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论文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论文(推荐13篇)

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论文 篇1

袁贵仁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 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其基本含义是:第一, 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 也包括教育专业性;第二, 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 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既是一种状态, 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从教师专业化角度看, 教师职业具有教育和学科专业性双重特性, 教师既应成为学科教学专家, 又应成为教育专家。因此, 化学教育也具有教育和学科专业性双重特性———既是化学学科专业教育, 又是教育学科专业教育。纵观世界各国教师教育, 尽管各国的文化传统、社会背景各不相同, 但教师教育课程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课程。

目前化学 (教育) 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当前化学 (教育) 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学科及专业基础课程内容过于“学术化”。长期以来, 受“重学术、轻专业”传统思想的影响, 化学 (教育) 专业课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都是以高等化学专业知识传授和训练为中心, 而与中学化学教学的需要和特点联系专业课程的开设却很少, 从而影响了从教者职前技能、从教能力和教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2.化学专业教育课程占比重过低。目前化学 (教育) 专业课程设置中, 教育专修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只有7%, 这一比重大大低于当今西方国家教师教育专业教育课程占课程20%-30%的水平。[2]同时, 作为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教育实习也从过去的12周缩减为现在的8周。这与教师专业化理论对职前教育的要求差距很大, 这样很难培养出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能力。3.通识教育课程综合性不强。目前对化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整体来看综合性不够, 缺乏学科之间的综合, 即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综合, 学生学到的知识都是单科化的, 他们很难掌握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无法综合处理不同学科的信息和概念, 背离了开设通识教育的真谛。4.面向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目前化学 (教育) 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研究基础教育的教育理论、课程内容、实践课的课程所占比例较少, 不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所设置的课程跟不上基础教育的变化。

化学 (教育) 专业课程改革构想

教师的素质结构体现了教师专业化程度, 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是决定教师素质的主要因素。而化学 (教育) 专业课程的设置又是化学教师专业化的落脚点和决定化学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核心因素, 根据教师专业化理论, 化学 (教育) 专业课程设置应作如下改革创新。

1.设置综合性的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人文精神、健全人格与教师气质, 以及认识事物、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处理社会关系和与人交流、协作的能力。因此, 我们建议对化学 (教育) 专业开设政治理论 (包括哲学) 、外语、高等数学、普通物理、体育、计算机理论及应用等通识课程的基础上, 再增加一些人文科学基础课程, 如人类学、伦理学、人口生态学、大学语文、艺术教育等课程, 同时开设与化学相关学科的综合课程。提高通识课程在总课程中占的比例, 优化课程内容, 突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使学生从宏观整体上把握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2.设置适合教师教育特色的化学专业课程体系

化学专业课程既是为培养化学专门人才而设置, 又是化学教师教育的核心内容, 体现学科的“学术性”。然而, 我国教师教育特色化学学科专业课程设置过于重视学术性, 而削弱了专业性。目前化学 (教育) 专业学生欠缺的并不是化学专业基础知识, 而是化学与社会、能源、材料、生活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及化学专业与中学化学教育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因此, 从教师教育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 应在大一和大二开设专业基础课, 大三开设环境化学、材料化学、生命化学、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社会等课程, 并加强学科内、学科间的相互渗透。选修课应增设学科前沿性知识、与基础教育课程相关的知识, 使学生认识到学科在当前基础教育新课改中的变化及要求, 并有效将化学学科教学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进行;实验课程的设置上应建立一套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使学生形成并发展综合的、现代的实验研究与实验设计能力;在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应突出综合性、开放性及学生自主性, 并加强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模式。这样对提高化学 (教育) 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适应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提供必要的保障。

3.丰富化学教育系列课程

化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是为学生未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因此, 化学教育系列课程应该在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及相关学科课程基础上, 开设化学教学论、中学化学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化学史、化学教学艺术、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化学与社会、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等课程。同时, 化学教育课程应注意联系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实际, 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4.化学教育实践课程多样化

教育实践课程是教师教育专业最突出的体现, 是提高学生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和核心环节, 是教师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缺少的教学过程。“教育实践不只是传统意义的一个教学环节, 而是一个教学过程, 而且, 与其他理论课的一门一门结业不同, 它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 (包括寒暑假) 都要不间断地进行的最为完善的教学过程, 是包括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材教法研究、模拟教学和教学实践等内容在内, 并由此形成的大教育实习观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全程教育实习模式, 其最大特征就是全程。”[3]因此, 在设置新的课程体系时, 除了增加教育实践课程比例外, 还应积极探索和丰富教育实践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使实践贯穿整个课程的不同阶段。首先, 将教育实践与课程相结合, 如开设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的随课程教育的实践课程, 比如缩减《化学教学论》中的理论课程, 开设与之配套的教育实践课程。设置一些与基础教育密切联系的教育实践课程, 如班级管理案例研讨、中学生学习特点调查、班级管理现状与问题调查分析。通过这些教育实践活动, 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探讨研究, 不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为其今后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 组织各类竞赛如教案比赛、说课比赛、化学教学课件比赛、演讲比赛等, 并将化学教学技能训练与微格教学相结合, 做到边学边练;让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 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以提高其教育科研能力。最后, 学校应加强与实习基地的沟通与联系, 创造机会以提高实习学生授课次数, 增强学生从教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其能较快地融入“角色”, 胜任现代化的基础教育的化学教学, 让实习中学感到接受实习生不再成为他们的负担, 相反还对他们化学教学改革、教研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这样既缓解目前实习基地建设难的问题, 又促进了化学教育实习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 大力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J].人民教育, 2001, (9) :12-21.

[2]李国庆, 张正峰.论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性.教育研究[J].2002, (3) :66-69.

