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名词术语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解释名词术语(共8篇)

解释名词术语 篇1

1.国有铁路:指铁道部投资建设和管理的铁路,包括组建有内部综合性支线管理机构的铁路。

2.合资铁路:指铁道部与其他部委、地方政府、企业或其他投资者合资建设和经营的铁路,包括规范改制的铁路支线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规范改制公司)。

3.地方铁路:指地方人民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的铁路。

4.特别繁忙干线:在国家重要的交通运输大通道担当客货运主力,在路网中起极重要的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100对的线路。

5.繁忙干线:连接经济发达地区或经济大区,在路网中起重要的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60对的线路。

6.干线:连接大中城市,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15对的线路。

7.支线:连接中小城市,在路网中起联络作用或为地区交通运输服务,或客、货行车量不超过15对的线路。

8.新线:指未交付运营部门的工程临管线路。

9.高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大于200km/h的铁路。

10.快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超过120km/h但不超过200km/h的铁路,其中以客运为主的线路不低于160km/h。

11.城际铁路:指长度在500km以下,客货运输繁忙、相邻两大城市间的铁路。12.铁路行车组织:是铁路运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设备合理组织列车运行以实现旅客和货物运输过程的组织工作。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车站技术作业组织、车流组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铁路运输工作技术计划和调度工作。

13.《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是铁路进行技术管理和从事运输生产的基本法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铁路技术设备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行车组织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工作方法和作业程序、信号显示的要求和方法以及铁路运输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4.《行车组织规则》:简称《行规》,它是各铁路局根据《技规》规定的原则,结合铁路局管内设备的具体条件所制定的行车组织的补充规则,是铁路局行车组织工作的基本法规。

15.《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简称《站细》,它是根据《技规》和《行规》的有关规定,结合车站技术设备和作业条件等具体情况所制定的车站技术管理和作业组织的基本制度,凡参与车站作业的车务、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给水等部门所有人员必须遵照执行。

16.列车:指编成的车列,挂有机车及规定的列车标志。

17.车组、车列:若干车辆连挂在一起称为车组。若干车组连在一起称为车列,分为调车车列和列车车列。

18.旅客列车:以客车(包括代用客车)编组的运送旅客及行李、包裹、邮件的列车。

19.国际旅客列车:只有两个或以上国家联合开行的旅客列车。20.特快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以上至200km/h并冠以“T”字的旅客列车

21.快速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不超过120km/h并冠以“K”“N”字的旅客列车。

22.普通旅客列车:特快、快速以下等级的旅客列车,包括普通旅客快车和普通旅客慢车。

23.混合列车(包括货物列车编挂乘坐旅客车辆10辆及以上):是以运送旅客的车辆为基本车组,与运送货物的车辆混合组成的列车,或是货物列车中编挂乘坐旅客车辆10辆及以上的列车。

24.军用列车:专门为运输军事人员或军用物资而开行的列车。

25.行包快运专列:固定车辆编组及发、到站的专门运送旅客行李包裹的列车。26.“五定”班列:即定点、定线路、定车次、定时、定价的货物列车。即在货运量较大的货运站间开行、发到直达、运行线路全程贯通、车次全程不变、发到时刻固定、以车或箱为单位报价的货物列车。

27.快运货物列车:是指以快速客运系统的线路条件为基础,采用运行速度120km/h的专用车辆,按旅客列车的形式,以高附加值货物为重要运输对象的快速列车,快速货物列车的列车重量不大于1500t。

28.直达列车:在装(卸)车站或技术站编组,通过一个及以上的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其中包括始发直达列车、阶段直达列车、空车直达列车、循环直达列车、技术直达列车。29.直通列车:在技术站编组并通过一个及以上的区段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30.区段列车:在技术站编组并到达相邻技术站,在区段内不进行摘挂作业的列车。

31.重载列车:在货运量到发集中的运输线路上采用大型专用货车编组,采用双机或多机牵引开行的一种超长、超重的货物列车,其特点是:车辆载重力大;列车编挂辆数多。根据专用现有的铁路主要技术政策规定,开行5000t的重载货物列车,车站的到发线有效长度为1050m,在运煤专线上开行10000t的重载货物列车,其部分车站的到发线有效长度为1700m。

32.冷藏列车:利用机械冷藏车专门运送鲜活、易腐败等需要保持特定温度的货物的货物列车。

33.摘挂列车:在技术站编组并在邻接区段内的中间站进行摘挂作业的列车。34.自备车列车:为运输大宗、固定的货物往返运行于特定区段内,全部以企业自备车编组而成的货物列车。

35.小运转列车:在技术站和邻接区段规定范围内的几个车站间开行的列车。在枢纽内各站间开行的列车称为枢纽小运转列车。

36.路用列车:是专为运送铁路自用物资或设备的列车。

37.换算长度:以机车车辆前后两钩舌内侧距离按11m为一换算单位,计算得出的比值表示其长度。

38.车站:办理列车接发、会让及办理客货运输业务的有配线的分界点。

39.分界站:指由铁道部批准承认的铁路局间分界站及国境分界站(包括设在国家铁路、合资、地方铁路线路上的分界站),不包括各种交接站。

40.编组站:担当大量中转车流改编作业,编组技术直达、直通和其他列车的车站。在编组站还进行更换货运机车和乘务人员,对货物列车中的车辆进行技术检修和货运检查整理工作。编组站一般设有专用的到达场、出发场和调车场,驼峰调车设备以及机车整备和车辆检修等设备。编组站按照其在铁路干线上和枢纽内的位置,所担当的作业任务,可分为路网性编组站、区域性编组站和地方性编组站。

41.区段站:设于划分货物列车牵引区段的地点或区段车流集散地点,一般只改编区段到发的车流,解体与编组区段、摘挂列车的车站。区段站一般还进行更换货运机车或乘务员,对货物列车中的车辆进行技术检修和货运检查整理作业,设有接发列车、调车、机车整备和车辆检修等设备。42.技术站:编组站和区段站的总称。

43.中间站:办理列车接发、会让、通过、列车摘挂的和装卸作业的车站。一般设在技术站之间区段内,有些中间站还进行机车给水、加煤等整备作业,补机摘挂,列车技术检查和凉闸作业,列车始发和终到作业。

只办理接发列车的车站,单线区段称为会让站,双线区段称为越行站。

44.站界:车站与区间的分界点。单线区间以进站信号机柱中心线为界;双线或多线区段以各该线的进站信号机柱或站界标的中心线为界。

45.中转车: 在车站不进行装卸作业的运用货车。中转车按作业性质分为无调中转车和有调中转车两种。

无调中转车:在技术站中转列车中未摘下的运用货车以及停运列车上的运用货车。

有调中转车:不属于无调中转车的中转车。

46.货物作业车:在站线(或区间)、岔线及段管线内进行装卸、倒装的运用货车。一次货物作业车:在车站只进行一次装车或卸车作业的货物作业车。双重货物作业车:指在本站卸空后,在进行装车的货物作业车。

47.行车闭塞法:指通过相邻车站(线路所、闭塞分区)的设备或人为控制,保证在同一时间内、同一区间(闭塞分区)、只有一个列车运行的行车方法。

48.时间间隔法:车站一切电话中断时,双线区间正方向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连续发出列车的一种特定的行车方法。

49.空间间隔法:两列车以车站、线路所划分的区间,以及自动闭塞的通过信号机所划分的闭塞分区作为运行间隔的方法。空间间隔法分为基本闭塞法和代用闭塞法。基本闭塞法采用自动闭塞、半自动闭塞两种,代用闭塞法采用电话闭塞法。50.站间区间:指两相邻车站之间的区间。

单线站间区间:相邻两站间两架进站信号机柱中心线间的线路空间。

双线站间区间:相邻两站间隔改线进展信号机柱(或站界标)中心线至站界标(或进站信号机柱中心线)间的线路空间。

51.所间区间:两线路所间或线路所与车站间的线路空间。它是两通过信号机柱中心线间的一段线路空间,或是进站信号机柱(站界标)中心线至站界标中心线(或进站信号机柱中心线)间的线路空间。

52.闭塞分区:自动闭塞区间,同方向相邻两通过色灯信号机柱的中心线间,或通过色灯信号机柱中心线与进站信号机柱中心线间,或出站信号机柱中心线与通过色灯信号机柱中心线间的一段线路空间。

53.区间空闲:区间未被列车、机车车辆占用,或相邻两站未办妥接发列车闭塞及出站调车手续时称为区间空闲。54.区间占用:区间被列车、机车车辆占用,或相邻两站已办妥闭塞及出站(跟踪)调车手续时称为区间占用。

55.区间封锁:由于施工或区间发生事故等原因,根据调度命令,除指定列车外,禁止其他列车进入区间。56.书面联络法:车站一切电话中断时,为安全不间断地行车,单线区间两端站按有关书面形式确定列车运行次序的一种特定的行车方法。57.行车凭证:列车进入区间(闭塞分区)的凭据。

58.接发列车作业程序:车站在办理接发列车过程中所进行的办理闭塞、布置进路、开闭信号、交接凭证、接送列车、指示发车等一系列作业过程。

59.办理闭塞:车站值班员通过闭塞设备和电话联络,得到邻站对占用区间承认的过程,包括请求、承认、取消闭塞及填写行车日志等。

60.发车预告:在自动闭塞和双线半自动闭塞区间,发车站无须接车站同意就可开放信号向区间发出列车,车站值班员在列车出发前将列车车次通知接车站称为发车预告。

61.列车进路:列车在车站接入、发出、通过所经由的一段线路称为列车进路。62.准备进路:车站值班员亲自或命令信号员或扳道员将列车进路上所有道岔开通并锁闭的过程。63.接车进路:由进站信号机起至接车线末端警冲标或出站信号机止的一段线路。64.发车进路:由列车前端起至相对方向的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止的一段线路。65.通过进路:该列车通过线两端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间的一段线路。

66.布置进路:车站值班员向助理值班员、信号员(长)、扳道员(长)发布准备接、发车

67.开闭信号:开放或关闭有车站操纵的固定信号机的全过程。

68.引导接车:在进站、接车进路信号机不能使用,以及无双向闭塞设备的双线区间由反方向行车时,使用引导信号或引导手信号接车。

69.交付行车凭证:向列车(或出站调车)司机交付占用区间的凭据。

70.接送列车:接发列车有关人员将列车接入和送出车站(线路所)的作业过程。71.列车接近:列车即将到达进站信号机(站界标)处时称为列车接近。一般自动闭塞区间为列车压上第二接近轨道电路,半自动闭塞区间集中联锁车站为列车压上预告信号机或预告标处的轨道电路,非集中联锁车站为列车头部到达预告信号机或预告标处为列车接近。

72.列车到达:列车整列进站按规定进入接车线停妥,车站值班员办理开通区间的作业过程。73.列车出发:自车站发车人员向运转车长显示发车指示信号(包括直接发车的出站信号机的进行显示和发车信号)起,至列车司机确认发车条件具备后,鸣笛一长声起动列车,车站值班员向邻站报点的整个作业过程。

74.列车通过:列车不停车经过车站通过进路的整个作业过程。

75.指示发车: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向运转车长显示准许发车的发车指示或开放发车表示器的过程。

