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精选8篇)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篇1

时光荏苒,我们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忙碌着、辛苦着、奔波着,同时也收获着,新的学年即将开始,我们在制定“宏伟蓝图”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回顾上一年的苦辣酸甜来激励和鞭策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我就把本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思想政治方面

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关心集体,以校为家。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以积极的态度参加教育活动,认真记读书笔记,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做出深刻剖析,所写材料受到校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服从学校安排,人际关系融洽。

二、师德方面

在德育工作方面,我认为,什么样的教育,出什么样的人才。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中,我认为:“教书育人”首先是育人,然后才是教书。作为“音乐教师”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音乐。而“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的手段去塑照人、培养人、造就人的教育。所以音乐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关心、热爱,做孩子们的好朋友。记得有一位老教师曾经对我说过:“虽然你面对的是四、五十个孩子,他们的能力水平高低不等,但在家长的眼中他们却是唯一的,是完美的,我们不要在心里就给划分出等级,那样做对他们是不公平的。说我们教师这个职业神圣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完全是良心活,没有办法去准确地衡量!”我认她的话,所以我用爱心浇灌稚嫩的花朵,课堂上严格要求,课下每一个孩子都是我的朋友,一年的努力换来的是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我经常听孩子们说:“老师,如果能每一天每一节课都是你给我们上课那该多好呀!”听到孩子这样的话我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三、教育教学方面

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鉴于这一特征,“新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可是在现实音乐教学中,也有对它兴趣索然。艺术教育对于提高的全面素质有着其她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是学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使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觉得如何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这是重中之重。为此本学期来,我进一步贯彻落实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深入钻研教育教学大纲,订阅大量与自己教育教学相关的报刊杂志,认真细致地备好每一堂课。本学期我所承担的是二至六年级的音乐教学课程,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如二年级由于年龄较小,新课程教材内容灵活、涉及面广,如果教师不进行有效筛选的话,本学期教学时间这么短,肯定不能完成。于是我充分听取的意见,先让他们选出自己喜欢的课程,然后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根据教材特点,重点定下来本学期所需学习的内容,删去一些不太喜欢和相对离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的内容。低年级由于年龄较小、好动,在备课时,我尽可能的设计出符合他们特点的方案。比如在新授歌曲时,本届三年级灵性较好,音乐水平不错,一首新歌用不了几分钟就能学会。未了更好的让他们理解歌词,感受歌曲情绪,我便通过表演、比赛、配打击乐器等多种形式巩固歌曲。这样不仅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而且兴趣倍增,课堂气氛灵活多样,学的非常轻松。同时在让动脑筋,编动作、节奏的过程中,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极大的激发了们创新思维的火花。五年级的,仍然形象思维活动为主,但抽象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强。音乐兴趣不仅要保持还须使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知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教学中我尽量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其音乐兴趣,我曾以节奏为主题让们来到操场上开展节奏接龙的音乐活动,实践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在教师的鼓励下用不同的节奏表达,敢于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创新思维的发展。每堂课安排5分钟的时间进行节奏问好及练习,这个项目非常喜欢。我总在出示节奏类型后,请尝试拍打节奏,亲身感受节奏带来的美感,再由互相启发评价,最后由教师讲解,授以正确的做法。这个看似简单的节奏练习一旦融入思维的过程,就变得其乐无穷了。介绍乐理小常识。在歌曲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标记,如:反复记号、升降记号、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它们的作用对于小来说比较深,我常用漂亮的小卡片写上符号与同学交朋友,以形象的富有童趣的语言来表达符号的用法,学起来就不会如食鸡肋一般索然无味。在教学中融入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首先让整体感知乐曲,说说听后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个乐句?找出相同的乐句。在此基础上进行试唱、视唱、哼唱,以及歌曲的教学,在教学时有针对性,学习的难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兴趣更浓厚了。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通过音乐达到教人的目的,又要通过教人来更好地学习音乐。

四、教科研继续教育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适当地接触一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参加县里的音乐教研活动;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上英特网里上的教育工作站与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交流。我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学习各种音乐教育理论,利用间隙时间练习声乐技巧,为教学工作做好充实准备。克服困难学习计算机知识。以适应当前教育的形式。

五、努力目标

1、加强自身音乐素质的训练,摸索出一套适合我自己的特长和教学方法。

2、在教学中踏实教课,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思想的进步,争取多讲公开课和参加活动,以锤炼自己。

