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类短视频的发展管窥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短视频是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信息形式, 特别是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及高度普及的当下, 其更加凸显出迎合公众需求、体现时代特征的特点。以纵向角度来看, 短视频最初出现在某个国外社交网站上, 然后在新闻媒体被广泛应用。在横向角度来看, 短视频与新闻节目、电视剧、电影等视频有一定的区别, 而资讯类短视频是诸多种类中的重要一种。由此可见, 进一步探究资讯类短视频的发展问题, 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一、资讯类短视频典型的传播特点

与工具类、社交类型短视频及电视新闻传统形式做比较, 资讯类短视频自身具有一些独特的传播特点。详细分析有以下几点:1.主体多元化。因为生产短视频的门槛较低及制作方式非常便捷, 这就让资讯类短视频真正体现了“人人皆记者”这句话的内涵。另一方面, 资讯类短视频行业还有一支十分专业的咨询内容制造队伍。2.内容碎片化。大多数资讯类短视频与电视新闻以往节目追求的“5个W”不一样, 其完全不必严格遵循以往视频制作中的叙事逻辑和形式框架, 凸显出显著的碎片化、简单化特点。虽然大部分资讯类短视频不能将事件的整个过程完整叙述出来, 但是可借助把多个短视频按照一定顺序连接在一起的方式, 就是可给短视频叙事空间的扩展提供条件。同时, 短视频的时间计量单位是“秒”, 这一特征可较好地迎合受众的新闻阅读习惯与需求。3.传播即时性。从时效性来讲, 资讯类短视频的传播速度排行仅位居现场直播传播之后。几十秒、数十秒的资讯短视频, 在短视频发布平台上, 能够高速度、高时效把正在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极速传播出去。

二、资讯类短视频的发展策略

(一) 资讯类短视频发展中的资质情况

2016年末,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加强微信、微博等各种网络社交平台视听节目传播管理的通知》, 有效加强了对微信、微博等各种社交网络平台 (涵盖微信公证号及微博账号) 面向大众的视听类节目传播过程管理。自此之后, 有关机构针对互联网中的视听节目及新闻信息类节目服务资质进行了更为严格的监管。对传统媒体创办的各种新的资讯类新闻媒体来说, 这两大资质均是水到渠成的, 比如央视网与新华网等。2017年5月, 国家信息办又颁布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该规定从6月份实施, 其强调借助网络直播、即时通信工具、公众账号、博客、论坛、互联网站等途径向社会各界提供网络新闻类的信息服务的时候, 需要取得网络新闻信息传播许可证, 严禁超越范围或未经许可开展网络新闻信息类业务服务。

(二) 资讯类短视频发展中的定位问题

资讯类短视频行业只有明确自身定位, 才能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才能实现更顺利的发展。资讯类短视频自从产生以来一直面临外界对其定位的质疑, 其到底是在做平台还是在做内容?换句话说, 资讯类短视频是做搬运工还是生产者?艾媒咨询有关调查数据显示, 在2016年前6个月我国新闻客户端新闻用户在客户端活跃排名中, 今日头条、腾讯新闻分别以32.6%、42.8%占据前两名。有调查数据还表明, 在食品类排名中, 腾讯视频、优酷土豆及爱奇艺位列前三。所以, 在这一情况下, 资讯类短视频需要及时做出科学选择, 是像今日头条、腾讯视频充当信息搬运工的角色, 还是成为新闻内容的生产者。

三、资讯类短视频发展中的思维问题

对资讯类短视频行业来讲, 不管是做搬运工, 还是做生产者, 首先最需要明确的是思维模式问题。到底是互联网思维还是传统思维。《大数据时代》这本书的作者在撰写这一本书的过程中很科学与恰当地诠释了互联网背景下数据思维的基本概念:“数据化的前沿应该更具个性化, 其直接触及了公众的情感、经历与关系, 其构思是大多数涉及网络企业的脊梁。网络社交平台为我们提供了维持与寻找同时、朋友关系的场所, 还提取除了我们生活中的各种无形元素, 并且还及时转化成了有更多用途的数据。”从该书中我们可以看到, 互联网背景下的新闻一般与各种数据之间关系密切, 而与编辑自身是否具有较高的新闻敏感度高低关系不大。一般的资讯类短视频产品, 不管是搬运工还是生产者, 推送什么、编辑什么、拍摄什么, 都需要借助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之后再决定。换句话说, 资讯类短视频产品的内容与形式都决定于大数据, 这就需要该行业从业者都具有很强的互联网思维。只有依据互联网思维生产或搬运资讯类内容的视频, 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才能使得该行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得以稳定、可持续发展。

