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设问”对学生的作用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中的“设问”对学生的作用(推荐10篇)

教学中的“设问”对学生的作用 篇1

保小——Zhangzhengping [摘要] 教学设问环节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启发作用。因为设问是一种常用的启发方式教学。设问一出,学生就要动脑、动口和动手,所以教师在授课中要提问有高质量的设问,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以尝到思维飞跃之果,从而对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教学 设问 学生 作用

课堂设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诸如知识面、驾驭教材、洞察力、控场技术等),也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设置问题以提高教学效果呢?

在<<标准>>中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关于“如何做”“如何设问”的知识,特别应注意让学生在尝试,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对数学问题知识的体验和认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设意识与实践能力。

我在小学7年的教学中发现“设问”是这一教学环节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启发作用。因为设问是一种常用的启发方式教学。设问一出,学生就要动脑、动口和动手,所以教师在授课中要提问有高质量的设问,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以尝到思维飞跃之果。在教学中,本人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提出设问:

一、在教学中知识的关键处设问

要善于围绕教学中心抓住课堂教学的关键提问,能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如:在教学“求平均数”时,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我在引导学生做游戏(两队各三名同学挟珠子比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比赛不公平,我抓住学生的疑问进行设问:“怎么不公平”谁能举例说明:怎么不公平呢,如,学生说:淘气队是4个人挟的珠子,23+35+21+28=107个,而笑笑队是3个人挟的珠子:34+40+26=100个,就不公平了。就引出对平均数含义的进一步的了解,我可以继续提问:要做到公平又不能重新比赛了,该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学生经过讨论,发现是要平均分?我继续提问:怎么平均分呢?请举例说明,淘气队:(23+35+21+28)÷4求出淘气队平均每人挟的珠子的个数是26个。笑笑队:(34+40+26)÷3求出笑

笑队平均每人挟的珠子的个数33个。我提问:26是那组数据得平均数呢?33呢?学生回答以后。继续设问:在参加比赛时人数不同的情况下,要是比赛公平,应该比较总数还是平均数呢?应该怎么求平均数呢?学生发现:总数÷人数(份数)=平均数。由于问题提在关键处,学生围绕关键处观察、思考,所以理解得深、记得牢,很快就能求出平均数的值。

二、在新旧知识探索规律中设问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学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性,所以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突出数学知识的特点及规律,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才能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从而正确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因为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伸和发展。在教学新知时,注意在知识的内在联系处设问,有利于学生建立和加深理解新概念。如在教学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时,先出示一道口算题是旧知的引出:6x4=(),学生算出结果是24,然后再出示60x4=(),600x4=(),在引出新知0.6x4=(),6x0.04=(),让学生算出结果后,可拟定如下设问:(1)积与因数变化有什么规律?(2)你发现什么问题呢?(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后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就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从而在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由于学生发现了规律,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愈加浓厚,使他们掌握这些知识就更加快捷。

三、在相似并且易于混淆处设问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形式相近、联系紧密的概念、法则、公式等极易混淆,影响学生准确掌握和运用。因此在这些相似易混处设问,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首先要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有无穷的奥妙,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激情,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形成良好的心理动力。如“平均数和平均分”是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教师可以采用图解配合设问的方式辨折。借助平均分和平均数的意义设问:平均分和平均数是不是完全一样呢?引起学生好奇和激情性。举例说明如:把12块糖平均分给3个孩子,每人能分多少块糖呢?是什么意思呢?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学生:(12÷3=4)。

算式每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知道平均每个孩子分4块,这个4块是每个孩子实际分得数,(如果说3个孩子一共有12块糖,平均每个孩子分多少块糖呢?)(12÷3=4算式每部分表示什么意思?)这4是什么数?学生:(平均数)。因为不一定每个孩子都分4块糖。通过以上设问,引导学生进行两种分法的异同点比较,经过对比,可以沟通过两种关系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平均数和平均分是不完全一样的。从而学生恍然大悟、在会心的笑中,我知道学生已体验到了数学的趣味和奥妙,学生真的理解了平均数和平均分的意义及区别。

四、在生活化练习中精心设计设问使学生主动学习

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有不同的参与程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与新知相关练习问题,有意识地去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不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课堂教学能取得较好的效益,例如,我讲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做练习是,我给学生生动地讲“哥伦布竖鸡蛋”的小故事,并明确提出问题,你知道这篇文章约有多少字?是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解决问题地强烈欲望,教师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师还可以继续问:同学有什么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并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 学生可能会有议论,教师索性就让学生讨论一下,然后说明各自的理由。如,有的学生可能一个字一个字的数,有的学生说我是先数每行有多少字.如,2,4,6,8„„22,每行有22个字,有13行.有的是 22≈20 13×20=260大约有260个字,还有的22×13=用竖式计算.在倾听学生的答案.教师知道学生在交流中再次熟悉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充满着数学得问题(设问),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设问数学问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十分注重创设教学情境中得(设问),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也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知识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中的“设问”对学生的作用 篇2

根据新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模式的要求, 完整的语篇教学应该分为阅读前环节、阅读中环节和阅读后环节。

本文将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PEP教学为例, 探讨巧设问题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作用。

一、在导入环节巧设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自动性

导入环节是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设置巧妙的问题, 以促进学生思考, 有效地吸引他们的学习注意力, 使他们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在导入环节设置问题时, 教师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 教师在设置问题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思维成熟度, 问题难度应适中。太过简单的问题无法促成学生的有效思考, 而过难的问题又会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 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 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必须能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也就是说, 教师应尽量避免那些可以简单地用yes或no就能回答的问题, 引导学生在回答之前充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过的知识。这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 促使他们深入思考, 从而有效达成导入环节的要求。例如, 在讲解三年级上册Unit 6 Happy Birthday中的Story time这个语篇时, 在导入环节, 为了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 促使他们进行思考,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如下问题:

“Boys and girls, what presents would you buy for your friends when they have birthday party? What would you say to him or her?”