六、不足方面

1、教学方面不够精,有待提高和加强。

2、性格方面还不够开朗和乐观,有待改善。

我是一个对集体充满了热情的人,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是我的工作作风,助人为乐是我的快乐之本,只要是对学校对大家有好处的事情我都会不计较个人得失,把他完成好。走过的这一年是幸福的,因为在这一年当中我付出着、收获着、快乐着、进步着,在即将到来的新学年,我同样会用心去面对,用我的全部热情来浇灌我深爱着的事业。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篇2

1. 认识生字“洛”。

2. 有感情地朗读《秋思》,并能背诵。

3. 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大意。

4. 想象诗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品味诗句,想象意境,领会诗情。

课前准备:了解张籍生平。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 教师展示《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两首学过的诗吗?谁能说出这两首诗是什么内容?生答: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谁能找出和《秋思》有什么共同点?

生:诗中都有一个“思”字。对的,“思”是思想、思念、考虑、动脑筋的意思,那么诗人在《秋思》中思考的是什么呢?

2. 师:同学们再看题目,秋字代表着秋天,秋天通常有什么节日?

生: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师:秋天古往今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常寄托思念与哀愁的季节,那么大家想想,诗人在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考虑呢?好,让我们带着疑问探寻张籍诗中那份思念是怎么样的感情。

运用学生已学诗句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同类题材的诗中找到共同点,对所学的诗做出大胆猜测,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也让学生有意识地把已学学以致用。同时,利用题目的“秋”字交代诗创作的背景时间,有助于借用环境、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找到了诗的情感基调,为进一步理解诗、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背景,领悟诗的思想感情打下了基础。

二、古诗初步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的色调、人物的穿着、动作、表情等大胆猜测诗人在做什么。(大家请认真观察课文插图,画面是什么颜色的?里面都有什么景物?人物正在做什么?)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四遍,这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代讲,有层次地进行,由浅入深,让学生读得轻松,在读中感悟诗歌的情感,获得成功体验。

(1)前两遍要求学生读通、读顺,标出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读正确。(“洛(luo)”“意万重(chong)”)

(2)后两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小节,朗读时注意诗内部的停顿。

(3)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根据诗中故事发展的脉络,将诗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3. 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境遇。(洛阳曾经是繁华之地,可到了张籍的时候却已是繁华不再。那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客居异乡的张籍的思乡之情呢?才让他写出这样一首思念情感厚重的诗呢?他是否也象图中人物是个身在他乡的人,只能托付别人向亲人寄去思念呢?)

三、品读诗句,了解古诗大意

1.让学生根据注释,对诗作初步的逐句翻译。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根据注释,怎么翻译这首诗的意思呢?(请学生回答)

师:那么把四句诗连起来,整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想写一封信给家里,要说的话很多很多。恐怕匆匆忙忙地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完,捎信的人要走时,我又找开信封看看还有什么没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好,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遍这首诗。

2. 逐句品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标出每句诗的关键字词,并解释为何要标这个字,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师:你从诗中什么地方最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1)“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让学生想象秋风中的洛阳城百花凋谢,黄叶飘零的凄凉摇落之景。

(2)“欲作家书意万重”(家书、意万重),安排学生先与同桌讨论,感受诗人心中的千愁万绪,重点解读“万重”,让学生体验到诗人说不完、写不尽的思念,因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的心理。

(3)“复恐匆匆说不尽”(恐、匆匆、说不尽)“恐”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为什么觉得家书写得“匆匆”?“说不尽”的是什么?

(4)“行人临发又开封”(又开封)让学生想象诗人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的情景。

四、想象意境,领悟感情

1.逐层感悟。

(1)秋风引发乡愁

①指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②探究“见”字描绘了怎样情景;

③回顾《静夜思》——举头见明月,低头思故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家书寄寓沉重思念

①诗人独在异乡,愁肠百结,只能凭家书传递亲情,他会有什么体会呢?你读了后又有什么体会?

