙牛奶通过高科技设备蒸发掉部分水分。大家眼前看到的这些巨大的金属罐子,就是牛奶的预处理设备,负责将多余的水分蒸发”。参观中讲解员介绍,为了保证蒙牛奶的品质,流水线会在每12小时由自动清洗系统控制清洗一次,这也是蒙牛奶健康卫生的保障流程之一。

据了解,蒙牛奶沈阳公司主要产品为冰淇淋、液态奶,其中冰淇淋车间共有13条冰淇淋生产线,主要以生产冰淇淋、雪糕、棒冰为主,是全亚洲第二大单体冰淇淋生产车间。液态奶车间有24条生产线,其中灭菌乳生产线16条,酸奶生产线8条,日产量500吨。听到上述介绍后,很多体验团的团员来到了冰淇淋生产线前,看着自己平日里吃的冰淇淋在如此现代化的生产线出产,不少团员说:“平时只知道蒙牛奶的冰淇淋好吃,今天亲眼看到他们是如何生产的,以后吃着就更放心了。”“冰淇淋生产也太现代化了,完全不用人工操作。” 体验团的团员不仅用眼睛感受了国际最现代化的“乳品王国”,同时在参观中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专业”问题,犹如专业记者采访。当然,蒙牛奶的工作人员也做好了准备,希望通过体验团参观,了解到消费者的第一手需求,让企业与消费者始终保持零距离沟通。宽阔的会议室,专业的嘉宾席,最新下线的纯牛奶,“真像是一场记者招待会,我这回也当回记者。”一位团员说。

在提问中,很多体验团的团员对于奶源提出了问题,蒙牛奶负责质量监督的顾显强经理介绍,蒙牛奶所使用的奶源,全部经过严格的质检,符合要求的才能成为蒙牛奶的供奶商,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使用。保质期问题也是体验团团员特别关注的话题,“为什么有的牛奶保质期特别长,是不是添加了防腐剂?喝了对身体有没有影响?”一位团员说。顾显强介绍,蒙牛奶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利乐盒包装,包装分为七层,能够有效地杜绝氧化、变质,所以相对保存时间会较长。而采用利乐枕或塑料包装的牛奶,保质期则会短一些。因此牛奶的保质期长短,主要是跟包装的材质有关,除了配料表中的成分,蒙牛奶没有其他添加剂,消费者可以放心饮用。一问一答,“记者招待会”在融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很多团员都表示,这次到蒙牛奶沈阳基地参观不仅长了见识,同时也对奶制品有了更多的了解,蒙牛奶的确是一家值得信赖的企业,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来蒙牛奶基地参观。

本次《新文化报》读者体验团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微博达人的加入。微博,作为当下最为时尚、实效、互动性极强的互联通讯产品,让信息和新闻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本次体验团中的微博达人,不仅有来自新文化网的超人气博主加入,同时还有众多微博红人参与,使本次体验团的所见、所闻、所感,得到了时时的发布和互动。让蒙牛奶国际化的生产线和高品质的乳品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瞬间发散热播,成为那时段互联网中最为热门的新闻事件。

在微博的发布中,长春本地、沈阳地区,以及全国的众多网友,时时在线与博主及微博达人互动,询问走进蒙牛奶工厂的相关情况,并对蒙牛奶这种开放、透明式的宣传方式表示认可。互动中,没有能亲自参加到体验团的网友们,也通过微博的图文实时发布,了解到了活动的全部过程。在一天的走访中,累计有数千名网友加入到了本次体验团的微博互动中,发布、转载、加赞不计其数。

走进蒙牛奶宝鸡工厂见证牛奶诞生过

“只为点滴幸福”是蒙牛奶提倡的生活理念,蒙牛奶与华商网、《西安晚报》邀请众多读者走进现代化的牛奶工厂,亲眼见证一盒盒牛奶在工业流水线上生产的全部过程。消费者亲眼见证了牛奶的诞生的过程后,蒙牛奶专业讲解员还专门开设了牛奶课堂,为每位消费者代表展示牛奶严格管理,并为消费者代表解惑。华商网小记者走进蒙牛奶宝鸡工厂

3月10日上午,一群快乐的华商网小记者来到了蒙牛奶宝鸡工厂,参观了蒙牛奶车间的生产流水线,向工作人员发起了各式各样充满童趣的提问。在这里,他们见证了一盒牛奶的诞生过程,学会了检验牛奶好坏的方法,还亲手制作了小甜品,度过了充实又愉快的一天。“这么大的生产车间居然只需要几个工人就能完成操控,这简直不可思议。”一位小记者家长在参观蒙牛奶工厂车间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华商网小记者一行30人来到了蒙牛奶工厂生产车间的参观走廊。隔着密封的玻璃幕墙,小记者们依次参观了中控室、收奶广场、CIP车间、预处理车间、灌装间、包装间、立体库等整条牛奶生产流水线,了解了牛奶从采集到生产到装箱的全过程。