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 学生不再是课堂上被动的知识接收者, 而成为主动的思考者和探究者。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正式阅读环节巧设问题,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巧设问题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导入环节中, 同时也体现在正式阅读环节。通过巧妙的问题设置, 教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

具体来看, 在这一环节, 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 整体理解类, 如文章的整体结构、大意、中心思想以及作者的主要观点等。这类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大意, 进而养成快速略读的良好阅读习惯。

第二, 细节理解类, 如某个故事的发生的时间、地点, 涉及到的人物, 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等。这类问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迅速处理语篇信息, 快速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同时, 这类问题还可以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例如, 在讲解四年级的故事类语篇时, 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

“Boys and girls,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story? What is the cause of this story? Can you tell me the specific process of this story? What is the result of this story?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is story?”

三、在阅读后环节巧设问题, 拓展学生的思维维度和思考深度

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阅读后环节, 巧设问题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维度, 有效促成学生的深层次思考。为了有效达成这一目标, 教师在该环节设计问题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 所设置的问题必须是基于语篇内容的更深层次问题, 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并能在无形中促使他们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第二, 在设置问题时应注意学生的参与广度。也就是说, 这一环节问题的目标受众不是个别学生, 而是班内所有学生。要让他们都能根据自己对语篇的理解和生活经验进行思考, 并认真作答。

教学中的“设问”对学生的作用 篇3

二、循循善诱,保持学生坚决思维的持续性

在恰当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但怎样让学生这种思维的积极性保持下去并真正转化为好的教育效果呢?

1、设问启发要与学生的主体思维相吻合

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或集体研究讨论,必要时教师才给予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设问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喧宾夺主。因为最重要的往往不是问题的结论,而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不畏艰难的探求结论的过程,这时学生在智力情感等方面才会有真正的提高和收获。

例如:初中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相似的识别”这一内容时,教师常常会选用如下的例题:

已知:BE和CF是△ABC的中线,它们相交于G,

求证: BG=2GE

有些教师在学生一时没有解题思路时往往会急于引导学生想到连结辅助性EF,然后证明△EFG∽△BCG。这样一来教师就可能限制和干扰了学生独立的思维过程,没有与学生的思维同步,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时,总是会事先认真揣摩学生的思维心理,估计学生思维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先将不正确的思路排除,再将学生引入正途。对于这道例题,学生可能会去证明△BGF和△CGE相似,教师要让学生议论,先说明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相似,即使相似,也不符合求证的要求,这就为学生释去了疑虑,这时不须启发,学生也会利用E,F分别为AC、AB的中点的条件,想到连结EF。

2、不断为学生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数学思维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为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不断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合适的数学问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 问题要有方向性。②问题要有启发性。③问题的难度要适中。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是关键性的问题,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前面“用三角形玻璃被打碎成两块来引入三角形全等识别”的例子中,若学生无法自己找到解答方法的话,教师就可以这样设问来为学生思维搭台阶:“若带第一块碎玻璃去,则带去了原三角形边角中的几个元素?若带第二块碎玻璃去,则又带去了原三角形边角中的几个元素?”这就是一个极为关键性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它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并为学生学习 “角边角公理”奠定了基础。

教学中的“设问”对学生的作用 篇4

内容摘要:“90后”大学生成长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多样化等复杂的环境中,他们有着思想活跃,价值观多样化等时代特点。电影对当代大学生有着广泛的影响,要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前一味灌输的方法已经不太适用,我们务必要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式。电影是一种有效的载体,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电影的育人功能,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电影,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未来。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对当代大学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把电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载体,用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在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在娱乐中受到启发,能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引入电影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已经从“80后”过渡到“90后”,“90后”大学生成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网络信息极大丰富了这一代大学生的视野,更新了他们的思想,但是这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碰撞。在各种文化相互渗透的今天,要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着巨大的责任,但是,当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改进。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新缓慢,更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无法及时解决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而且,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偏重政治教育,对道德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度不高,不利于从思想上对“90后”大学生进行全面塑造。其次,当代“90后”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个体意识较强,传统的单纯说教的方式很难让大学生接受,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优秀的电影作品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电影被艺术家们称为第七艺术,它通过语言的描述、音乐的渲染、画面的展示使人们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这种声画结合的形式比书本上的文字更形象、更有感染力,学生不愿意听灌输式的空

洞的理论教学,但对于电影这种艺术作品中诠释的价值观比较容易接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道德品质融入血液,用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电影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电影早已大量涌入了人类的生活,成为大学生娱乐的焦点,电影丰富多样、直观形象,不仅有娱乐性,而且还有一定的教育性。把电影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情感得到升华

1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过程是在一定外界环境决定性的影响的条件下内在的知、情、信、意、行诸心理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思想政治品德情感对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起催化、强化作用。而电影有着强烈的情感征服感,影片中刻画的有血有肉的形象能够深深的克在我们的脑海中,比如《离开雷锋的日子》、《小兵张嘎》、《举起手来》等优秀的电影,电影中塑造的这些形象牵动着观众的情感,随着电影内容的变化,观众的感情也随之变化:忧伤、欢快、愤怒、甚至落泪。在各种感官的刺激之下,观众能与影片中的人物引起共鸣,在感情的跌宕起伏中观众的心灵得到震撼,更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在不知不觉中情感得到升华。

(二)是培养爱国主义的形象教材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精神在民族团结和抵御外敌中曾经发挥过重大的作用,在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依然重要。但是,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之后,虽然给我们带来了经济上的飞跃,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在部分学生中滋长了崇洋媚外的思想,贬低自己的国家,这使得爱国主义受到了一定的挑战。而革命题材的电影作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增强民族自尊心,比如《长征》、《建国大业》、《金陵十三钗》等,通过这些影片,使学生从中感受到革命时期无论是共产党人还是其他的爱国人士都不怕牺牲,为了中国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昭示着中华儿女保卫祖国的赤子之心。透过一幕幕历史事件,一个个平凡而真实的故事,让人们为这些革命热情所感动,有利于增强1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94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有效手段