②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3)诉不尽的乡愁

①营造情境,再次感受行人临行,但诗人心中说不尽的思念及无法排解的孤独与寂寞。

②回读《秋思》。

2. 整体朗读。

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带感情读诗。

师:闭上眼睛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3. 小结。

师:同学们都看到了秋叶飘零,意万重、又开封的画面。透这些画面,我们为诗人这种思乡情深深感动着。

该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提问、讨论、想象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同时也培养了群体合作意识;教师适时地点播,激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古诗朦胧之解,另一方面推动学生将古诗熟读成诵。

五、指导背诵

1. 让学生根据自己前面所学,看着带着对秋天的想象、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朗读全诗。

2. 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多形式练习背诵古诗。(集体背、小组背、个人背)

3. 小结:同学们,表达对家乡思念的古典诗词是非常多的,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诗《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六、欣赏唐代岑参的《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1.教师范读。

2.介绍作者岑参及写作背景。

3.学生读。

4.看到滚滚的渭河水流向故乡,诗人产生奇特的想象,想寄一样什么东西回去?

5.指导朗读。

6.小结:

师:什么是思乡情啊,那就是……的细节……那就是平添两行泪……那就是……

七、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回读这二首思乡诗。

2.山水相隔,隔不断我的思乡情;鸿雁传书,表达不尽我的思乡意;让我们一齐诵读这千古名作《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生齐诵读)

3.“秋思”已经转化为文化的符号,成为古今文人吟咏不时的命题。思念让人感到幸福,也感到悲伤,有喜有悲,有聚有散,但这就是人生。

板书: 秋思

意万重又开封

思念家乡

点评: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在教学中,本教案着力体现:1. 引导学生通过插画、关键字词对诗中的“秋”感同身受。2. 从诵读提升到品悟的高度,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从字面上理解诗意,从感情上体悟诗境,从而体会诗句背后的内蕴。遵循这理念,本教案设计呈现出以下特色:

一、以学引思,由已学导入古诗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对已学思乡诗的复习当中为学习该诗酝酿情绪,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同类诗中找出共同点,引导学生大胆思考该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新诗学习中找到不同点。通过在“旧诗”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到了理解新诗的“途径”,给下面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古诗的氛围。

让学生根据插图“看图说话”,重塑了诗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并促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诗人创作的心情;在交流中,学生你来我往地“输出”自己的理解,不断修正着其他学生对本诗的理解;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学生循环渐进地一次次在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在配乐朗读中,优美动听的音乐则再次为学生重现了秋天萧条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尽情挥洒情感,实现与文本、教师和人物对话。

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交替,一遍遍深入对诗的感悟,实现了多途径与文本对话,逐步深化感知文本。在生本对话的过程,学生经历了从“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到“正确”、“有节奏”,文本在对话中被学生解读出“味道”与“感觉”,实现了从“读通”到“读懂”的过程。

三、在吟咏反复追寻诗人的情思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秋思》;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洛”。

2.有感情地朗读《秋思》,并能背诵。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大意。

4.想象诗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品味诗句,想象意境,领会诗情。

课前准备:了解张籍生平。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教师展示《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两首学过的诗吗?谁能说出这两首诗是什么内容?生答: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谁能找出和《秋思》有什么共同点?

生:诗中都有一个“思”字。对的,“思”是思想、思念、考虑、动脑筋的意思,那么诗人在《秋思》中思考的是什么呢?

2.师:同学们再看题目,秋字代表着秋天,秋天通常有什么节日?

生: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师:秋天古往今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常寄托思念与哀愁的季节,那么大家想想,诗人在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考虑呢?好,让我们带着疑问探寻张籍诗中那份思念是怎么样的感情。

运用学生已学诗句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同类题材的诗中找到共同点,对所学的诗做出大胆猜测,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也让学生有意识地把已学学以致用。同时,利用题目的“秋”字交代诗创作的背景时间,有助于借用环境、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找到了诗的情感基调,为进一步理解诗、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背景,领悟诗的思想感情打下了基础。

二、古诗初步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的色调、人物的穿着、动作、表情等大胆猜测诗人在做什么。(大家请认真观察课文插图,画面是什么颜色的?里面都有什么景物?人物正在做什么?)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四遍,这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代讲,有层次地进行,由浅入深,让学生读得轻松,在读中感悟诗歌的情感,获得成功体验。

(1)前两遍要求学生读通、读顺,标出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读正确。(“洛(luo)”“意万重(chong)”)

(2)后两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小节,朗读时注意诗内部的停顿。

(3)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根据诗中故事发展的脉络,将诗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3.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境遇。(洛阳曾经是繁华之地,可到了张籍的时候却已是繁华不再。那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客居异乡的张籍的思乡之情呢?才让他写出这样一首思念情感厚重的诗呢?他是否也象图中人物是个身在他乡的人,只能托付别人向亲人寄去思念呢?)