76.直接发车: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按有关规定直接向司机显示发车信号。77.优先发车站:单线区段,车站一切电话中断,使用书面联络法行车,根据有关规定确定具有第一个列车发车权的车站。

78.调车:除列车在车站的到达、出发、通过及在区间内运行外,凡机车车辆进行一切有目的的移动统称为调车。

79.解体调车:将到达的车列按车组分解到指定的线路上。

80.编组调车:根据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和有关规章制度和特殊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

81.摘挂调车:列车进行补轴、减轴、换挂车组及车辆甩挂等作业。82.取送调车:为装卸货物、检修、洗刷消毒车辆等目的,向指定地点送车或取回车辆的作业。

83.推送调车法:凡使用机车将车辆由一股道调送到另一股道,须停车后进行摘车的调车方法。

84.溜放调车法:使用机车推送车列达到一定的速度,在行进中提钩,使摘离的车组利用获得的动能,溜向指定地点的调车方法。

85.单钩溜放法:当调车车列每加速、减速一次即溜出一个车组,调车车列进行回拉,再进行下一车组的溜放作业方式。

86.连续溜放法:当调车车列每加速、减速一次,溜出一组后,调车车列不进行回拉,继续进行不变更运行方向的加速减速。每一次加速减速即溜出一个车组,连续溜放几个车组才向牵出线回拉一次的作业方法。

87.驼峰调车作业组织方式:根据驼峰设备条件和配属的机车台数确定的技术作业组织方法。

88.单推单溜:在驼峰上只用一台机车担当分解作业。

89.双推单溜:使用两台及其以上机车担当驼峰分解作业时,一台机车进行分解作业,一台机车可进行预推作业的组织方法。

90.双推双溜:有两条推送线的驼峰,两台驼峰机车可同时在自己的调车系统内进行推峰、分解及整场的作业组织方法。

91.中间站调车:在中间站进行车辆摘挂、取送、对货位的调车。92.越出站界调车:越过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进行的调车作业。

93.跟踪出站调车:在单线区间和双线正方向线路上,按有关规定,跟随在出发列车后面越过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进行的调车作业。

94.手推调车:按有关规定,用人力推动车辆达到调移目的的调车作业。

95.调车作业通知单:调车作业通知单是布置调车作业计划的书面计划。调车作业通知单的内容应有班次、月、日、计划编号、担当机车、作业项目、计划起讫时分、作业程序、场别、股道、摘挂车数、作业方法、残存车数、记事等。中间站利用本务机车调车时,应使用附有示意图的调车作业通知单。

96.要道还道:参加调车作业的有关人员之间,联系准备和确认调车进路所使用的一种规定的联络方法。

97.编组隔离限制:为了列车运行和运输旅客货物的安全,对各种机车、车辆编入列车的位置、数量所规定的特殊要求称为编组隔离限制。

98.关门车:为保证车内货物的运输安全或因车辆制动系统故障而关闭截断塞门的车辆。

99.闸瓦压力:机车车辆施行制动时,闸瓦抱住车轮,起制动作用的压力称为闸瓦压力,以千牛(kN)为单位,用以表示列车制动力。

100.换算闸瓦压力:为了便于计算编成列车的自动制动机闸瓦压力是否满足客、货列车每百吨重量不少于规定闸瓦压力的要求,通常采用计算摩擦系数,并将实际算出的车辆(机车)每辆(台)闸瓦压力,按规定的公式换算成每辆(台)计算闸瓦压力。

101.十、五、三车距离信号:在连挂车辆作业时,调车人员向调车长或调车长向司机显示的调车机车车辆距被挂车辆距离的联系信号。当调车的机车车辆距离停留车约十、五、三车时,分别显示相应的距离信号。

102.易行车、难行车:根据车辆的走行性能和装载货物的轻重,在溜放中相对单位运行阻力较小走行较快的车辆称为易行车,反之为难行车。103.易行线、难行线:调车场的线路由于道岔、曲线、坡度等因素,对溜入的车辆产生阻力,阻力较小容易走行的线路称为易行线,反之为难行线。

104.堵门车:停留车距警冲标间的距离小于溜入车组的长度及安全距离,这种停留车称为堵门车。

105.车辆停留时间标准:在查定车站技术作业程序和时间标准工作中,所确定的中转车停留时间标准和货物作业车停留时间标准,统称为车辆停留时间标准。106.有调中转车停留时间标准:查定的有调中转车在技术站的平均停留时间称为有调中转车停留时间标准。有调中转车停留时间标准由到达技术作业、等待解体、解体、集结、编组、出发技术作业、等待出发等各项时间标准组成。107.集结时间:车站编组列车(或车组)从为凑集该列车的第一个车组进入调车场或到达车站(本站作业车为装卸完了)时止,该车列每一货车的平均停留时间。108.无调中转车停留时间标准:查定的无调中转车在技术站的平均停留时间称为无调中转车停留时间标准。109.中转车平均停留时间标准:中转车在技术站的平均停留时间标准是查定的有调中转车停留时间标准和无调中转车停留时间标准的加权平均数。110.货车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标准:按查定装卸车次数计算的货车每次货物作业在站平均停留时间,称为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标准。

111.车站最高限额车数:为不使车站发生堵塞状况而规定的现在车数最高临界值。

112.车站出入车数:车站到达合发出的货车总数称为车站出入车数,其中包括货物作业车、有调中转车、无调中转车、非运用车等。

113.现有车:现在车为货车和守车在车站、路局、全路的现有数。货车按运用的区别分为运用车及非运用车两大类。

114.运用车:指参加铁路营业运输的铁路货车、外国货车和企业自备及企业租用车的重车(按轴公里计费的重车除外),又可分为重车和空车。

115.非运用车:指不参加铁路营业运输的铁路货车、外国货车和企业自备及企业租用车(包括按轴公里计费的重车),包括备用车、检修车、代用客车、路用车、洗罐车、整备罐车、改装及试验车、企业自备及企业租用空车和局管空车。116.空车:卸完或待装货物的运用车。

117.重车:待卸或装满货物等待挂运的运用车。

118.有效车:根据列车编组计划、运行图和车站技术作业时间标准,于次日18∶00前管内工作车能卸空、移交重车能交出、空车能装完或排出者,称为有效车。

119.通过能力:通过能力是在一定的机车车辆类型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方法的条件下,铁路区段内的各种固定设备,如取肩、车站(通常指技术站)、机务段整备设备、给水、电气化铁路的供电设备,在单位时间(通常指一昼夜)所能通过或接发得最多列车对数(或列数)、车辆数或吨数。

120.现有通过能力:在现有设备和现有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铁路各固定设备可能达到的通过能力。

121.能力利用率:某种设备实际被占用的能力与该种设备的现有能力之比。122.车站通过能力:在采用合理的技术作业过程的条件下,车站一昼夜能勾结、发各方向的货物列车数和旅客列车数即为车站通过能力。车站通过能力应以咽喉道岔通过能力和到法线通过能力中较小的能力为准。

123.咽喉道岔通过能力:咽喉道岔是指咽喉区中能力利用率最大的道岔组。其通过能力是指咽喉道岔一昼夜能够通过的各方向的货物列车数和旅客列车数。124.到发线通过能力:在到达场、出发场或到发场中,办理列车到发作业的线路,一昼夜能够接、发的各方向的货物列车数和旅客列车数,即为该场的到发线通过能力。

125.咽喉道岔或到发线的计算通过能力:在不考虑空费时间的条件下,咽喉道岔或到发线一昼夜能够通过或接发的各方向的货物列车数和旅客列车数。

126.咽喉道岔或到发线的使用通过能力:在考虑空费时间的条件下,咽喉道岔或到发线一昼夜能够通过或接发的各方向的货物列车数和旅客列车数。127.咽喉道岔或到发线空费时间:前后两列车占用同一组咽喉道岔或同一条到发线的时间之间,所出现的不能利用的时间。

128.车站改编能力:在合理使用技术设备的条件下,车站的固定调车设备(驼峰和牵出线)一昼夜内能够解体和编组各方向的货物列车数或车数。129.货车无调中转平均停留时间:运用货车在技术站办理一次无调中转作业的平均停留时间称为货车无调中转平均停留时间(简称货车无调中时),其计算公式为:

货车无调中转平均停留时间(h)= 无调中转车停留车小时 / 无调中转车数 130.货车有调中转平均停留时间:运用货车办理一次有调中转作业的平均停留时间称为货车有调中转平均停留时间(简称货车有调中时),其计算公式为: 货车有调中转平均停留时间(h)= 有调中转车停留车小时 / 有调中转车数 131.货车中转平均停留时间:运用货车办理一次中转作业的平均停留时间称为货车中转平均停留时间(简称货车中时),其计算公式为: 货车中转平均停留时间(h)= 中转停留车小时 / 中转车数 132.货车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运用货车一次装车或卸车作业在货物作业站的平均停留时间,称为货车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简称货车停时),其计算公式如下:

货车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h)= 货物作业车在站停留小时 / 货物作业次数

133.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运用货车在货物作业站的平均停留时间,称为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简称货车停时),其计算公式如下:

货物作业车平均停留时间(h)= 货物作业车在站停留小时 / 货物作业车数 134.列车出发正点率:在一定时期内,正点出发的列车数占出发列车总数的百分比。

135.调度命令:各级调度在组织指挥日常运输工作中对下级调度或站调,以及有关人员所发布的有关完成日常运输生产的具体部署和指挥行车工作的指令,其中必须在调度命令登记簿上登记的称为调度命令,无须登记的称为口头指令。136.单一指挥:为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作业效率,在列车运行调整、接发列车、调车作业中,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机车只能由一个人负责指挥、有关人员进行作业的工作制度。

137.列车反方向运行:双线区间因某种需要,按有关规定临时组织列车在反方向的正线上运行时,称为列车反方向运行。

138.列车保留:由于列车运行前方发生事故中断行车,或发生运输堵塞,或限制口交出列车数超过限额等原因,将通过或到达该地区的在途货物列车或编组站按班计划所编列车开往指定中间站,摘走机车,暂时保留,等到运行秩序恢复正常时再恢复其运行,这一运行调整措施称为列车保留,被保留的列车称为保留列车。139.隔开设备:隔开设备是指安全线、避难线、或有联锁作用能够起隔开作用的道岔。

140.影响接发车进路的调车作业:占用、穿过接发车进路的调车作业;线间距不足5000mm,一线接发列车,一线调车作业,其中之一挂有装载超限货物的车辆。141.货物作业次数:在一定时期内,全路、铁路局(分局)或车站完成或计划完成的装车和卸车作业次数的总和。

142.装车数:全路、铁路局(分局)或车站在一定时期(年、季、月、日,通常指日,以下工作量指标亦同)内承运并填写货票,以运用车装车完了的货车数称为装车数。143.卸车数:全路、铁路局(分局)或车站在一定时期内以运用车运到,具有货票,并卸车作业完了的货车数称为卸车数

144.货物周转量:在一定时期内,全路、铁路局(分局)或车站在货物运输工作中完成或计划完成的货物吨公里数,称为货物周转量。其值为不同运程的货物运送吨数与相应的货物运送里程的乘积之和。

145.换算周转量:在一定时期内,全路、铁路局(分局)或车站在运输工作中完成或计划完成的旅客和货物换算吨公里数,称为换算周转量。其计算公式为: 换算周转量(换算吨公里)=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x 人公里成本 / 吨公里成本