电影对人具有教育功能,电影对人的影响是渗透到骨髓里的,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也是因为一部电影,当他看到电影里一个华工被外国人侮辱,而其他华人麻木不仁时,他深刻感觉到治疗国人精神上的疾病远远比身体上的疾病重要的多,于是他毅然改行。电影对人具有如此深刻的教化作用,新时期的今天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文化也在相互渗透,电影也是一种宣扬自己国家价值观的隐形武器。好莱坞电影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范围相当广,深受当代大学生喜爱,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影视作品来宣扬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这也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青少年的思想造成了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中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还表现在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优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等。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我们的优秀电影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这种形式能够消除学生对说教的逆反心理,在观看过程中受到熏陶,使正确的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的意念中,激发学生的高尚理念,同时也对大学生进行了道德教育。

三、高校实施电影育人的途径

教学中的“设问”对学生的作用 篇5

(宁夏西吉县兴平乡赵垴小学小学 教师巩志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常常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也可以对学生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现就我在教学中所运用的“分组讨论法”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课堂上,教师常会提一些问题让学生们去思考,这时我们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比如邻近的两桌一组或三桌一组,让他们对同一问题进行各小组的讨论。学生在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他们会自发的进行任务分配,如谁记录、谁总结、谁发言等,这样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或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那么,通过分组讨论法,在小组中,一部分自信心较差的同学会在组内伙伴们的鼓励下进行积极的讨论,甚至作为小组代表发言,时间一长会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这些学生重新获得学习的乐趣。

三、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以前我们“填芽式”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抹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发掘,久而久之便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在进行分组讨论时,一部分不爱思考的学生有了一个独立思考的平台,和同伴一起讨论问题,他们消除了对老师的那种胆怯心理,进而可以自由、大胆的思考,时间一长,他们均会在课内外对一些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行思考,逐渐养成爱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大都受父母溺爱严重,养成了目中无人、我行我素的恶习。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他们可以倾听到同龄人和自己不同的见解,慢慢地他们会发现别人身上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从而正确的认识自己和对待别人、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提高学生概括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在分组讨论中,各小组常会派代表进行总结性的发言,这就需要对每位小组成员的答案进行高度的总结和概括,为了在总结发言中比其他小组有优势,每组成员都会“出谋划策”、进行概括,这就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概括、总结能力。

教学中的“设问”对学生的作用 篇6

小学生有着天性爱玩,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特点,新知的学习中如果带有故事的可爱人物和动人情节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对老师来说,这样的教学是有趣的,是寓教于乐的,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学生也自然就会带着积极的情绪投入到教学中来,互动的教学是老师所最期待的。对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是愉悦的,是主动的,因此也一定是事半功倍的。教学中不仅要收集各种有趣的故事,更要学会自编故事,并不是每个教学内容都有相应的故事与之配对。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的便捷获取尽可能多的趣味故事,也可以自编故事情节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从而一改数学学习枯燥的现状。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没用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枯燥的学习会让他们对学习失去热情,我们要做的是通过故事让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数字的认识时,我把喜羊羊、海绵宝宝等小学生所熟悉的动画人物运用到数字认识中,小孩子对动画人物有着很深的感情,容易产生共鸣,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更加活跃,学生自然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了,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会慢慢接受数学,爱上数学。

2在游戏活动中导入数学教学

小学生还处于好动、爱玩的成长阶段,小学生在玩游戏时,身心都是出于轻松的状态,也是大脑最为活跃的时候,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不能再采用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学生不仅会抵触这种教学方式,还会因此讨厌数学,最终会导致教学质量低下。教师如果采用趣味性教学,以学生的兴趣为先导,结合知识进行教授,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会对数学产生好奇的心理,从而想要进一步的对数学知识进行了解,尝试数学的实践应用。比如教师在进行“元、角、分”这一章节的教学时,老师可以采用玩家家的游戏方式进行教学,老师扮演小贩,学生扮演爸爸、妈妈、儿子,教师将一些玩具标价,给学生准备一些圆角分的钱,让扮演“爸妈”的学生首先给“儿子”一定数量的钱,然后让“儿子”来买玩具,在这个游戏过程中,老师教授学生识别圆角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高兴的玩游戏,还能让学生快速的掌握数学知识,在愉快的氛围中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通过“动手”开发学生的智能

小学生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有限的,因此,在数学的学习中会遇到很多不能理解的情况,小学教师在课堂上要首先要解决学生这一问题,因此要加强小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的培训,从而让学生在能读懂题目的情况下进行自主学习,加深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三角形这一课程的学习时,老师可以带一些平时小孩都爱玩的积木进入课堂,让学生拼积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动手进行拼图,还能在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对三角形的了解。老师在学生进行拼图时,可以进行指导,为学生讲解三角形相关的特点等,全方位的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

4通过巧妙设计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业的设计形式不拘一格,只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将趣味性融入到作业中,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作业的作用就得到了充分发挥。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为例,针对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可以将作业设计为:小明在实验室作清洁,失手将一块三角形玻璃摔碎,三角形的玻璃一分为二,想去买一块回来,又不清楚三角形的尺寸,此时小明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对此问题跃跃欲试,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说选有一个角的玻璃,将角的两边延长,但玻璃的形状却无法固定;有的同学说,选有两个角的玻璃,将角的边延长,交于一点,此时,三角形的形状便固定了,问题迎刃而解。将作业融入一些趣味性,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总结

教学中的“设问”对学生的作用 篇7

认知心理学认为, 思维的过程即是在一定知识储备基础上, 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认知活动对知识信息进行加工推理, 以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由于所掌握的知识信息量的差异和对比较、归纳、分析等认知策略掌握程度的差异构成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异。据此, 在历史教学中, 基于学生思维过程的课堂设问, 应该既要根据学生既有的史实储备和认知水平, 把握设问的分类、顺序和难度, 做好课堂设问的初始设计;又要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反馈, 遵循分析、比较、归纳等认知活动的规范性程序对问题进行调控, 积极引导学生思维。

一、课堂设问的初始设计

在课堂教学之前, 教师须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 做好课堂设问的设计。抛开具体课题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差异, 在普遍意义上, 课堂设问的初始设计主要是要把握好课堂设问的分类、顺序和难度。