三、品读诗句,了解古诗大意

1.让学生根据注释,对诗作初步的逐句翻译。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根据注释,怎么翻译这首诗的意思呢?(请学生回答)

师:那么把四句诗连起来,整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想写一封信给家里,要说的话很多很多。恐怕匆匆忙忙地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完,捎信的人要走时,我又找开信封看看还有什么没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好,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遍这首诗。

2.逐句品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标出每句诗的关键字词,并解释为何要标这个字,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师:你从诗中什么地方最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1)“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让学生想象秋风中的洛阳城百花凋谢,黄叶飘零的凄凉摇落之景。

(2)“欲作家书意万重”(家书、意万重),安排学生先与同桌讨论,感受诗人心中的千愁万绪,重点解读“万重”,让学生体验到诗人说不完、写不尽的思念,因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的心理。

(3)“复恐匆匆说不尽”(恐、匆匆、说不尽)“恐”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为什么觉得家书写得“匆匆”?“说不尽”的是什么?

(4)“行人临发又开封”(又开封)让学生想象诗人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的情景。

四、想象意境,领悟感情

1.逐层感悟。

(1)秋风引发乡愁

①指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②探究“见”字描绘了怎样情景;

③回顾《静夜思》——举头见明月,低头思故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家书寄寓沉重思念

①诗人独在异乡,愁肠百结,只能凭家书传递亲情,他会有什么体会呢?你读了后又有什么体会?

②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3)诉不尽的乡愁

①营造情境,再次感受行人临行,但诗人心中说不尽的思念及无法排解的孤独与寂寞。

②回读《秋思》。

2.整体朗读。

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带感情读诗。

师:闭上眼睛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3.小结。

师:同学们都看到了秋叶飘零,意万重、又开封的画面。透这些画面,我们为诗人这种思乡情深深感动着。

该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提问、讨论、想象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同时也培养了群体合作意识;教师适时地点播,激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古诗朦胧之解,另一方面推动学生将古诗熟读成诵。

五、指导背诵

1.让学生根据自己前面所学,看着带着对秋天的想象、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朗读全诗。

2.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多形式练习背诵古诗。(集体背、小组背、个人背)

3.小结:同学们,表达对家乡思念的古典诗词是非常多的,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诗《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六、欣赏唐代岑参的《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1.教师范读。

2.介绍作者岑参及写作背景。

3.学生读。

4.看到滚滚的渭河水流向故乡,诗人产生奇特的想象,想寄一样什么东西回去?

5.指导朗读。

6.小结:

师:什么是思乡情啊,那就是……的细节……那就是平添两行泪……那就是……

七、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回读这二首思乡诗。

2.山水相隔,隔不断我的思乡情;鸿雁传书,表达不尽我的思乡意;让我们一齐诵读这千古名作《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生齐诵读)

3.“秋思”已经转化为文化的符号,成为古今文人吟咏不时的命题。思念让人感到幸福,也感到悲伤,有喜有悲,有聚有散,但这就是人生。

板书: 秋思

意万重 又开封

思念家乡

点评: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在教学中,本教案着力体现:1.引导学生通过插画、关键字词对诗中的“秋”感同身受。2.从诵读提升到品悟的高度,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从字面上理解诗意,从感情上体悟诗境,从而体会诗句背后的内蕴。遵循这理念,本教案设计呈现出以下特色:

一、以学引思,由已学导入古诗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对已学思乡诗的复习当中为学习该诗酝酿情绪,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同类诗中找出共同点,引导学生大胆思考该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新诗学习中找到不同点。通过在“旧诗”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到了理解新诗的“途径”,给下面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古诗的氛围。

让学生根据插图“看图说话”,重塑了诗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并促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诗人创作的心情;在交流中,学生你来我往地“输出”自己的理解,不断修正着其他学生对本诗的理解;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学生循环渐进地一次次在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在配乐朗读中,优美动听的音乐则再次为学生重现了秋天萧条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尽情挥洒情感,实现与文本、教师和人物对话。

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交替,一遍遍深入对诗的感悟,实现了多途径与文本对话,逐步深化感知文本。在生本对话的过程,学生经历了从“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到“正确”、“有节奏”,文本在对话中被学生解读出“味道”与“感觉”,实现了从“读通”到“读懂”的过程。