四、资讯类短视频发展中的盈利问题

新媒体实现盈利有两种主要模式:将充足的流量恰当导入到各种优质内容中, 借助流量方式插播广告;将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细分化的内容恰当地导入到付费用户中。然而, 这种盈利模式还属于传统的过于保守的思维形式。依据互联网思维, 所有专业的互联网企业均应该同时兼具广告公司的业务能力。要想具有更高的盈利能力, 资讯类短视频行业与其做媒体, 倒不如做业务。

针对资讯类短视频来讲, 怎样做业务呢?本文认为可大胆尝试以下几种途径: (1) 树立标识性代言人。虽然资讯类短视频是一种产品, 但是为了塑造良好的行业品牌形象, 完全可以具有识别度很高的代言人。从某个层面上来讲, 有影响力的代言人, 可增强资讯类短视频聚集粉丝的号召力与影响力, 也是品牌建设过程中增强盈利能力的有效途径。 (2) 实现营销形式的多元化。资讯类短视频与影视剧有很大区别, 从时间方面来讲一般只有有限的数分钟, 甚至十多秒。那么, 资讯类短视频可借助什么样的方式携带广告呢?我们在研究中发现, 只有资讯类短视频的内容质量较高, 将其放置到社交网站上, 就会获得很多被转发的机会, 而这种蕴藏其中的流量正是最佳的营销载体。例如, 资讯类行业可借助定制拍摄、角标、口播、冠名等方式, 把客户需求及产品科学绑定在一起, 可实现优于插片广告的传播效果。 (3) 结合用户需求自主采制资源。良好的资讯类短视频需要大量受众提供自由采制的各种资源, 他们可以犹如优步司机一样, 一传十, 十传百。所以, 资讯类短视频行业可积极而全面发挥这些拍客的价值与作用, 实现“爆炸式”的信息传播效果, 形成最有效的盈利模式。

总而言之, 在网络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电信自费得以逐渐降低, 这就使得移动网络的视频时代会很快来临。当前, 人们习惯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看电视剧、电影、娱乐节目, 未来随着优质节目内容的出现, 大众会更加热衷欣赏资讯类短视频。这就需要资讯类短视频行业顺应时势、抓住机遇, 不断创新、大胆借鉴, 最终迎接更加光明的前途。

摘要:在信息时代, 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成为了接收与传播各种信息的核心载体, 这就使得媒体中用户消费习惯及新闻生产模式也随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梨视频引领的资讯类短视频行业, 变革了新闻制造的话语模式, 优化了新闻信息传播效率。在这一形势下, 很多主流媒体开始将微视频当成报道政务类咨询的形式, 因此传统媒体在融合发展中也应充分重视短视频发展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 并获得更长远发展。本文就资讯短视频的发展问题, 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关键词:资讯类短视频,传播特点,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 陈珏.移动传播时代资讯类短视频的发展特点与问题[J].新闻世界, 2018 (01) :52-54.

[2] 李芸, 王怡.资讯类短视频的内容特征与传播策略——以“梨视频”排行榜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 2017 (18) :75-76.

[3] 郝妍.资讯短视频的现状与前景分析——梨视频与Newsy比较[J].青年记者, 2017 (14) :85-86.

[4] 潘曙雅, 王睿路.资讯类短视频的“标配”与前景[J].新闻与写作, 2017 (05) :75-78.

上一篇:煤炭企业成本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与对策研究下一篇:霍煤宏骏铝电公司火电厂复合式除尘器开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