“机器人手臂”、自动贴吸管机、自动塑膜机„„这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吸引着小记者们的眼球,让他们大呼“好神奇”。小记者们不停地拍照、认真地做记录,俨然一副专业记者的模样,让家长们既欣慰又感动。

与想象中的生产车间不同,蒙牛奶宝鸡工厂看起来空空荡荡的,除了井井有条地放置着各种生产设备之外,只有零星几个穿着白衣、白鞋,头戴白帽的工人。“整个车间实行的机械化操作,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完成各个环节的操作。减少人工的环节,这也是为了从最大限度上保证牛奶的品质,减少污染源。”讲解员这样解释到。

张奕申的妈妈在参观完车间后说:“和孩子一起来参观蒙牛奶工厂,孩子还快乐。从一进工厂看到草坪上的励志标语,到参观蒙牛奶工厂的先进设备,孩子都很激动地和我分享,我们都觉得这里非常好。”

首次参加小记者活动的王欣璐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天参观蒙牛奶工厂之前,我以为这里应该都是人工操作的,但是来到这里之后,我发现这里全是机械在操作,没想到牛奶的生产也可以这么先进、这么干净,让我们看了很放心。”

在参观完了蒙牛奶工厂车间之后,蒙牛奶工厂各处室的负责人分别接受了小记者们的采访。小记者们充满童趣的问题,让现场充满了欢笑声。

“什么样的牛奶才是好牛奶?怎么分别牛奶的营养价值高不高?”一名小记者问到了一个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选择牛奶首先要选择大的品牌,其次要看牛奶是不是在保质期内,最后就是要看牛奶的NRV值(即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营养素参考值),NRV值越高,营养价值就越高。一般来说,纯牛奶的营养价值一定会大于乳饮品,因为纯牛奶的含奶量是100%,乳饮品的牛奶含量仅有20%。”蒙牛奶工作人员答道。

“叔叔,请问蒙牛奶真果粒的果粒是真的吗?”一个小男孩问到。“这个问题很犀利。”一名工作人员笑着回答到,“不同于其它品牌,‘蒙牛奶真果粒’里的果粒,都是将新鲜水果的果实处理加工后产生的真实果肉,所以才能叫真果粒啊。”

在问答环节,小记者们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蒙牛奶的工作人员也纷纷地为孩子们作答。通过提问,小记者们掌握了很多与牛奶相关的知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活动的最后,蒙牛奶工厂还为小记者们安排了有趣的互动游戏,用快乐的游戏帮助孩子们学习知识,促进孩子与家长间的亲子关系。比如让小记者们上台品尝杯中的牛奶,猜测杯子里装的究竟是纯牛奶,还是酸奶,或是乳饮料,以此锻炼孩子的味觉、记忆力、辨别力和表达能力。再比如鼓励孩子们亲自动手,用新鲜的水果、冠益乳和沙拉酱为爸爸妈妈做好吃的甜品,启发他们体恤父母,用行动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意。孩子们认真的表情和可爱的样子让现场的家长们很感动,很开心。

“这是我儿子第一次为我做东西吃,吃到孩子亲手做的东西我真的很感动,这种活动促进了我们的亲子关系。”张奕申的妈妈高兴地对记者说。

活动结束后,华商网还给每位参与活动的小记者赠送了一个崭新的书包。小记者拿到新书包都开心极了,纷纷向妈妈申请明天就背上新书包去上学。

“这次蒙牛奶之行非常开心,华商网活动组织细致有序、孩子的见识得到充分提高!”、“孩子收获真大,回来还主动查的奶牛养殖的资料,学到的东西真是不少”、“真心感谢华商网和蒙牛奶公司的工作人员,给孩子们创造这样好的实践机会”„„小记者家长们也纷纷给予了此次小记者活动充分的肯定。

读者观察员走进蒙牛奶宝鸡工厂

6月1日世界牛奶日前夕,《西安晚报》与蒙牛奶联合邀请众多读者观察员,走进现代化的牛奶工厂,亲眼见证一盒盒牛奶在工业流水线上生产的全部过程。观察员于健惠直感叹:“偌大的灌装车间全由电脑系统控制,连一个工人都没有,这里生产自动化程度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读者在蒙牛奶工厂听取工作人员介绍生产情况

5月27日上午8时,参与此次活动的70名读者观察员从朱雀门乘车统一出发,一路向宝鸡进发。蒙牛奶宝鸡工厂位于宝鸡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厂区总占地面积179亩,项目设计24条生产线,日处理鲜奶能力为960吨,是陕西省乃至西北最大的一家乳制品生产企业,直接拉动当地养殖、畜牧及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欢迎大家来到蒙牛奶工业园参观,这里是我们的中央控制室,通过数十块屏幕可以随时监控每一道生产流程。整个车间从收奶到成品出库,全部程序都通过中央控制系统操作完成。”工作人员带领大家一边参观,一边热情地为每位读者观察员介绍着。从二楼平台透过玻璃向下望,眼前尽是密密麻麻的管道,还有数个大型储存罐。