三、在吟咏反复追寻诗人的情思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只采用多种形式,并且注重读的层次分明,让学生逐步、逐词、逐字走进诗的意境,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千回百转的真挚情感,在体会与一次次的吟咏中呈螺旋式上升地加深对诗人情感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篇4

三甲乡中心小学 吕武彬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努力把教书育人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优秀品质。并通过各种题材歌曲的学唱,中外名曲、名歌的欣赏,让学生感受美的艺术和高尚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本学期通过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素质。本学期,我还加强了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的学习力度,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改革进取,加快教育现代化,使学生能在他们的薄弱环节上加强学习,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素质大大提高。

主要措施

1.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

2.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4.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5.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6.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7.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参与耳、眼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生活,开拓音乐视野。

9.以素质教育为本,不断提高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实于教学,充分发挥音乐课益智、促体、辅德的功能

学生情况分析

本级段执教班级为五年级的音乐课,我从综合课入手,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在课上进行多媒体教学,加强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在五种课型中,学生比较爱好歌舞唱游课,这种课型使学生在学习时积极性高,创新能力自然发挥出来。

课时计划 周次 教学内容 第一周

歌曲《嘀格调》

第二周

欣赏《土家喜爱咚咚喹》

听赏与跟唱《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

第三周

欣赏《黄河船夫曲》 歌曲《刮地风》

第四周

听赏歌曲《走绛州》 随《拥军秧歌》跳秧歌舞

第五周

歌曲《唱支最美的歌》 唱一唱《秋天的小雨》

第六周

欣赏《洗衣歌》 《大红枣儿甜又香》 第七周

歌曲《祖国印象》 第八周

听赏《我和我的祖国》 读谱唱歌《美妙的歌声》 第九周

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听赏《森林晨光》

听赏与跟唱《绿色的歌谣》 第十周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渔夫与金鱼的故事》 第十二周

歌曲《在葡萄架下》

第十三周

欣赏《看马戏》 活动:快乐的队日 第十四周

欣赏《阿里郎》《道拉基》演唱《嗯嘿呀》 第十五周

演唱《蓝色的雅特朗》 听赏《还乡》 第十六周

听赏与跟唱《故乡的亲人》 第十七周 音乐家贺绿汀 第十八周 期末考试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红星歌》,并能够带着自豪、开心的心情来演唱。

2、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祖国成立的艰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3、为《红星歌》创编动作,并且唱一唱、演一演。

二、教学要点

1、重点:学唱歌曲《红星歌》,并能够用自豪、雄壮有力的来演唱。

2、难点:歌曲动作的创编以及表演。

三、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

1、组织教学 b、师生问好 1=C 2/4 1 2 3 4 5— 1 5 1 5 54 32 1— 同学你们 好 你 好 你 好 老师你 好

2、新课教授 a、导入

师:同学们在抗日战争年代出现了很多抗日小英雄你都知道哪些小英雄呢,你能简单讲一下他们的英勇事迹吗?

生:放牛娃王二小、鸡毛信海娃、芦苇荡里的小英雄张嘎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看来大家知道的小英雄还真不少。那你能简述他们的的英雄事迹吗?(PPT出现人物图片)

师:今天我要再给大家介绍一位抗日小英雄他是谁呢?(PPT出示人物图片)

师:是的,他就是闪闪红星的主人公——潘冬子。有同学知道他的事迹的吗?(学生有知道的简单聊一聊)那他到底是一个怎么的小英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从歌曲中来找一找答案吧。(PPT出示歌曲视频)

师:同学们看过这部电影吗?

生:看过,《闪闪的红星》。师:那你们一定认识这个小英雄咯?(出示图片,潘冬子)生:潘冬子!

1、教师出示歌曲的几条节奏,教师首先敲击让学生仔细听看谁能模仿敲击。

2、教师还是敲击刚才几条节奏,此时有重音记号的加入,让学生听雨刚才的不同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同时演示。

教师此时出现这是因为有重音记号的出现才出现的不同。讲解重音记号并感受它在歌曲中的作用。

3、体会重音记号所表达的情绪:坚定的有力的 b、教唱新歌(1)欣赏歌曲

师:同学们,刚刚电影短段中有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有注意到吗?谁愿意来哼唱一下?

(生1生2自然哼唱。)

师:同学们哼唱得都不错。这首歌曲叫《红星歌》,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主题曲。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歌曲,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听出歌曲在歌唱些什么内容?