当旅客人公里与货物吨公里的成本相等或接近相等时,换算周转量等于货物周转量与旅客周转量之和。

146.车站行车量:各方向的到发列车数为车站行车量。查定车站能力时先选定计划车流量,确定各方向各种列车的平均编成辆数,再计算其行车量。

147.车站作业组织:车站的行车工作组织(包括接发列车、调车作业、作业计划、调度指挥、设备运用、统计分析),技术作业程序和时间标准及车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的查定等总称为车站作业组织。

148.核对现车:车号员将列车编组顺序表的内容与车列中的机车、车辆实际状况进行对照,修改和补充列车编组顺序表中的记载使之与实际状况相符的工作称为核对现车。

149.票据交接:列车到达后和出发前,车站值班人员与司机或运转车长交接列车编组顺序表及货运票据的作业过程。

150.分部解体:因作业组织和设备影响,解体车列需分几次牵出进行分解时称为分部解体。

151.坐编:到达解体列车内有符合出发编组要求的车组,将其保留在到发线上作为编发车列的基本部分,再编挂部分车辆即编成新车列的方法。152.解体列车到达技术作业:列车到达技术站后全部车列需进行解体的列车称为解体列车。解体列车的到达技术作业有:车辆技术检修、货运检查、核对现车司机或运转车长与有关人员办理交接、准备解体等。

153.始发列车出发技术作业:在技术站或装车站编组出发的列车为始发列车。该种列车的出发技术作业有:车辆技术检修、货运检查、核对现车司机或运转车长与有关人员办理交接、准备发车与发车等。

154.调车钩:机车完成连挂、摘解或溜放车辆等调车工作数量的基本单位。155.挂车钩:机车(或挂有车辆)驶往线路内连挂车辆后牵出至开始进行下一项作业地点的调车钩为挂车钩;当到达场与调车场纵列配置时,调车机车由峰顶驶往到达场挂车并推至峰顶的调车钩也为挂车钩。156.推送钩:机车将车组推送至线路的预定地点摘车后,返回至开始进行下一项作业地点的调车钩称为推送钩。

157.溜放钩:机车用溜放方法完成摘车作业的调车钩称为溜放钩。158.钩分:指完成单位调车钩的时间(min)。

159.选闸、试闸、磨闸、拧闸:选闸、试闸、磨闸、拧闸室有效地进行制动机制动的重要环节。调车人员在作业前选择制动车辆及手制动机类型、位置等,称为选闸。为保证手制动机的制动性能而对手制动机进行制动性能试验的过程称为试闸。在雨、露、霜、雪天气或车轮踏面有油渍时,为增大轨面及车轮踏面的摩擦系数,通过轻微制动,使车轮踏面与闸瓦间摩擦,借以提高制动效能的方法称为磨闸。用手制动机对车辆(组)施行制动的过程称为拧闸。160.基本鞋、辅助鞋:在铁鞋制动作业中,事先放置在钢轨上的铁鞋称为基本鞋;放在走行车组两个台车间钢轨上的铁鞋称为辅助鞋。

161.车辆溜逸:停留在线路上的车辆,由于未采取防溜措施或防溜措施不当,导致车辆自然移动。

162.排风:在车列进行调车作业前,打开车列一端的折角塞门,放出车列制动主管内压缩空气的作业过程称为排风。在车列进行调车作业前,拉动车辆的排风线,排出副风缸内的余风,使自动制动机缓解的作业过程亦称为排风。163.调整钩位:在连挂前将进行连挂的车钩调整到便于连挂的位置。164.连挂:机车车辆间通过两车钩的抱合而连结在一起的过程。

165.连结制动软管:在机车车辆连挂后,连接机车车辆间的制动软管并打开折角塞门的过程。

166.摘解制动软管:在摘车前,关闭机车与车辆或车辆与车辆之间的折角塞门并摘开两个制动软管的作业过程。

167.试拉:为防止车辆在推进或牵引走行中脱钩,在机车车辆连挂后先进行一次牵引与制动试验,以便确认车辆的连结状态。

168.摘车:在机车车辆间进行摘管、提钩使之分离的作业过程。

169.提钩:操纵提钩杆,提起钩销,让车钩呈开锁状态,使连结的车钩分离的过程。

170.推进、推峰:机车推动车列或车辆使之运行为推进,将车列推至峰顶为推峰。171.列车预报:调度所与调度所之间、调度所与车站之间为满足编制日班计划的需要,互相通报计划到达列车内容的资料称为列车预报。172.列车确报:调度所、车站相互间关于列车实际编组内容的通报称为列车确报。始发站在列车已经编成,技术和货运检查已经合格,车次已经确定后,向有关单位传递列车确报。摘挂列车由运转车长将整理好的列车编组顺序表交确报传递站转报解体站。

173.车站技术作业过程:车站技术作业过程是在保证车站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对全站每一车场和有关工种,规定出最合理的运用技术设备方法以及完成各项作业的程序、时间标准和劳动组织的过程。

174.顺向道岔、对向道岔:机车车辆经过时,先经过辙叉再经过尖轨的道岔称为顺向道岔,反之为对向道岔。

175.监督器:色灯信号机的复示器,接近、离去及道岔区段的表示灯。

176.分界点:为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区段通过能力,将铁路线路划分为区间的设施。

177.线路所:为无配线的分界点,只办理接发列车工作。178.车场:技术站和其他较大的车站线路较多,为便于管理和减少各种作业间的互相干扰,实行平行作业,提高能力,将办理相同作业的若干线路连接起来的线群即车场。

179.限界:为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建筑物和其他设备,规定铁路、建筑物、设备及机车、车辆均不得超过一定的轮廓尺寸线,这种轮廓尺寸线称为限界。

180.铁路线路: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181.交叉渡线:由四组单开道岔和一组菱形交叉设备组成的设备。

182.越区供电:当某个牵引变电所发生故障或停电检修时,该供电所承担的供电臂通过分区所的开关闭合,由相邻的牵引变电所供电,这种供电方式称为越区供电。

183.牵引供电:电力系统从牵引变电所开始,向牵引接触网的供电称为牵引供电。184.进路:在站内,列车、调车机车或车列由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所运行的经路。

185.基本进路:集中联锁的车站,使用始、终端两按钮后所排出的运行经路。186.变通进路:除基本进路外,所排出的进路称为变通进路,也称迂回进路。187.敌对进路:互相干扰,不能同时开通的进路。

188.轨道电路:利用轨道的钢轨作导体,在一定长度的钢轨两端装设轨道绝缘物体(绝缘节),中间的两条钢轨间的轨缝用轨道接续线连接起来,并用引接线连接电源和接收设备的电路叫轨道电路。

189.侵入绝缘限界:装有轨道电路的车站上,轨道绝缘距警冲标一般应不小于3.5m且不大于4m。但是当相邻两组道岔警冲标之间的距离不足7m时。安装于它们中间的分界绝缘就不可能满足以上要求,称为侵入绝缘限界。

190.道岔区段:设在车站道岔区的轨道电路区段叫做道岔区段轨道电路,该区段称为道岔区段。为了不让辙叉把轨道电路短路,在道岔处设置两个绝缘节,该绝缘节称为道岔绝缘。

191.进路锁闭:进路在建立状态时进路上有关道岔不能转换,敌对信号机不能开放。进路锁闭一般分为预先锁闭和接近锁闭两种状态。

192.预先(进路)锁闭:信号机开放后,列车尚未进入其接近区段时的进路锁闭状态,此时若关闭信号,进路立即解锁。

193.接近锁闭:也称完全锁闭,是指信号开放后,列车已进入接近区段时进路锁闭,此时若关闭信号,进路实行延时解锁。

194.区段锁闭:集中操纵的道岔,为了防止列车或调车车列占用道岔是道岔中途转换而危及行车安全,在有车占用的道岔区段,即使车站值班员操纵也不会使道岔转换的道岔锁闭方式。

195.故障锁闭:进路不应该锁闭而锁闭或应该解锁而没有解锁的状态。

196.警冲标:用来指示机车车辆停车时不准向道岔方向或线路交叉点方向越过,以防止停留在一线上的机车车辆与相邻线上运行的机车车辆发生侧面冲突,在两股道之间设置的一种标志。197.超重列车:列车重量超过运行图规定该区段牵引重量81t及其以上的货物列车。

198.欠轴列车:列车重量按运行图规定该区段牵引重量欠重81t及其以上或换长欠1.3及以上的货物列车。

199.组合列车:由二或三列车联挂在一起组成的货物列车。200.合并列车:指将两列或以上同一方向运行的货物列车,在不改变原来列车编组的情况下首尾相接,合并连挂而成的列车。这种列车是以同方向运行的车流为基础,而不受货源、货流、车种、到站、品名及收、发货人的限制。

201.单元列车:指一列固定机车车辆成为一个运营单元的列车,并以此作为运营计费的单位,利用其每车每列载重量和加快列车周转速度的办法,增加其吨公里,以达到尽可能降低单位运输成本的目的。

202.超限货物:一件货物装车后,在平直线路上停留时货物的高度和宽度有任何部位超过机车车辆限界者,均为超限货物;在平直线路上停留虽不超限,但行经半径为300m的曲线线路时货物的内侧或外侧的计算宽度(已经剪去曲线水平加宽量36mm)仍然超过机车车辆限界时亦称为超限货物。

解释名词术语 篇2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 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 (Me SH) 》、《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尚未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 于正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或注释。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 不应使用商品名。中医名词术语按GWT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执行, 经络针灸学名词术语按GB/T 16751.2-1997《经穴部位》和GB/T16751.3-1997《耳穴名称与部位》执行。中药应采用正名, 药典未收入者应附注拉丁文。

解释名词术语 篇3

路甬祥:海峡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工作对于发展两岸科教、经贸、文化关系十分重要,是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方针的重要体现。两岸已分隔半个多世纪,这个时期正是现代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历史阶段。两岸由于互不沟通,各自定名,导致科技名词不一致。例如,导弹/飞弹、软件/软体、航天飞机/太空梭、等离子体/电浆、信息/资讯等,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称谓各一。据大陆有关专家统计,在新兴学科,如计算机科技名词中,两岸的不一致约占到40%以上;其他传统学科,不一致的名词术语也大体在20%以上。

海峡两岸同文同种、骨肉情深,但却“一国两词”、“一物多名”,使两岸的交流合作颇受影响。对此,两岸科技界专家都有同感。由于两岸科技名词存在不少差异,两岸专家在开展学术研讨时,往往要借助英语来判断对方所说的概念。台湾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曾发表一篇短文,说1993年11月在台北举办的两岸电子显微学研讨会上,两岸专家就是以台湾国语、大陆普通话和英语混合进行的。他对此十分感慨。当时,双方在书写合同、协议书、备忘录时,常常由于名词术语的差异,不得不加注释或标注对方使用的称谓,很是繁琐与不便。