“牛奶在哪里?”有观察员问道。工作人员介绍,每天鲜奶从宝鸡、渭南等地牧场奶源地,源源不断地运送至这里,经过7道程序严格检验,鲜奶才被“许可”进入无菌的密闭管道中。通过预处理、超高温灭菌、自动灌装,牛奶完全是在管道中流动,不需要人工参与。连着走过3个大车间,来到包装车间后,才见到有身穿工作服的工人将灌装完成的成品分装到纸箱当中。观察员孙先生感叹道:“这么大的工厂,只是在最后的包装环节,才有几位工人操作,自动化程度这么高,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自动化物流中心的一个“人”,让所有观察员都觉得眼前一亮,它就是码垛机器人。当成箱的牛奶顺着流水线来到物流中心时,机器人的“长臂”可以快速将牛奶箱准确码放到仓储立体库中。操作台前,一名工人点击电脑,毫不费力就可以指挥这个“大家伙”高效运转,要知道它的速度至少能顶4名熟练工。

在休息室,观察员们逐个品尝刚刚生产出来的蒙牛奶真果粒和未来星儿童牛奶,并就奶源地、收奶流程、检验过程等提问,工作人员都进行详细解答。“看过生产的流程,我们喝着牛奶感觉特别放心。”观察员于健惠说,牛奶工厂里看不到牛奶流动,全是电脑来操控,乳品工业自动化的程度超出了她的想象。她专门带了相机,拍摄下生产车间流水作业的各个场景。细心的观察员还不止她一个。观察员赵惠娟夫妇还特别留意到生产车间墙角、管道拐角,连一点污渍或尘土都没有。

“以前也有种种担心和怀疑,今天实地一看,的确放心多了。”退休教师、观察员刘晓晴说,通过此次参观,她认为社会公众对国内乳制品应该充满信心。她认为,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关注、最关心的问题,食品安全的维护不仅要有生产企业的努力,也需要有《西安晚报》等有公信力的媒体监督,更需要每位老百姓共同参与,支持中国食品产业的未来发展。

当日,跟随实地参观蒙牛奶工厂的观察员共有70位。他们当中不仅有从数百名报名者中随机挑选出的幸运读者,还有来自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的25名学生。第一次参观工业生产流程,让孩子们很感兴趣。

孩子们在奶牛模型前用手语交流牛奶的生成

“牛奶就是通过这些密闭的管道生产出来的。”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的老师不断用手语翻译给孩子们。看着老师的手语比划,孩子们还不时提出问题。高一班的马文毓在本子上认真做着记录。通过老师翻译,她告诉记者,平时没有机会接触到工业生产,这次看到现代化的生产过程让她十分震撼,想回去写成一篇作文,使更多的同学了解到牛奶生产的全过程。

参观工厂心得体会 篇2

为了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帮助我们成长,并让我们能够亲身体验及感受一个全新的企业环境,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大概了解企业的最新动态、管理理念及人才观,更好的言传身教,妈妈帮我报名参加了第一届子女参观企业活动。

一大早,我们来到了慧能职业培训学校集合,开始了一天的参观行程安排。

首先我们在慧能职业培训教师的主持下进行沟通、合作等培训游戏及趣味竞赛,整个活动进行了1.5小时,让我受益匪浅,懂得团队沟通合作的重要性及作为管理者应该具备的某些能力,如培训师所讲:管理者要会画图,要清晰明确的指挥等等。

接着,培训教师带着大家来到了参观的第二个行程地点-佛山丰富汽配有限公司。在路程中我想像着工厂的样子,里面的模样和工人用的工具,显得特别好奇和兴奋。

进入丰富工厂,在工厂主管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了工厂培训室,随着空调吹出凉爽的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位置,安安静静坐下来,听着厂主管对公司简介,似乎了解了一些汽车的结构及某些零部件的作用。午餐后,陪同人员带着我们参观工厂现场,平时,我们大多看见汽车的美丽外表,却不知道汽车的内部结构很复杂,里面的零件千奇百怪,像章鱼、玩具&...我看着工人们辛苦工作的样子,闻着那怪怪的油味道,感觉到很不舒服,心想:这些工人是怎样闻着难闻的味道去认真工作的? 下午2点,我们来到了佛山华国光学器材有限公司,同上午的行程一样,先听工厂简介,不同的是这家工厂是生产玻璃镜片的。不一会儿,我们被分成几队进入了华国现场,这个工厂同上午参观的丰富工厂在设备上大不相同,气味更难闻。大大小小的镜片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白光闪闪。

时间过得真快,很快就结束了一天的参观行程,我也觉得有些疲惫,但还是蛮开心的,以后还有这样的活动我还报名参加。

通过这一天的参观,我感受深刻,懂得了:工人很辛苦,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争取当管理者;爸爸妈妈工作也很辛苦,养育我不容易,我要孝顺他们,不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