(播放《红星歌》)

师:歌曲听完了,谁来说一说你听到了歌曲在歌唱些什么内容? 生1:歌曲歌唱了闪闪的红星; 生2:歌唱了伟大的共产党和毛主席„„

师:对,同学们的耳朵还真灵,歌曲正是在歌唱我们的红军、伟大的共产党和毛主席,正是他们给我们带来了现在美好的生活,是不是?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红星歌》。同学们,把书打开到63页。

(2)教师范唱

师:首先,由老师为大家来演唱一下,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是用哪种表情在演唱?

(师面带微笑演唱。)

生:带着微笑在演唱!

师:是的,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既然老师带着微笑在演唱,那老师是怀着哪一种心情呢?

生:高兴、开心。

师:让我们带着微笑,怀着开心的心情,把第一段歌词跟着老师一起唱一唱。

(3)教 唱

(生演唱,第一遍完整的演唱,不管出错与否,都连续唱下来。)难点:前奏的接入。

解决:弱化前奏,等熟悉后再慢慢渗入。

师:同学们想一想,当千千万万的红军战士经过努力奋战,最终我们的红星闪闪的发光了,我们还应当怀着哪一种心情来演唱呢?

生:自豪,激动。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让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自豪的再来演唱一次。(第二遍演唱)

(4)难点突破

师:同学们,通过我们的两遍学习,老师发现歌曲的第一段歌词有两个句子很难唱,它们很相似,能不能找找看。

生:自由回答。(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师:谁愿意上台来用荧光笔把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标记出来,相同的地方用黄色,不同的地方用蓝色。

(师请同学上台用荧光笔标出)

师:哦,原来在这里,同学们眼睛真亮啊,一下就找出来了。那能和老师一起把这个难点攻克吗?

生:能。

师:跟着老师的手势把这种感情试着唱一唱。(生演唱)

师:通过我们的努力,终于把这个难点克服了。让我们跟着钢琴把第一段完整地来一遍。

(生演唱)

师:下面,让我们把第2段歌词来学习一下,老师给大家一点时间,同学们自己先哼唱一下。

(生:哼唱)

师:好,在你们的哼唱过程中,有没有碰到模糊、不会唱的地方? 生1:跟着毛主席,跟着党

师:哦,你是这里有疑问,那能不能把你刚刚哼唱的唱一下??(生1演唱)

师:有同学愿意来帮一下这位同学吗?(生2演唱)

师:不错,2位同学都很棒,请坐。

(生指出难点,师指导。如:“跟着毛主席,跟着党”以及结尾的变化。)

师:下面让我们来唱一下第二段。(生 演唱)难点:结尾不同。解决:师范唱,生模唱。

师:我们现在已经把歌曲学会了。下面让我们完完整整的来一遍?

生:好的!

师:老师有个友情提醒:第一段歌词和第二段歌词怎么样来衔接好?听好了!

(师示范,用手势打拍来解决,休止符用来唤气)(生演唱)

师:唱得还真棒,同学们想不想来做一个挑战? 生:自由回答(师引导学生试一试。)

师:让我们听着节拍器,跟着它的速度唱一唱,可是清唱哦,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老师帮你们指挥!让我们分男女来对擂,看看是哪边唱得更富有自豪、开心的感情!

(播放节拍器)

(生演唱)

师:老师看了你们的对擂,真的感觉各有千秋啊!看来这点程度是难不倒你们了!下面老师要吧难度升高,让我们听着伴奏,看着老师的指挥来一遍!行不行?

生:行!

师:先来让我们熟悉一下歌曲的伴奏和老师的手势。(播放伴奏,教师指挥)师:好了,让我们来试一试

(播放伴奏,力求完美的演唱一遍。)

五、创编动作

1、教师播放音乐,让学生自己选择用走、跳、跑的形式来展示最后体会那种形式最适合乐曲的节奏特点。并谈一谈其他两种不合适的理由。

2、用自身参与选择的形式让学生自己体会到进行曲行进、坚定的节奏特点。

六、结束课堂

师:同学们,今天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生1:学会了《红星歌》;

生2:认识了潘冬子,还当了会小红军。师:我们四(X)中队漂亮的完成了任务。

师:同学们,我们还应该知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和许许多多英雄的英勇奋战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为建设我们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篇6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

音乐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音乐音响的感染力是一种强大的和原始的力量。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欣赏活动中,是人类精神文明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音乐艺术第三度创造的不可忽视的方面.。