1993年,具有历史意义的首轮“汪辜会谈”达成的四条协议中就有探讨两岸科技名词统一的内容。海峡两岸分离将近半个世纪,有很多重要事项要谈,而在第一轮会谈中就把两岸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列入协议,可见这项工作的重要。我想,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灿烂的精神和物质文明,特别是科学技术领域曾领先于世界各国。海峡两岸有着血脉同根的传统文化,两岸科技界共同继承和弘扬传世至今的科技、文化遗产,对于加强两岸精神纽带,增进文化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消除两岸交流屏障。在过去几十年隔绝的情况下,两岸对科技发展产生的新概念、新技术,分别按照各自的理解和方式定名,造成了许多名词术语上的不一致,带来许多交流上的困难。为增进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破除交流上的障碍是必由之路,科技界尤为如此。两岸同胞有着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和割不断的历史渊源,开展好科技名词交流对照工作,就可以减少或消除两岸在科技以及文化、教育、经贸交流中的障碍,便于交流与合作。

三是促进两岸学术交流和科技发展。两岸科学家在共同探讨名词术语差异时,很自然会对诸多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如两岸天文学界对astro—physics分别定名为“天体物理学”和“天文物理学”,在解决这一命名争议时,两岸专家自然会探讨这一科学概念,对这一学科领域的各自研究成果、理论认知和理解进行充分交流。

四是提供了一个两岸科技界交流合作平台。在敞开两岸关系大门的过程中,语言和名词术语上的差异首先受到了两岸专家的关注。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工作则为两岸专家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上,不单纯是名词讨论,也包括了学术交流。每次大陆专家组团访台,都会进行一些学术报告活动,都要参观台湾的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台湾专家代表团也是如此。在交流中增进了相互了解并创造了很多合作机会。十多年中,两岸专家就两岸科技名词工作共同召开过几十次研讨会,这种学术交流已融入两岸交流合作的洪流,对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发挥了独到的作用。

因此,这项工作对于联结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增强学界交流,促进两岸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全国科技名词委是如何组织专家开展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与统一工作的?取得了哪些成绩?

路甬祥:全国科技名词委始终把两岸科技名词的交流、对照与统一工作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历史性任务。“汪辜会谈”之后,全国科技名词委率先行动并努力推进,克服了许多实际困难,积极、稳妥开展起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与统一工作。1994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制定并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海峡两岸科技名词统一工作的意见”,确定了两岸名词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组织、方法及出版等,并于同年5月召开了有70多名著名科学家参加的两岸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座谈会,专家们一致呼吁开展这一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由此开始了一系列筹备工作,包括与台湾专家的联络和研讨。1996年6月,全国科技名词委与台湾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等机构和专家进行座谈,在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确定了合作方式。同年6月,全国科技名词委在黄山组织召开两岸天文学名词对照研讨会,这是在祖国大陆召开的第一次两岸科技名词会议。同年7月,全国科技名词委组团赴台参加航海科技名词研讨会,这也是第一次在台湾地区举办的两岸科技名词研讨活动。从此以后,全国科技名词委与对岸同仁有计划地按学科开展起了科技名词的对照工作。迄今,全国科技名词委已先后开展了近30个学科的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与统一工作,组织两岸专家共同召开过数十次研讨会,积极促进了两岸科技界人士之间的往来、交流与合作。其中,航海、药学、化工、信息科学技术等10个学科已正式出版了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本。

通过进行两岸科技名词研讨,一些学科的不一致名词获得了统一定名。如昆虫学名词中的“tro-phamnion”,大陆叫“滋养羊膜”,台湾叫“滋养鞘”“圆卵膜”,经过研讨,统一定名为“滋养羊膜”。又如101~111号元素,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其重新命名之后,全国科技名词委在确定其汉文名过程中,及时征求台湾专家的意见,两岸化学专家经过研讨,对11个元素的定名达成了一致意见。于是,目前两岸100号之后元素的称谓是完全一致的。

记者: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开展两岸科技名词交流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

路甬祥: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是项认真、严肃、细致、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讲科学、讲原则和方法。全国科技名词委在长期工作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比如,在工作原则力面,确定了“积极推进、增进了解;择优选用,统一为上;求同存异,逐步一致”方针以及“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工作原则。在工作方式上,积极与台鸿专家学者联系,分别在两岸共同召开名词对照研讨会;对照研讨中采取“老词老办法”、“新词新力法”,对两岸已经公布的科技名词,以对照为主,逐步一致,对于新词,双方从一开始就一起研讨,共同定名,以取得一致。为解决地域分隔问题,两岸专家采用会上讨论与会下修订、补充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定名。在名词术语蓝本选择上,双方约定,蓝本应是两岸已各自公布的有权威的规范名词,不能随便找相关的工具书来对照。双方专家分别采用这两种蓝本,以英文为索引进行对照。此外,在科技名词对照本的编辑出版等方面,全国科技名词委都积累了一些经验。

记者:您对开展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工作有何建议和展望?

路甬祥: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与统一工作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两岸应各自确定牵头单位有序地进行,否则,可能会造成科技名词新的不必要的差异。

近日,应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岸民间合编“中华大辞典”的提议,国台办发言人回应中提出还将纳入新出现的科技和社会事物的名词术语,把存在差异的词汇比较陈列,供海峡两岸、港澳地区及全球华人学习使用。全国科技名词委非常赞同国台办发言人的提议,并实际上已成为此举的先行者。因而,如果编写“中华大辞典”,全国科技名词委愿意也有能力联络、组织两岸专家学者来承担科技条目的编写工作。首先,全国科技名词委经过20余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有3000多位两岸专家,其中包括300多位院士参与的工作组织。迄今已按学科组建了71个分委员会,并审定公布和出版了75种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名词的学科领域涵盖到基础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构建了较完善的中国科技名词体系。全国科技名词委计划,至2009年年底将完成100种学科名词的审定公布和出版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的专家队伍是做好这项工作的保证,已经公布的近百种学科名词是开展这项工作的蓝本和基础。其次,全国科技名词委在长期开展两岸科技名词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工作经验。三是与台湾地区的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有着深厚的广泛的联系。这些条件都是保证今后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

支付行业常用名词术语解释精选 篇4

释精选

时间:2016年11月25日10:20:00

(本文摘自:中国支付网http://paynews.net)

支付行业名词术语释义

备付金存管银行

是指可以为支付机构办理客户备付金的跨行收付业务,并负责对支付机构存放在所有备付金银行的客户备付金信息进行归集、核对与监督的备付金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备付金存管账户

是支付机构在备付金银行开立的,可以以现金形式接收客户备付金、以银行转账方式办理客户备付金收取和支取业务的专用存款账户。支付机构在备付金存管授权行或其辖属机构开立的备付金存管账户称为备付金主存管账户。(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备付金合作银行

是指可以为支付机构办理客户备付金的收取和本银行支取业务,并负责对支付机构存放在本银行的客户备付金进行监督的备付金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备付金汇缴账户

是支付机构在备付金银行开立的可以以现金形式接收或以本银行资金内部划转方式接收客户备付金的专用存款账户。备付金银行应当于每日营业终了前,将备付金汇缴账户内的资金全额划转至支付机构的备付金存管账户或在同一备付金合作银行开立备付金收付账户。支付机构可以通过备付金汇缴账户将客户备付金直接退回至原资金转出账户。(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备付金收付账户

是支付机构在备付金合作银行开立的,可以以现金形式或以银行转账方式接收客户备付金、以银行资金内部划转方式办理客户备付金支取业务的专用存款账户。支付机构备付金收付账户应该开立在备付金合作授权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备付金协议

是指支付机构与备付金银行或其授权的一个境内分支机构签订的,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协议。该协议应当约定支付机构从备付金银行划转客户备付金的支付指令,以及客户备付金发生损失时双方应当承担的偿付责任和相关偿付方式。(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备付金银行

是指与支付机构签订协议、提供客户备付金存管服务的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备付金存管银行和备付金合作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

是指支付机构在备付金银行开立的专户存放客户备付金的活期存款账户,包括备付金存管账户、备付金收付账户和备付金汇缴账户。(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不记名预付卡

是指预付卡业务处理系统中不记载持卡人身份信息的预付卡。(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单位客户

包括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风险准备金专用存款账户

是支付机构在备付金存管银行或其授权分支机构开立的专用存款账户,用于支付机构按季计提的风险准备金。(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互联网特约商户

是指基于互联网信息系统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并接受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服务完成资金结算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自然人。(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记名预付卡

是指预付卡业务处理系统中记载持卡人身份信息的预付卡。(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金融机构

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金融业务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汇机构、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并公布的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客户备付金

是指支付机构为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而实际收到的预收待付货币资金。(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

是指备付金存管银行的法人机构根据最近90日内支付机构每日日终的客户备付金总量计算的平均值。(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体特约商户

是指通过实体经营场所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特约商户。网络特约商户,是指基于公共网络信息系统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特约商户。(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收单机构

包括从事银行卡收单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为实体特约商户提供银行卡受理并完成资金结算服务的支付机构,以及获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为网络特约商户提供银行卡受理并完成资金结算服务的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收单机构的特约商户

是指与收单机构签约并同意使用银行卡进行资金结算的法人、个体工商户或其他组织。(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受理终端

是指通过银行卡信息(磁条、芯片或银行卡账户信息)读取、采集或录入装置生成银行卡交易指令,能够保证银行卡交易信息处理安全的各类实体支付终端。(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特约商户

是指与收单机构签订银行卡受理协议、按约定受理银行卡并委托收单机构为其完成交易资金结算的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或其他组织,以及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关规定,开展网络商品交易等经营活动的自然人。(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网络支付

是指依托公共网络或专用网络在首付款人之间转移货币资金的行为,包括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网络支付机构

是指从事《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的网络支付业务的支付机构。(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

网络支付机构的特约商户:是指基于互联网信息系统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并接受网络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服务完成资金结算的法人、个体工商户、其他组织或自然人。(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网络支付接口

是指收单机构与网络特约商户基于约定的业务规则,用于网络支付数据交换的规范和技术实现。(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银行卡清算机构

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通过设立银行卡清算标准和规则,运营银行卡业务系统,为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提供银行卡交易处理,协助完成资金结算服务的机构。(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银行卡收单

指通过销售点(POS)终端等为银行卡特约商户代收货币资金的行为。(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银行卡收单业务

是指收单机构与特约商户签订银行卡受理协议,在特约商户按约定受理银行卡并与持卡人达成交易后,为特约商户提供交易资金结算服务的行为。(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预付卡

是指以营利为目的发行的、在发行机构之外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价值,包括采取磁条、芯片等技术以卡片、密码等形式发行的预付卡。(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预付卡机构

是指从事《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的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或预付卡受理业务的支付机构。(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预付卡机构的特约商户

是指与预付卡机构签约并同意使用预付卡进行资金结算的法人、个体工商户或其他组织。(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支付机构

是指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办理“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的发卡机构和获准办理“预付卡受理”业务的受理机构。(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支付机构特定自有资金账户

是支付机构在备付金存管银行开立的自有资金账户,用于现金形式为客户办理备付金赎回、结转支付业务手续费收入等业务。支付机构只能确定一个特定自有资金账户,并按照规定向我营业管理部备案。(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支付账户

是指支付机构根据客户申请,为客户开立的具有记录客户资金交易资金余额功能的电子账簿。(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的分支机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或指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主要出资人

包括拥有申请人实际控制权的出资人和持有申请人10%以上股权的出资人。(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支付行业常用名词及释义大全

