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建设开放型企业文化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培育建设开放型企业文化的背景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门刚刚开启,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联集团)就开始实施对外开放发展战略,提出了坚持技术引进与智力引进相结合的方针。1984年11月,首个引进日本横河电机株式会社的记录仪技术在川仪四厂开工投产了。通过几年中日文化的融合、技术管理的磨合,以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开放型文化对引进技术国产化,1988年摘取了记录仪两块国家质量金牌,开创了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国家质量金奖之先河。在引进日本先进技术的同时,也拿来日本先进的看板管理,应用到记录仪零部件机加工和生产装配流水线,成效凸显。为此,原中国机械工业部还专门在这家企业召开看板管理现场经验交流会,时任中国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为此题写了《川仪四厂看板管理》书名。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四联集团应运而生,一方面,四联集团外引内联、合纵联横,相继从世界500强企业那里引进、合资合作自动化仪器仪表、仪表材料、汽车仪表和拉索等研发与制造技术,融合中西开放型文化的因子,缩短了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跨越了技术上的“数码鸿沟”,提升了企业研发与制造能力。另一方面,四联集团秉持“以实力求合作”原则,强强联盟、海外抄底,实施走出去战略。世界行业巨头主动与四联集团牵手,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四联集团相继收购了霍尼韦尔位于加拿大的蓝宝石工厂、法国汤姆逊北京半导体实验室研发团队,与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等合作,将世界上最先进的油气回收装置落户重庆,预示着世界领先的油气回收装置和系统集成不再由欧美企业垄断。培育建设开放型企业文化,为四联集团打造内陆开放型高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年来,四联集团经济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经营规模连续十年居中国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龙头企业地位,发展成为国内首家援外核电主控仪表供应商、全球第三代首座非能动压水堆核电站配套商,产品出口创汇逐年增长。

2 培育建设开放型企业文化的认识

开放,以实力求合作。“四联最初的开放型文化国际化是被迫的,因为人家已经打到家门口了,为了生存,我们被迫迎战。”上世纪90年代初,四联集团曾有惨痛的教训。那时,满足于被动地引进技术,自我研发跟不上形势,致使集团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多达25年。“2000年以前,我们去投标,经常碰到的老对手是ABB、西门子、霍尼韦尔、艾默生。那时,国内一两家企业与国外五六家巨头竞争,简直是孤军奋战。”四联集团董事长向晓波在接受媒体时如是说。

如今,情况大大改变——日本横河、ABB、西门子、霍尼韦尔等,成为四联集团合作的好伙伴。以开放的视野回顾历史,四联人深刻地认识到,如果光盯着“拿来”,依靠引进技术吃老本,再先进的技术也会成为昨日黄花。于是,四联集团立足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先后完成国家包括863计划在内的国家、省部级重点新产品成果300多项,成为国内第一家提供E1级核电控制仪表的厂商和国内援外主控仪表的供应商。

自2000年开始,四联集团的快速成长使国际对手无法小觑,他们纷纷在各领域与四联集团展开合资、引进、联销等合作。但是,在合作竞争中,四联的每一步提升都伴随着技术进步,过程十分艰辛。四联最先尝试的是与ABB做贴牌。虽然双方技术相差不大,但ABB的很多工艺,四联无法一步满足要求,每做一件都要进行测试,然后提出问题改进,在学习中不断完善,有时一个小环节就琢磨了半年,前后花了近两年时间。四联集团在与国际企业的竞合过程中,以开放型企业文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经营质量和综合实力,世界仪器仪表行业巨头主动上门来寻求合资合作,不断加速了国际化进程。