1.设问的分类

课堂教学的设问主要包括引导学生探寻知识信息和对知识信息进行加工推理两类。具体到历史教学中, 前一类设问主要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基本史实的再认、再现, 例如“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后一类设问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 以对历史事实进一步分析和探究, 例如, 以宗法制为例, 说明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探寻基本史实是学生完成知识建构, 达成课堂教学知识目标的必要步骤, 同时对基本史实的收集、探寻也是学生进行历史分析、综合、比较等更高级思维的前提。但知识目标仅是目标培养的一个方面, “如果你要发展学生的思维技巧, 你要记住, 最终重要的不是学生知道什么, 而是如何运用所知道的东西”[2] , 因此, 教师对于知识信息进行加工推理类的设问也应是课堂设问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的历史教学, 片面强调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基本史实类的设问比重过大, 而对引导学生分析、综合、比较历史事实重视不够的问题。新课程明确要求教学要“注重探究学习, 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 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解释”[1] 。因此,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恰当把握两类提问的比例, 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和探究。

2.设问的顺序

思维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信息的收集探寻应当在信息的加工处理之前完成, 换言之, 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探究必须以学生对历史事实已有较好掌握为前提。可以设想, 如果学生对某一基本史实不了解, 那他如何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进行分析、探究呢?教师的主要智力任务是监控学生的信息处理过程并用适当的启发性问题加以引导, “在每一阶段中完成认知任务时, 教师必须保证这一认知任务以最合适的顺序并且在正确的时机出现”[3]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教师发问后, 学生没有任何积极的反应, 教学陷入尴尬的沉静。出现这种尴尬局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设问超越了学生的实际, 脱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 教师一定注意把握好提问的顺序, 避免在学生史实储备不充分的情况下, 要求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等探究性活动。

3.设问的难度

分析、比较、评价和归纳等每个认知活动都意味着一定的思维策略。分析是将一个整体事物按一定的关系拆分成若干思考单元的认知活动, 它是其他思维过程的基础。分析有两个步骤:一是确立分析框架, 依据一定的分析框架对研究对象分解;二是按照分析框架, 在框架内组织历史信息。分析是其他思维过程的基础, 在分析的基础上比较思维过程包括三个基本步骤:首先, 对比点的寻找, 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比较;然后有哪些相似点和不同点;再次对相似点和不同点的因果解释, 三个步骤逐次递进。建立于分析之上, 评价有两个过程:首先, 评价标准的确认, 即我们从什么角度来评价。评价标准越清晰评价思维越有效, 然后是对评价对象, 按评价标准进行辨别归类, 通常是按照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归类。归纳是通过有意识地收集、筛选信息以得出某种结论的思维过程, 归纳包括组合相关的历史信息、排除无关信息、突出有用信息、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等一系列步骤。

不同学生之间对各种思维策略掌握程度存在差异, 当我们提出“分析、比较、归纳”等设问时, 学生未必能对分析、比较等思维程序、思维指向有准确把握。当我们提出一个问题, 但学生不能理解问题的思维指向时, 问题也是失败的。问题的设计要尊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异, 力争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水平,

二、课堂设问的过程控制

初始设问的设计是建立在对学生思维水平和知识水平的预估基础上的, 在实践中, 这种预估不可避免地可能存在误差。并且更为重要的是, 课堂设问的目的本身不在于力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给出明确、完整答案, 而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调动学生思维。因此, 根据学生对初始设问的回答, 对设问进行调整、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为课堂设问的过程控制进行分析, 我们把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大体分为:较准确, 完整地回答;史实欠缺;思维方法欠缺等三种情况, 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 教师应当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

1.较准确、完整地回答

学生能完整准确地回答初始问题, 说明学生对相关史实和思维方法都有较好的掌握, 此时应当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性的反馈, 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时单纯的表扬赞美还不够, 必要时可根据情况给学生附加新的问题, 把问题引向更高的思维层次。如, 学生正确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后, 可按照“识记——理解——应用”的递进顺序, 追问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呢?“从而推进下一步的学习, 促进深一层次的问题解决, 最终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4] , 保持学生的思考动力。

2.史实欠缺

史实不充分导致对问题的反馈是不完整、模糊、甚至是包含错误的。即发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归纳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基本史实遗漏, 这种遗漏有可能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史实、知识在考虑问题时, 没有对史实加以注意, 也有可能是学生对相关史实缺乏了解、掌握。据此, 教师应当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 针对学生可能具备相关史实、知识在考虑问题时有所忽略, 教师可采取补充提问的方法, 指引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注意。如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时, 发现学生对于洋务运动在工业化、发展近代国防、创办新式学堂培养近代人才方面都有很好的阐述和分析, 欠缺没有提及经济结构变化时, 教师即可追问“洋务运动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没有什么关系呢”以作为对学生的注意力指引, 导向学生可能遗漏的信息。在此情况下, 如学生仍无从回应, 说明学生对与该问题相关的基本史实掌握不充分, 此时, 教师则应提供新的历史材料, 弥补学生的知识遗漏。

3.思维方法欠缺

由于对思维方法缺乏掌握, 而导致回答模糊、不准确或错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能会发现, 通过对基础知识的考察, 学生明明已经掌握了相关史实, 但仍无法回答所设问题, 这就说明学生缺乏相关思维方法的掌握。此时, 教师应当给予必要的思维方法提示, 为学生做好思维引领和示范。常用策略一是给出一定回答框架, 二是对问题进行分解。

仍以洋务运动为例:如在你学习完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后, 设问“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影响”, 而学生却无从下手, 所反馈的答案散乱无序。教师可给出一定的框架“试从政治、经济、国防、文化教育等方面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影响”, 一个好的问题应该是一个高级组织者, 他为紧随其后的回应提供了一个框架。从对问题分解的角度来讲, “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可按照分析思维的规范性程序, 分解为“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和“请分别从这些方面来谈谈洋务运动的历史影响”。问题拆分到什么程度, 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思维水平和面临问题的反映而定。针对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我们可能要不断进行学习任务分析, 直到某一技能被认为是非常简单的为止”。[5] 为问题提供回答框架和对问题进行分解的目的都在于, 对学生的思维示范, 学生可将老师提供的思维规范性过程内化并熟练掌握, 从而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论, 学生的规范性思维过程, 是我们课堂有效设问的理论基础。在基于学生思维过程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保持基本知识类设问和对知识进行的分析、探究类设问的比例、顺序和难度, 同时针对学生的思维水平的差异和常见的错误思维习惯, 要注重引导,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把思维学的相关理论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形成科学的课堂设问策略, 对于提升学生可迁移的终身发展能力,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4.