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论文 篇2

关键词: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大部分药物都是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课程是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大一的第二学期进行开设,前期开设的课程是无机及分析化学。 学生只有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才能较好地进行后续专业课程《药物化学》、《药物合成》等的学习。本文对高职层次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 使学生充分掌握药学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有机化学基本理论、 基础知识, 并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药物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他们学好专业课和将来从事相关工作, 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职类药学专业学生情况分析

(1)文理兼招、文化基础差。高职学生虽属于专科层次,但录取分数线实际较低,而且在录取工作中,由于高职生生源不足,部分是通过单招录取,这些学生学习成绩相对较差,而且因招生老师的宣传以及市场需求,很多文科学生也选择了这理科性较强的专业。(2)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经过前面一学期的学习,部分同学发觉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些课程还是听不明白。于是觉得听和不听老师讲解结果都是一样,从而产生消极的不听课的念头,认为混个文凭就算了,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

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探讨

(1)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材选择。有机化学课程囊括了各类有机物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各类反应机理。这些内容通常理论性强、耗时多,理解难度大。针对药学专业的高职学生的具体情况,综合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所需技能情况,我们必须选用一本难度相对较低,学生学习起来感觉轻松、易懂的教材。通过多方了解及实际教学经验,最终决定以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初玉霞主编的有机化学第三版教材作为教学内容。该教材针对高职高专教学特点,精简了教学内容,适当拓展了知识面,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指导性。(2)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内容选择。有机化学内容繁多,理论性强,而且前后连贯性特别强,而我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只开设了42学时的理论课及一周的综合实训。其它,如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则开设了96学时理论课时及一周综合实训,理论课时的骤减,这给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增加了很大难度,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遵循如下原则:1)体现所学学科专业的特点,遵循“必须、够用”原则,精选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对于有机物的推导、合成等内容可不讲。2)对于一些难度较大与专业知识联系不紧密的内容可进行适当删减,教学内容先后可做适当调整,如:与该课程同时开设的有《天然药物化学》,这课程里就含有很多的关于手性碳原子的内容,左旋体、右旋体等,因此我们可把对映异构这章提前讲解,以便其它课程的学习。把握有机化学主线,适当增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如对硝基-苯基-2-氨基-1,3丙二醇的制备(氯霉素中间体C6),使教学内容与学科紧密结合。3)教师在安排具体内容时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针对化学性质将其讲透、讲活,对于一些化学性质类似的如烯烃、共轭二烯烃、炔烃可前后联系结合在一起讲解。

三、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师教学方法探讨

(一)上好第一堂绪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定的疑惑,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有机化学,这门课程到底跟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什么相关性?很多教师习惯性的直接切入教学内容的主题,一学期下来,书上内容讲完了,学生还是云里雾里一头雾水。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只有明白了为什么要学这门课程,知道了课程地位和作用,才能很好的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做为有机化学教师必须上好这第一堂课,通常我们要从课程地位与作用、教学内容的安排、课堂要求、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讲解。针对专业的特殊性找到一些药物合成的实例让学生明白该课程的重要性。如: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解热镇痛药的制备

学生首先要认识这些物质,要能知道他们所发生反应的类型,找到对应官能团等。从而对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二)以具体的药物为实例讲解有机物的有关化学性质。有机物的化学性质繁多,单纯的理论角度去讲解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很难从专业的角度去理解这门课程的作用,因此,若我们在讲解的过程中能具体的穿插一些实例,一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二能更加了解这些内容对后续课程的重要性。如在讲解官能团时,我们可以以具体药物结构,让同学们找出有关的官能团,然后判断其有哪些物质的结构,如硝苯地平(心痛定)里就含有酯基、双键、苯环等。又比如在讲解物质的手性时,许多药物的对映体常表现出不同的药理作用,往往一种构型体有这样的药效,而另一种构型体却有那样的药效。甚至在一对对映体中,有时一种具有治病功能,而另一种却有致毒作用。如1961年,曾因人们对对映的药理作用认识不足,造成孕妇服用外消旋的“反应停”后,产生了畸胎事件。后经研究发现,“反应停”的,能缓解孕期妇女恶心、呕吐等妊娠反应;而R构型非但没有这种功能,反而导致胎儿畸形。

(三)布置具体任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可安排一些比较合适的自学知识,布置好任务,以小组的形式探讨、交流。这样既节约了上课时间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了自学能力。如命名,主链的选择我们就可以一官能团为主线进行归纳和总结。也可适当安排些任务,以各种不同类型的方式查找药物的结构,化学性质,如网络,平时买的感冒药,或到药房查询

(四)利用现代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感观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现代化教学是形式所驱,利用多媒体,可以收集一些图片、声音文件,增加学生对有机物空间结构的认识,同时可以利用网络播放一些药物生产视频,这样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课后,我们可以利用世界大学程空间,一些难掌握的内容可以制作成微视频传到空间,这样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消化有关内容,同时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在空间互动解决,学生的作品也可传到自己空间上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四、考核形式探讨

因大学都没有期中考试,有机化学是一门考试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作业、出勤情况、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这就使得很多同学平时上课不听课,玩手机、看小说,作业一把抄,考试的时候也不复习,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这种现象的严重性,大大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因此我们加大学生平时情况的考核,对上课玩手机、睡觉、迟到、旷课不是单纯的进行提醒而是采取扣分制。对于老师所布置得任务能认真完成,大胆上台讲解的同学进行加分。若平时考核不及格则期末综合一定不能及格。考核力度的加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和表达能力。

结语: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情况的分析和探讨,紧扣药学专业特点,对有机化学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教学方式适合专业特点。学生明白了这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也知道了它与后续课程的紧密联系,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冠,郭勇安,周红等.有机化学教学与实践的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7,5:14-17.