开放,旨在提升产品质量。在与日本东芝等知名公司的合作过程中,四联集团领悟到与跨国公司实现长期发展的精神——管理和品质。当四联集团旗下的重庆川仪流量仪表分公司与日本东芝合作,不少人由衷高兴,认为是搭上了快速发展的“顺风车”。但不久,员工和配套商却悲观地发现——虽然出口到日本的电磁流量计产品是川仪自主产权的产品,但日方的要求却非常严格,致使产品的按期、按品种交货率不足50%,大量不良部件滞留在生产现场及分供方,交货期无法正常实现。2007年,该企业提出了“价值基于品质,品质源于意识”的质量管理理念。出口产品的一次性交检合格率从年初的33.89%一下就提升到70.83%。为东芝公司代工的产品,经过日方的苛刻检测,其合格率超过了98%。四联集团被东芝授予最佳供应商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东芝承认四联产品达到了世界级水平。

开放,果断占领稀缺技术资源。开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是竞争,是考验。是启示,是机遇。但更为重要的一点,还是胆识。要勇于占领稀缺技术资源,获得进一步成长的空间。为在产品水平、质量档次、品种系列和产销规模上处于领先水平,四联集团毅然介入了业界公认的最具发展前景的节能产业——LED领域。重庆将成为全球第一个低成本LED衬底基片材料供应基地。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四联集团针对国际市场衰退、海外企业资本缩水、产能转移和高新技术门槛降低的契机,积极、稳妥地推进一批战略合作和技术引进项目,从核心技术源头、核心技术团队两个方面奠定了新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和高起点,迈出了全球化布局及国际技术合作的步伐。在光电子LED产业和技术合作领域,收购了美国Honeywell公司的蓝宝石基片工厂和核心技术,在数字高清视频领域引进了法国汤姆逊Thomson核心研发团队和核心技术成果,奠定在节能照明和新一代数字传媒网络产业领域的发展基础;在油气储运、油库集成、油气回收等方面,收购澳大利亚达基国际公司50%股份,为进军油库集成管理打下基础;与世界500强新日石合作的世界最先进的油气回收装置在渝投产,回收率达99%......

“只有站在巨人肩上,才能看得更高更远。”为了2015年如期跻身全球工业过程自动化控制仪表前5强,四联集团正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关注世界在干些什么?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审视自己,能干些什么、该干些什么?

3 培育建设开放型企业文化创新价值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四联集团对建设开放型企业文化的认识,起因于观念文化、创新文化的建设。观念是创新文化的核心,制度是创新文化的保障。它们共同支配着创新主体的行为,决定着创新的模式、效率和氛围。创新价值观,则是推动四联集团培育建设开放型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创新文化,即包括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思维方式、智慧才华、心理性格、精神气质、伦理意识、价值观念等丰富内容,其中创新价值观是开放型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影响和制约着创新方法的抉择、创新思维的发挥、创新方法的拓展、创新制度的完善等因素。

近年来,四联集团以创新文化为引领,培育建设开放型的企业文化,促进了企业的科学发展,彰显出开放型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初步形成四联集团创新文化价值观。

一是以国际视野洞察世界行业在干什么的创新价值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四联集团以“世界在干什么,我们能干什么?”进行自我拷问,以敏锐的视角,放眼全球舞台,寻找合作发展机遇,并且在挑战中不断锤炼适应国际化经营的生产制造能力,在多个领域争得上游产业链的一席之地。一方面,努力将“竞争”引向“竞合”,与欧、美、日等十多家跨国公司广泛建立起不同形式的合资合作经营模式,在协力开拓海内外市场的同时,积极学习并引进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如今,世界领先的TPS、CAPS、一个流管理模式已经在中国四联集团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合资组建的横河川仪、重庆海德世、耐德新明和相继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变送器、车用拉索和城市垃圾收运系统生产商;合作伙伴霍尼韦尔、西门子、东芝等国际仪器仪表行业巨头由当初只许可合作代销,封锁技术,获取垄断利润,发展到关闭本土工厂,转移制造,输出工艺,联合品牌的新阶段。另一方面,更加注重为自主品牌产品研制流程注入先进生产元素,在借鉴国外现场管理模式、结合自身发展特色的基础上,大力推行5S、ERP、精细化管理,使中国四联集团的生产制造能力及其工艺技术实现飞跃,著名跨国公司霍尼韦尔曾多次组织全球高层经理到四联考察学习仪器仪表现场管理经验;通过海外收购新建的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生产线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其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投运不到一年就达到原海外工厂标准,质量指标受到欧斯朗等大型终端用户的肯定。