伪卡

伪卡是指不是持卡本人所使用的银行卡而是不法份子通过其技术手段复制出原卡信息进行违法刷卡套现的卡。银行卡是靠卡片上的磁条记录持卡人的资料代码,另外还有一组识别码。如果与刷卡机连线,或是用一台有记忆储存设备的读卡机(侧录器),将银行卡在上面刷一下,就能将真卡的数字全部记录下来。

AA收款

“AA收款”是微信内一个基于微信支付的一项应用。与“红包”不同的是,它能以某种名义(如聚餐、活动、班费等)来AA收款。

API接口支付是整合市面所有的支付通道,全力给合作方提供多途径通道,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全新网络支付程序。

B2B网银支付

B2B在线支付是银行专门为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卖方和买方提供的安全、快捷、方便的在线支付中介服务,从而连接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卖方和买方,保障资金流的畅通,加速卖方资金回笼,方便买方购物支付。T+0 POS机

是指POS机上的当天所有成功交易,于银当日将POS机结算资金划入指定的结算账户,并收取相关服务费用的特殊结算处理业务。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T+0 POS机均是由支付公司作为垫付方,在当日进行资金垫付,并会相应收取高额的手续费用。

T+1 POS机

就是当日发生的POS机交易均延顺到下一个交易日进行结算,这种结算方式符合了银联对资金结算的方式,安全性、稳定性均有很大保障。

T+1 T+1是一种股票交易制度,即当日买进的股票,要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T”指交易登记日,“T+1”指登记日的次日。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对股票和基金交易实行“T+1”的交易方式,中国股市实行“T+1”交易制度,当日买进的股票,要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

IVR支付

即IVR电话支付,是一种通用的可脱离互联网的可移动式支付方式,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商品交易,特别适用于接收消费者打入客服或销售热线订购商品的商家。消费者可以在网站或者热线电话里先下订单,后选择电话支付,商家会将您的订单情况下达到银行系统或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果是电话下单的,可以由商家直接转到银行或者支付平台的支付热线进行电话支付;如果是网站或其他方式下单的,这时就可通过手机、小灵通或固定电话,根据自己所拥有的银行卡拨打电话银行或者支付平台热线,根据预定提示完成付款。

MCC码

也称商户类别码。由收单机构为特约商户设置,用于标明银联卡交易环境、所在商户的主营业务范围和行业归属,判断境内跨行交易商户结算手续费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开展银联卡交易行业分析和报告,银联卡业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基础数据之一。银行卡收单管理办法规定,商户号为15位:机构代码(3位)+地区代码(4位)+商户类型(4位)+商户顺序号(4位)。mPOS 是新型支付产品,与手机、平板电脑等通用智能移动设备进行连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输,外接设备完成卡片读取、PIN输入、数据加解密、提示信息显示等操作,从而实现支付功能的应用。

NFC支付

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即时采用NFC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通过手机等手持设备完成支付,是新兴的一种移动支付方式。支付的处理在现场进行,并且在线下进行,不需要使用移动网络,而是使用NFC射频通道实现与POS收款机或自动售货机等设备的本地通讯。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是近场支付的主流技术,它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讯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数据。

POS(销售终端)销售终端--POS(point of sale)是一种多功能终端,把它安装在信用卡的特约商户和受理网点中与计算机联成网络,就能实现电子资金自动转账,它具有支持消费、预授权、余额查询和转账等功能,使用起来安全、快捷、可靠。

POS一清机

银行或者有收单资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直接结算到用户绑定的银行卡。一清,就是指“一次清算”。

POS二清机

指支付公司或银行先将POS机的结算款支付给某一个人或某一家未取得收单资质的公司,再由这家公司或个人结算给商户。

POS机非法移机

商户未经收单机构许可擅自将pos机从登记的经营地址转移至另一地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行为:商户将pos机变更登记的经营地址后,使用pos机具;同一商户在多家分支机构间自行调换POS机具,使用固定pos机具,上门或流动收款业务等。POS签购单

在日常消费刷卡后,特约商户要求签字确认的签购单,是持卡人确认此笔消费的凭证。在日常刷卡消费后,签购单都是一式两份,持卡人保留一份,商户回收保留一份。签购单上注明银联特约商户名称及其编号、POS机机号、消费时间和金额等。

POS专业化办事公司

指经银行同行公会、某人民银行、或中国银联及其分支机构认定的具有POS专业化办事资质的公司。

TSM平台

字面意思是可信服务管理,银联TSM是基于“一卡多应用”技术建立的一套完整的“空中发卡”和应用管理体系。通过TSM平台,发卡机构可安全、高效地将多张金融智能卡信息集中在手机或IC卡上,既方便用户携带、使用,又便于自身发卡和管理。

USB 电子密钥

一种USB接口的硬件设备。内置智能芯片,存储用户的私钥和数字证书,并确保存储的内容无法被拷贝出来,利用其中内置的公钥算法实现身份认证。

安全策略

规定或管理一个系统或组织如何提供安全服务来保护敏感和关键的系统资源的一系列规则和惯例。

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S)HTTP协议的一种安全的形式。建立一个信息传输安全通道,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机密性。

安全控制信息

与安全相关的控制信息,用户标识密文的类型。报文鉴别码

MAC(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是用来完成消息来源正确性鉴别,防止数据被篡改或非法用户窃入的数据。

本代本收单

即发卡行与收单行为同一银行,交易不走银联交换网络;本代他收单

即发卡行与收单行为不同银行,交易必须走银联交换网络;补单

发生掉单,下单发起方通过其他补救机制获得正确支付结果信息,将订单的支付状态修正为与支付服务提供方一致的操作。

参考号

POS中心为交易分配的流水号,在响应报文中下传给POS终端作为对账参考号,并用于事后查证。

侧录

侧录器是一种具有记忆储存设备的读卡机,能将持卡人的资料以及磁卡的磁条代码全部读出并记录储存下来。

差错

是指由于机具、通信线路、系统处理、终端操作及其他原因引起,需要进行相应的账务调整的交易。

差错管理

是在数字通信中利用编码方法对传输中产生的差错进行管理,以提高数字消息传输的准确性。撤单

在下单成功后,对于未支付的电子支付订单进行撤销的操作。

持卡人

卡的合法持有者,即与卡对应的银行账户相联系的客户。

冲正交易

即一笔交易在终端已经置为成功标志,但是发送到主机的账务交易包没有得到响应,即终端交易超时。所以不确定该笔交易是否在主机端也成功完成,为了确保用户的利益,终端重新向主机发送请求,请求取消该笔交易的流水,如果主机端已经交易成功,则回滚交易,否则不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终端。

代付

指各商业银行利用自身的结算便利,接受客户的委托代为办理指定款项的收付事宜的业务。

代扣

用户和商户签订过一些代为扣款的协议后,系统会根据协议按时从客户签订协议的账户中扣除协定的金额,明细备注中就显示“代扣”

贷记卡

指银行发行的、并给予持卡人一定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

担保支付

指针对电子商务中,卖家与买家的交易安全问题而首先由支付宝率先提出的交易模式。它有效的解决了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信用问题,即买家担心付款后,收不到货物,而同时卖家也担心发出货物后,收不到钱。现实中国人在商品交易中,普遍习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模式,对于电子商务的付款和发货相分离不熟悉。支付宝在推出担保交易后,大大促进了电子商务的成功率。盗卡

当银行卡或者信用卡卡号和密码被非法窃取,被做了一张复制卡。

电子银行业务

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讯通道或开放型公众网络,以及银行为特定自助服务设施或客户建立的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

电子账户

专业化支付服务提供方为用户提供的实现交易资金的收付和暂存管理的支付账户,一般可以通过银行账户进行资金的充值或提取。交易资金的收付既可以通过电子账户之间完成,也可在电子账户与银行账户之间完成。

电子支付

单位、个人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

电子支付安全评估

开展电子支付业务过程中,对支付服务提供方的安全策略、内控制度、风险管理、系统安全、用户保护等方面进行的安全测试和管控能力的考察与评价。

电子支付订单

包含订单编号、订单金额等支付信息的电子数据。

电子支付对账

对前一个结算周期的交易信息进行核对,以确认交易信息的一致性和正确性的过程。电子支付风险评估

对电子支付所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所带来风险的可能性评估。

电子支付交易监控

支付服务提供方在电子支付过程中,对交易行为进行监控。

电子支付接口

基于约定的业务规则,用于电子支付数据交换的规范和技术实现。

电子支付结算

支付服务提供方对交易记录进行汇总、计算以及资金划转的全过程。

电子支付平台

实现电子支付的业务处理系统。

电子支付渠道

支付服务提供方为用户提供的完成电子支付的交易通道,如互联网、WAP、呼叫中心等。

电子支付终端

用户可用以发起电子支付指令的计算机、电话、销售点终端、自动柜员机、移动通讯工具或其他电子设备。

钓鱼网站

伪装成银行及电子商务等网站,用于窃取私密信息。调单

指的是调取交易签购单及凭证,确认交易真实性。一般由银联、发卡行或收单机构发起,服务商也可以进行发起。

掉单

由于网络、系统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支付服务方未把支付结果信息返回给下单发起方。

动态口令

也称一次性密码,它指在认证过程中只使用一次,下次认证时则更换使用另一个口令,每个密码只使用一次。动态口令身份认证目前主要有基于时间同步机制的、基于事件同步机制的和基于挑战/应答(异步)机制三种技术模式。

短信支付

通过短信发送支付指令的方式。

对称加密

使用相同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的过程。

对账

是对前一个清算周期的交易信息进行核对,以确认交易信息的一致性和正确性的过程。

对账文件

确认交易信息一致性和正确性所用到的文件。

多因子认证

需要由两个以上不同类别的因素组合进行的身份认证。二维码支付

是一种基于账户体系搭起来的新一代无线支付方案。在该支付方案下,商家可把账号、商品价格等交易信息汇编成一个二维码,并印刷在各种报纸、杂志、广告、图书等载体上发布。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扫拍二维码,便可实现与商家支付宝账户的支付结算。

发卡行

发行银行卡,维护与卡关联的账户,并与持卡人在这两方面具有协议关系的机构。

非对称加密

存在两个密钥,即公钥和私钥,使用其中一个密钥加密的数据,只有用另一个密钥解密,而且这两个密钥不能够通过其中一个密钥推理得到另一个密钥。

非接支付

指银行卡/客户终端通过内置芯片与受理端机具产生无线信号连接,受理端机具读出客户信息,处理支付交易,以公交卡、高速公路非现金收费(ETC)为常见。

分单

是指同一张银联卡在同一家商户同一终端购买同一商品(或服务)而发生连续两次(含)以上交易的支付行为。

分账

业务发生主体与业务关系方之间进行的相关利益和支出的划分分账,一般指的是媒体分账合作的一种营销模式

风险保证金

在期货市场上,交易者只需按期货合约价格的一定比率交纳少量资金作为履行期货合约的财力担保,便可参加与期货合约的买卖,这种资金就是期货保证金。在我国,期货保证金(以下简称保证金)按性质与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结算准备金和交易保证金两大类。结算准备金一般由会由单位按固定标准向交易所缴纳,为交易结算预先准备的资金。交易保证金是会员单位或客户在期货交易中因持有期货合约而实际支付的保证金,它又分为初始保证金和追加保证金两类。