[2][美]R.J.斯腾伯格.思维教学[M].赵海燕,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93.

[3]刘宏武.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建构[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4:44.

[4]赵萱.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探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1 (8) :11-13.

教学中的“设问”对学生的作用 篇8

(章微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第十中学 邮编:321027)

摘要:为了更好的发展素质教育,我们必须在全社会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因为创新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成为我国新世纪人才战略的关键。而创新精神需要问题意识,为此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精心设问,无疑是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途径

前言: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努力创设一种问题情境来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良好情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

中学生的思维与认识总倾向于直观性和形象,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问题意识,在拓展知识领域的同时,也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体表现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某种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还能起到诱导创新兴趣的好效果。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全等的定理时,可以让每个学生利用直尺和量角器在白纸上按照给定三个角和三条边各作一个三角形,然后与其他同学所作三角形进行对照,看看能否重合,这时学生们会发现三条边作的是能够重合的,而三个角是不一定能重合的,教师在此精心设计情境下就是不提问题,学生的探究兴趣也已经高涨了。这样通过同学们的动手操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蕴于简单实验之中,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促进学生认知理解。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师正确引导,激发学生对问题保持敏感性和好奇心,敢于质疑,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利用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造成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矛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认知失调,激发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因此,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

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3、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生创造性思维起源于对问题或困难的认识,是围绕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们可以在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之间制造了一种不协调,展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并在问题的引导下,打开思维的大门,进行积极的思维探索,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样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践活动,激发了创新思维,并把思维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二、精心设问的途径

积极探索精心设问的途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的能力,发展学生已有的和潜在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1、讲数学故事,创设趣味型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穿插或引用一些故事和史实,必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讲述古代木匠师傅能只凭一把尺子判断相交的两个木条是否垂直,然后教师现场演示:在两角边上从顶点用尺子量出三寸和四寸,再通过测量第三边是否为五寸来判断是否垂直。学生马上可以用手上现有的工具验证,即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激起了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数学教学中,选取典型的数学故事材料引入新课,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体会到数学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一些比较专门的领域中,是一直贯穿社会生产、生活中各个方面中的。它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从每日的天气预报到个人的投资方式,如:购买股票、购房、保险等都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充分运用这些故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接受相关知识的能力,还可以加深对所学东西的理解,将数学知识渗透到生活之中。

2、利用数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来创设应用型问题情境

数学的特点是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设计数学问题,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什么是同类项的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了下面的问题情境:教师拎上一篮子水果,是由苹果,梨,桔子等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水果混合而成,问题是:如何尽快把它搞清楚各种水果有多少种,学生自然会把它们分类后数出,教师顺水推舟通过与学生的问答引入同类项和合并同类项概念。这样不仅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利用反思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反思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进而产生新的发现,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具体创设如下:

(1)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如果解题不顺利则反思:自己是否很好地理解了题意?是否弄清了题干与设问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常见图形或形式能比较快的发现?在解题过程中曾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这些问题后来又是怎样解决的?如果解题顺利可以反思:这样的题型是如何变化出来的,这样的结论能否转为他用。

(2)对解题方法与技能的反思:即解题所使用的方法、技能是否有广泛应用的价值?如果适当地改变题目的条件和结论,问题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等等。

(3)题目立意的反思:即所解决的问题有什么意义?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4、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有利资源创设综合型问题情境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作为工具性学科的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将

更为密切,更为广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或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创设问题情境,在解直角三角形一章中,利用平面镜测量树的高度一例中,就很好的体现了学科间的整合问题,让学生的科学知识有了用武之地,也让教师有了创设跨学科问题情境的很好的机会。这样不仅让学生切实体会数学思想无处不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还能有效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工具性,而且能拓展教师复合型教学的思维空间。

结束语:

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精心设置课堂问题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是引导学生进入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它能够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开拓和引导学生的思路,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教学中的“设问”对学生的作用 篇9

一、中职生的职业礼仪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

1.中职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中职职业礼仪教育与学生的道德修养密切相关,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劳动者素质。因此在中职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职业礼仪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具备了职业理论,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面向社会岗位。学生具备了职业礼仪,形成了人与人交际的规范,在职业中遵守礼仪,让学生在日后的社会交往活动中有序、有礼、有章可循,更加具备职业竞争力。笔者辅导的学生职业礼仪在河南省获一等奖,那么笔者也坚信这个学生在未来的求职路上会比其他学生更具有竞争力。职业礼仪让更多的学生明理、守礼,会更容易获得职场的青睐。

2.礼仪是衡量人类文明的准绳,也是衡量学生是否具有职业素质的重要方面

中职生毕业以后面临的是就业,因此中职生是否具备职业素质决定着中职生是否能够顺利地找到工作。在中职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职业礼仪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改善公众形象,而且有助于提高每个人的文明修养和素质。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相应的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各项职业礼仪训练,让学生能够具备职业技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中职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一些中职生缺乏礼仪,表现在不尊重他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基本的待人接物礼仪等礼仪问题。()这些学生有些是因为家庭原因,有些是因为初中教学以考试为中心,缺乏相应的礼仪训练,还有些学生是因为某些社会原因。当学生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明显表现为礼仪缺失的时候,学生的职业素质也很难让人耳目一新。因此作为中职礼仪教师,要强化礼仪教育,将礼仪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的职业素质真正得以提升。