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论文 篇3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探讨

目前,国内外大量的有关脑科学和儿童发展关键期的研究,都证明了婴幼儿期是人类心智潜能开发和个性形成的关键期,这预示着未来十年将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由于学前教育在人一生的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因此高职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定位,有别于舞蹈专业学院和高等师范学院.作为在高职院校工作的舞蹈教师,要充分认识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的迫切性与必要性,使之更科学,对学前教育学生进行舞蹈艺术教育,提高她们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作 者:谢琼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刊 名:艺海英文刊名:YIHAI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

专业实践化学新课程改革调查问卷 篇4

12月1日,我们党校第四组成员组织了一次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调查问卷,这次活动开展的非常完满成功,因为它不仅与我们的专业息息相关,而且对于我们了解时下非常热门的新课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我们今后走上教师的岗位有了一个提前的心理准备.活动采取的是访问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中学生也是非常的配合,他们认真的填写了问卷调查,并认真回答了我们的问题,真的非常感谢他们.活动后我们统计了调查结果,得到了以下结论:(1)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

一、突出面向全体学生

新教材共8个模块:必修的《化学1》和《化学2》是面向全体的,另6个选修模块是:《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

新教材内容的多元化和层次性确立了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高中课程结构:不再分律前元素和律后元素;不再跑族;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自然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应用;从单一的物质中心模式到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强调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是高中化学课程的明显标志,它为志趣和潜能不同的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化学课程由若干模块

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打开新教科书,书本的颜色更丰富了,不再是旧教材中的黑、白、粉红三色调,多数图片都是实物拍摄,逼真生动,色彩鲜艳,增强了教材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具有启发和教育功能,尤其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美的感受,有助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

二、突出面向学生情感教育

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理、有据,以理育情。例如,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将化学原理和规律运用在工农业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的应用中,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向学生证明,中国化学工业的飞跃发展,中国化学科技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讲到钢铁的锈蚀时,讲到原电池时,讲到石油和煤内容时,结合我国的丰富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新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在实验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大胆探索,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造的科学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教材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双边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

展过程。教师的教只有通过作为主体的学生的学的自觉性、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传统教育下的化学教学,忘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重视研究教材和教法,很少去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和学习方法,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传授和接受的形式。与传统高中化学课程的接受式学习相比,新课程积极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栏目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咨询、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结合有关的线索做出假设和猜想,自主设计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方案,借助模型、图表、反应式和定量方法等描述化学变化过程,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启发和实验探究等手段,联系社会、生活和科技,引导学生自觉地动脑、动口、动手,大胆探索,勇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寻找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多思考,多活动,多表现,体味成功的愉快,使学生想学和会学。

四、突出发展学生的能力 新教材在概念原理知识有些新的处理:主题覆盖、多元线索、螺旋发展注重核心观念的建构,理解力的发展,认知结构的形成。淡化枝节旁叶的内容,降低死记硬背的学习要求。注重层次性、过程性和生成性的概念原理学习。新教科书的功能性栏目的种类和数量上都比旧教材丰富,内容更新颖,要求也更细化。例如:交流·研讨,身边的化学,化学前沿,拓展视野等专栏从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学生已有的经验,将要经历的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等。再如:设置观察与思考等栏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准确记录实验现象,仔细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活动与探究,实践活动,科学探究等栏目的设置,主要通过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来揭示化学科学的奥秘。

在旧教育模式下,度,能力自然会提高,战术,形成讲练考的教

普遍认为知识积累到一定程片面强调知识教学,忙于题海学程序,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的长期存在。新教科书在作业的数量上明显比旧教科书少,提高了实验探究型与社会实践型作业的比例,除了对学生知识巩固和检查功能外,侧重于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训练与考察。例如,新教科书中安排了许多上网查资料、撰写小论文、社会调查、家庭小实验等社会实践型作业,这些作业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突出学生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的学习。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实验的考核也由对教材中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考查转向“探究性”综合实验题的考查,而不是对课本上实验结论的简单记忆、重复应用。大多数高考实验题的选材来源于对教材实验的改进和衍变,体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命题思想”。在新教科书中增加了大量的学生探究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也是以探究为中心,还增设了学生实验设计方案课题。通过这些探究性实验,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科学的研究态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教师需要改进的有:

一、教师要从教材本身出发,分析新教材的功能,与老教材进行对比,了解新教材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新课程改革中强调教材是一种帮助学生获取材料和资源的工具,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在教学活动中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以学生为中心,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高中化学新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料,教材中也涉及了许多有特色的栏目,如“观察思考”、“活动探究”、“迁移应用”等,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师生去选择,同时新教材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教师可以选择性应用这些教学资料,而学生通过这些教学资源也拓展了思维,能力得以提升。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模式,从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出发,从化学教学中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更新教学模式的突破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但我们一些教了十几年书的老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非常不适应,一般都是根据老教材的教法来教新教材,我们的老教师是穿新鞋走老路,没有真正贯彻新课改理念。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要不段完善,拓宽教学思路,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不同知识内容的特点,化学科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很多,如:探究-讨论式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单元结构教学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实验探究法等、多种形式并举可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学而不厌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应该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势和内容统一,并且要强化化学作为教学主体的能动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使教学形式多样内容新颖,达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效果。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从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转变,从孤立性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教学过程不在是一个教师教、学生记的过程,而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的任务不仅是听教师讲授还要积极的开动脑筋

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改变原有的学生的被动地学习方式,建立一种主动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就需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转变,从各自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从封闭式的学习向开放式学习转变。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理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从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也改变一些学生的厌学情绪,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化学教育专业自荐信 篇5

您好!请恕打扰。我是一名宁德师范学院20xx届毕业生,所学专业化学教育,很荣幸有机会向您呈上我的个人资料。在投身社会之际,为了找到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学校培养优秀学生,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谨向各位领导作一自我推荐。

作为一名化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我热爱我的专业并为其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所学习的内容包括化学知识和教育知识等方面。通过对这些专业知识的学习,我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也不拘泥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其他方面也有意识的进行拓展和锻炼。在大学三年中我加入系里文娱部和青年志愿者协会活动,锻炼和提高了我的交际能力,强化了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

此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有计划的找了几份兼职,包括可口可乐,金立手机等促销营销活动,做短期的兼职酒店服务员等。在未出校门前先体验社会工作,参与商业活动,表现优异,得到商家称赞肯定。通过家教兼职的工作,我教学实践中切身体会了教与学之间的奥秘,锻炼了一些教学的技巧,对自己更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的学习也有启发和帮助。

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我还考取了全国高级办公软件操作证书。选修photoshop软件,化学数据处理软件mathtype等课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我正处于人生中精力充沛,富于创造性和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我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展露自己的才能,我不满足与现有的知识水平,期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我希望能够加入你们的学校。

如能有幸进入贵校,我会踏踏实实的做好属于自己的一份工作,竭尽全力主动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我相信经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一定会对你们学校做出应有的贡献。希望各位领导能够对我予以考虑,我热切期盼你们的回音。谢谢!