第二篇:员工参观工厂的心得体会

根据课程的需要,我们于2011年4月21日参观了两个织布的工厂。有这么好的机会到布料生产厂生产现场,能够亲身去观看布料的生产制作过程,让我更深一步地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公司厂区,这家工厂生产的布大多是出口用于工业使用,向导带领我们参观了从棉花开始,一直到成品布的出现的整个过程;再到布的切割,到整个产品出现的过程。

之后又来到***公司的工厂,这家工厂生产的布就是普通的,我们在嘈杂的车间里,见到了织布机,明白了经纱纬纱织布的过程。又看到完成的布还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才能够通个合格,这让人感到严谨。由纱线到布匹,这样的过程终于是亲眼见到了。

参观工厂心得体会 篇3

美国老板过来看工厂,虽然我们觉得他们在很多的太tuff, 对工厂的要求很“过分”, 但是, 对于国内的工厂而言, 有很多值得学习和改进的地方。 比如:

a. 客户一般而言, 会从你工厂周围的环境、工厂本身的建筑、设备、管理、服务等要评论一个工厂的实力, 从而来确认是否有合作的可能性。比如, 这次去到的一个苏州的台湾工厂, 当时是一个西装革履的小伙子到喜来登酒店接我们(注, 一般情况下,如果客人随行人员一共3-4个的话, 最好用商务车)。接到他们的工厂后, 在车停下的那一瞬间, 发现办公楼门口有穿着厂服的整齐的两队人列队在那里,大家微笑着聚焦在我们这里, 还有几个人手捧鲜花。 车刚停稳, 就有人过来帮我们打开车门, 工厂的老总迎过来,握手, 后面的人把鲜花送上――――我们受宠若惊, 很是惊喜。。接过鲜花,走到门口的时候, 看到旁边立了一块红牌“welcome thf…….” 一大早受到这种礼遇, 心情大好。

参观伊利工厂心得体会 篇4

持续打造“透明工厂”

20xx年4月6日,“伊利工厂开放之旅”全面启动。从伊利方面获悉,定义为“全国、全年、全民”的伊利工厂开放行动,可谓史无前例。

该活动自启动之日起,将贯穿20XX年全年,作为伊利品牌一项重要工作推进。另外,此项目也在伊利全国工厂推行,北至黑龙江肇东,南至广东佛山,西起宁夏吴忠,东到江苏苏州,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可以走进伊利,了解伊利。截至目前,已有将近1000万的消费者关注了该活动。

“伊利诚邀消费者走进工厂,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审视和监督。”伊利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伊利将以务实获得信任,靠开放寻求发展,伊利认为,坚实的品牌底蕴将通过实干得来,行业公信力要通过卓越的产品品质来树立。

态度决定伊利品质

实际上,“伊利工厂开放之旅”已经不简单是一次与消费者互动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起,伊利推出了新的品牌主张“态度决定品质”。而伊利首先表明的态度,就是以更开放和真诚的态度,让老百姓走进工厂。

“让老百姓看到更亲民,更亲切的伊利。”伊利工厂参观活动相关负责人如是说,“这不是一次短期的有固定目标的营销行动,‘全国,全年,全民’,而且开放的是全国伊利工厂。不仅今年做,我们还将持续做;不仅开放工厂,未来还将更透明。总之,这只是开始,对伊利品牌而言,真诚与开放的态度,将成为一个指针,我们力求建立成长效的机制。”

工厂参观实习心得 篇5

从小我们就有接触到草珊瑚牙膏,但从来没想过,更没见过它是怎么生产出来的。这学期在学院的组织,白教授的带领下,我班于2012年6月5日星期二有幸参观了江西诚志日化有限公司,虽然没有看到这些产品制作的全过程,但总算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在这一次的参观实习的过程,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受益匪浅。

1.公司简介

江西诚志日化有限公司,是一个有着三十多年专业生产日用产品生产历史的企业,企业于2003年开始贯彻实施ISO90012000标准,2004年2月通过北京中大远华认证中心审核获取证书。公司秉承“以人为本,荟萃精英”的人才管理理念,坚持“心诚志专为顾客、开拓创新争市场、精益求精创名牌、持续改进谋发展”的质量方针,专注于满足顾客需求,勇于开拓创新。主营产品有:草珊瑚牙膏、莎筠蚊香、莎筠气雾剂、莎筠洗衣粉、莎筠透明皂、莎筠洗洁精、莎筠液洗系列。“草珊瑚”牙膏作为国内最早将中草药工业化、市场化的日化产品之一,经过多年的市场专业化运营,已形成了产品系列化,年产能力达2亿支。“莎筠”系列洗化产品已达18个品种,其中洗衣粉销量达5万吨;洗洁精1万吨;透明皂1千吨;蚊香二十万箱;气雾剂6千件。公司总资产1.43亿元,从2002年起,公司经济指标每年以20%的发展速度递增,已成为全国牙膏行业十强企业之一。