二、家校结合开展职业礼仪教育

1.营造良好的学校职业礼仪教育氛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中职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礼仪,对于学生的`职业技能是非常有帮助的。社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不仅需要良好的礼仪素养,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诚实守信的服务意识,要具有礼仪能力,具有综合素养。在中职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不但要将礼仪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还要让学生在个人礼仪、社交礼仪、职场礼仪的训练中注重自身文明的言谈举止,在生活中展示自己的魅力和风采。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校以及班级礼仪教育氛围,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典型案例分析、学生示范、习惯养成等各种活动中学习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相关的礼仪。在校园内,教师也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礼仪气息的文化校园当中,在校园内学校要设置礼仪画廊,在校园墙壁或者教师之内,要布置一些礼仪内容,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礼仪意识。

2.家校联合进行职业礼仪教学,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打好基础

职业礼仪教育如果仅限于学校教学,效果不会很明显。学生可能只把礼仪教学看成一门学科,而不愿意在校外或者在家庭内运用礼仪,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学校内学到的职业礼仪运用到社会交往当中,让职业礼仪教育更好地和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服务结

合起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家中开展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并和家长联系,邀请家长与学校保持一致,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礼仪教育工作。

三、职业礼仪教学让学生在真实情境模拟中进行训练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学生的职业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职业所需的技能,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侧面。教师不但要强化职业礼仪训练,而且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平台,让学生在礼仪运用中感知到快乐,让学生能够在职业礼仪服务中提升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真实情境模拟,并引导学生在各种平台中积极表现自己。笔者指导的学生在职业礼仪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学生感觉到技能培训有意义,有价值,也更愿意在社会生活中展现自己的风采。

总之,职业礼仪教学在中职学生素质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不但要从多个层面加强学生的职业礼仪教学,还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各种职业礼仪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中职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梁杰锋。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作用研究[J]。现代交际,(06)。

[2]余添。职业院校礼仪技能教学改革简论[J]。教育与职业,(05)。

[3]陈瑛。中职文秘专业礼仪课程考核体系有待完善[J]。秘书,(09)。

教学中的“设问”对学生的作用 篇10

一、有效设问

课堂设问的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美国教育学家彼得·法林在其《教学的乐趣》一书中指出, 指出问题和重要性 (隐含的意义) , 让学生参与课堂, 教师就可以把信息传递变为对意义的追寻。Marylou Dantonio和Paul C.Beisenherz在其所著《课堂提问的艺术》中总结了有效提问的相关论述:“为了实现有效提问, 必须用教学目标来指导提问。……教师在提问时, 必须及时发现和灵活应对学生的需要和兴趣。”Wilen (1987) 为教师的有效提问提供了相关建议和标准:“设计提示课文结构和指导的关键问题。问题的措辞必须清晰、明确;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要有逻辑地、连续地提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有水平区分度;问题要紧追学生的反馈;回答问题时, 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采用能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提问。”[1]需要指出的是, 以教学目标指导提问, 是有效设问得以可能的前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构成教与学之间对话的两个部分即教学目标和学习结果。彼得·法林将其称之为“对教学之旅作出承诺”。有效设问涉及诸多环节, 它是一个过程、一个系统, 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教学实践。作为链接教与学的桥梁, 有效的设问会让教学变成一种理想的类似掷飞碟的游戏, 而不是像一场棒球比赛。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加入问题的讨论, 抓住某个观点, 然后再把它掷给别人。于是, 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而是生机勃勃。

二、问题设计

(一) 问题设计的原则

根据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实际, 结合视觉文化语境的大环境, 笔者提出以下问题设计的原则。

1.注意关联性与合理性。 (1) 问题与目标关联。一是, 问题与教学目标相关联。问题是促成师生对话的桥梁, 问题的设计必须在教学目标指导下设计。时刻关注每一个问题的设计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要求。二是, 问题与设问目的相关联。问题必须有目的性, 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设计问题时需要先问自己, “问这个问题, 我的目的是什么?”是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是促使学生展开讨论?是帮助学生回顾和组织自己的思维过程还是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当教师们明确了问题的目的以后, 他们就可以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反应。”[2]明确设问目的不仅使课堂上的师生对话更加条理明晰, 对教师的反馈和评价也有着指向和限定作用。 (2) 问题与经验关联。问题与经验的关联包含两层含义。首先, 问题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相关联。“问题是开启学习大门的契机, 并能与先前的学习相关联。”[2]这意味着“从学生已有或现有的知识体系中, 通过具有开放性、延伸性的提问方式逐步引出新的知识。”[3]其次, 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 尤其是与视觉经验相关联。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 笔者发现学生不是对视觉化的信息不感兴趣, 而是对美术课上看似与他们生活脱节的知识没有兴趣。加强教师所提问题与学生生活经验尤其是视觉经验的关联, 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兴趣的保持事半功倍。问题的难度应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设计注意难度适中, 避免由于难度过大而使学生望而却步, 亦也防止太过简单使学生感觉乏味, 失去兴趣, 思维能力无法得到锻炼。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评估学生的能力, 问题难度的设定应接近智力的“最近发展区”, 也就是学生在自己的努力思考中、教师的引导或同伴的协助下就能够得出答案。此外, 虽然我们强调在问题设计中加强关联性, 但是问题总体上要符合实际, 与目标、经验的联结应顺理成章, 避免牵强附会。

2.强调普适性与针对性。在视觉文化语境下, 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图像信息, 人人都需要具备解读图像、影像的能力。而审美意识的贫弱、审美能力的低下是中国美术教育中的突出现象。从中小学开始, 面向所有学生, 以问题作为桥梁, 强化其审美意识, 提升其审美能力的意义不言而喻。设计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全体学生的知识层次、认知水平、学习潜力和学习态度, 且尽量使问题能够代表大多数学生的疑问, 让问题具有普适性, 能够促进大多数学生思考。例如, 在讲授立体主义风格时, 笔者首先介绍了相关背景常识, 然后设计了以下问题:“你认为毕加索作品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设计这个问题的初衷是:在前面相关知识的铺垫下, 学生有了进一步分析、评价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可能;此外, 虽然学生非常熟悉画家毕加索, 但普遍很难真正理解他的作品。所以理解画家作品的价值所在是学生非常关心的问题, 具有普适性。问题设计中注重普适性的同时,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还应注意将问题按照难易程度及认知操作方式等差异进行合理配比, 既有比较简单的问题, 又有难度稍大的问题;既有感知类的问题, 又有深入分析的问题,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 教师应当将问题进行衡量, 考虑问题的回答对象, 实现课堂教学中思维发展的最大化。