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屡创佳绩,祝您的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中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讨 篇6

1 教学内容与专业的紧密结合

中医学是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医学,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医学共同承担着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护生产力的任务[1]。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存在很大不同,中医强调气、形、神的统一,而不侧重有机整体中各组成部分的物质结构形态及功能,因此根据中医专业特点选择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内容十分重要。有机化学的内容可分为基础知识和医用化学两大部分,我们一方面合理安排课时进行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另一方面侧重于医用化学中的中医相关的知识点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从中药中分离活性成分是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而大部分的活性成分包括皂苷类、内酯类、三萜类、黄酮类等。我们列出相应的化学结构,并指出其结构特征与活性关系,这些生动的举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 改革教学方法

2.1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有机化学知识点中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化学性质。这些内容广泛,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往往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加强师生互动,减少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苯环取代反应定位规律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较难掌握的内容。我们在讲授完相应的知识点之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此部分内容的总结,活跃了课堂气氛。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仅体现在课堂上,在课下也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互动。课间与学生的交流、课后练习的归纳总结等都是有效的互动方式,通过这些互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教学重点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

2.2 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实施授课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影响教学内容的完成。教学过程设计得好,会给人以教学思路清晰,节奏感强,学生爱听,课堂效果往往会较好。针对有机化学的特点和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设计“复习-讲授-总结”的课堂教学过程,复习上节课内容和讲授新知识点由教师完成,而总结的内容由学生完成。通过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使得难点能讲透,学生易掌握。

2.3 采用适当的双语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英语已成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的一项基本技能。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进行了双语教学改革,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中医专业特点,我们进行了“保持型”的中英双语教学的尝试。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对中医专业的有机化学而言,只能采用适当的双语教学,不能过多的引入英文原版教材内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以汉语讲解为主,穿插英语专业术语和部分英语讲义,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考能力。

3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要讲求实效

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理论课程的教学中,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理论课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

把声、图、像、文等诸多手段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有效时间的利用率,增大了教学传播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2]。目前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存在一定误区,部分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大量使用动画、影像等内容,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但这种课件在课堂上容易分散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结合我们在中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的体会,现代教学的手段的运用一定要讲求实效,做到该用的地方一定用,不该用的地方绝对不用。比如,在讲授烯烃与卤素的加成反应机理时,制作溴正离子首先进攻乙烯分子形成溴鎓离子,然后溴负离子从反面进攻,得到反式加成产物的动画课件,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其反应机理。而讲授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时,不易多使用动画,只需列出相应的性质,简明扼要,易于学生记忆。

4 结 语

总之,着眼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增强中医专业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 改革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才能活跃课题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为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有机化学是中医专业学生培养体系中的基础课程之一,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以及课程自身的特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作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有机化学,中医,教改

参考文献

[1]张莹.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864-865.

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论文 篇7

摘要:在中学阶段进行绿色化学理念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具有绿色化学和环保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以新课程标准下绿色化学的内涵为基础,对如何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化学新课程;绿色化学;策略研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7-0007-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是利用化学的技术与方法来降低或消除化学产品设计、制造与应用中有害物的使用与产生,使所设计的化学产品或过程与环境更加友好,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绿色化学是化学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未来化学发展的方向。将绿色化学融合于化学课程教材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中,使绿色化学成为化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化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1新课程标准中的绿色化学内涵

1.1绿色化学和绿色化学教育

绿色化学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它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在各环节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它的最大特点是从始端就采用实现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为零排放和零污染,具体体现在“5R”上——减少用量(Reduction),重复使用(Reuse),可回收(Recycling), 能再生(Regeneration),排斥(Rejection)有毒物。绿色化学主张在通过化学转换获取新物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子,具有“原子经济性”,因此它即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实现防止污染。绿色化学要求尽可能小的负作用,它是一种理念,一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绿色化学教育,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根本原则和目标,将化学科学的真理性与人文需要的合理性融为一体的教育。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确立可持续发展为化学教育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促成一种新的统一的绿色教育观念体系,强调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责任感,培养学生以“科技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为基础的道德、伦理和科学价值观念。使它既植根于科学的客观规律,又植根于人类普遍信仰与认同的价值需要,并以此观念体系为指导,来认识化学科学,营造绿色氛围,规范人们行为,最终达到以化学教育为先导带动社会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1.2新课程标准中的绿色化学内涵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绿色化学教育可改变传统化学教学中唯科学、唯技术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能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绿色化学教育是在化学教育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必要途径,并且通过以绿色化学的标准对现有的化学技术进行筛选,对不符合的技术进行改造和探索。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但要获得化学知识,更要获得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素养,要具备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正确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绿色化学不仅是一门学科,它更是一种战略方针,一种指导思想,一种研究政策。通过绿色化学教育,增强绿色意识,认识绿色化学对于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而理解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就是新课程标准中的绿色化学现代内涵。

2新课程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策略研究

2.1深入研究和科学改进教材实验,消除实验污染源,为学生渗透绿色化学意识

化学实验过程中常常会伴随有气体、液体或固体产物的生成,而这些产物中许多是属于有害或有毒的物质,特别是有毒气体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健康,而且逸散到空气中还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因此,在一些有毒气体性质和制备的实验中,就必须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或及时烧掉,把有毒气体转化成无毒或毒性降解物。例如:在利用实验研究金属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时,若按照教材的实验操作,将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氮或一氧化氮气体,危害师生身体健康和污染大气环境。如果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把此实验进行改革,(如图1所示),既可明显地观察到发生的现象,掌握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质,又能避免二氧化氮或一氧化氮的逸出,消除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并通过教学逐步向学生渗透绿色化学的意识。