在昨天的一节欣赏课中,我和学生一起欣赏了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彼得与狼》是一首交响童话,全曲长27分钟,这么长的一个曲子要在短短四十分课堂中完成,显然是很困难的。所以我根据实际情况,把乐曲根据片断剪辑了几个短小的音乐片断,配上简单的动画形式,让学生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在兴趣激昂的情况下不知不觉的感受音乐,了解音乐,并掌握乐器的音色特点。我采用讲故事的手法,用情境导入,把各环节简单扼要的纳入到故事中去。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表现的不同人物,重点让学生区分出不同音色的特点。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乐器在节奏、音色、旋律、速度及不同的音区所表现出来的音乐形象,并能概括出各角色的形态和性格:彼得——性格勇敢、聪明、机智; 小鸟——活泼、机灵;鸭子——行动摇摆、反应迟钝;猫——动作灵活、行动敏捷;爷爷——言语唠叨、行动迟缓、做事严谨;狼——性格贪婪、凶残、阴险、恐怖,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篇7

一、小学高年级段英语话题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们为了使课堂更生动有趣, 往往会组织一系列的听、说、玩、演等活动, 而忽视了对写作的训练和指导。同时, 教师也会抱怨:对小学生来说写作有点难度, 学生的表达中有许多语法和拼写等问题。写作又会影响教学进度, 批改比较费时费力, 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不易操作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更是加剧了教师规避对学生的写作指导, 转而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练习作业中出现的错题指导。但是, 学生的听、说、读、写这四项能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其中任何一项能力的滞后都会制约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高年级段英语话题写作的思维激发和能力培养策略

1.取材——源于教材, 贴近生活。例如,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话题是Our animal friends, 要求学生学会介绍动物的特征, 并通过整单元学习, 学会用完整的语段表达自己喜爱的动物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将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延伸到实际生活中他们喜爱的小动物, 通过有组织的语言进行完整表述。考虑到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时间是有限的, 我们就可以通过引导,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话题写作。

2.建构——激发思维, 形成框架。在确定好写作的话题之后, 教师就要通过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下一定量的语言印象,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让他们回忆语言知识, 学会新旧整合、学会完整表述语言, 并在生生和师生互动中集思广益, 学会分享。最后, 给学生一定独立思考的空间, 让他们形成自己富有个性的作文框架。

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作中, 师生通过对话、游戏和集体讨论形式确定本单元作文话题为My animal friend (s) , 学生可以描述一个或两个动物朋友, 可以通过对它 (们) 外貌、能力、习性等的描述让老师和同学来猜猜看究竟是什么动物, 或是直接给出动物名称让老师和同学们进行欣赏。其中一位同学描述的是一位动物朋友, 她通过对动物朋友兔子的外貌、能力等的描述让老师和同学喜欢这只小兔子, 并在结尾富有童趣地询问老师和同学是否喜欢, 比较富有个性:

My animal friend

Hello! I have an animal friend. It is white and black. It has a fat body and two red eyes. It has four legs and long ears too. It doesn’t have wings, but it has four legs and two big teeth.

It can run, jump, sleep, drink and eat, but it can’t swim or f ly either.

It likes me and my friends.It is a nice rabbit.

I like my rabbit.Do you like it?

Miss Ni, do you like my rabbit?

通过教师的引导,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好地搭建作文框架, 他们对于朋友的描述都相对比较完整。而且我们要明确:学生的话题写作只不过是对所学知识一个比较系统的复习, 我们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通过教师有技巧性的引领, 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思维运作, 将口头表达细致地自我重构, 通过书面语言呈现出来。

3.写作——善于模仿, 活用词句。小学高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和句型毕竟是有限的, 因此, 为了完整表述一篇简短的文章, 学生势必要从教材表达着手, 对句型进行简单修改, 转化为自己的表达。对于教材中一些比较优美的, 或是能使句子之间衔接更通顺的, 或是比较有新意的词汇和句子, 如果学生能在他们的写作中加以灵活运用, 不仅能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 而且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 就要带领学生对这些词句加以关注, 进行有意操练、举一反三, 在反复的口头操练中让学生将这些词句内化为自身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4.评价——相互学习, 鼓励创新。为了调动学生模仿写作和活用词句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鼓励性措施, 例如在学生的好词好句旁敲上一个五角星, 并和学生约定, 集满20个五角星可以兑换一张作业免做卡。相信在这种鼓励性措施的推动下, 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会不断提高。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自测题 篇8

hu醤 r鄌 zh"Vn c醤g b? j靚g c? xi醤g

( ) ( ) ( ) ( )

hu"n y靚g xi醤 ji? l#? p鄋

( ) ( ) 疑 告( ) ( )途 ( )断

f鑙:浪( ) ( )水

二、用“√ ”给加点的字标出正确的读音。(2分)

素净(j靚 j靚g) 垂蔓(w鄋 m鄋) 干涸(h? g? 目的地(d? d恚?