否认交易

主要是一些无良的“持卡人”通过分单、套现、虚假签名等手段进行POS交易。

服务器证书

用来表明服务器身份的数字证书。

付款方

在支付交易中支付资金的一方。

附加身份认证

用户持有、保管并使用可实现其他身份认证方式的信息(物理介质或电子设备等)。附加身份认证信息应不易被复制、修改和破解。

公钥基础设施(PKI)一种遵循标准的利用公钥加密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一套安全基础平台的技术和规范,是支持鉴别、加密、完整性和抗抵赖性服务的公钥管理的基础设施。

供应链融资

银行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

合规

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合规风险的界定来看,银行的合规特指遵守法律、法规、监管规则或标准。机密性

通过加密手段来防止未经授权的一方获得数据内容的一种机制。

基金销售

基金销售机构从市场和客户需要出发所进行的基金产品设计、销售、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基金销售机构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采取的一种营销策略!从近期基金公司营销手法来看,可以将基金营销分为“打包销售法”、“亲情路线”、“借力使力法”三大招术。

集中收银

在具有众多商家的商场,为了发展会员,制定各种会员政策,培养稳定的客户群通过统一收银,可以开展各类促销活动,以刺激销费者的购买需求,提升市场人气,带动市场发展。商家约定在一个地方缴纳货款。

加密

基于某种加密算法对数据作可逆的变换从而生成密文的过程。

间连POS 指POS终端连接到提供机具的商业银行主机系统,当发生跨行银行消费交易时,消费交易信息先送提供机具的商业银行主机系统,判断为跨行信息后送银联主机系统,由银联系统分选判断后再送相关的发卡银行,然后信息再沿路返回。

鉴权

是指验证用户是否拥有访问系统的权利。鉴权包括两个方面:用户鉴权,网络对用户进行鉴权,防止非法用户占用网络资源;网络鉴权,用户对网络进行鉴权,防止用户接入了非法的网络,被骗取关键信息。

交易保证金

防止交易风险,要求交易参与方在指定账户存放并冻结的资金。交易批次号

POS从签到起至结算、签退为止的交易为宜批次,交易批次号标识一批交易。

结算

指把某一时期内的所有收支情况进行总结、核算。

结算周期

指每次货款计算涵盖的交易时间长度。由于实际业务中存在大量频繁的交易,如有些企业实行JIT生产,每天都要交很多次货,如果每次到货都要结算、开票、付款,增加交易双方的成本,因此通常情况下会约定一个结算周期。

解密

对应加密过程的逆操作。

借贷分离

所谓借贷分离,简单地说,就是持卡人在消费时,刷“信用卡”与刷“借记卡”,商户需要缴纳不同的手续费。

借记卡

是指先存款后消费(或取现)没有透支功能的银行卡。按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转账卡(含储蓄卡)、专用卡及储值卡。借记卡是一种具有转账结算、存取现金、购物消费等功能的信用工具。借记卡不能透支。转账卡具有转账、存取现金和消费功能。

借记卡快捷

只需将第三方支付账户关联您的储蓄卡或者信用卡,每次付款时只需输入第三方支付账户的支付密码即可完成付款。借记卡一键支付

是指用户把在商户网站注册的账号和借记卡账户进行绑定,在商户网站进行消费时,通过主动发起扣款的方式,借助支付宝账户余额、卡通、快捷支付资金渠道,仅需手机短信确认即可完成服务购买的一种支付方式,流程相似于游戏内支付的代扣。

近场支付

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即时通过手机向商家进行支付,支付的处理在现场进行,使用手机射频(NFC)、红外、蓝牙等通道,实现与自动售货机以及POS机的本地通讯。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是目前近场支付的主流技术,它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讯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数据。该技术由RFID射频识别演变而来,并兼容RFID技术,其最早由飞利浦、诺基亚、索尼主推,主要用于手机等手持设备中。

拒付

付款方通过信用类支付方式付款给收款方后,由于某种原因拒绝支付货款的行为(如黑卡、盗卡、恶意支付等)。

抗抵赖性

防止电子支付交易中涉及到的实体,不承认全部或部分交易内容的一种机制。

快捷支付

指用户购买商品时,不需开通网银,只需提供银行卡卡号、户名、手机号码等信息,银行验证手机号码正确性后,第三方支付发送手机动态口令到用户手机号上,用户输入正确的手机动态口令,即可完成支付。

联机交易

指银行工作日,非工作日期间柜台单笔的,以及由自助设备发起和各种渠道接入的需要及时响应的交易。比如柜台存取款,贷款,ATM取款,大小额等渠道的交易。一般情况下,联机交易的输出是各种传票、回单等等。联机交易的参与需要主机,前置,自助设备,渠道等等。密文

加密运算的结果。

密钥加密密钥

POS终端工作时对工作密钥进行加密的密钥,由银行人员设置并保持在系统硬件中,只能使用,不能读取,该密钥必须与加密算法放在同一加密芯片里。

明文

未被加密的信息。

明细账

按明细分类账户登记的账簿叫做明细分类账,简称“明细账”。明细账也称明细分类账,是根据总账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设置的,用于分类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事项,提供有关明细核算资料。

内控

内部控制的简称。指一般公司企业内部的控制运作。

内扣

是指在发生一笔交易时,所缴纳的手续费从这笔金额内扣除,区别于外收。

清分

是清算的数据准备阶段, 主要是将当日的全部网络交易数据按照各成员行之间本代他、他代本、贷记、借记、笔数、金额、轧差净额等进行汇总、整理、分类。是指对交易记录汇总分类并计算出相互结算金额的过程。

区块链

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认证支付

是由连连支付为互联网金融行业打造的一款支持实名认证的新型支付产品。相比以往的网络支付方式,认证支付能够确保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高安全要求,实现了投资人与持卡人的身份的识别,确保了交易安全。

身份认证

确认一个实体所宣称的身份的措施。是授权(决定一项权限是否授予一个特定的用户或者进程)、隐私保护(保证信息不会泄露出去)和不可否认性(不能否认经过签名的信息)的基础。

实时打款

指在交易过程中将款项交付给交易对方。

实时清分结算

清分是清算的数据准备阶段, 主要是将当日的全部网络交易数据按照各成员行之间本代他、他代本、贷记、借记、笔数、金额、轧差净额等进行汇总、整理、分类。结算时指指把某一时期内的所有收支情况进行总结、核算。

收单代理

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渠道代理方式拓展商户。通俗的讲,就是通过与代理商签约,将POS机使用的商户拓展、资格审查等权力下放。

收单非焦点业务

收单非焦点业务包罗但不限于商户拓展与办事、终端布放与维护及生意业务接入等。

收单机构

与商户签有协议或为持卡人提供服务,直接或间接凭交易单据(包括电子单据或纸质单据)参加交换的清算会员单位。收单行

指跨行交易中兑付现金或与商户签约进行跨行交易资金结算,并且直接或间接地使交易达成转接的银行。

收款方

在支付交易中接收资金的一方。

手机刷卡器

手机刷卡器,类似一款外接读卡器,主要是读取磁条卡信息的工具,通过3.5mm音频插孔来传输数据的。手机刷卡器本身没有支付的功能。是要有支付通道的软件来配合才可以有支付、收单的功能。

手刷

就是手机刷卡器,主要就是在手机上下载一个客户端,输入金额以后就可以在手机刷卡器上刷卡交易。这也是新流行的一种支付方式。

数字电视支付

就是在家中用遥控器操作电视机上的内容,进行银行卡支付。比如缴纳水电煤等公用事业费用或者对电视购物进行支付,甚至可以进行影视点播业务。

数字签名

对数据的一种非对称加密变换。该变换可以使数据接收方确认数据的来源和完整性,保护数据发送方发出和接收方收到的数据不被第三方篡改,也保护数据发送方发出的数据不被接收方篡改。

数字证书

数字证书是一段经证书认证机构(CA)数字签名的包含用户身份信息、用户公钥信息以及身份验证机构数字签名的数据。数字证书是各类终端实体和最终用户进行信息交流及商务活动的身份证明。双重身份认证

基本身份认证和附加身份认证的组合。

套现

套取现金的简称,一般是指用违法或虚假的手段交换取得现金利益。多用于信用卡套现、公积金套现、证券套现等。

特约商户

是指与收单机构签订银行卡受理协议、按约定受理银行卡并委托收单机构为其完成交易资金结算的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或其他组织,以及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关规定,开展网络商品交易等经营活动的自然人。

同卡进出

为保障用户资金安全,使用快捷支付的用户需遵循同卡进出的规则。同卡进出是指使用快捷支付的用户,充值的本金提现时将返回到原卡。

退货

指商户应持卡人要求或主动将商品收回或服务取消,通过联机POS 终端等受理机具或者手工方式,将已扣款项通过收单银行退还给持卡人原扣款的过程。

退款

针对原交易进行的,将全部或部分支付款项退回到付款方账户的操作。

脱机交易

使用闪付/Quick Pass支付时可以脱机交易,脱机交易指的是扣取电子现金账户/UP Cash的余额,不验证密码也不需要签名。

外部评估机构

是指由中国银联业务办理委员会授权同意,为收单第三方机构提供体系宁静状态及技能支持本领、账户信息宁静等方面认证评估办事的专业化机构。外卡DCC收单

动态货币转换(DCC: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其主要功能是收单行在受理外卡收单消费业务时,持卡人可以选用外卡账户的币种(非人民币)进行结算。与传统外卡收单业务相比,它不但兼容前者。而且更具有汇率调节等诸多优点。

外收

是指在发生一笔交易时,所缴纳的手续费从这笔金额外收取,区别于内扣。

完整性

保证数据没有遭受以非授权方式篡改或破坏的一种机制。

网关支付

是银行金融网络系统和Internet网络之间的接口,是由银行操作的将Internet上传输的数据转换为金融机构内部数据的一组服务器设备,或由指派的第三方处理商家支付信息和顾客的支付指令。

网上支付

通过互联网发送支付指令的方式。

危害违规举动

指套现、虚伪申请、侧录、泄漏账户及生意业务信息、洗单、恶意倒闭、虚伪生意业务、伪冒生意业务凌驾肯定比例、名义谋划范畴与现实谋划内容不符、已被其他银行卡构造认定为“高危害商户”、其他危害缘故原由;未达帐(项)是指由于企业与银行取得凭证的实际时间不同,导致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取得结算凭证且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未取得结算凭证尚未入账的款项;不包括遗失结算凭证、发现的待补结算凭证。企业银行存款帐余额应以银行对账单上的余额为准。无卡支付