2.2 精心组装和整合教材实验,减少污染次数,向学生宣传绿色化学思想

组装整合实验是指通过调整实验的操作,把几个分散的实验组合成一个整体,连续做一个系列实验,同时使一个实验的产物成为下一个实验的原料。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思想,而且还能较好的检查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经济和环境保护意识。譬如,在无机化学学习中,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大多是通过实验来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和学生所做的实验,均为“一个实验只用来说明物质的某一个性质”,要想完整地学习某一物质的整体知识,就必须通过若干个这样的单一实验来进行。这样做不仅多损耗了药品,浪费了时间,而且还增加了有毒物质扩散到环境中的机会。组装整合实验后,就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例如,在讲授氨气的性质和制法时,教师往往会利用喷泉实验说明氨气的溶解性及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的知识,然后再进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的讲授,这样会多次制取氨气,会使氨气多次污染空气。若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如图2所示),通过整合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演示,然后进行装置的分析讲解,既能达到讲授知识的目的,又能很好的避免氨气对环境的多次污染,在教学中向学生很好的宣传了绿色化学的思想。

2.3积极推行微型化学实验,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为学生增强绿色化学观念

微型化学实验与常规实验相比具有节省药品、实验现象明显、污染程度低或没有、安全等优点,开展微型实验充分体现了现代绿色化学教育观念,具体体现在于:微型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智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由于试剂用量的尽量减少,也就尽可能地减少了实验产生的“三废”;将预防化学污染的思想贯穿于化学教育的全过程中。例如:在研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时,若用许多较为复杂的装置去研究,往往会在实验过程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硫这种有毒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微量的污染。若借助注射器将实验进行微型化改进,利用微量的医用青霉素试剂瓶进行实验(如图3所示),不仅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而且可以避免有毒气体的逸散,增强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

2.4努力开发原子经济反应,合理选择物质制备路线,为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理念

原子经济性这一概念最早是1991年美国Stanford大学的著名有机化学家Trost提出的,即原料分子中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原子转化成了产物。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他用原子利用率衡量反应的原子经济性,认为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达到零排放。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的反应有两个显著优点: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二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的排放。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借助一些实验方案评价与设计类试题为学生逐步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例如:在探究硫酸铜晶体的制备方案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各种制备方案,然后进行评价分析,最后从原子经济性角度分析得出最佳方案为方案四。(如表1所示)

总之,在新课程的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绿色化学素材,及时联系绿色化学发展的最新成就,针对学生的兴趣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开展绿色化学教育,使学生了解绿色化学原理、树立绿色化学意识,逐步实现绿色化学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宁怀.微型无机化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 朱文祥.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学教育[J].化学教育,2001,(l):1-4.

[3] 卢克,关于绿色化学教育的实践与探讨[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8-9):34.

[4] 邓育红.绿色化学课程—化学教学的新理念[J].学科教育,2001,(10):12-13.

化学教育专业自荐信格式 篇8

在校期间,主修了与化学及化学教学相关的课程与实验,选修了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法律基础等课程,学习认真努力,成绩优良。教育实习期间,积极深入班级、悉心研究教法,虚心向师长求教,在教学方面进步很快,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实习成绩优秀。

我对自己的能力颇有信心,曾自编自导并主演小品《青春梦里飞》,话剧《记忆青春》、还组织同学一起排演过舞蹈《快乐老家》、《茶山情歌》、《红梅赞》等,还参加过样校舞蹈大赛的演出;我积极参加学校社团的活动锻炼,自己还曾到《长春晚报》做兼职业务员,深入社会,感受颇多;大三的时候,曾创建“飞扬工作室”,为同学联系家教工鳎吵⒘舜匆档募栊劣氤晒φ南苍谩V笪矣滞ü缁傲档秸憬胶迪埃诩渥叻昧怂铡⒑级荩本⑸虾!⒋罅币捕忌宰魍A簦星思虻氖档乜疾欤魑弦凳毖≡袢虻牟慰肌N沂且桓龈蚁敫易龅娜耍倘绱丝蹋蚁胱抛约旱奈蠢矗苍谧鲎抛约旱呐Α?br>做一优秀的教师是我一直以来的理想;我所崇高的教育是以人为本,因人施教。教育、教师、学校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为一切学生,为学生的一切,我愿用我毕生精力,精心培育满园桃李!

最后,感谢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信,更希望能有机会向您当面致谢!

XXX

中国研究生教育化学专业排名 篇9

(一)无机化学 86所院校

排名1 2 3 4 5 6

学校名称南京大学 吉林大学 南开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等级A+ A+ A+ A+ A A

排名7 8 9 10 11 12

学校名称山东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复旦大学 厦门大学 浙江大学

等级A A A A A A

排名13 14 15 16 17

学校名称郑州大学 清华大学 武汉大学 同济大学 苏州大学

等级A A A A A

(二)有机化学 106所院校

排名1 2 3 4 5 6 7

学校名称兰州大学 南开大学 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四川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清华大学

等级A+ A+ A+ A+ A+ A A

排名8 9 10 11 12 13 14

学校名称吉林大学 山东大学 南京大学 中山大学 复旦大学 武汉大学 厦门大学

等级A A A A A A A

排名15 16 17 18 19 20 21

学校名称徐州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天津大学 郑州大学 苏州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云南大学

等级A A A A A A A

(三)物理化学 103所院校

排名1 2 3 4 5 6 7

学校名称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 南开大学

等级A+ A+ A+ A+ A+ A A

排名8 9 10 11 12 13 14

学校名称清华大学 南京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武汉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等级A A A A A A A

排名15 16 17 18 19 20

学校名称北京理工大学 福州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天津大学 中山大学 湖南大学

等级A A A A A A

(四)分析化学 97所院校

排名1 2 3 4 5 6 7

学校名称武汉大学 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大学 浙江大学 吉林大学

等级A+ A+ A+ A+ A A A

排名8 9 10 11 12 13 14

学校名称西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兰州大学 南开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等级A A A A A A A

排名15 16 17 18 19

学校名称山东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四川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等级A A A A A