二是以技术进步为安身立命之本的创新价值观。近年来,四联集团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的核心价值理念,把技术立企的创新内核植入企业创新文化价值观,全方位地融入企业文化的要素和企业文化的全过程,培育员工的创新精神,使其转化为一种创新动力和依托。无论是在企业战略核心技术的确立、新产业领域的拓展,还是产品结构的优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都制定了发展规划和目标,并从组织结构、资源配置、激励措施、文化环境等方面给予保障。在企业技术创新文化体系的规划建设中,重点突出三个层面:1、在基础共性技术研究方面,积极推行集中研究、产学研合作模式,注重技术和知识的积累,超前部署,预研在先;2、在新产品设计研发方面,注重科研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学科的有效配置形式,统筹全公司的科技资源要素,快速形成系列化、标准化产品;3、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突出产能建设,注重质量稳定性和示范工程应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重要的途径之一。

近三年来,四联集团先后承担并完成了以“流程工业智能化仪表”等一批“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装备自主化专项”、“国家火炬计划”等计划项目30余项。全力打造的世界级产品之一的智能电磁流量计,在学习借鉴国外公司同类产品技术的基础上,组建了以首席专家领衔的科研流动站攻关小组,集中了一批集控制、计算机软件、传感器、机械加工等学科的研究人员20余名,从设计、测试、工装、制造、应用等重要环节入手,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了关键算法软件、高精度的检测等核心技术自主化,形成了完整的制造工艺流程和先进的测试手段。目前,该新产品成果已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并创造了单项新产品销售连续六年增长超过30%的发展速度,国内自主技术的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上升到第一位。通过培育技术立企的创新文化价值观,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一批批比肩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不断涌现,在同行业中率先实现了新一代智能化现场仪表产业化升级,推出了智能电磁流量计、智能调节阀、智能电动执行器、智能流程分析仪器、智能压力变送器、智能超声波物位仪表等六大系列新产品,并以先进的技术性能和优良的品质、系统集成优势和规模化制造能力,成系列、成规模地进入新一轮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成为国内自动化仪表装备新一代主导产品的代表。正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政研会举办的“创新文化与振兴装备制造业”高层论坛上总结的那样:是创新文化保证了四联集团产品品种、经营规模、综合能力始终处于行业龙头地位,彰显了以技立企的创新文化价值观。