3.突出创新性与可行性。创新性是指问题切入角度的创新, 这是决定问题是否新颖的关键因素。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 面对一些司空见惯的问题, 即使难度适当, 对于学生仍然没有太强的吸引力, 无法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此类问题贯穿教学始终, 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 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创新性的问题具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找到与学生相关的恰当关联点, 延伸出去, 形成角度创新的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笔者在引导学生鉴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大卫》时, 引导学生将这尊《大卫》雕像与其他雕塑家创作的《大卫》雕像进行比较后, 讲述了《圣经》中关于大卫的故事, 学生发现原来大家所熟悉的那尊《大卫》雕像并不符合《圣经》中的描述。这一步为学生奠定相关的知识基础。接着笔者提问学生“雕塑家为何改变《圣经》中对大卫的描述, 将一个少年大卫做成青年形象?”问题的切入角度出乎学生意料, 在好奇心的引领下学生们表现出一探究竟的强烈欲望。但是问题的创新性需要把握“度”, 在问题设计中, 力求角度创新的同时要保证问题具有可操作性, 即可行性。避免落入一味追求创新性而忽视问题应有价值的泥潭。

(二) 问题的特点

1.围绕图像展开。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基于美术学科的特点, 力求问题尽可能地围绕图像展开, 通过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从图像出发, 客观地评价和理解美术作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 》中明确了高中美术的课程性质: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 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 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 陶冶审美情操, 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 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4]新课标首先强调了美术学科的“视觉性”, 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无论涉及社会背景、作者经历还是艺术风格等方面的问题, 都要从作品本身出发, 围绕作品展开, 换言之, 也就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以作品呈现出的视觉信息为出发点, 最大限度地发掘图像的力量, 由此感受作品的形式美感、体会作者的情感、了解图像背后的文化蕴含。

2.具有趣味性。新课标关于课程性质中也指出, 美术课程具有“调节心理状态, 促进心理健康的”的作用。美术课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也没有来自高考的学业压力, 所以能够吸引学生的关键就在于增加课堂的乐趣,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张扬个性、感受艺术魅力。由于课堂设问在美术鉴赏课中的重要地位, 保证所设问题的趣味性、愉悦性对于活跃课堂气氛事半功倍。问题通常注重考虑学生的个体经验,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力求问题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乐于思考和回答。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 学生的思维更加容易得到拓展, 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圆满实现。

3.凸显人文色彩。鉴赏的“鉴”强调的是辨别真伪, 而“赏”则是感知、体悟作品的品格、文化等蕴含。与此对应, 美术鉴赏课的问题设置应体现出人文色彩。新课标中将美术定义为“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的一门学科,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功能。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 引导学生热爱祖国, 理解美术文化, 弘扬人文精神。”[4]这一阐述表明了美术学科除视觉性以外的又一重要特征。美术体现了特定时代的文化与人文。因此, 问题不仅需要引导学生从视觉出发, 围绕图像展开分析, 还需要引导学生将作品置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 关注作品发生、发展所赖以立足的历史和文化, 即所谓的现象与逻辑相统一的解读方法。人文性的另一层含义是强调以人为主体, 尊重人的价值和权利。以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分析做出判断, 形成富有个性的见解和主张, 并且敢于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 这既是人文色彩的体现, 也是在视觉文化影响下的当今社会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种表现。

(三) 问题分类

1.按照问题的认知方式分类。 (1) 回忆。要求学生重现某些知识和信息的认知操作, 虽然属于低层次的认知操作, 但是对于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至关重要, 为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奠定知识基础。这一类问题与“布鲁姆分类法”中“记忆”相似, “关键是将这些问题放在‘构建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的大背景下’。”[2]。例:郭熙《林泉高致》中提到的“三远法”指什么? (2) 感知。这是美术鉴赏教学中常用的认知操作, 包括观察和感受两个方面。观察是鉴赏一件作品的基础, 是鉴赏作品的第一步, 也是艺术鉴赏中独特的认知方式。阿恩海姆指出:“感受只能是‘观看’或‘发现’的结果, 而不是‘观看’或‘发现’赖以进行的工具 (或能力) 。”[5]从整体到局部, 仔细观察作品中表现了什么, 进而体会作品传达的感受, 为进一步分析和评价作品奠定基础。例:画面中表现了怎样的景象?作品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3) 分析。将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 (或各个要素) , 并探究各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这是美术鉴赏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也是各学科学习中重要的认知过程。造型、色彩、构图、笔触、肌理、明暗等美术语言、艺术家的个人经历、艺术风格及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都可以看作是组成整件作品的各个要素, 确定这些要素自身有何特征以及各要素与整件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之间有何联系是“分析”这一认知过程的主要内容。例:《呐喊》这件作品为什么使人感到紧张、压抑?朱耷的作品有怎样的共同特征?与新古典主义的作品相比, 《自由引导人民》的笔触有何特点?古希腊临海、多山, 盛产大理石, 这些因素对古希腊艺术有什么样的影响? (4) 评价。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认知过程。就一件美术作品、美术现象或别人的观点给出自己的判断, 并寻求适当的理由加以支持。例:你觉得我们有没有必要学习经典艺术?你怎么看待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与韦罗基奥《大卫》的不同? (5) 创造。利用已有知识, 并把它们放置在新的情境和状态中, 产生出新的成果。例:你如何向前来购买美术作品的收藏者推荐一件表现主义的作品?假设我们在蒙克《呐喊》这件作品原基础上加以改动, 改变画面的感情基调, 你将让画面作哪些变化?