(五)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73所院校

排名1 2

学校名称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等级A+ A+

排名6 7

学校名称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等级A A

排名11 12

学校名称中国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等级A A4 5 南开大学 北京大学 中山大学 A+ A A 8 9 10 四川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A A A14 清华大学 武汉大学 A A

化学专业A+级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北京化学研究所;(3)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4)长春应用化学研

究所;(5)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 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化工专业排行榜

(一)化学工程 55所院校

排名1 2 3 4

学校名称天津大学 清华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

等级A+ A+ A A

排名5 6 7 8

学校名称北京化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等级A A A A

排名9 10 11

学校名称中国石油大学 四川大学 中南大学

等级A A A

(二)化学工艺 97所院校

排名1 2 3 4 5 6 7

学校名称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等级A+ A+ A+ A+ A A A

排名8 9 10 11 12 13 14

学校名称浙江大学 清华大学 四川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广西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等级A A A A A A A

排名15 16 17 18 19

学校名称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郑州大学 西北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等级A A A A A

—————————————————————————————————————————

服装专业成人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篇10

[关键词]成人教育 服装专业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周萍(1961- ),女,河南新乡人,河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服装专业教学与研究。(河南 新乡453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基金项目“服装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9)

[中图分类号]G72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4-0134-0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服装企业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服装企业的从业人员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所以,从业人员对继续教育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成人学生生源大多来自本省市,但异质性大,需求多样化。他们中包括服装生产企业的从业人员、服装销售企业的从业人员、职业中等学校教学人员、服装模特及想要从事服装行业的初、高中学生和下岗职工等。

笔者曾走访了一些用人单位,他们认为有相当一部分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在服装院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只有20%能够派上用场;有的用人单位则认为继续教育的学生主要是为了拿文凭。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包括:第一,教师对企业和市场的陌生,教学与企业实际运作脱节,学生学的东西非常表面化,无法真正解决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第二,教师教学方法呆板,教学内容与服装学科发展前沿理论和时尚前沿结合不紧密。我校是国家级高职高专实验基地,服装专业作为试点专业,十多年来,在成人职业教育教学上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

一、按需教学原则

所谓按需教学原则,就是要以市场经济和需求为导向,以培养符合企业个性化需求的人才为最终目标(按需制订教学计划,按需设立教师岗位,按需制订教材或编写教材,指导教师按需教学),通过对社会教育资源与成人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打破学校围墙,把企业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办到学校,将学校的职业技能培训实习基地移到企业,让学生当学习的主角,以激发其求知欲望,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累更多的直接经验,使所学知识更加切合工作需要,并缩短工作状态调整期,尽快融入工作。

课程设置是成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成人学生文化基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参与成人教育活动的目的也不同。因此,必须规划符合各类成人需求的课程,在体现基础理论够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从分析相应职业岗位群,对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入手,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要使服装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能力覆盖整个岗位群,专业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在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的培养方面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教学最大限度地适应现代服装企业发展需求,构筑出以服装专业岗位群所需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重点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企业的个性化需求,适当增加专业课和实践课教学时数。因为成教学生在人员数量及学习时间上可变性较大,所以,指导教师在按需教学的同时,要特别注重教学计划的制订,不要仿效社会上低层次向高层次看齐、三年制向四年制翻版等教学计划。要符合成人教育的特点,培养出来的学生要适应市场的需求,不要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我们把立足点放在培养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上,并根据本区域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满足本区域服装产业的发展。

二、产、学“零对接”方案

1.实施小班额、工作室的实训模式。成人服装专业教学必须改变普通在校生教学模式。加强理论课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密切结合,强化成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应打破课堂教学与实习、学校与企业分离的状况。在专业课程上可紧密围绕企业实际进行,结合产品开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实施小班额、工作室的实训模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到企业顶岗工作,可通过指定产品或为企业进行品牌设计,让学生在服装企业中对市场调研、预测分析、设计定位、成本核算、产品质量、销售形式等进行模拟性的开发设计,写出设计方案并加以说明,掌握服装生产、管理、经营等各方面的整体运作知识,提高自己独立工作必备的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同时又可促进教学与社会的结合,使作品(成品)接受市场的检验,极大地提高学生服装设计意识和技术技能。还可进一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针对不足及时进行补充,有的放矢地进行强化训练,实行“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缩短为零,充分实现产、学“零对接”。

同时,实行导师制和专业方法分流。成教学生从业经历不同、学历不同、年龄不同,可根据社会及企业的需要,结合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发展,进行专业方面的分流,如分为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管理与营销等方向。然后根据专业方向,分配专业导师,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人格个性形成和综合能力进行全面指导。

2.增加工厂化生产的流程与管理实践。目前,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等不断涌现,尤其是模块式生产方式在不断地被引进和应用。成教学生要适应大规模的工厂生产方式,就必须了解工厂化生产的流程和工艺,了解工厂化生产对面料、辅料、配件的选用,款式、板型、样衣制作及定型、生产组织与质量检验等过程。只有这样,设计出的服装才能符合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同时,只有了解生产过程的流程与管理,才能知道什么样的服装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性服装设计所必须具备的理念。

三、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由于成人服装专业招生时,加试艺术课程的成绩没有要求,所以与普通招生服装专业学生相比,成教学生的美术功底普遍较低,加之就业趋向多为服装企业的生产第一线,进行服装创作设计的机会较少、层次也较低。因此,成人服装专业改革应以培养技术应用型、技艺型人才为目标。

成人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应从改进课堂教学入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创意与个性,逐步改变旧的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的模式,代之以“引导”“讨论”,进行启发性、诱导性的教学。结合现代化教学工具,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训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开设多项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采用视听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如服装工艺制作可采用电视教学,将服装工艺制作的电视教学片在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播放;服装款式设计、服装图案等课程的教学,教师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这些手段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四、改革考试内容与手段

改革完全按掌握知识多少来衡量学员学业成绩的做法,增加操作部分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从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角度建立综合评价体系。考核内容要多元化,除了对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必要的测试外,还应增加对实际运用能力、专业技能,包括平时学习态度的考核。考试形式要多样化,除笔试外,可采取口试、答辩、现场操作等多种形式,重点考核学员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

改革后的服装专业教学模式,以产品设计为主,让产品直接进入市场,让每个学员的学习与生产企业相结合,参与企业科技革新和技术创新,培养高技能复合型应用服装设计、制作、营销管理人才,做到理论、实践、市场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朱彦.论服装专业的项目设计教学[J].丝绸,2003(11).