2.参观流程

在该公司的王经理带着我们参观了公司的技术车间和生产加工车间。技术车间里我们参观了普通仪器室、精明仪器室、产品检测室、微生物检测室、制香室、留样观察室等。王经理特别强调产品留样观察室,凡是公司生产的产品都要按批次的抽样,并在这里留样观察三年。查看产品在保证期内的变化,如果出现问题也便于检测研究。在生产车间我们看到,牙膏的生产主要分为两部:制膏和灌装。而牙膏的主要成分有:粘合剂、保湿剂、磨擦剂、起泡剂、抗菌剂、芳香剂和功能性原料等。

2.1制膏过程

根据工艺配方,先将香料、活性添加剂、稳定剂、在预溶锅中用纯净水溶解至均匀,加入制膏锅,再将液料储罐中的液料分别计量加入制膏锅,再加粉料;粉料添加完毕后,再添加香料,进行刮板搅拌、均质搅拌、研磨;因在捏和、研磨过程中,膏料中会产生气泡,故需同时进行抽真空,直至真空度达0.096Mpa为

止。捏和作用使膏料充分混合均匀,研磨目的使膏料细腻。捏合、研磨结束后,打出少量的膏体进行检验,合格后,再打入膏体储存锅进行陈化,使物料自然冷却至常温,同时使物料充分膨胀形成均相的粘合体,提高物料的弹性。在制膏过程中,因捏和、研磨过程会磨擦放热,故在夏季需用夹套冷却水控制温度。

2.2灌装过程

分膏料装灌及成品包装二部分,装灌在自动灌装线上完成,装灌过程中要调节好装灌量、封尾温度和机器速度,定时检查牙膏重量和封尾质量,灌装结束后,再经自动装盒、收缩膜热封、装箱等成品后续商业化包装处理,包装过程中要调节好收缩温度和机器速度,注意检查包装材料质量和品种的一致性,并特别要注意防止空管、空盒现象,包装结束后,按品种、时间分类堆放,进行检验,合格后,再入库储存。

3.参观心得

短短的几小时参观学习,却让我的大脑思索了几天。也许有人会说:他们资金雄厚,硬件建设投入大,这固然是一方面,标准化建设、一流创建离不开资金作后盾,但资金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支撑他们的是一种精神,把这种精神溶化在企业文化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设备维护管理等各个方面,要靠科学管理来实现,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只有振奋精神,凝聚员工的力量,虚心学习和借鉴先进管理经验,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创造企业的美好明天。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大学生学习方式采取“在实践中读书,在工作中科研”。参观企业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本上的内容,使我们灵活掌握专业知识。

化工厂参观心得 篇6

班级:09化工3班 学号:2009072031 姓名:郑川

化工厂参观心得

新疆天业有限公司组建于1996年7月,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控股的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6月在上海交易所上市、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2月在香港成功上市。集团所属产业涉及塑料制品、节水器材、化工、电石、食品、热电、矿业、建材、对外贸易、建筑与房地产等多个领域。2010年底企业总资产达260亿元,主营收入157亿元,实现利税19亿元,各项经营指标连续多年均以40%左右的速度递增。聚氯乙烯、烧碱、电石、节水器材、塑料加工、电石渣水泥已位于全国行业第一。新疆天业集团研究、开发的成本低、性能好、农民用得起的“天业滴灌系统”在全国已累计推广约3600万亩,并成功走向西亚多个国家,目前公司具有年产600万吨节水器材生产能力。

“天业”牌聚氯乙烯被为“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知名品牌产品”;集团公司党委被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企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制造业500强,2010年9月天业荣膺中国企业500强;2010年7月,天业集团荣膺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十强企业首强;2010年7月,天业集团荣获“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天业牌”节水成套设备为“中国驰名商标”;由新疆天业集团研发的西部干旱地区节水技术及产品开发项目荣获2009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新疆天业集团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发展煤电一体化产业,使传统高污染、高能耗的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2005年,新疆天业集团作为新疆唯一一家入选“全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企业。集团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石油化工节能减排先进单位”。新疆天业发扬“团结、奉献、拼搏、创新”的企业精神,通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具有年产120万吨聚氯乙烯树脂、100万吨离子膜烧碱、200万吨电石、400万吨新型干法电石渣制水泥生产能力和140万千瓦发电能力,位居全国氯碱行业第一位。

新疆天业有限公司在节水和化工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引起了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关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贺国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来公司视察。