是指消费者只需要提交信用卡卡号和有效期等信息,不用刷卡,无需当面交易,即可完成付款的产品。

下单

将电子支付订单发送给支付服务提供方处理的操作。

消费

指持卡人在特约商户购买商品或服务时,通过POS联机付款的交易类型。

消费撤销

指商户由于各种原因对已经通过联机POS终端等受理机具或者手工方式完成的成功交易,于当日当批主动发起取消的过程。

小额免密支付

在发生第三方支付交易时,如果交易额度不大(一般是低于1000元),可以直接支付而不用输入密码。

信用卡拒付

指的是持卡人在支付后一定期限内(一般为180天,某些支付机构可能规定更长的期限),可以向银行申请拒付账单上的某笔交易。

信用卡快捷

快捷支付只要绑定信用卡开通快捷支付后,买东西只需要输入支付宝的支付密码就可以了。

信用卡伪卡

是指不是信用卡本人所使用的信用卡而是不法份子通过其技术手段复制出原卡信息进行违法刷卡套现的卡 压卡

所谓“压卡”其实应该叫“离线交易”,就是把卡号印在购物单上。签购时有专门的压卡机器,将卡号拓印到无碳复写、一式三联或四联五联的签购单上,内容包括商户留存、持卡人存根联、银行存根、收单行存根等。持卡人在相应位置签名,然后商户根据金额向银行索要授权或者查止付(查卡是否有效),然后在金额栏手工填写金额。之后,商户将卡单银行联送到银行,银行拨款给商户。银行将压卡单据称为“直接签购单”。

移动POS机

移动pos机,又叫移动的销售点、手持POS机、无线POS机、批处理POS机,应用各个行业的移动销售。移动POS机是一种RF-SIM卡终端阅读器。阅读器终端机通过CDMA;GPRS;TCP/IP等方式与数据服务器连接。

移动电话支付

是指允许移动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指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继银行卡类支付、网络支付后,手机支付俨然成为新宠。2010年4月工信部科技司在“2010第二届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透露,工信部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小额手机支付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

异常交易

是指商户在使用乙方支付服务过程中发生的退单、持卡人拒付、发卡机构拒付资金、伪卡、盗卡、非持卡人授权交易、无真实交易背景或与真实交易背景不相符等交易行为以及发生的洗钱、套现、恶意欺诈、涉黄、涉赌等涉嫌违法违规行为。

银行呼叫中心支付

通过电话线路接入银行呼叫中心,以自动应答或人工响应完成支付的方式。

银行卡清算机构

是指专门从事银行卡清算业务的企业法人。银行卡清算机构通过设立统一的银行卡清算品牌,健全清算标准体系和业务规则,发展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作为入网机构,实现银行卡规模发行与广泛受理,提高了银行卡交易处理和资金清算效率,在整个银行卡产业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银行卡收单业务

是指具有银行卡收单资质的收单机构通过受理终端为特约商户提供的受理借记卡或信用卡等银行卡,并完成相关资金结算服务,以及由此引起的特约商户拓展、受理终端安装维护管理、交易监测、风险管理、交易差错处理、争议裁决及其他增值服务等相关业务。

银行账户支付

通过银行账号与手机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持有银行活期储蓄账户(含卡、折)或信用卡账户的客户,无需开通网上银行,直接输入“银行账号+手机短信验证码”,即可进行网上小额支付。

预授权

预授权指特约商户通过POS或其他方式,就持卡人预计支付金额向发卡行索取付款承诺的过程。

预授权撤销

预授权撤销指特约商户由于各种原因通过POS或其他方式通知发卡行取消付款承诺的过程。

预授权完成

预授权完成指持卡人对已取得预授权的交易,在预授权金额或超出预授权金额一定比例的范围内,做支付结算。

预授权完成撤销

预授权完成撤销指特约商户由于各种的原因对持卡人已经完成的预授权完成交易,主动发起的预授权完成交易的取消。

远程支付

通过发送支付指令(如网银、电话银行、手机支付等)或借助支付工具(如通过邮寄、汇款)进行的支付方式。对照现场支付。轧差

是指利用抵消、合同更新等法律制度,最终取得一方对另一方的一个数额的净债权或净债务,如市场交易者之间,可能互有内容相同,方向相反的多笔交易,在结算或结束交易时,可以将各方债权在相等数额内抵消,仅支付余额。

账务处理

指从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开始,通过记账、对账、结账等一系列会计处理,到编制出会计报表的过程。

支付服务方

在支付交易中提供资金收、付服务的银行和专业化支付服务提供方。

支付工具

资金转移的载体。

支付网关

支付服务提供方用于处理支付指令的系统。

直连POS 指POS终端直接与银联系统相连接,当发生POS消费时,此交易信息先送至银联主机系统,由银联系统自动判断后直接送相关的发卡银行,然后信息再沿路返回。

智能POS 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商户智能终端,一个帮商户实现智能化,互联网化,大数据化经营的全新POS。拥有融合收款、卡券营销、微商城、消息管理、经营统计分析等多项功能。中国银联

是指中国的银行卡联合组织,通过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实现商业银行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保证银行卡跨行、跨地区和跨境的使用。银联网络遍布中国城乡,并已延伸至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境外150个国家和地区。

专业化支付服务提供方

独立于交易双方和银行,为交易过程中的付款方和收款方提供电子支付服务的机构。

专用支付账户

银行为客户提供的实现交易资金的收付和暂存管理的支付账户。

准贷记卡

指银行发行的,持卡人按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账户余额不足支付时,可在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准贷记卡。

资金归集

是指将集团公司中所有下属公司指定账户上的资金归集到总公司指定的账户的服务,也称资金清扫。

总账

也称总分类账。是根据总分类科目开设账户,用来登记全部经济业务,进行总分类核算,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总分类账所提供的核算资料,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任何单位都必须设置总分类账。

解释名词术语 篇5

工程结构设计的地基和基础术语及其涵义,应符合下列规定: 来源:

1.扩展(扩大)基础spreadfoundation

将块石或混凝土砌筑的截面适当扩大,以适应地基容许承载能力或变形的天然地基基础.

2.刚性基础rigidfoundation

基础底部扩展部分不超过基础材料刚性角的天然地基基础.

3.独立基础singlefooting

用于单柱下并按材料和受力状态选定型式的基础.

4.联合基础combinedfooting

有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立柱(简体)共用的基础,或两种不同型式基础共同工作的基础.

5.条形基础stripfouncation

水平长而狭的带状基础

6.壳体基础shellfoundation

以壳体结构形成的空间薄壁基础.

7.箱形基础boxfoundation 来源:

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侧墙板和一定数量的内隔墙板组成整体的形似箱形的基础.

8.筏形基础raftfoundation

支承整个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大面积整体钢筋混凝土板式或梁板式基础.

9.桩基础pilefoundation

由桩连接桩顶,桩帽和承台组成的深基础.

10.沉井基础opencaissonfoundation

上下敞口带刃脚的空心井筒状结构下沉水中到设计标高处,以井筒作为结构外壳而建筑成的基础.

11.管柱基础cylinderpilefoundation;cylindercaissonfoundation

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圆管,用人工或机械清除管内土,石,下沉至地基中,固于岩层或坚实地层的基础.

12.沉箱基础caissonfoundation

用气压排水,开挖水下土(岩)层,把闭口箱下沉到设计标高所建成的基础.

13.路基subgradeofhighway(railway) 来源:

道路路面或铁路轨道下面的基础结构,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路堑.

14.基床bed;bedding

机械设计名词术语5 篇6

力偶 couple

力偶矩 moment of couple

力平衡 equilibrium

联轴器 coupling shaft coupling

联组 V 带 tight-up V belt

连杆 connecting rod,coupler

连杆机构 linkage

连杆曲线 coupler-curve

连心线 line of centers

链 chain

链传动装置 chain gearing

链轮 sprocket sprocket-wheel sprocket gear chain wheel两维凸轮 two-dimensional cam

临界转速 critical speed

六杆机构 six-bar linkage

龙门刨床 double Haas planer

绿色设计 green design design for environment轮坯 blank

轮系 gear train

螺钉 screws

螺杆 screw

螺距 thread pitch

螺母 screw nut

螺栓 bolts

螺纹 thread(of a screw)

螺纹导程 lead

螺纹效率 screw efficiency

螺旋传动 power screw

螺旋副 helical pair

螺旋机构 screw mechanism

螺旋角 helix angle

螺旋密封 spiral seal

螺旋线 helix,helical line

螺旋锥齿轮 helical bevel gear

马耳他机构 Geneva wheel Geneva gear

马耳他十字 Maltese cross

脉动无级变速 pulsating stepless speed changes

脉动循环应力 fluctuating circulating stress

脉动载荷 fluctuating load

铆钉 rivet

迷宫密封 labyrinth seal

密封 seal

密封带 seal belt

密封胶 seal gum

密封元件 potted component

密封装置 sealing arrangement

面对面安装 face-to-face arrangement

面向产品生命周期设计 design for product`s life cycle,DPLC名义应力、公称应力 nominal stress

模幅箱 morphology box

模糊集 fuzzy set

模糊评价 fuzzy evaluation

模块化设计 modular design,MD

模块式传动系统 modular system

模数 module

磨损 abrasion wear; scratching

摩擦 friction

摩擦角 friction angle

摩擦力 friction force

摩擦力矩 friction moment

摩擦系数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摩擦学设计 tribology design,TD

摩擦圆 friction circle

摩擦阻力 frictional resistance

末端执行器 end-effector

目标函数 objective function

耐腐蚀性 corrosion resistance

耐磨性 wear resistance

挠性机构 mechanism with flexible elements

挠性转子 flexible rotor

内齿轮 internal gear

内齿圈 ring gear

内力 internal force

内圈 inner ring

能量 energy

能量指示图 viscosity

逆时针 counterclockwise(or anticlockwise)啮出 engaging-out

啮合 engagement,mesh,gearing啮合点 contact points

啮合角 working pressure angle

啮合线 line of action

啮合线长度 length of line of action啮入 engaging-in

凝固点 freezing point; solidifying point牛头刨床 shaper

扭簧 helical torsion spring

扭矩 moment of torque

扭转应力 torsion stress

诺模图Nomogram

盘形凸轮 disk cam

盘形转子 disk-like rotor

抛物线运动 parabolic motion

疲劳极限 fatigue limit

疲劳强度 fatigue strength

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 篇7

也可以用外文, 但人名后不加“′s”。例如:Babinski征, 可以写成巴宾斯基征, 不写成Babinski′s征, 也不写成巴宾斯基氏征。若为单字名则仍保留“氏”字。例如:福氏杆菌。

2. 名词术语一般应用全称, 若全称较长且反复使用, 可以使用缩略语或简称, 但在摘要和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 均应分别注明全称和简称。

解释名词术语 篇8

【关键词】 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4-0004-03

Abstract:Apply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 retrieval for searching information in data bases including CNKI,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Zhuang Medicine and research on English translation in terminology of TCM, and it will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n standardization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in terminology of Zhuang Medicine.