三、下面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填序号)(2分)

A.哺捞 剧烈 沮丧 决择

B.特征 奇迹 追逐 矫健

C.波纹 资态 忽略 如饥似喝

四、给下面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

尽:①完;②达到极端;③全部用出;④用力完成;⑤全,所有的。

尽职( ) 尽力( ) 山穷水尽( ) 取之不尽( )

五、请按要求写词句。(18分)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6分)

( )盆大雨 千篇一( ) 安然无( ) ( )然大物

藕( )丝( ) 不容争( ) ( )( )不绝 星罗( )布

2.照样子,写词语。(2分)

(1)小心翼翼(ABCC式) 、

(2)顶天立地 (含有“天”“地”) 、

3.请读句子,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4分)

与众不同 别出心裁 增长 增强

(1)作文,首先构思要( ),落笔也要有点( )的“鲜味”才好。

(2)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 )了我的理解力。

(3)读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尤其是使我( )了不少知识,开阔了视野。

4.根据提示写句子。(6分)

(1)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 ,我将 。

例:树林里,小鸟在歌唱。(把小鸟当作人来写)

(2)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3)用关联词将下面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他学习成绩好。他热爱劳动。

(4)把下面的名言警句或诗句补充完整。

① ,春生江上几人还?

②宝剑锋从磨砺出, 。

六、回忆课文内容,再填空。(17分)

1.窃读的滋味既 ,又 。(选自《窃读记》)

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是 说的,它让我想起了诗句“ ”,表达了 的情感。

3.风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选自《长相思》)

4.“夹丝网防盗玻璃”,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也可以采用。(选自《新型玻璃》)

5.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学到了许多说明方法。如 、 、 、 等。

6.《钓鱼的启示》让我们明白了 。《落花生》让我们懂得了做人要做 。

七、阅读短文,认真答题。(18分)

(一)梅花魂(节选)(6分)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1分)

秉性: 大抵:

2.文中连用四个“愈”,写出了梅花 的特点。(2分)

3.外祖父这段话告诉“我”要做 、 、 的人。(3分)

(二)人类的保健卫士(12分)

当你望着那无边无际、郁郁葱葱的森林,心中的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为什么人们都喜爱森林呢?如果说啄木鸟是树木的保卫者,青蛙是农作物的卫兵,那么,我要说,森林就是人类的保健卫士。

森林对人类贡献是很大的。当你走进森林,就会感到这里的空气清新,它使你忘记忧愁,精神振奋。为什么在森林里会有这种感觉呢?原来它是一座氧气制造工厂,也是二氧化碳的巨大消耗者。人们需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来到这座工厂你就会感到舒心、惬意。据测算,两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而一公顷的森林一天可造六七百公斤的氧气,足够七八百人一天吸用。随着工业发展,城市人口猛增,人们就会感到城市里的噪音大。森林又具有吸收噪音、消除污染的作用,所以它又是净化城市的功臣。还有,组成森林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们,也都有一技之长,它们都能放出植物杀菌素,杀死有害细菌和害虫。有人测验,一公顷柏树林一昼夜内可放出五十公斤的植物杀菌素,所以森林内的细菌就很少,一立方米空气的细菌含量最多也只有三四百个,少则十来个,而空旷的地方每立方米空气就有细菌三四万个。可见,森林卫士的本领还真大呢。

森林有这么多妙用,难怪城市里的人们都要邀请森林这个家族的成员到街道旁、公园里、花圃中安家落户,美化我们的环境,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都来植树造林,迎接这人类的保健卫士到我们身边来安家落户吧!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油然而生: 。

一技之长: 。

2.用横线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1分)

3.“两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具体说明的是森林对人类的哪一点贡献?(2分)

4.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森林对人类贡献是很大的”?(4分)

5.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森林?请写一写。(3分)

八、习作展示台。(30分)

上一篇:求职信的写作下一篇:格力电器基本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