2.按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分类。 (1) 引起兴趣的问题。一堂课45分钟, 很难保证学生时刻保持精力集中的状态, 这就需要教师在关键的时间点、关键的教学环节上巧妙设置问题, 以疑激趣, 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探究欲望的作用。例如, 在讲授日本传统的“枯山水”园林时,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枯山水”园林既然有山水二字,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一定有山有水呢?”由这样一个故弄玄虚的问题, 激发了学生观察图片一探究竟的兴致。当学生看到园林的图片后, 发现在园中并未找到传统意义上的山和水, 笔者紧接着给出第二个问题:“那么这样一处既无假山又无水塘的景观为什么叫做‘枯山水’园林呢?”由一个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出发, 环环相扣, 教学内容的进行就顺理成章了。 (2) 促进深入思考的问题。即能够引向高级思维的问题。在认知过程中, “回忆、观察”属于较低层次的认知操作, “分析、评价、创造”是在前者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认知加工过程。“记忆不等于学习。学习是学生为了建构深刻而又概括的理解, 在有目的、有重点地实现知识的个性化和推广应用的过程中, 利用自己的观点进行自觉思考的结果。”[1]可见, 促进思考是学习的根本任务、教学的重要目标, 也是课堂设问的主要方向。例如, 在《古罗马时期的美术》一课结束前, 笔者提出:“导致古罗马时期建筑特别发达的原因有哪些?”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 并将美术的发展放入社会发展的整体文化情境中考虑, 引发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

3.按照问题提出的时机分类。“核心问题”和“加工性问题”的提出源自《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一书。作者提出了Qu:Est教学策略 (Questioning for Understanding:Empowering Student Thinking, 为理解而教学:让学生开动脑筋) 。 (1) 核心问题。“主要关注和指导课堂对话的内容和认知操作”的问题 (Dantonio, 1990) [1], 是关于具体教学内容的初始问题。在一段师生问答中, 教师设置的开放性问题, 是关于具体教学内容的初始问题。这些问题指明了相关的认知操作, 并且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堂内容。一堂鉴赏课的问题系统通常由多个核心问题构成, 是贯穿整堂课的教学主线。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有效地组织一系列核心问题, 使之有条理地、有明确逻辑顺序地构成围绕某一目标进行的课堂师生对话的基本框架。例如, 为了探究徐冰《新英文书法》的内涵, 笔者设置了如下一系列核心问题:观察类:观察《新英文书法》的文字, 你有什么发现?分析类:比较《新英文书法》和中国传统书法作品, 二者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阐释一下该作品展出国的文化背景以及参与到《新英文书法》书写中的人群特点与作品本身要表达的内涵有怎样的联系?评价类:你怎样看待《新英文书法》?观察类中, 带有明确的认知操作的动词:观察。也就是说, 这个问题主要希望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 捕捉其中的视觉信息, 帮助学生认识徐冰创造的这一书写方式的独特之处。第二步, 让学生观察传统书法作品, 比较两者的异同, 与自身原有知识相结合, 找到理解作品内涵的突破口。所以分析类中指明的认知操作是“比较”, 属于分析类的问题,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二者进行对比, 发现其异同点。第三步, 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分析作品表现形式和作品内涵的关系。分析类中提到“阐释”, 同样属于分析类的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要素与作品内涵之间的关系。第四步, 评价类中认知操作是“评价”, 也就是鼓励学生在前面一系列的观察和分析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加工性问题。学生对核心问题作出回答后, 教师根据其回答内容提出的后续问题。“后续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初始回答来解释、验证和支持自己的所思所想, 或者生成个性化的观点。”[1]下面我们仍然以《新英文书法》为例。师:观察《新英文书法》的文字, 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类核心问题) 生1:这些文字看起来很奇怪。师:请你解释一下这里所说的“奇怪”是什么意思? (加工性问题1) 生1:从结构上来看像是汉字, 但是写的内容看不明白, 每一个字都不认识。师:这是你的观点。还有没有其他发现? (加工性问题2) 生2:这些字用毛笔写的。师:用毛笔写就的文字, 有什么样的特殊效果? (加工性问题3) 生3:看起来更有中国汉字的感觉。师:以上是大家从整体上进行观察得出的结论。下面我们拿出其中一个字来看看。针对一个具体的核心问题, 教师提出了一系列基于学生答案的后续问题, 即加工性问题,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初始答案, 解释答案背后的思考过程, 体现了对思维过程的关注。在这段教学实录中, 教师首先提出了一个观察类的核心问题:“观察《新英文书法》的文字, 你有什么发现?”。当学生回答了直观的感觉“奇怪”后, 教师提出了一个加工性问题1:“请你解释一下在这里所说的‘奇怪’是什么意思?”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关键词进行解释, 让学生自己完善答案。当学生给出解释的答案后, 教师又提出了一个加工性问题2:“还有没有其他发现?”, 将整个问题的指向扩大至全班, 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 而不仅仅局限于一对一的师生对话。学生2发现作品是用毛笔写就的, 教师提出加工性问题3,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采用毛笔这种工具的特点和内涵。只有以学生的回答为基础来组织核心问题和适当的加工性问题, 才能建构出有效的提问。……为学生们创造了许多提炼观点、完善思想的机会。[1]

如前所说, 有效提问, 不仅包含对于教师问题设计的要求, 还涉及到问题提出后的相关行为, 如等待、反馈、问题的改进、由问题进一步生成新的问题等。这一系列的过程说明了有效提问应被作为一个过程、一个系统加以考虑。问题设计是否合理、可行, 设问是否有效, 还有待于教学实践的验证。

摘要:本文以视觉文化语境下高中美术鉴赏课堂的“有效设问”作为研究切入点, 探索改进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质量、提升教学品质的路径。也为高师美术教育和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对接研究提供资源和依据。本文提出“有效设问”概念, 探索了视觉文化语境下高中美术鉴赏课中问题的特点和设计原则, 旨在通过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获得“分析”与“理解”作品的能力, 进而学会批判性的阅读作品, 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关键词:有效设问,问题设计,问题设计的原则,问题的特点

参考文献

[2][美]Jackie Acree Walsh, Beth Dankert Sattes.优质教学提问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M].刘彦,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23, 19, 31.

[3]严永金.名师最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57.

[4]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2.

上一篇:常州花博会游记作文下一篇:在上海注册公司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