今天,我们有幸参观了天业的工厂,面对这一次参观,我们看到了以前没有实际见到过的化工生产流程,以及各种大型的机械,这样的亲身经历,必定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非常好的帮助。这次参观,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原来化工厂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的人,每一个车间,每一个地方,就只有稀稀少少的几个人,根本不像我当时想的,车间里,有许多的工人在向什么锅炉里添加原料,然后又有许多的工人在控制机器的生产与运转,最后又有好多的工人在场子外面装运生产出来的产品,化工厂里应该是非常的热闹,可是,当我们真的去里面看着之后,原来,管理所有的程序的工作人员只有几个。车间里几乎没有人在那里工作,只有机器在那轰轰作鸣,工厂里的各种设施,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人在看管,这些都让我很是惊讶。当带队老师告诉我们,现在的化工厂,一般都是实行高度自动化的控制的,所有的步骤都可以靠电脑的控制来实现,并且,需要人工的地方都非常少。着一些,改变了我以前对化工厂的看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就是,一般来说,一个工厂,对于普通人来说,尤其是一个化工厂,最厌恶的地方就是污染,在人们的心里,化工厂就是一个各种危险与污染集中的地方,各种污染物堆放,发黑发臭的污水,还有就是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工作环境,化工厂绝对是一个让人觉得非常危险以及应该取缔的地方。但是我们去了天业,那里的环境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化工厂里还可以种葡萄和草莓,排出的循环水还可以养鱼,这些都大大的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原来,现在的化工厂,在国家的良好政策下,都基本上能够做到环境友好。所以一切的东西还是眼见才能反映其最本质的东西。

中国钢铁工厂参观心得报告 篇7

報 告 人:許文仁林榮山陳榮華 參觀地點:中國鋼鐵工廠 參觀時間:91年5月8日

一、中國鋼鐵工廠參觀心得

中國鋼鐵為國內最大之煉鋼廠,煉鋼的設備為製造業中大型的設備,設備之維修、保養非常耗費人力及時間,設備若發生故障而造成停產,所發生之損失將非常地大,因此如何使設備維持在隨時可以稼動的狀態,並且能以最省時及最低成本的方式來進行保養,將是中鋼所要面臨的問題。

中鋼負責設備保養及設計的部門為設備處,設備處的編置人數約為70人,負責中鋼廠內設備維修、保養、設計,該部門仍可對外營業,協助廠外一般企業做設備的設計及儀器檢測,服務的範圍非常地廣泛,對於中鋼廠內的大型煉鋼設備,設備處是採取〝預防保養〞的方式來進行,一切是以預防設備故障為主要的前題,並將設備保養在一定的效能之上,以事前保養來進行,不要等到設備故障以後才來修複及追蹤問題點,所須負有因設備停機而產生之損失會非常的大,以鋼鐵業來說,設備因停產所造成之損失遠比做預防保養所投入的人力、物力還要來的多,因此中鋼非常重視設備的預防保養。

中鋼設備的預防保養有一套設備的監診技術,這套監診系統即是利用電腦化的設備診斷技術,以自動且連續地監測、掌控設備劣化或異常,以有效避免設備意外

當機,降低生產及維護成本,並進一步提高產能與品質,對於連續生產線的效益最為顯著,目前以中鋼第二熱軋鋼帶工場為例,上線一年就可獲至2000萬元的效益,中鋼並結合豐富的設備診斷技術與自動化系統研發技術與經驗,獨力開發第一套全中文化網路型分散式監診系統,不但具有強大的振動訊號分析功能,而且還可以結合製程參數監控,讓操作與維護人員得以迅速、明確地掌握設備與產品之互動關係,此套監診設備可應用的產業非常的廣,例如:石化業、電廠、水廠、紙業、半導體、輪胎業、焚化爐、連續生產線,並且可配合TPM的推行。

設備線上監診系統的特色有:(1).全中文化網路型分散式監診,(2).自動監測、傾向管理,(3).自動警報、異常登錄,(4).即時監視、異常診斷,(5).振動精密診斷、分析,(6).可與市售監控軟體如Intouch結合,系統架構採用最新的開放性架構,擴充、升級或既有網路之結合十分方便。