三是以自主研发与市场营销对接的创新价值观。技术创新活动,是市场拉动和技术推动两者的汇聚点。过去,四联集团在技术开发工作中产品成果不少,但形成商品的不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更少,研发工作脱离市场,脱离生产,技术员也少有成就感和创新激情。近年来,四联集团在建设开放型企业文化过程中注重培育创新文化,着力强调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的对接、技术与营销的和拍,积极推行技术人才参与营销领域,注重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并将“巩固扩大现有市场,培育和发展未来潜在市场”作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在开发成果产业化的初期,四联集团建立起由技术人员与营销人员共同组成的市场开拓队伍,形成技术中心与市场部用户信息定期交流制度,同时通过参加各种展览会、交流会,定期走访客户,了解需求,收集信息,项目主任工程师亲自参与产业化工艺设计,并带领技术人员深入应用现场,获取成果应用的第一手信息,大大加快了新产品的优化进程,使技术中心的开发项目逐步过渡到技术设计与工艺设计同步、产业化与商品化同步。尤其是具有自主产权的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智能网络仪表和IT专用集成电路、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等一批新的支柱产品的培育,使集团新一代主导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综合竞争力得到较大提高,部分产品具备了国际市场竞争力,达到较大的产业规模。技术创新成果也极大地促进了市场开拓和经济发展,新产品成为市场销售的宠儿,新型智能仪表销售量每年都以100%以上的速度增长。集团自主开发的具备国家专利批号的智能监测仪,就可以代替人站岗,对水质进行24小时监测,环保人员不需亲自到排污口取水,就可进行复杂的化验。目前已经在长江沿岸的污水处理厂、重要排水管道等40多个项目点进行监测,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长江、嘉陵江的支流也将陆续安装这种环境检测装置。技术和市场的“双轮驱动”,有力地促进了四联集团研发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四联集团贴近市场研发的应用于我国重点工程节能减排的科研分析仪器、现场自动化仪器仪表、核电仪表、城市轨道交通、LED、天然气回收装置等受到市场广泛青睐。集团有8项产品跻身国内企业前5名,其中3项位列第一;横河川仪EJA变送器、利龙公司汽车控制拉索、耐德公司CNG加气机连续多年占据国内市场第一;后勤特种车、LNG加注机进入国内前三甲。目前,四联集团80%的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30%的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逐步实现从“四联制造”到“四联创造”转变。

四是以人本管理为圭臬,培育创新文化价值观。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培育企业创新文化价值观,是观念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建设。培育建设创新文化的目的,旨在促进从事创新活动的人们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在这里,人是最根本的。创新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创新具有巨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又具有巨大的风险性。因此,它需要有锐意进取,敢冒风险,不怕失败的人拥有创新文化的价值观念。创新起始于新知识,而新知识的产生总是从个人开始的,然后才逐步转化为群体的知识。这类知识对创新非常关键,但它们往往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与个体密切相关而深深地扎根于个人的行动和经验之中、扎根于他们所拥有的思想、价值观、信念乃至情感之中。意会知识的主观性和直觉性特点,决定了必须充分发挥创新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有活跃的思维、顽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而为了使个人的意会知识转化为群体共享的知识,又必须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交流互动。为了实现交流互动,尤其需要具备一个友好和谐的制度环境。创新文化建设,就是要为创新主体营造一个适合创新特征、符合创新规律,从而实现创新的良好环境。这些年,四联集团在培育创新文化价值观的过程中,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创新文化价值观,大力倡导并确立了“以人为本、物竞天择,传承创新、追求卓越”、“产业报国、造福员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抵制诱惑,耐住寂寞,团队协作,无私奉献”的创新文化理念,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平台,制定出以人才为资本、市场为导向、品牌为目标的支撑的集团“十一五”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建立起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新型组织模式,形成了由技术中心研发部实施核心共性技术攻关、流动站承担新产品试制、国产化创新、子公司推进产业化和商品化“三个层次”的创新格局;创建了技术开发体系、工艺质量保证体系和技术管理支撑体系的“三个体系”;组建了以技术带头人、首席工程师、首席专家为主体的“三个层面”的骨干科技人才队伍。创新文化成就了四联。近年来,四联集团有效专利从9项增加到141项、新产品产值从3.6亿元增加到16.8亿元,先后承担省部(直辖市)级以上技术创新项目300余项,其中包括10余项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获得38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被国家授予首批91家创新型企业之一,建有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全国同行业和全市国有重点企业中名列前茅。

综上所述,四联集团通过近年来培育建设开放型企业文化的实践,既丰富了集团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也为集团科学发展注入了内生动力,在创新文化的引领下,集团跨越了同世界先进技术的“数码鸿沟”,差距由25年缩短到3-5年左右。一批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比肩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在国家重点工程中得以广泛运用,被国家授予首批91家创新型企业之一,被业界喻为“环境检测的卫士、节能减排的先锋”,现已发展成为国内经营规模最大、产品门类最全、集成能力最强的高科技企业。

上一篇: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下一篇:新《会计法》浅析