[2]刘晓玲.服装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丝绸,2005(10).

[3]谭立平.纺织、服装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模式研究[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9).

[4]仇美华.高职服装专业实施兴趣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5]周萍.服装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3(1).

[6]王珉.论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与整合[J].教育与职业,2004(7).

[7]姜宇冰,伞伟男,郎华梅.高等职业教育服装专业的教学与探索[J].黑龙江纺织,2003(3).

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论文 篇11

生物制药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十分强的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制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泛,能够在生物制药、食品等行业从事生物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工艺流程操作、生物试剂及设备营销等工作。在办学过程中,通过积极调研市场、与用人企业沟通等方式,了解到企业急需的是应用性强的技术人才,并重视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这要求生物制药专业每一门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必须以突出能力为导向,按能力需要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验环节,真正对接企业的需求。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是生物制药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对于后续专业实验课的教学以及学生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近年来,课题组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结合学院实际,在实验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从教学的手段和方式上对如何在生物制药专业中进行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改革进行了探讨,以期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生物制药专业方面的应用性技术人才。

一、实验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教研室成员在参考国内同类院校生物制药专业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学院专业特色,对大一的基础化学实验内容进行有机的系统调整,紧密联系各专业相关知识,将教学内容尽量合理化。另外,学院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对本科四年基础化学实验进行了统筹安排,不仅要考虑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协调,在内容上还要尽量避免和减少在后续课程上的重复。在大一的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中,精选九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每个实验配备不同的仪器,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常规仪器的使用方法。每个实验的内容都注重基础操作,让学生在大一时打下良好的实验基础。同时,每个实验的选择都要考虑到生物制药专业的特色,尽量多做一些滴定分析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能娴熟操作,为将来从事药物分析等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例如,通过开设气体常数测定等实验,让学生学会常用物理量的测定方法;通过开设磺基水杨酸合铁配合物的组成与稳定常数测定实验,使学生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掌握分光光度法的原理;通过醋酸标准解离平衡常数的测定,使学生掌握酸度计的使用方法;还有粗盐提纯、水的硬度测定等与生产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实验。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尽可能多地做一些与生物有关的提取实验,例如,阿司匹林的制备、咖啡因的提取、色素的提取等。尽量选取综合性实验,让学生在大一多掌握提取、分离、纯化的技能,以便为后续的专业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增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

在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中,仅保留了少数验证性实验项目,增加了涉及各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尽量让学生在实验中提高思维能力、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这样的调整,既突出了学院专业的特点,又对整体生物制药专业的实验进行了统筹安排。为了结合实际,在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中选取水的硬度测定实验,由学生将自己生活地区的水质进行测定(仅限黑龙江地区)。本实验要求学生自行准备材料,自行设计方案,最后由滴定结果换算成硬度,从而将学生生活的黑龙江地区的水质进行比较分析。由于这个实验操作不是很繁琐,又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学生对实验的兴趣都很浓厚,能够非常认真地完成整个实验的准备和操作任务。在有机实验中设置了一些简单的生物制剂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让学生设计提取分离的实验方案,实验教师进行适当指导,各专业提供相应仪器设备,从药片的制备与提纯,到成品的检验,后续还可以进行生物活性检测。整个实验涉及到分离纯化技术和色谱分析等技术的联合应用,使学生在实验中将化学和生物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其对相关专业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实验中提高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色素的提取实验中,可以自选材料,如橘皮、辣椒、菠菜、胡萝卜等食材,自行设计方案进行色素粗提。学生通过这样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掌握了三个专业的相关知识与实验技能,并在实验中锻炼了他们设计理念、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开放式实验平台的建立

学生是实验课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是教学的目标。然而,由于实验课的课时有限,只单单依靠课堂的教学过程是无法完全实现这一目标的。那么如何得以补充呢?其做法是:建立开放性的实验平台,提供大学生对于课堂内容消化、巩固以及进一步探索、创新的场所和条件。

在课堂以外建立开放性的实验平台,可以使学生自由发挥余力,增加其独立思考的时间,提供其自主学习的空间。学院的大部分专业实验室全面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此做实验。实验内容可以是实验课中内容的再一次重复,使学生有更多独立实验的机会,以达到对课上内容消化、巩固、加深的作用;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题,提出实验方案,并由实验中心提供场所和器材,独立或组队完成实验;还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提高其学术研究能力。学校每年都设置大量的“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实践创新活动,以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科研和实践能力。

四、增加实践实习机会

学生在学校的所学必需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检验。生物制药专业是一个与生产实际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学院每年都组织学生去哈尔滨制药总厂、微生物研究所及广东等地区的制药企业进行参观和实习。通过在药厂的实习,学生对本专业所学内容有了更深的认识,还能尽早接触社会,提前为自己的工作定位做好必要的准备。学生在参观完药厂的监测、检验部门和工作流程后,都感觉到了基础化学实验技能的重要性,对于学生能主动、自觉地学好生物制药专业的课程是一个非常大的促进。

总之,通过在生物制药专业中进行基础化学实验改革实践,深深认识到,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核心,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实践、强化应用的办学方向,是十分正确和重要的,在教学改革中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摘要: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是生物制药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对于后续专业实验课的教学以及学生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近年来,课题组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结合学院实际,在实验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从教学手段和方式上对如何在生物制药专业中进行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改革进行了探讨,以期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生物制药专业方面的应用性技术人才。

关键词:生物制药,实验改革,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化学教育专业毕业生自荐书 篇12

您好!我叫xiexiebang,是XX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2013届的一名毕业生,专业是化学教育。做一优秀的教师是我一直以来的理想;我所崇高的教育是以人为本,因人施教。教育、教师、学校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为一切学生,为学生的一切,我愿用我毕生精力,精心培育满园桃李!在校期间,我勤奋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并将之融会贯通,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能力。有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等能力;能熟练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等计算机办公软件。平时,我还十分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了大量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