二、公司可仿效之處

参观牛奶加工厂心得体会 篇8

一.工廠設備配置方塊圖

二.機器設備名稱功用製程

1.模具室

a.三台車床、一台銑床、一台平面磨床。

b.三台放電加工機(製作衝頭),中模(外包線切割)。

c.工作臺:自放之衝頭如不能順利進入外包之中模,需進行修整,油石修大平面,氣動旋轉器修小地方,使用鑽膏拋平模面成鏡面。

2.品管室

各式尺寸量測儀器,真圓度、偏擺量測、電子式洛氏硬度測試、阿基米得法測密度、投影機測弧度及卡尺量測不到尺寸。

3.震動去毛邊機

成形模具無拔模斜度,工件退模時必產生毛邊,將燒結件丟入機器,利用小鋼珠振動磨除毛邊,提高表面亮度。

4.粉末混合與燒結件蒸氣染黑

a.有雙錐形與V形混合機。

b.染黑處理

燒結件放入加溫爐內加熱至570℃,將蒸汽鍋爐產生之蒸汽通入,與工件表面反應生成5.加壓成型機

6.燒結區

染黑層防銹。機械式壓械進行加壓成形。

7.整形區

燒結件出爐後如產生齒形變形、含油軸承失去真圓,須用C形衝床整形。

8.真空滲油

含油軸承內30%之空孔滲油。

a.放入機器內。

b.低真空抽除空氣。

c.放入潤滑油。

d.放入空氣藉大氣壓力將潤滑油逼入真空的空孔內。

三.心得與感想

這次參觀的工廠是寶鎰粉末冶金,粉末冶金以前高工的時候上機械製造就有聽過,可是那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去背,其實對粉末冶金一點都不瞭解。再去參觀工廠之前,老師有對我們做了行前教育,我們到了老師的研究是去聽老師大概講解粉末冶金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老師講解了一些製程、原料及製作方法,還現場做了一個圓形的硬幣出來,但是還只是個半成品,所以一折就碎了,經過了老師的解說讓我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粉末冶金是怎麼一回事了。

這間工廠說小不小,說大也不大,一開始參觀的是模具室,這裡有三台車床、一台銑床、一台平面磨床、三台放電加工機及修模工作台,有一台放電加工機剛好正在運作,不時還會冒煙,主要的工作是在製作衝頭。修模工作台上放了一堆模子,修模台的主要工作是當衝頭如不能順利進入外包之中模,需進行修整,會用油石來修比較大平面的模,用氣動旋轉器修小地方,氣動旋轉器就像我們去看牙醫用來磨牙齒會發出嗡嗡作響的器具,只是用的頭不一樣而已,修模用的是長長尖錐狀的,修不同的模子有不同的粗細,甚至還有用我們常用的免洗筷做成修模的工具,這樣成本就減少很多了。這裡最特冸的就是使用鑽膏拋平模面成鏡面,為什麼會特冸呢?聽名字就知道了,“鑽”膏,特冸的不是它的功用,是它的價格,我記得沒錯的話好像是5g=3000元吧!真的是貴的要命阿,可是老師用的一點也不留情,我想老闆看了心應該在滴血吧!

接下來看的是品管室,這裡是不管夏天或是冬天整個工廠最舒適的地方,工作環境最乾淨,因為進去還要脫鞋子,夏天還有冷氣可以吹,當然品管的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因為產品的品質要有一定的水準,才會有客戶會上門,這裡面有各式尺寸量測儀器:真圓度、偏擺量測、電子式洛氏硬度測試、阿基米得法測密度、投影機測弧度及卡尺量測不到尺寸。再來看到的是包裝區,基本上這裡的產品都是用秤重來計算數量的,因為這樣比較快,不然一個一個數會很累人吧!

在過去看的是振動去毛邊機,因為成形模具無拔模斜度,所以工件退模時一定會產生毛邊,工作人員將燒結件丟入機器,利用小鋼珠的振動去磨除毛邊,提

高表面亮度,老師說那還可以去角質,不知道是真的還假的,不過手放進去振一振還蠻舒服的,它還分為乾的跟濕的,濕的是有泡沫的。接著我們往上走,看到的是燒結件蒸氣染黑防銹處理,過程是將燒結件放入加溫爐內加熱至570℃,然

後將蒸汽鍋爐產生之蒸汽通入,與工件表面反應生成染黑層防銹。在過去放的是粉末混合機,依形狀分為V形與雙錐形,因為V形是屬於早期的機器,所以現在的沒有再用,都是用比較新型的雙錐形混合機,這裡還放了粉末原料,有的原料居然好像是從瑞士來的,有沒有那麼高檔啊,原來是客戶要求的品質不同,就要使用不同等級的原料,就像鑄造也會依照客戶要求不同去調整各種原料的比例是一樣的道理。

接著是去看加壓成型機,這裡產品的生產是很快的,幾秒鐘就一個,作業員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工件排好,還有檢查工件是否有缺陷,好像不會很難,可是都要一直站著,沒得坐,這就是比較累的地方了。完成的工件最後都要送到燒結區去處理,燒結區有好幾條長長的爐子,主要是利用耐熱銅輸送帶將工件用非常慢非常慢的速度從爐子的入口運送到另一端出口,爐子依溫度的不同共分為三段,從工件一開始進去是預熱區,這裡的溫度是550℃,中間的燒結區主要是利用熱電偶來燒結工件,此時的溫度是120℃,最後是水冷卻區。我沒記錯的話工件從進去到出來好像要8個小時,剛好是上班的時候進去下班的時候出來,真的要蠻久的,在這一區老師偷偷發給我們每個人一個小小的禮物,雖然那是在不良品裡拿的,但是還是怪怪的。

接下來是去看整形區,因為燒結件出爐後會有產生齒形變形或是含油軸承失去真圓的情形,所以就要用C形衝床來整形,這裡的C形衝床是用腳踩的,這算是比較危險的,如果手還沒拿開腳就踩了,就會發生悲劇了,如果是用之前參觀過有要用雙手一起按,機器才會做動的,那就安全多了。