Keywords: Zhuang Medicine; Terminology; English translation; Study on standardization

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研究,是指根据相关名词规范准则,借鉴中医药及其他民族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与原则,并结合壮医药自身特点选取若干基本壮医药名词术语,对其英译情况、英译标准进行解析,最终为其标准化提供理由及依据。近年来,壮医药的发掘并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日渐受到世界各医学领域的关注。因此,研究并制定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是继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之后的另一项首创和重要任务。本文就近30年来壮医药发展现状及相关名词术语英译研究做一回顾。

1 壮医药的发展现状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壮医药在机构建立、资源开发、科研立项、临床技术、人才培养及学术交流等方面上的发展均有了质的飞跃。1985年,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建立为壮医药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研究基地;1988年,该研究所创办的《民族医药报》为壮医药在广西区内乃至全国的传播奠定了宣传基础;2002年,广西壮医医院建成;2005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成立了壮医药学院为壮医药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临床优秀人才,结束了壮医药缺乏正规学历教育的历史。

在壮医药发展的过程中,其独特理论的建立当归功于《中国壮医学》、《中国壮医内科学》等一批壮医药学丛书和系列教材相继出版。2008年,中医(壮医)专业执业医师考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试点,正式将民族医医师资格考试纳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范畴,规范了壮医药执业标准,壮大了壮医医药人员的队伍,也为壮医药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规范、合法的环境条件[1]。在2009、2011、2013年,广西连续举办了三届的“中国-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为壮医“走出去”的中国梦带来契机,扩大了壮医药在东盟国际交流圈的影响力,更是引起了西欧、北美及大洋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关注[2-3]。

2 壮医药名词术语的特点

壮医药的传承、发展及创新需要其专业概念作为媒介,而概念的形成则需要壮医药自身的语言作为支撑。因此,明确源语言的特点是做好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工作的前提。壮医药术语的特点大致归结如下。

2.1 民族性 民族性是指壮医药名词术语具有体现其发源地地理气候环境和社会文化风俗的特性。黄汉儒[4]认为,壮族地区地处岭南,具有常年湿热之特性,易生瘴毒,因此临床病症名常以“疹”、“瘴”、“蛊”、“毒”、“风”、“湿”等命名,而以“毒”的病名最为普遍。此外,蓝毓营[5]指出“阴盛阳盛”这一首见于壮医的独特概念的提出与当地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是密不可分的。

2.2 人文性 人文性是壮医药名词术语具有多学科交织相融的特性。邓远美等[6]认为,壮医药是以壮医文化为核心的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产物,如:壮医导引等物理疗法源于壮族歌舞艺术,壮医药“谷道”理论的形成离不开壮族稻作文化的影响。蒋筱等[7]提到,“天地人三气同步”学说是壮族先民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对雷、水、花、蛙等为主体的自然崇拜文化群和具有“物我合一”特点的自然观的延伸和发展。

2.3 包容性 包容性是指壮医药名词术语具有借鉴、吸收他系医学理论与文化的特性。莫清莲等[8]认为中医与壮医间的密切联系始于先秦时期的壮汉文化交流。庞声航[9]提到,在宋代中医的“阴阳”概念被引入壮医,用于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及某些疾病(包括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并于明代撰修的《广西通志》中载入“壮族民间‘笃信阴阳”一说。此外,王柏灿[10]则认为,壮医药在吸收中原汉文化的同时,还引进了来自“左洞庭,右彭蠡”的苗瑶族文化和部分东南亚和西方的外来文化,具体表现为壮医部分名词术语、诊疗技法和病症名称的引进,同时结合自身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建立和发展诊疗系统,并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壮医药理论体系。

3 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研究与制定

壮医药名词术语翻译旨在为世界各医学领域所认识、了解、接受,甚至在国际上扎根发展壮大,但苦于缺乏既定的英译标准体系,使其在国际的发展轨道上徘徊不前,甚至有所滞步。顾及壮医与中医同属祖国医学分支,在早期人类社会活动中已有交集,具有相似相联的特性,且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已建立国际标准。因此,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原则及方法的标准化制定可依循中医英译的既定标准以行而效之。

3.1 壮医药名词术语的英译原则制定 参照国内外近年来中医药英译多重标准并对其进行总结,可将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原则大致归为五类,即:对应性、简洁性、民族性、回译性及约定俗成。而壮医药名词术语的英译原则的规范化可参照具体如下述:

3.1.1 对应性 对应性是指译名词义与源词义相对应。杨海庆[11]提到,对于与源语言在语义上具有统一性及理解性一致的前提下,应努力追求等值翻译。而李蔚等[12]认为,在理解术语深意的基础上,应将“对应性”视为中医名词术语英译过程中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汤思敏[13]提出,英译术语应具备单一、无歧义的特性,此外,也须符合源词与译名在内涵上严格一致的对等。

3.1.2 简洁性 简洁性是指译名非用于释义,须简洁明了,不能过于冗长。贺小英[14]强调,在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过程中,应遵循准确性与简洁性的原则,从而达到去粗取精,剔繁存简的目的。张海红等[15]认为,应注意区分术语命名及内涵解释,言简意赅、简洁明了为中医药术语英译的重要原则。肖平[16]则认为,简洁是中医药术语的特点,英译时也应保持,同时,译文的简洁性不仅利于加强回译,能较准确地再现原文所含信息,而且还有利于中医走向世界并保持其固有特色。

3.1.3 民族性 民族性是指译名具有体现本学科所蕴含的人文涵养及思想精髓的特性。李照国[17]提出,虽然“语言国情学”认为任何一种语言中的绝大多数词语可从别国语言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词汇,但实际上一种语言中总是存在着一些反映该民族特有的事物、思想和观念的词语。蒋基昌[18]认为,从文化层面考虑,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医学体系,因此在名词术语英译上应将其固有特点予以体现。

3.1.4 回译性 回译性是指在结构与形式上,译名与源词须保持一致或相近。李英照等[19]认为,若翻译是在跨文化的双向交流活动中进行,则回译性显得尤为重要,而中医英译正是这种条件下诞生的典型代表,因此中医英译的回译性极具研究价值。同样,牛喘月[20]提出,在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中,回译性可以较好地实现文字信息及文化信息双重双向、质优效高的传递。

3.1.5 约定俗成 约定俗成是指目前已通行的译名,虽与前述原则不完全相符,但仍予以采用。李永安[21]提出,作为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约定俗成在英译过程中起到了统一规范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混淆用词。张顺生[22]认为,“约定俗成”是人类语言最重要的特质,是人类社会在起源初始阶段进行有效交流的根基,而翻译作为人类活动的交流手段之一亦当具有此种特性。李照国[23]也提到,“约定俗成”的译名早已深入人心,若弃之不用,则会加重用语负担以及交流障碍。

3.2 壮医药名词术语的英译方法制定 迄今,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空缺需要借助既定的中医药英译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和发展。因此,不仅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的原则需要规范化,同时,其译法的制定始终也要依据中医药词术语英译标准进行。究其众多既定译法,可大致分为三类,即:直译法、意译法及音译法。

3.2.1 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根据原语言的字表含义直接将其译成对应的汉语术语。王治梅等[24]认为,直译能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一方面可保留源语言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可使译文的信息密度与源语言的信息密度保持一致,且具有较高的回译性。而魏迺杰[25]提出,中国传统医学在西方一些国家逐渐发展起来,因此,掀起了学习那些有别于西式术语且具有中国医学体系特色名词术语的热潮,直译法的运用不仅保留了该医学体系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而且赋予这些术语精确的专业内涵。

3.2.2 意译法 意译法则是指根据原语言的内涵以释义性的方式进行英译。刘淑颖[26]认为,意译是解决汉英缺乏对等性的重要手段,许多意译的中医概念能较好地传递信息,为我国传统医学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意译术语是整个中医英语专门术语中的主要构成部分。朱建平等[27]也提到,意译法不拘泥于字表与结构,而是将源语言的深意有机地转化为译语的表层结构,重在再现原词语的蕴意,真实传达原语言所含信息。

3.2.3 音译法 音译法是指根据源语言的发音使用拼音以替代那些还未完全、甚至未被了解的新术语。丁雪光[28]认为,一些中医特有的名词术语在英译中没有对应词的情况下,当直译或意译都无法准确再现其内涵时,就应使用音译法代替之,使之转化为一个可以代表特殊概念的统一符号,从而形成一种规范化的译名,以避免原文信息扭曲或丢失。

壮医药与中医药同属中华民族传统医学,二者相似相联却又各有特点。 因此,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可在上述五大原则指导下,将三大基本译法结合运用,力求“神形兼备”,使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规范化、统一化。

综上所述,壮医药名词术语标准化英译是以壮医药理论体系为主导,并在其源语言特点上结合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建立起壮医药独有的标准化英译体系,从战略的高度为广西壮医药对外教育的发展,以及为政府制定广西壮医药国际化发展策略提供重要参考,同时将进一步促进壮医药学在国外的传播,促进其国际地位的确立。

参考文献

[1]李晶晶. 我国五个主要民族医药的发展概况[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8, (8): 4-6.

[2]覃骊兰, 蓝毓营, 李敏智. 东盟背景下广西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的思路[J]. 大众科技, 2013, (06): 281-283.

[3]钟鸣. 发展壮医药的战略性建议[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0, (2): 68-70.

[4]黄汉儒. 壮医理论体系概述[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6, (6): 3-7.

[5]蓝毓营. 试论阴阳在壮医与中医理论及应用中的异同[J].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2): 462-463.

[6]邓远美, 黄贵华. 壮医药传统特色与现代化的思考[J]. 医学与社会, 2006, (11): 22-24.

[7]蒋筱, 邓远美, 罗淑娟,等. 壮医学“三气同步”理论探源[J].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6): 1488.

[8]莫清莲, 戴铭, 梁艳红.《壮族医学史》的特点和教学[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 (24): 1-3.

[9]庞声航. 壮医内科学概述[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6, (5): 11-12.

[10]王柏灿. 壮医药的壮族传统文化特征[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7, (4): 3-5.

[11]杨海庆. 保持民族文化特色与太极拳的英译[J]. 搏击·武术科学, 2008, 5(12): 31-32.

[12]李蔚, 王奎, 刘路. 中医名词术语法译“对应性”翻译原则浅析[J]. 世界中医药, 2010, 5(3): 194-195.

[13]汤思敏. 关于中医术语翻译原则的探讨[J]. 中医学报, 2010, 25(3): 555-557.

[14]贺小英. 准确性与简洁性是中医名词术语英译规范化的原则[J]. 中医药通报, 2005, 4(4): 47-49.

[15]张海红, 施蕴中. 论中医脉象术语的翻译[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26(7): 655-658.

[16]肖平. 简洁也是艺术——中医名词术语翻译浅谈[J]. 浙江中医杂志, 2002, (1): 35-37.

[17]李照国. 论中医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的概念、原则与方法[J]. 中国翻译, 2008, (4): 63-70.

[18]蒋基昌. 论中医术语英译的原则[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 11(2): 126-128.

[19]李英照, 施蕴中. 回译性与魏迺杰的中医术语翻译模式[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10(11): 208-210.

[20]牛喘月.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谈谈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原则问题[J].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4, 2(6): 474-476.

[21]李永安. 约定俗成在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中的作用[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 28(3): 71-72.

[22]张顺生. 对翻译中“约定俗成”的再思考[J]. 上海翻译, 2009, (2): 57-60.

[23]李照国. 还是约定俗成的好[J]. 中国翻译, 1992, (3): 55-57.

[24]王治梅, 张斌. 从痢疾英译名对比分析论中医病症名称的翻译[J].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11): 2988-2989.

[25]魏迺杰. 就谢教授及其同僚运用西医术语表达中医概念的回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26(8):746-748.

[26]刘淑颖. 中医英语专门术语的分类与语言特点[J]. 陕西中医, 2006, 27(7): 869-870.

[27]朱建平, 洪梅. 中医病名英译规范策略[J]. 中国科技术语, 2008, (2): 18-24.

[28]丁雪光. 中医核心词汇和经典语句翻译策略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 2006,21(8):500-501.

上一篇: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的教学设计下一篇:中兴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