作为师范生,我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乐观向上,在基本技能“3字一话”上,我坚持勤练书法,钢笔字、粉笔字较好,普通话通过2级乙等;在能力培养上,校内积极参加了“未来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普通话大赛”等活动,校外广泛尝试,从事家教工作并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多次进行教学实践,既实践了所学,又锻炼了能力。2008年10月份至12月份在沾益一中实习,实习中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实习生。在这些工作中很好地锻炼了自己,使自己完全具备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能力。

我深知社会的人只有融入人的社会化元素才能够成就一个作为文化传播者的价值!我认为一个人只有把聪明才智应用到实际上工作中去,服务于社会,有利于社会,让效益和效率来证明自己,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自身价值!我坚信,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只有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才能发挥出人的全部潜力,做出更出色的成绩,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我不求流光溢彩,但求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的淋漓尽致,我不期望有丰富的物质待遇,只希望用我的智慧,热忱和努力来实现我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也许我并不完美,但我很自信,请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让你满意。大学时期,虽然我的成绩不是最好的一个,但是我是比较努力的一个。作为好范文,虽然工作经验不足,但我会虚心学习、积极工作、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用时间和汗水去弥补。所以我深信自己可以在岗位上守业、敬业、更能创业。我无意用华美的字句来修饰我的人生,只希望有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一颗真诚的心在期待你的信任,一个人的人生在等着你的改变!

无论您是否选择我,尊敬的领导,希望您能接受我诚恳的谢意!期待着您的回音。祝您工作顺心!祝愿贵校的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论文 篇13

摘要:分析化学是高等院校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程。依据学科特点,积极开展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推进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客观要求。本文从选择优秀教材,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和设计专业性的实验项目四个方面,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把课程内容和专业课内容有效衔接,增加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旨为环境工程学科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环境工程;分析化学;特色教学

引言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综合化的趋势促进了社会和生产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不断提高,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随之提高,迫使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教学改革放在核心的位置,必须不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综合型应用人才。

分析化学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化学分支学科之一,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凡是涉及到化学现象,凡是需要了解或掌握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等信息,分析化学都要作为一种手段被应用到科学研究工作中,因此,分析化学在国家经济建设、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目前,分析化学是高等学校工科等有关专业重要的化学基础课程之一。环境工程专业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是一门运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控制和防治环境污染,以改善环境质量,使人们得以健康和舒适的生存的学科,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而化学学科就是其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相关学科,分析化学课程也是目前所有开设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的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

本文结合燕山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特色教学,对分析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应用人才进行了有益探讨。

一、选择优秀教材,适应专业要求

分析化学按照分析方法依据的原理,可分为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酸碱、络合、氧化还原和沉淀这四大滴定分析方法和重量分析法。而仪器分析法以测定物质的光学性质、电化学性质等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变化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及色谱法等。从发展历史来看,分析化学经历了从以化学分析为主的经典分析化学发展到以仪器分析为主的现代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两类分析方法都应作为新时代工科本科生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传统的一些分析化学教材,内容上只是以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中的吸光光度法为主,而没有其他一些比较重要的仪器分析法的教学内容,而仪器分析法的教学内容经常被非化学专业列为必修的基础课程[2],因此,选择一本既有化学分析,又有仪器分析教学内容的合适的教材,非常必要。燕山大学环境工程学科根据此特点,选取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中的《分析化学》教材,这本教材符合上述的要求,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同。

二、优化教学内容,适应人才培养需要

结合近几年社会对环境人才的需求,燕山大学环境工程在对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时,突出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力争做到课堂教学“学时分配合理,授课内容洞察学科前沿”。

在教学内容上,因为学生的专业是环境工程,将来分析的对象肯定也是环境污染物,因此燕山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在认识到这一点的基础上,大胆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危害这些教学内容,针对这些环境污染物,将所适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对号入座,使学生们既深刻理解到了环境污染物的相关内容,又掌握了这些环境污染物的分析方法,一举两得,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和调整,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结合讲授的内容,加强课程与专业的紧密联系,将国内外生产、科研中的一些最新研究技术成果、学科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等信息适时地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变黑发臭,蔬菜农药残留等问题,力争让学生了解前沿知识的动态,增加其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主动地寻求知识。

三、注重与学生的沟通,革新课堂教学方法

搞好课堂教学,是实现“教书育人”宗旨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形式,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和“双向交流”的主要场所。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注重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燕山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在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中,注重融合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将专业知识和化学基础专业知识进行融合,将实际分析技术案例搬到课堂上,采用学生分析讨论的方法,增加师生的课堂互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受学生欢迎。另外,注重学生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比如,应用excel和origin软件处理各种测试方法中的标准曲线的线性拟合,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准确性,掌握数据处理的技巧和拓展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四、设计专业性的实验项目

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实验教学是分析化学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环节。同时实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的专业实验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3-4]。

为确保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在教学改革中,主要针对分析化学的.实验项目做了大胆改革,既要涵盖主要的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知识,又有针对性地将所有的实验项目都和专业联系起来,即测试的指标都是在环境工程专业将来工作中大量用到的测试指标。改革中具体的实验项目有水体酸度和碱度的测定,自来水硬度的测定,溶解氧的测定,电镀废水中铬的测定和有机磷农药的色谱法测定。这些测试项目都是专业中经常接触到的,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实验项目,提高学生分析化学知识与专业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了理论教学效果,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得以较大提高。

五、结束语

针对国家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燕山大学的环境工程学科,在积极分析目前教学情况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创新性的教学改革,注重了化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有效结合,不仅使学生学到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而且使学生产生了对专业的浓厚兴趣,为高等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蔡宏伟,王志花.分析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3.

[2]孟磊,袁超,李聪,等.非化学专业研究生仪器分析教学改革初探[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8):189-190.

[3]高艳红,李紫薇,何晓燕.分析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1-43.

上一篇:高中生关于劳动节的演讲稿下一篇:游广州塔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