参观可口可乐加工厂作文350字 篇9

首先,来到一个讲解室。讲台有一位阿姨给我们介绍可口可乐的历史:可口可乐是1979年进入中国,而且一直在暂住奥运会,可口可乐品种繁多:有可口可乐,雪碧,酷儿,芬达销量十分可观,可绕地球三圈,阿姨讲了许多辉煌历史,我都一一记下来了。

接下来,我们要参观生产车间,首先用切片做成瓶胚,经过吹,瓶机,之后变成瓶子,之后,到装灌区,一个个瓶子像一个个白精灵紧挨在一起,在空中飞行,然后,进去灌饮料,而且还把瓶盖盖上真想一个个黑士兵整整齐齐进入下一个环节,贴标签,喷码,放入仓库。就全部生产完成了。

最后,来到污水区污水里的污水要经过过滤,沉淀,才可以变成清水,清水可以用来洗手,冲厕所,浇花有许多用处!这样就可以节约用水,保护大自然。

工厂参观总结 篇10

班级:高电气3082姓名:吴宏宏学号:08311240指导老师:彭老师

学有所知,学有所用,学用结合。

为了更好的了解设备,把握设备的操作细节,在学习了相应的课本知识之后,就要深入工厂时的去观摩操作,这样才能提高操作能力和弥补这门课程做实验较困难的缺陷。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动力厂。动力厂的电源电压等级是110kv是从三个方向输入的,有峡Ⅰ线、峡Ⅱ线和巴长线,峡长线使用的水灰白色绝缘子,如果在这种绝缘子上发生了绝缘事故,绝缘子发生裂纹不会发生呢个脱落,在这种情款下,要更换绝缘子就需要运行维护人员用高倍望远镜去一个个的寻找。巴长线的绝缘子是绿色的,这种绝缘子是比较先进的,如果发生了如果发生了绝缘事故,他的绝缘子就会全部脱落,以便于未获人员的寻找事故点,不会出现上边的寻找麻烦。每条线路上都有两根避雷线,每路线上都有一个根用于通讯的光缆,用于电网内部的通讯和调度之用。在巴长线有一个圆形的避雷器,在进线处都有耦合电容是将交流信号从前一级传到下一级,之后就通过进线绝缘套管把电源引入高压配电室。

进入高压配电室注意和检查事项有:

 个操作机构油压是否正常。

 个配电间隔SF6气压是否正常。

 110KV变电所的氧含量是不在规定的范围内,检查SF6含量是否超标(用测漏仪)。

 在进入变电所前,应开通风机15分钟。

 严禁一人进入变电所工作。

高压配电室的主接线运用的是双母线并列运行。采用单母分段线运行方式。有四种操作柜(进线柜、PT柜、母联柜、变压器柜)。还有操作、继电保护、信号、中间开关(0为近控,2为远控)五个柜子。操作机构运用的是液压操作机构。母线采用的是落地罐式机构。在测量柜之前的是信号转换柜(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主变压器采用的是两台并列运行,一台运行,一台备用,主变压器都是采用三绕组接地方式,容量都是6万KVA级的,出线有35KV和6KV。

在总变压配电所的三楼是母线室,采用的是三层路母线(主要考虑到经济性),在二楼是主控室,有真空断路器、两地闸刀、隔离开关。采用的是弹簧操作机构。再过不长升变压所采用的是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35KV自变压厂要对6KV进行升压到35KV输送,这样就可以远距离输送,减少线路损失,降低使用成本。

在自发电厂,发电机发出的是10.5KV的电压,再送到主变配电室进行变压(35KV)和再次分配。

在110KV主控室最上边红色的是主接线,蓝色的是母线,采用的是五段分裂运行,下边有五台变压器,电压与额定值1%-2%的差值,功率因数基本都达到0.95以上。

在参观车间变电所是参观的是重油催化配电所。首先看到运行方式和拉闸操作的顺序。运行方式是高压分段运行,母线开关打在自投位置。拉闸顺序依次

按幸福村---陆城---微球---分子筛---烷基化---埨---聚丙烯---加氢-重整---焦化---一套常压。。。

在车间配电素主要有母联柜、电容柜、主风机、PT柜、常减压、变压器六个柜子组成。每个柜子都是采用的是小车操作,小车操作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实现五防:

1)防止误分、合断路器;

2)防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

3)防止带地线合闸;

4)防止带电挂地线;

5)防止误入带点间隔;

小车在外边时处于试验位红灯亮,在里边是处于运行位绿灯亮。

在车间配电所还配有无功补偿装置因为车间大部分采用感性负载的有功功率。所以线路的功率因数达不到规定值,要进行无功能补偿,电容消耗的是无功功率,可以提高功率因数达到规定值。

学校变电所,高压端进线10KV。采用的是高压负荷开关隔离,变压器是380/220V采用的是直接接地的方式,经电缆引入配电室的母线,在配电实木线采用的是单母线分列用行的方式。

上一篇:苏教语文六上教学计划下一篇:笔记本如何无线路由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